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東廠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章節

52、努力當爹第五十二天: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在原君查無此神的日子裡, 池寧連搞事都沒那麼積極了。

也不知道為什麼, 就是渾身不得勁兒,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整日裡無所事事地躺在東廠小院的躺椅上,唯一還在堅持的就是對鬥香大賽的重視。

這兩天登門來請託池寧的人更多了,全世界都知道池寧算不得一個多麼公正公平的人。他這個主辦方一走馬上任, 東廠立刻就門庭若市了起來。好話說了一籮筐,禮物堆滿了一庫房, 連小太子聞宸殿下都跑來湊熱鬧。

他倒不是要給誰請託,或者自己參加了斗香大賽, 而是問池寧今年是否有人開了斗香大賽名次的盤口,他想小賭怡情一把。

最終被池寧用“小孩子賭什麼賭”給懟回去了。

池寧說話是真的一點也不客氣, 他在涉及到黃賭毒方面一貫是零容忍,小太子再能撒嬌也沒用。比較讓池寧意外的是, 他以為當他拒絕太子後,太子會生氣,萬萬沒想到小孩只是遺憾的踢了踢腳,就不知道想到了什麼, 又開開心心的走了。

也不知道李石美怎麼教的,這孩子整天都在窮開心。

苦菜抱著大黑貓, 一臉苦惱地看著各式請託名帖, 表情更苦了的問池寧:“大人,咱們這可怎麼辦呀。”

池寧也不禁陷入了沉思。

最終,池寧想到了一個很不要臉的、不算辦法的辦法,他把所有的孝敬都原路退回去了一半, 並讓苦菜暗示他們,今年請託的人實在是太多,都是池爺上心的人家,分不出個遠近親疏,便只能各安天命,不好讓輸家難做。

這話如果只從表面上解讀,那它就是這個意思——大家各憑本事,一半的孝敬就是平衡戰局的手續費。

但如果有人非要引申,那其實也是可以的。等未來比出了勝負,冠軍肯定會重新補全孝敬。畢竟,誰是天,池寧就是天啊,而不好讓輸家難做的意思,不就是贏家掏錢嘛。

這事解決沒幾天,江之為又給池寧帶來了一個全新的案子,是一刻也沒讓池寧真正消停過。極大的分散了池寧因為原君不在而生出的無聊。

江之為如今已經不是南宮的海子提督了,他因為幾次破案,屢建奇功,得到了念平帝的另眼相待,重開了憲臺。

憲臺,又叫烏臺,蘇軾被捲入過的“烏臺詩案”的那個烏臺,是個別稱。

真正的官署名,在前朝叫御史臺,在本朝叫都察院。

都察院裡的御史言官,以罵皇帝出名,是文臣中的文臣,點子硬得很。衙署裡倒也有宦官伺候,卻必然不可能讓宦官掌權。只是當年天和帝突發奇想,在都察院下面又設了個專門由宦官組成的機構,懶得起新名,就沿用了“憲臺”這個別稱。

江之為當年從內書堂畢業,和師父促膝長談了一夜,氣得師父狠狠摔了一屋子的東西,也沒能阻止他想要去憲臺的心。

憲臺的宦官臺長,也不過是個七品官。是天和帝當初不放心都察院,才臨時瞎扯淡搞出來的東西。沒幾年,天和帝就被參得懷疑起了帝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憲臺如曇花一現般,怎麼突然有的,又怎麼悄然沒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太監一早就看出了憲臺沒有未來,江之為其實也知道。

但……

“師父,不,爹,您就和我親爹是一樣樣的。兒子小時候常聽人說書,聽了之後就只有一個願望,我想當包拯!當不了包拯,也要當御史!”

“你是個宦官啊!”張太監苦口婆心,宦官怎麼能當御史呢?

“宦官怎麼就不能當御史了?這不就有憲臺了嗎?”

“憲臺不是長久之計,我已經給你分析過了。”張太監已經這麼車軲轆話地和江之為掰扯了一整夜,“你想查案,我可以安排你進東廠,那兒同樣可以讓你當青天大老爺。”

“可我想當御史啊。”江之為不想當特務,他只想當一個光明正大的鬥士,“哪怕只能當一天,我也想去!”

