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地球最後一個修真者->章節

第五十二章 論道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孫大掌門,以及兩個小跟班俞笑月和小袁醫生,在海軍艦隊的保護下,風風光光的回到濱海。

到站之後還有一次民間舉辦的盛大歡迎儀式,俞大小姐作為華國競拍團的名譽團長,要被眾人圍觀半天。

而孫象對這種熱熱鬧鬧的場合興趣缺缺,因此丟下眾人先回俞家大宅。他本次回到國內,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想辦法勸女兒躺進冷凍艙,他會在以後想辦法復活女兒。

但是孫玉蘭拒絕了永生的嘗試,孫象別無他法。只能儘量在最後的時光中,多陪伴女兒。他作為父親,缺席了女兒的一生,這是永遠無法彌補的缺憾。

孫玉蘭坐在陽臺的太師椅上,就著敞亮的天光讀一本書。陽臺邊沿上的月季開的鮮豔,這幾天俞笑月不在,都是顏小冰幫著澆水。

或許是因為孫象的強勢,或許是計劃著什麼別的陰謀,俞興文和俞向晨這對父子,這幾天也沒來騷擾孫玉蘭。因此老太太這幾天難得清閒。

當然,這種清閒指的是心理上的放鬆。生理上而言,孫雲蘭體內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強烈的痛苦折磨著她。她的手邊,放著強力鎮痛劑,每隔幾小時,就要服用一次。

這是孫玉蘭唯一肯吃的藥。

當孫象走上小樓二層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麼一副情景。多年以前,這張太師椅是他的位置。後來女兒大了一點,喜歡佔著爸爸的座位,孫象就把這個最好的位置讓給了她。

歲月會帶走許多東西,但是歲月也會留下許多東西。女兒當年在這裡讀的是《三字經》,現在讀的卻是《周易》。

看到《周易》的封面,孫象的心中悲慟萬分,回家的喜悅蕩然無存。

孫玉蘭抬眼看了看孫象。

“回來了?”

“回來了。”

“笑笑呢?”

“正在參加迎接玉璽回國的活動。”

孫玉蘭將老花鏡摘下來,隨手擱在一邊,有些欣慰:“洛維汗爵爺昨晚和我通了電話,笑笑這次的表現不錯。”

“是不錯。”孫象搬了一個小凳子,坐在孫玉蘭的對面。

“你好像不高興。”孫玉蘭問。

孫象沒有回答,隨手拿過女兒手中的書翻了翻。這是一本線裝版的周易,有些年頭,不過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孫玉蘭知道他的想法,悵惘的嘆了口氣,說道:“爹,我的死期將至。

小時候,你教過我,一個典型華人知識分子的一生,應當從學習《三字經》開始,到《周易》結束。我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研究易是我的最後工作。”

孫大掌門煩惱的抓抓頭髮,把書還給了女兒。女兒說的當然沒有錯,但是作為一位父親,很難接受女兒即將離去的事實。

孫玉蘭看出父親的糾結。

“西塞羅說過,一部偉大的戲劇必然包括兩個要素——無可避免的死亡,和必將繼續的生活。

我想這句話送給我們兩正合適,或許你應當將這出人生的戲劇其視做為平常。”

孫大掌門被女兒說教,瞪了一眼,糾正道:“這句話是塔西佗說的!”

“……是不是在父親眼裡,我永遠都還是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女孩?”

“要不然呢?孩子在父母眼中永遠是孩子。”

孫玉蘭笑了笑,這個爭論永遠不會有結果。

而且此情此景,讓她想到了許多的趣事。許多年前,她在這張椅子上,纏著父親問過許多的問題。

她那時問,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鳥兒為什麼能飛,彩虹到底是什麼。父親帶著無奈的表情,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回答她,和她講一個又一個的道理。

在此後的人生道路上,儘管沒有父親的陪伴,但是父親教育的道理,始終伴隨著孫玉蘭。並且一步步隨著她走上巔峰。

想到這裡,孫玉蘭心中有了計較。她問道:“父親,這本周易,我有許多地方不懂。能否為我答疑?”

