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帝國海權->章節

第63章 重返亞太戰略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德奧聯姻的訊息傳出,一時間歐洲政局風起雲湧。對於這場婚姻可能導致的歐洲局勢改變,各國都極為重視。俄國對此反應最大,1887年又是在佔據上風的時候被迫在巴爾幹吃了悶虧,俄國對奧匈的痛恨深入骨髓,作為沙俄獲得巴爾幹地區的主導權的最大攔路虎,對奧作戰已經是沙俄軍事高層的既定政策了。德國人的中立態度對俄國來說則是一顆定心丸,但是現在德奧聯姻,就算《德奧同盟條約》沒有暴露,俄國人也知道想要與奧匈作戰有可能就要面對德國這個“歐洲仲裁者”了,這代表了俄國人的軍事計劃要做大規模的變動了。不過此時《德俄關稅調整協議》執行順利,德國從俄國進口了大量糧食,對俄國的國內經濟狀況帶來了巨大的好處,而且由於此時俄國海軍造艦規模的擴大,大量德國工業產品的進口也彌補了俄國本國工業能力的不足。因此雖然俄國人開始警惕的審視和考量著如何處理對德關係的同時,倒也沒有做出什麼過激的舉動。但是俄國需要尋找一個盟友,一個可以抗衡德國的盟友這個戰略已經開始在俄國高層中紮根。

法國人對德奧聯姻既是擔憂優勢狂喜,憂的是德奧關係更加緊密,法國面臨的壓力越發嚴峻。喜的是德俄之間的裂痕越發巨大,1887年的時候法國還擔心德國會不會就此拋開奧匈而和俄國聯手,現在一切擔心都是沒有必要的了。俄國人需要一個盟友,而法國人也需要一個盟友,雙方聯盟眼看著就可以一拍即合了。

至於英國人則對德奧關係表示不必過分關注,維持大陸均勢是英國人的國策,單憑奧匈一家想要在巴爾幹制衡俄國,英國人從1887年的衝突中就已經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了,德國人肯代勞,自然再好不過。而維多利亞女王也寫信對外孫的訂婚表示祝賀。

而奧匈,在經歷了1887年的心驚膽戰後,認識到沒有德國的支援自己根本無力面對那只北極熊後,對於自家公主能嫁給德國皇儲這一“抱大腿”的行為歡欣鼓舞,何況這個大腿還不是一般的粗。原本對瑪麗那追求自己的愛情這一“離經叛道”的舉動極為不滿的奧匈貴族們轉變口風,開始誇讚公主殿下“改邪歸正”是皇室的楷模。不過倒也不是所有人都對此表示支援。奧匈皇后伊麗莎白得知此事後怒氣衝衝的趕回維也納和約瑟夫一世大吵一架,指責約瑟夫一世“把女兒賣了一個好價錢。”自知理虧的約瑟夫一世承受了妻子的怒火後,要求妻子留在維也納陪伴女兒等待出嫁,伊麗莎白同意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至於德國內部則分成了兩派,以俾斯麥為首的一干德國外交部官員認為此次聯姻有助於德奧聯盟關係的發展,因此表示贊成。而另一部分老容克貴族果不其然的以腓特烈大帝的不幸婚姻生活為例證反對這次婚姻。不過有俾斯麥在,這些人翻不出什麼大風浪。

不管外界如何風起雲湧,兩位當事人反而像是颱風眼一樣,不管周圍如何狂風大作,中心卻是風平浪靜。作為當事人的約亨則如往常一樣,積極參與進海軍艦船設計以及hk公司的武器設計工作。瑪麗則一改以往的活潑與靈動,開始深居簡出的生活。對於奧匈公主的這種不合作不抵抗態度,也讓一些知道內情的人開始擔心這場婚姻是否會順利。腓特烈三世就是其中之一,不過畢竟婚約已定,這個時候無論誰反悔都絕對是一大醜聞,也會嚴重影響兩國關係,因此腓特烈三世也只能求上帝保佑自己的兒子不會重蹈腓特烈大帝的覆轍。

其實對於瑪麗有心上人這種事情約亨其實也有耳聞。不過他並不在意,就算當初海誓山盟又如何,面對德意志帝國的壓力,瑪麗也只能老老實實的當德意志未來的皇后,狗血的私奔和殉情,做之前也得先考慮考慮奧匈能不能承受德國的怒火。至於未來的婚姻生活,大不了自己也學腓特烈大帝就是了。雖然犧牲了自己的婚姻,但是卻能實現德意志人的大一統,這樣的交易對約亨來說是划算的。自己娶得是奧匈公主的身份,至於這個公主是誰,約亨並不在乎。或者說前世今生40多年的單身生活讓約亨對找一個好伴侶這種事已經沒有什麼過多的渴求了,身為未來的帝國皇帝,如果只是想滿足一下**,找個漂亮女人實在是太過容易的事情了。