最終,江之為這個“帶孝子”,在把他“爹”張精忠氣個半死之後,還是得償所願去了憲臺。他以搞事為己任,今天告這個,明天罵那個,幹啥啥不行,上奏第一名。很是過了一把御史癮。要不是本朝已經不興什麼“文死諫,武死戰”,他大概真能一頭撞死在無為殿的盤龍柱上。

當初池寧能幫到許天賜,也是多虧有江之為在憲臺的這一層關係。

江之為因為不斷地上書,而樹敵無數。在憲臺這個衙署徹底關門之後,江之為不僅差使沒了,差點連小命都沒保住。還是張太監一邊罵罵咧咧,一邊給他安排到了南宮去避風頭。

江之為憑著自己的本事,重新爬到了海子提督的位置。但每天卻還是不務正業,非要和朝廷上下的不正之風做鬥爭,憲臺雖然沒了,但他的一顆御史之心卻並沒有消失。也不知道天和帝怎麼想的,偏偏還十分欣賞江之為的這種“多管閒事”,並沒有阻止江之為的上告。

一直到天和帝出事之前,江之為都已經快要鼓動著天和帝,重啟憲臺了。

可惜……

沒了天和帝的縱容,張精忠的庇護,所有人都覺得江之為這回總算是要怕了吧?不,江之為依舊是那個江之為,一個鬥士。也是因此,他才三天兩頭的,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被人想辦法給整入詔獄。

後來曲水山莊一事,給了江之為以啟迪,他能做好!也就更加積極地搞起了事。

池寧和俞星垂一合計,覺得安排江之為去查案,總比任由他在京中得罪人強。於是,這倆師弟就想方設法促成了憲臺的重啟,安排大師兄江之為當上了憲臺新一任的臺長。臺長的品級不如提督高,但江之為卻比當提督時不知道快樂了多少倍。

一開始接到聖旨的時候,江之為其實也忐忑過,倒不是擔心自己能不能勝任,而是擔憂他被念平帝封官,會不會讓池寧不痛快。如果師弟真的不高興,那、那他也不是非要幹。

池寧只是摸著江之為的額頭,問了一句:“也沒發燒啊,怎麼就開始說胡話了呢?”

不單是江之為,池寧和俞星垂的官也是念平帝給的,大家不都一樣在討生活嗎?能在搞念平帝的同時,實現江之為的夢想,這多好啊。

說回江之為帶來的案子。

江之為這些年很喜歡和池寧合作,不為別的,只為池寧能給他拓展思路,詢問當地的執,順便有個神木加持的好運。

但這一回池寧也是愛莫能助了:“神木最近休息,沒辦法開壇啦。”

“不不不,不用開壇。”江之為擺擺手,“我就是想不通,想來找你幫著參詳一下,這事到底是怎麼回事。”

池寧一尋思,閒著也是閒著,就同意了帶人和江之為走一趟。

他們一路去了京城附近的一個村子,就在莫尋山北坡,離池寧之前借宿過的真靜寺很近,名叫“左家莊”。他們一行人在去莊子的路上,還路過了真靜寺,這座小寺依舊是過去的那個規模,不大不小,卻香火鼎盛。

據說錢小玉有意在斗香大賽之後,籌錢捐款建個新觀,地址就定在莫尋山上,已經邀了不少太監、少監“慷慨解囊”,池寧也給搭了一份份子錢。

錢小玉通道不信佛,建的是個道觀,也不知道這一座山上,一佛一道,會如何相處。

念頭一閃而過,池寧沒再深究,因為左家莊已經到了。

在前往左家莊的路上,池寧先大致瞭解了一下案件的始末,這案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只是聽起來有些殘忍。

說在這左家莊裡,有這麼兩戶人家。

一家是村裡的大姓,姓左,一家姓右,宛如天生就不對付。左家在連生了七個女兒之後,才好不容易得了一個寶貝兒子,取名叫小寶,千嬌萬寵,是家裡的活祖宗。右家呢,有兒有女,就是個普通的小農家庭。兩家人比鄰而居,家裡差不多年齡的孩子經常湊在一起玩耍。

這一日,左小寶和右家的孩子上山去玩,據說是要捉到初夏的第一只知了。但孩子們一直到了晚上還沒回來,兩家慌了,全村的大人一起舉著火把出動幫忙去找。

最終,四個孩子都被找了回來,三生一死。

死的便是左小寶,左家唯一的命根子。據說是左小寶不顧右家三個孩子的規勸,非要去夠一棵在坡下的樹,他篤定那裡有知了。一時失足,滾下了山坡,坡下有獵戶捕捉猛獸的陷阱,孩子掉進去後當場就死了。

