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帝疆->章節

第三百二十六章 沛縣劉氏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曹奕沉默不語,事情有點出乎他的意料,哪怕他是個穿越者,跟這個世界的人相比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和對未來走向的判斷,但是跟著這個這個世界中有著超強底蘊的家族和門閥來比較的話,似乎自己並不能佔據什麼優勢,至少在自己成氣候前是這個樣子的。

費浩邈臉上露出一絲苦笑,笑著說道:“還有一點師兄我覺得有必要告訴你……”

看著費浩邈臉上的神情,曹奕內心一動:“難不成這劉家還有更厲害的身份不成?”

“也是,也不是!”費浩邈揮手讓何力先出去,曹奕雙目神情閃爍,之前說劉家和太子有關聯,是鹽幫四大世家都沒有讓何力出去,現在講到這個訊息時卻讓何力離開,這麼說來接下來要說的資訊遠比之前來的分量還要更重。

等何力雙手抱拳行禮退出房間並把門關上之後,費浩邈才轉過頭來,看著曹奕,小聲說道:“師弟,我之前跟你也說過了,鹽幫千年以來一直存在,為什麼卻名聲不顯嘛?”

曹奕臉上也是露出疑惑的神色,附和著說道:“對,師兄,這是為什麼,我之前也一直在疑惑。”

“因為他們背後,都有門閥世家的扶持!”

“門閥世家?不是已經沒落了嗎?”曹奕詫異地問道了。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啊!”費浩邈嘆了一口氣,隨後壓低了聲音說道:“從本朝太祖開國以來,就將軍政都集中在自己手裡,且大力推廣科舉制度,特開殿試及恩科,大大增加了每次科舉考取功名的數量,讓更多寒門子弟能夠鯉魚躍龍門,其實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變相壓制和削弱這些門閥世家的人在朝廷官場之中佔據高官位置的數量和比例,防止這些已經慢慢沒落的門閥世家再度崛起!”

曹奕臉上露出慎重的神情,低聲問道:“那劉承澤所在的劉家?”

費浩邈凝重地說道:“沛縣劉氏!”

原本坐著的曹奕突然站起來,震驚地說道:“什麼!沛縣?不是彭城?”

費浩邈搖了搖頭:“不是彭城,確實是沛縣。”

沛縣劉氏可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顯赫的皇族。西漢皇族,東漢皇族,蜀漢皇族加上劉宋皇族,但如今別人一說起劉氏,第一個反應便是彭城劉氏,像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就是彭城劉氏,

他的六世祖劉亮,就是隨著北魏孝文帝改革遷來洛陽的,是匈奴劉淵的後代,也就是十六國時期漢趙的開國皇帝。雖然以現在看來,彭城劉氏比沛縣劉氏還要大,但是在歷史長河中,沛縣劉氏的影響力大多了,而且在早期來說,不管是實力還是家世都是不是彭城劉氏所能比擬的。

曹奕還在震驚地時候,費浩邈又開口說道:“不過揚州劉家只是劉氏的旁支,自幾百年以來一直都是負責給主家斂聚財富的,不過現在沛縣劉氏已經沒落了,他們揚州這一脈不想成為主家的附庸,自己辛辛苦苦賺取的錢財,被主家所吸血,所以他們才會搭上太子這條關係……”

曹奕點了點頭,現在門閥世家已經逐漸沒落,之前的旁支反壓主家一頭,或者之前附庸的附屬家主反壓主家也並不是沒有,而且隨著唐朝科舉制度的完善和大炎朝科舉的擴增,已經讓寒門士子得到了充分發展,也將原本就已經沒落的門閥世家的實力更一步削弱。

若真正算起來,科舉制度是隨著武則天這個千古第一女帝在位時創立殿試和武舉開始才算完善制度的。而在這之前,整個天下歷朝歷代絕大多數管理國家出將入相的人才都出自世家門閥,尤其是漢末至唐,世家門閥興盛到極點,他們主宰王朝更替,影響天下興衰。真真切切做到沒有千年的王朝,卻有千年的世家!