孫象看出了女兒眼中的認真,他意識到,孫玉蘭將要問的問題非同尋常。

他振作精神,道:“你問,我答——只要我知道。”

孫玉蘭點點頭。

“第一個問題:人死後,是否有靈魂?”

孫象答曰:“人有三魂七魄,分別對應人類的三我和七感。死亡後,七魄立刻消散於天地之間,而三魂帶著此世所得,迴歸本源。”

孫玉蘭追問:“迴歸什麼本源?天堂地獄?還是陰曹地府?佛家所說的輪迴轉世,是否存在?”

孫象答曰:“輪迴轉世,是在上一個靈氣紀元,修真者們建造的大型修煉體系。在靈氣枯竭之後,這個系統已經崩潰。現在的人類死亡,三魂會直接迴歸本源。”

孫玉蘭問:“到底什麼是本源?”

孫象回答:“這個問題很難具體的描述,因為本源是一個純概念的存在,有的人稱其為識海,有的人稱其為高等意志。在你的論文中,你稱其為第十一維度。”

孫玉蘭聽了這話,有些不敢相信。她有點驚喜,有點忐忑的問道:“父親,你看過我的論文?你不是修道的嗎?”

孫象道:“怎麼,修道的人就不懂科學?科學難道不是一種道?你的論文,我每一篇都仔細看過。有些論點很有見地,有些純粹就是胡說八道。”

“哪些是錯誤的,請指正!”

孫玉蘭在成立陸合集團之前,是一位相當成功的大數學家。如果有人當面說她的論文是胡說八道,她一定會據理力爭。

但是如果是老爸說的,那有什麼辦法?孫大掌門訓起話來,誰都得認真聽著。因為在幼年時的記憶中,父親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個印象太深刻,直到現在依舊如此。

孫象抬抬手,示意孫玉蘭稍安勿躁,聽他慢慢道來:

“你記不記得你的那篇《超維宇宙的幾何性質》?”

“我當然記得,但是那篇論文因為推導第十一維宇宙時,公式有瑕疵,受到同行的廣泛批評,最終被期刊撤稿。”

“你的思路沒有問題,你的那篇論文,幾乎摸到了邊。你只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在演算11個維度的時候,錯誤的把時間維度當成了一條軸線。但是真實的情況是,時間維度在那個地方恰恰坍塌成了一個點。”

孫象遺憾的嘆了口氣,補充道:“那幾年,我給你寄了幾本佛經,如果你肯耐心的翻一翻,或許就能糾正這個致命的錯誤。”

孫玉蘭疑惑道:“我是做研究的,很少會看關於宗教的書。”

孫象道:“佛宗不是宗教,而是玄門中傳道最成功的一個宗派。許多佛經,開篇第一句話便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這已經把答案寫得清清楚楚了。

你以為孤獨園是什麼地方?”

孫玉蘭老太太真的驚呆了,她不可思議的輕呼:“老天爺!”

孫象繼續答疑:“是的,孤獨園就是十一維空間,也就是本源識海。在這個維度上,過去現在和未來同時存在於一點。

這就是為什麼每次佛陀講法時,總會有多過恆河沙的比丘尼旁聽的原因。

因為他的道,跨越了時間和空間。所有智慧生命的最終歸宿都是本源,所有智慧生命的最初起源依舊是本源。在本源中泛起一朵浪花,那就是一個新的人格。當浪花落下水面恢復平靜時,這個獨立的人格便重歸本源。

生命,就是這樣起起落落的過程。”

“如果生命就是如此,那麼父親,你為何悲傷?”

“我悲傷的事情是。”孫象忍住悲痛,撫摸女兒滿頭銀髮,“我再也見不到這一片浪花。”

兩人沉默許久,孫玉蘭收拾心情,再度開口詢問。

“第二個問題,道是什麼?是一種不變的最終的真理,還是一種最初的推動力?”