右家的孩子被嚇壞了,也都知道左小寶對左家的重要性,便一直躲在山上,不敢回家,這才鬧到了全村來找。

左家沒了唯一的兒子,那自然是不幹的,吵鬧著要讓右家賠命。

因為這佈置陷阱的獵戶便是右家。

這種說右家害死孩子的說法,聽起來其實挺沒有道理的,那只是一個意外,誰也不想發生。但右家也確實自責,畢竟是自家的孩子跟著一起上山,又是自家的陷阱害死了人。在村子的裡正出面調解時,右家也是處處忍讓,並表示,除了賠命,其他的一點都不會差。他們家會賠錢道歉,能周到的一定顧全。

但畢竟這村子姓左,裡正與左家沾親帶故,在兩家周旋半天後,除了賠錢道歉的條件外,又給加了一個附加條件——右家得出個小閨女,在葬禮上給左小寶披麻戴孝。

右家一同上山的三個孩子裡,有兩個小女孩,其中姐姐最懂事,主動站出來說她願意去磕頭道歉,不教父母為難,也不想兩家再生嫌隙。她本身也確實很愧疚,本是一同上山,卻沒能帶著人一同回來。

如果故事發展到這一步,那是不會驚動江之為的。大啟很多村裡至今都是只知宗法,而不知大啟之律的。村裡的事,村裡解決,這是大家預設的共識。哪怕這個調解的辦法再“神奇”,也不容他人置喙。

“但重點就是,那右家去披麻戴孝道歉的小女孩失蹤了。”江之為狠狠地罵了一句“艹”。

池寧挑眉,幾乎第一時間想到了一種可能:“強行冥婚?”

江之為的臉色很不好看,很顯然,他也想到了這上面。

冥婚的迷信由來已久,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改變的。好一些的人家,只是找個同樣意外死去的孩子,兩家湊作一對,只求個心安,希望自家孩子若泉下有知,能不要孤單。但也不是所有早夭的孩子都能找到合適的冥婚物件,這個時候就誕生了那麼一批邪性的人,專門做喪盡天良的偏門生意——既然死者沒有合適的,那先找到生者再弄死,這不就成了?

男孩子還不好搞一些,女孩子卻是便宜得很。最可怕的是,這些畜生生意,根本不缺銷路。

左家看上去的讓了一步,其實本身就是存了讓右家女孩陪葬的心思。

現在左小寶已經下葬,右家的姑娘卻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這一回,便輪到右家不幹了。但哭天喊地在左家莊是沒有用的,他們就託人找關係告到了京裡。

右家沒什麼人脈,但是右獵戶曾經在山裡救過一個京中的貴人,救命之恩那貴人已經還了,他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找上了門,沒想到貴人不僅記得他,還很慈善,當下就讓人拿著自己的名帖,去請了江之為過府一敘。

“畢竟是一條命呢。”

江之為當下就怒氣上頭,帶人來了左家莊查案。他也是沒客氣,當下就決定掘墓,開棺!因為他當時很篤定,右家的小女孩一定在左小寶的棺材裡。

“結果……”江之為的聲音消沉了下去。

“你猜錯了?”

“我還是覺得就是冥婚。”種種跡象都表明左家就是這麼幹了,他們平日裡仗著是村中大姓,說話無度。有次當家的酒醉,更是直接說了“我兒子在下面有人伺候”這樣的話。

但江之為的直覺,可做不得定罪的證據,他們得實打實地找到人或者屍體才行。

這就是江之為來找池寧的原因,他想讓池寧幫忙想想,左家能把右家的閨女藏到哪裡去。若是還活著,便能救下一條命。若死了,也得給右家一個全須全尾的交代。

對於左家來說丫頭不值錢,對於右家來說可不是這樣,他們還在等著閨女回家呢。

右家的夫人已經氣病了,臥床數日,在聽說江之為來主事後,卻還是堅持爬了起來,去哭訴:“求求大人,救救我的囡囡吧,小婦人無以為報,願給大人為奴為婢。早知今日,當初我是打死也不會同意讓她去隔壁的啊。她還那麼小……”