世家門閥到底是如何保持千年不衰,並且在一次次王朝更替中存活呢?

若說門閥世家興起的最初階段,則要從曹丕稱帝到“東晉王與馬共天下”這段時期,曹丕當時和兄弟曹植、曹彰等人爭儲,因為得不到軍方和宗室強有力的支援,只能尋找外援,效仿劉秀繼續仰仗世家力量穩固篡漢之後的曹魏政權。

但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當時司馬懿、司馬昭都未稱帝,但是司馬氏這一門閥世家算是當時天下最有權勢的世家勢力,甚至比皇帝來的更有威望。而且在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稱帝篡魏後,吸取了曹魏政權的教訓,當時就是因為曹魏政權沒有給予宗親貴胄過多的軍政大權,所以才導致出身世家的司馬氏篡權成功。所以晉武帝就大肆分封宗親藩王以拱衛司馬家的政權,深怕被其他士族門閥奪權。因此給予了各地藩王許多封地和地方軍政大權,這也導致了後來同宗室的八王之亂。

自此之後,又歷經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再到到衣冠南渡,世家門閥勢力又在南北兩邊形成分化

,最後才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因為西晉滅亡之後,東晉王朝司馬睿的建立從一開始就是依賴於琅琊王氏,琅琊王氏當時憑藉自身的身世背景和強大的影響力,號令和召集南北士族共匡晉室。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當時當朝官員中有四分之三以上均是與琅琊王氏或與其相關的人,即便沒有關係,也是當時琅琊王氏聯合的其他南遷士族子弟,同王氏是保持有高度重合的社會利益,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

從此之後的數百年時間,從五胡十六國,再到魏晉南北朝,再到西魏、北周、隋朝、盛唐,乃至大炎大一統之前的五代十國時期,每一次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都有門閥世家的勢力影響。而盛唐時期完善的科舉制度雖然讓天下寒門士子有了鯉魚躍龍門的機遇,但是此時從根本程度上並沒有打破世家門閥在朝政中的優勢,至少他們在加官進爵上面都比一般寒門士子來的更快和更容易。

因為門閥世家從一開始的基礎就比寒門士子要來的好,每一個門閥世家的延續和傳承,必然有其良好的家訓族規,每一個門閥都重視家族子弟的教育。從魏晉開始,每一個能夠傳承久遠的世家門閥,都是有著非常賢明的先祖和歷經幾代人的拼搏奮鬥傳承下來的,而且這些家族對於族中子弟的教育都非常重視,畢竟人才和知識才是世家門閥傳承的根本和基礎。

所以士族門閥多是秉持耕讀傳家,詩書傳家的傳統,若需要斂財經商,也大多是安排旁支子弟。而本族宗親,則重教守訓、崇文尚武、德業並舉、廉潔自律,保持家風淳樸,所以主家子弟多赫赫有名之輩,在歷史上大放異彩,將相接武代有偉人。

而那些負責斂財的旁支子弟,則默默無名,甚至在各個世家的族譜之中都未曾出現,究其原因,就是每一個青史留名的門閥世家,都有規定,子孫考不中秀才者,不準進入宗祠大門,不入族譜。所以旁支宗族基本都沒有這個待遇,這樣讓主家和旁支之間隙怨也越來越大,本身主家的人就有點看不起旁支,都是一群沒有功名,只有一身銅臭味的商賈之人。但是經商斂財的旁支卻要給主家不斷供應支出用度,關鍵地位還沒別人高。長長被呼來喝去,不同同宗更像下人。

這麼時間一久,也許前面幾代還有家族的觀念,但是到了後面,宗親的感情越來越薄,彼此的分歧和隙怨也就會越來越大。

**************

相關推薦:娛樂大痞子第一吃貨丐世奸雄黑蓮花郡主嬌養手冊頂流他姨是混血小饕餮重活1998我就沒想重活厚黑學斂財專家爺,小廚娘靠美食俘虜全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