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帝秦霸世->章節

第130章 從貴胄公子變作民間遊俠,張良對秦之仇恨的由來!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張良不同於韓信這樣的落魄王孫,除了一柄劍和滿腹兵道才華之外,一無所有,甚至連飯都吃不起。

甚至於被人逼迫欺辱,不得不受胯下之辱。張良的日子,一直過得滋潤,只是不太舒心罷了。

同樣的,張良也不同於陳平這樣的寒門子弟,不會為了居住兄長家中,從而引出陳平盜嫂的流言蜚語。

漢初三傑之中,韓信窮的時候只能漂母贈飯,弱的時候胯下之辱,最後王侯將相負一身。

不管是十面埋伏,還是背水列陣,都可以說是一代傳奇。更留下蕭何月下追韓信,成敗一蕭何,生死兩婦人的典故。

韓信無疑是經歷最為傳奇的一個,而陳平默默無聞,一直誅滅呂氏才真正的名震天下。

與兩者不同,張良的路,充滿了太多貴公子的恣意張揚,充滿了太多遊俠的義氣重然諾。

這個人,從一出生就註定了要幹出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業。

……

張良出身不凡,他是韓國貴族後人,與韓國王室同姓。其先祖出於周天子王室,是古老姓氏姬氏的一支。

自張良祖父開始,一家父祖兩代輔佐五世韓王作丞相。雖說古來世卿世祿的遺留,但如此越代久任,畢竟是少有。

從這一點上,足以見得張良一家與韓國的關係。

從張良的父親韓平去世,到韓國滅亡。二十來年間,韓國年年歲歲籠罩在秦軍蠶食攻擊的威脅之中,風雨飄搖,苟延殘喘。

秦滅韓之後,置潁川郡。由於秦滅韓國,韓王安沒有作殊死抵抗,而是開城投降。

始皇帝對於韓國的處置,比較寬容。只是將被俘的韓王安遷於陳郡陳縣附近。

一來隔斷韓王與本國的聯絡,二來遷徙之地離新鄭不遠,又向韓國遺民以及即將征服的其餘五國君臣國民表示懷柔寬容。

秦國對於韓國貴族官僚,也沒有打擊報復。不僅容許在故鄉居留,更是土地財產也予以保留。

然而,韓國百姓執著於故國,仇恨秦國的民情始終根深蒂固。

秦昭襄王43年,秦軍第一次南北分斷韓國。韓國被迫將北部上黨郡割讓秦國時,上黨軍民誓死不做秦國人。

於是在馮亭的率領下歸降趙國,進而引發了秦與趙之間的長平大戰。戰國之時,參戰人數最多,死傷人數最多的大戰。

韓國亡國時,此時張良已經二十多歲了。二十多年間,天天的耳聞目睹,都是秦國攻城壓境,以及韓國國勢一天天衰落的苦難和心酸。

若是韓國遲滅亡十數年,張良將會是韓國的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然而天不遂人願,他還沒有進入韓國政界,秦軍已經攻入了國都新鄭。

從此以後,一國貴族,身不由己成了亡國遺民。

張良是韓國王族血統的貴族,聰明智慧的青年。經歷過國難家難以後,對於偉大先祖的懷念越發深厚。

對於破滅之祖國的愛戀越發執著,他內心深藏著對於秦國的仇恨,一心一意要為韓國復仇。

韓國滅亡之後,張良鄉遊學任俠,他最重要的停留之地,便是陳縣。

自戰國末期,陳縣一直都是反秦熱土。層積著楚國舊部,韓王遷地,昌平君和項燕的反秦據點等等歷史積澱。

帝國建立以來,陳縣一直都暗湧著反秦暗流。常山王張耳,陳餘,被大秦帝國通緝後,逃到陳縣作門裡監隱藏了下來。

大澤鄉暴亂的首領陳涉是陳縣人,而吳廣故鄉也在陳縣附近。

張良一直在這一代活動,結交了不少意氣相投的反秦豪俠英雄。陳縣的反秦風土,也加深了他為韓國復仇的決心。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始皇帝的手段與鐵腕,是年輕的張良始料未及的。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大秦帝國朝廷以軍事鎮壓和法制建設雙管齊下。逐一平息各國的武裝反叛。

以郡縣什伍戶籍制度為基礎的帝國化政策在各地步步推行,大秦帝國政權日益穩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年輕氣盛的張良,此際遠沒有後來的機關算盡。他眼見復興韓國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於是鋌而走險。

受到任俠好勇鬥狠的影響,張良覺得自己別無選擇,決心以個人力量,刺殺始皇帝以報秦滅韓的深仇大恨。

在後世刺殺是一件壞事,為人所不齒。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會千古留名。

……

古今中外,刺殺即是個人復仇的方式,也是政治鬥爭的手段。

一般而言,刺殺是兩種情況下的有效選擇。一是在弱小對抗強大,無法做出有效對抗時,二是強大的敵人權力運作集中於個人時。

春秋末年,伍子胥將勇士專諸推薦給公子光,於是有了夫專諸刺王僚,彗星襲月的典故,最終公子光成了吳王。

戰國年間,嚴仲子派聶政刺韓傀,白虹貫日。留下了嚴仲子,聶政姐弟剛烈俠義的千古英名。

而秦滅韓三年後,太子丹派荊軻刺秦王嬴政。雖然功虧一簣,同樣留下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情豪義。

刺殺秦王嬴斐,既能報仇家國之仇,又能名留千古。對於年輕的張良而言,眼見復國無望,沒有比這更好的選擇了。

亡國後的張良,從貴胄公子淪落為民間遊俠。他變賣家產,仗義疏財,廣交天下豪傑,只為了刺殺始皇帝做準備。

……

陽武縣在三川郡的東部,博浪沙在陽武縣南,正是由洛陽通往大梁的東西大道上。戰國之時,此地屬於韓魏交界處。

張良是韓國人,富於智慧,長於推算,對於韓魏間的交通要道,山川地形,瞭如指掌。

博浪沙刺殺,是始皇帝所遭遇的第三次刺殺,也是他登基稱帝以來第一次遭遇刺殺。

這一次刺殺,完全是出自張良個人的苦心謀劃,是六國貴族亡國之恨,淤積不散的宣洩。

這一次刺殺,只是誤中副車。皇帝權威遭受挑釁,始皇帝大怒,嚴令天下搜捕刺客。整整鬧了十日,情勢急迫而緊張。

相關推薦:快穿之男配請上位降臨戰錘我的高冷前妻詛咒之軀寄生國度傾城帝女:霸道王爺,太撩人玄幻帝皇:神將召喚我有一刀斷長生我有一刀在手在鏢人成為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