池寧再聰明,也不可能光聽故事就猜到始末。他跟著江之為到了左家莊後,也沒遮掩,直接便讓東廠和錦衣衛再次搜查了起來。

重點不是搜查,而是觀察有可能知道內情的左姓族人的神情。

還真就讓池寧看出了不小的端倪。所有的左家人都大大方方,坦然讓查,眼神中藏著的卻不是問心無愧,而是一種詭異的得意揚揚,大有任你怎麼搜也不可能搜到人的篤定。

這一刻,池寧和江之為的心都沉了下去,看來右家姑娘活著的機率不大了。

死人總比活人更好藏一些。

錦衣衛叫來左家人盤問,也沒能得到什麼新線索,他家咬死了不說,態度裡甚至有一種“我家兒子死了,讓你女兒陪葬,還是你家佔了便宜”的意思在。愚昧無知,又惡意滿滿,真真是噁心透了。

池寧又去了右家詢問,得到的新線索一樣不多,右家把能說的都說了,回憶了一遍又一遍,明明很痛苦,卻還在堅持面對,只因這有可能會幫助他們找回女兒。

唯一多出來的一條新東西,就是在葬禮當天,真靜寺的高僧來過。

但這高僧只是開壇唸經,超度亡靈,並沒有其他什麼動作。

池寧一邊安排人去真靜寺請人,一邊又讓右家人帶他上了山,去檢視看了一下左小寶的死亡現場。

左家的院子中,池寧一行人還沒走遠,就已經聚了不少左姓族人。其中有個膽小的,眼神遊移,渾身微抖,不住地問著身邊的人:“聽、聽說那可是錦衣衛啊,連連連東廠都來人了,我們真的不會有事嗎?要是被發現了……”

“只要你閉嘴,就不會!”左家的男主人陰沉下了一張臉。京中來的大人物又能如何?右家殺了他的兒子,就該償命,天經地義!

池寧一行人上山去繞了一圈,看見坡下右家佈置的野獸陷阱已經被填平,旁邊讓左小寶冒險去探的樹上拴了白布與麻繩,一片悽苦之景。池寧心細,親自下去看了看,最終還真就叫他找到了一片粉色的破布,應該是誰躲在灌叢之中,被樹枝剮蹭掉的。

“你去拿著。”池寧嫌布料髒,隨便指了個人去取。

江之為卻身先士卒,先一步拿起了布料,他其實也嫌髒,但幾年案件辦下來,他已經學會了忍耐,也明白這種看上去有可能是關鍵證據的東西,最好還是由他自己來保管。

池寧默默和師兄分開了幾步,他真的受不了這些個東西,在允許矯情的情況下,他是一點也不會客氣的。

然後他們又一起去了左小寶的墓前,新土剛填,墓前還守了一個左家哭墳的姑娘,看見他們來,眼睛都不敢抬。

右家的引路人猜測這是左家怕他們再一言不合就開棺找人,才特意派了人來守著、攔著。池寧瞥了一眼他師兄,明明已經辦了那麼多的案子,怎麼還是這般莽撞。已經打草驚蛇,人家肯定會有所防備。

幸好,池寧來的目的並不是開棺,他只是上前與左家的姑娘攀談了起來。

這已經不是一個小姑娘了,快到了要嫁人的年紀,說話還是細聲細氣,十分自卑。她偶有哽咽,剛剛才哭過。

據左家姑娘說,出事當日,是左小寶非要和右家的孩子一起上山。按照左家對兒子的重視程度,本應該是姐姐裡出一到兩個去陪著弟弟的。偏偏那天白天左家有點忙,在忙著給左家的姑娘議親,都不太得空,左小寶也沒有非要讓誰陪著他,只一個勁兒地要去捉蟬,便只能依了他。

誰也沒想到,就這麼一回疏忽,便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結果。

事已至此,覆水難收,左右兩家就這麼成了生死仇人。

池寧聽完之後就帶著人重新回到了右家,裡正已經聞訊趕來,等在了堂上,不敢向池寧問話,只敢惴惴不安地等著。就在這時,真靜寺的高僧也被請了過來。

這位高僧穿了一件半新不舊的袈裟,手裡拄著一根金黃的伏魔法杖,口唸彌陀,法號惠清。

池寧一見到人,就挑起了眉,不為別的,只因為他一直在尋找的東西,就在這位惠清法師的身邊。

池寧也沒客氣,開口便道:“我一直在找左小寶的魂魄,沒想到是被法師拘了去。”

