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漢重生->章節

第二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袁紹亦派數萬大軍前來爭地,公孫瓚便上表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派劉備前去幫助田楷抵抗袁紹。趙雲隨劉備出征,為劉備掌管騎兵。

後來,趙雲因為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歸鄉,劉備知道趙雲此去便不會再回來,因此握著趙雲的手不捨得分別。趙雲向劉備辭別說:“終究不能做有違德操的事。”

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趙雲病逝。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劉禪下詔說:“雲昔從先帝,功績既著。朕以幼衝,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諡所以敘元勳也,外議雲宜諡。”大將軍姜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

我們書歸正文,因為,趙雲是公孫續的心腹,所以我們就多說了幾句,不過歷史上,趙雲並不得劉備的重用,劉備此人,甚至是歷史上的任何一位梟雄,他們都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為我所用,就被我所殺。

趙雲也許比較特殊,他沒跟劉備之前,劉備也好,趙雲也罷,他們就跟處物件的兩個人一樣,都對對方有著很好的印象,可是相處之後,他們之間的感覺都是大打折扣。

但是,劉備可捨不得放了趙雲,那樣的話,讓劉備殺了趙雲,劉備怕自己的名聲不好,要是重用趙雲,趙雲此人的性格又比較正直,不符合劉備的脾氣。

就趙雲而言,其實上他就被劉備閒置起來了,與其說趙雲是老死的,不如說趙雲是鬱鬱而終的,好在趙雲的心還是比較大的,才會活了那麼大歲數,跟趙雲相似的人,還有馬超。

我們言歸正文,這一切自然都是公孫續的命令,李儒的計策,當初,公孫續根據李儒的計策,他就下令兵分兩路,一路由他公孫續親自率領,就是去圍攻襄平城的。

而另一路的趙雲,就是繞路襲取玄菟郡,結果,由於公孫仁出征在外,他又把玄菟郡的人馬,都給帶了出來,所以,趙雲他們幾乎是不廢吹灰之力,就攻下了玄菟郡,甚至有些城池,趙雲基本就是人馬一到,對方就是望風而降了。

“傳令,讓大軍,都立即跟隨前軍而行!”公孫續沒有絲毫的猶豫,他立即給大軍下令道,這個大軍,自然也包括趙雲帶來的三千白馬義從了。

典韋雖然有些迷糊,不過好在典韋知道服從,眾兵馬也是依令而行。

公孫續的大軍,和押解糧草的前軍,他們之間有斥候來回傳信,在公孫續兵馬的左右,還密佈著很多斥候。

撻撻撻撻!

公孫續的前軍和他的中軍,能有一個時辰的行程,這個時候,眾人就聽見一陣馬匹奔跑的聲音。

而典韋也是策馬向前看一看是什麼人,很快典韋就帶著一名斥候來到了公孫續的近前,行禮道:“主公,是軍師派來的斥候。”

“讓斥候過來答話!”公孫續立即說道。

很快,就見一名斥候,策馬來到了公孫續的身邊,來人立即翻身下馬行禮道:“小的參見主公!”

“說吧,軍師有什麼訊息,讓你帶給我?”公孫續問道。

接著,就見這名斥候,從身上拿出一封書信,只見他雙手高舉書信道:“主公,這是軍師的密信。”

時間不大,書信就落在了公孫續的手裡,公孫續開啟書信,片刻的時間,他就把書信看完了,之後,就見公孫續也是微笑的說道:“立即回報軍師,就說我知道了,讓軍師依計行事!”

“諾!”斥候行禮後,轉身就騎馬離開了。

片刻之後,只見公孫續,拿過了親衛的火把,他把那封書信給燒燬了,之後,就聽公孫續說道:“傳令,讓大軍偃旗息鼓繼續前進,在梁子口,接應前軍。立即給前軍傳令,讓他們在梁子口休整!等待中軍!”

公孫續的一系列的命令傳達之後,接著公孫續就說道:“行軍!”

“諾!”眾人應諾道。

就這樣,公孫續的大軍,全部滅掉火把,都悄無聲息的前進,自然有斥候,在前面引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熄滅火把,自然給大軍行軍,帶來了些許麻煩,但是不暴露大軍的行蹤這才是主要的,這也是這一次,公孫續和李儒計策的關鍵。

大軍秘密行軍,所要面臨的困難,那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就不反覆的述說了,長話短說。

梁子口,這是一個山口,而梁子口自然是梁子山的山口,梁子山,地處遼東郡境內,他在襄平城以北大梁河以西,故此得名。

梁子口是兩山夾一溝,地形非常險要,是一個埋伏和伏擊的好地方,公孫續的前軍,來到梁子口附近,他們就按著公孫續的命令在這裡臨時安營。

不過,他們安營的地點,卻在山口的北側,這個梁子口,是南北走向,而他們安營在梁子口以北,很明顯,就是把山口留給了對方。

果然,在一個時辰之後,從襄平城的方向,卻來了一隻兵馬,這一隻兵馬足足能有八千人馬之多,他們個個都是人銜枚馬裹蹄,都是小心翼翼的模樣。

這只人馬,不是別人,他們正是襄平城,公孫康的人馬,那麼說他們又是怎麼來到了這裡的呢?

這也得從兩個人說起,一個是李儒,另一個就是公孫康身邊的謀士涼茂,要說這個涼茂,他的一生也是比較曲折的。

涼茂,字伯方,山陽昌邑(後世的山東巨野縣東南)人。少已好學,論議時就經常引經典作憑據。曹操後來闢他為司空掾,舉高第,補侍御史。此時,泰山郡多盜賊出沒,涼茂擔位泰山太守後,一個月之間就有一千多家人帶著小孩前來依附。後來涼茂又轉任樂浪太守。當時據守遼東的公孫度擅自扣留涼茂,不讓他上任,但涼茂始終不肯向公孫度屈服。公孫度有一次向將領和涼茂商議曹操北征時誰能抵禦曹軍,將領們皆說可以;但涼茂則說曹操定國安邦,而公孫度若反抗則是反抗東漢,必會遭到誅殺。將領們聽後都大驚,公孫度亦贊同涼茂的話。涼茂後來又遷任魏郡太守,甘陵相,所治的州郡都有政績。曹丕任五官中郎將時,涼茂被選為長史,後來遷任左軍師。魏國建立後不久遷任尚書僕射,後來又轉任中尉奉常。曹丕被立為魏國世子後,涼茂任太子太傅,受到尊敬,不久在任內逝世。

而公孫康派兵來偷襲公孫續的兵馬,為什麼說是跟李儒和涼茂有關係呢,那是自然。而跟涼茂有關係,是因為,涼茂得到了公孫續偷襲公孫仁的訊息之後。

相關推薦:打工在東漢末年東漢霸業三國之東漢風雲這個男人來自東漢東漢問鼎回到東漢重生之東漢皇后漢末霸圖漢末草頭王漢末沉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