孫象搖了搖頭,回答道:“你這個問題太過龐大,是所有像我一樣修道之人畢生追求的答案。我無法系統的回答你,只能告訴你一些我所知的部分。”

“第一點,道和真理,是一種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關係。

老子說,道的本質是虛無,實際上真理亦是如此。

這不分前後的兩者,最初都是空與虛無。

你們現代科學天真的認為,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條或者幾條不變的真理,比如說質能方程這樣的公式。你們認為,這些公式或者說真理可以解釋整個世界,唯一的遺憾就是人類現階段還無法完全掌握這些真理。”

“事實並非如此?”孫玉蘭問。

孫象點頭確認:“的確並非如此。真理,或者說道,本質是虛無。而正是因為智慧生命的探索,道才會應運而生。修道之人講究證道。何謂證道,就是將自己心中的道化為現實的道。”

孫玉蘭考慮許久,又問到:“你的意思是,在宇宙中,原本沒有質能方程,因為愛因斯坦的研究,於是太陽依照質能方程的方式進行核聚變?

但是這個說法邏輯上行不通。因為在愛因斯坦之前,難道太陽是按照另一套原理執行的?這太過唯心了吧?”

孫象回答:“這難道是一件無法理解的事情嗎?在三百年前,人類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在往前,天圓地方,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

在上一個靈氣紀元,太陽是一隻三足金烏,那同樣也是公認的真理。”

孫玉蘭道:“不,我無法理解。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是因為技術水平無法觀測的原因。如果古人有宇宙飛船飛到太空,他們就不會認可這個理論。人類的認知受到智力和技術條件的局限性,對世界的認識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孫象:“你提到了人類的局限性,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觀點。但是這並非是人類的局限性,而是道路的局限性。當幾千年前,天地靈氣徹底枯竭,人類轉而踏上科學這條道路的時候,科學本身的某些局限性就已經註定。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根據你們科學觀測的理論,電子是有質量的,但是電子卻沒有體積。那麼根據最簡單的密度公式,我們用質量除以體積得到的結果是,電子的密度是無窮大的。請問,電子為何沒有坍塌成黑洞?”

孫玉蘭:“這……”

孫象:“再問一個問題,在量子物理的核心實驗,楊氏雙縫干涉實驗中,為什麼觀測者會影響事件的結果。”

孫玉蘭答:“因為根據量子物理的理論,觀測者會造成機率的波函數坍塌。當然,我本人對這種不確定理論持懷疑態度。”

孫象:“那麼讓我來告訴你答案吧,因為電子是虛無的,不存在的,更加精確的說法是,電子的存在並不完整。

因為人類現有科學體系的局限性,尚不能找到一種完美的真理解釋電子的存在。因此,電子只能尷尬的處於虛無與現實之間。人類現有的理論,只可以滿足電子的六個性質的存在,尚不足以讓它跨越虛空成為真實的存在。

量子理論也是同樣的道理,當代科學覺得量子的世界不可思議,所謂‘測不準’理論大行其道。其實不是量子測不準,而是你們人類對微觀世界的認知,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反映到量子尺度,世界就會變得自相矛盾。”

孫玉蘭這一次思考了很久,最後嘆息道:“看來我用了一生的時間,都沒有追上父親的腳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孫象給予她的教導,伴隨了孫玉蘭的一生。她用一生的時間去追趕,現在卻發現,父親依舊是那座無法逾越的高山。

“不要妄自菲薄。”孫象安慰道,“我們原本就是走在兩條不同的道路上。你在你的道路上已經登峰造極。玉蘭,我為你驕傲。”

“好……那麼,第三個問題……”

相關推薦:我只想安靜的做神豪洪主蒸汽朋克世界裡的醫生洪荒之聖道煌煌牧龍師龍的法則聖墟逃出世界我真不想吃軟飯北朝求生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