池寧知道這是執,但世人還是更習慣叫鬼。

以及,是的,池寧在村裡到處轉看,就是為了試試能不能找到個目擊執,或者當事執,結果這村裡卻十分乾淨,乾淨到反而讓池寧心生了更多的懷疑與好奇。連福澤深厚的大內都有行止這樣執念強大的人形執,左家莊卻什麼都沒有,能不奇怪嗎?

如今看到惠清法師和他身邊的左小寶,池寧這才意識到,左家莊緊挨著真靜寺,佛門清淨之地,自然會有弟子來消除執念。

聽到池寧這麼說,惠清法師一直笑眯眯的眼,終於稍微睜大了一些,然後才道:“池施主是有慧根的。”

“慧根不敢當,就是剛巧能看見。不知道法師可否行個方便,讓我這與這孩子聊聊?”

江之為和池寧身邊的人對此都已經見怪不怪了,池寧參與破獲的幾起要案裡,他都施展了一些看上去匪夷所思但卻真實有效的神通,已經沒有人再敢質疑。

只有江之為躍躍欲試地等著師弟給他開天眼,讓他也能看見。

這一回,池寧卻是沒那個手段了。他自己還能看到執念,都已經是原君保佑。

“阿彌陀佛,自然無有不可。只是這左小施主未必肯開口。說來慚愧,貧僧收左小施主在身邊多日,一直試圖超度,卻始終不得其法。”惠清法師給池寧與左小寶讓出了一個位置,由著他們聊。結果一如老和尚所說,這孩子油鹽不進,心裡只有捉知了,再聽不進其他。

可這才剛入夏,山裡清涼,又哪裡來的知了呢?

池寧在問了幾個問題都得不到回應後,更加思念起了原君,若原君在這裡怎麼會這麼麻煩,沒由來地就是一陣煩躁。然後,池寧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遞了一個眼神給師兄江之為。

江之為……又遞了回來,師兄弟之間的默契,蕩然無存。

“那塊布。”池寧無奈道。

“哦哦。”江之為趕忙從懷中拿出了被他小心收起來的粉色的布,小心翼翼地遞到了空氣面前,明明看不見左小寶,還要煞有介事地問,“你可見過這塊布?”

池寧咳了一聲,如指揮盲人一般指揮著師兄:“再往前一點,偏左,行了,你停在這裡別動了。”

那塊布離左小寶還有一段距離,但他還是看清楚了。

並睜大了眼睛。

終於有了不一樣的反應。

只不過,左小寶最後給出的卻不是池寧想要的那種反應,這孩子站在原地,面色慘白,突然就張開了血盆大口,怪嘯一聲,尖銳刺耳讓人無法忍受。說時遲那時快,突然有什麼東西從左小寶的口中直噴而出,朝著池寧射了過來。

所有人都沒有看到,池寧已經躲閃不及,就在這個緊要關頭——

一道白袖從池寧眼前揮過,池寧都不需要去看,就能感知到那孩子口中吐出的東西被重重地反彈了回去,嘯聲驟停。而池寧已經被一人攬在了懷中,鄭重其事地保護了起來。還沒看見人,池寧便先聞到了對方身上的草木清香,像極了初夏的味道。

白衣人身後,一眾坐忘心齋的弟子抱劍而立,眼睛裡滿是恭敬。

他低聲問他:“你沒事吧?”

池寧抬頭,正看到對方如仙人一般的冰肌玉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不需要誰來介紹,就已經能猜到這人乘雲氣、御飛龍的世外之身。

姑射之仙,不外如是。

本书作者其他书: 獨釣 製片人[美娛] 唯有套路得人心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清穿] 最美不過 陪太子讀書 大限將至 坐等飛昇 HP魔王短篇集 名士
相關推薦:失蹤老姐成了勇者,而我是魔王繫結花錢系統,我在娛樂圈野翻了精靈之競技大師我在泰國開店賣佛牌在古代開網店全家穿年代,福寶手握百億醫藥空間重回九零搞事業老夫少妻刀鋒染血我家夫君妻管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