而現在,約亨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因此根本沒時間考慮這些有的沒的。除了技術研究和裝備試驗,約亨還在考量德國對外戰略的推行,比如,讓德意志海軍勢力重回太平洋。1861年9月,清朝與普魯士王國簽訂《中德通商條約》,允許普魯士軍艦進入中國水域。隨著遠東經濟發展和政治重要性提高,1881年德意志帝國海軍遠東艦隊成立並派駐到該地區,而遠東艦隊也成了當時德國唯一一支獨立於國內母港的海軍編隊。然而由於喀麥隆的快速發展,以及杜阿拉港的建設讓帝國海軍在非洲有了極為優秀的落腳點,加上約亨的大力支持,德意志海軍非洲艦隊成立,母港就設在杜阿拉。因此遠東艦隊的艦艇大部分被召回,解散後一部分艦艇重新回到本土艦隊序列,還有一部分則加入德意志海軍非洲艦隊。和此時已經發展壯大,以有著相當完善的維護保養設施的杜阿拉港作為母港,擁有3980噸萊比錫級輕型巡洋艦萊比錫號,2850噸俾斯麥級輕型巡洋艦布呂歇爾號、斯托施號,1700噸阿里阿德涅級輕型巡洋艦路易澤號和弗雷亞號共5艘巡洋艦,以及被踢出了帝國海軍近岸防禦部隊的裝甲炮艇組成非洲艦隊相比,遠東艦隊在太平洋上只有幾艘小炮艇維持著自己的存在的狀況可謂愁雲慘淡。由於帝國此時的殖民熱情完全放在了開發喀麥隆上,就連德屬東非和德屬西南非的投入都不算大,更別提遠在太平洋上的德屬幾內亞和德屬薩摩亞這種對德國人來說偏遠而又無價值的幾座小島。

不過薩摩亞且不去說,幾內亞可是有著非常豐富的資源。而且不僅僅是因為這裡的資源讓約亨心動,更重要的是,以幾內亞和薩摩亞為支撐點,德國海軍將可以快速對南美洲、東南亞施加影響力。這裡雖然叫做太平洋,但是可一點都不太平,從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到1898年的美西戰爭,再到1904年的日俄戰爭,這片海洋上的勢力交替總是伴隨著血雨腥風。這對德國來說是個機會,保持足夠強大的軍事存在,對於德國來說渾水摸魚的機會也就更大了。並且在約亨的計劃中,未來在該地區保留一直擁有一定力量的海軍艦隊,足以牽制住英國人的遠東艦隊、澳大利亞艦隊甚至印度洋艦隊,利用這裡海域複雜的天然環境,進行防守和牽制問題不大而且在這片島嶼眾多的區域,利用驅逐艦和魚雷艇進行近岸防守,使用潛艇以小博大也遠比在浩瀚的大洋上要簡單的多。加上英國在此沒有眾多的陸軍,因此只需要少量軍隊就可以守住,並且也能讓澳大利亞無法放開手腳出兵參加歐洲戰場,一舉數得。

而且此時也是一個好時機,1890年是世界經濟危機,德國也將會受到影響,而在這次危機中大量德國人會因為失業而開始移民美國,這種事情約亨顯然不能讓他發生,那麼這些人除了在德國本土給他們安排工作機會外,向德國殖民地移民也是一個極佳的選擇,而這些優秀的德國公民,參與到亞太地區的勢力擴張中去再好不過了。而且太平洋地區勢力錯綜複雜,並非英國人一家獨大,荷蘭、西班牙這些老牌殖民國家如今已經大不如前,但是依然在該地區擁有足夠的影響力,所以趁著他們國力衰微,透過利益交換進行勢力滲透並非難事。而南美各國,智利、阿根廷、巴西國內動盪,也無力干涉德國人的行動,德國甚至可以趁此機會在南美三強abc身上大撈好處。而此時在西太平洋上實力最強的清國,才不會管東南亞的破事。而日後成為太平洋一霸的日本此時面對清國還要瑟瑟發動。至於更未來將太平洋當成自家後花園的美國,此時也不過是個戰五渣。所以此時擴大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是時機最棒的切入點。

現在帝國海軍艦艇更新換代速度較快,一些老船留在歐洲也是無用,先派往太平洋顯示一下存在感也是好的。不過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現在有一個很根本的問題擺在約亨的面前——就算海軍過去了,也沒有落腳點。幾內亞和薩摩亞只是名義上是德國領地,實際上根本沒有經過開發,海軍去了也沒有港口。而歷史上1894年德國重整遠東艦隊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寄人籬下,依託英國遠東艦隊的母港——香港進行活動,為此德國駐華大使曾經說過“我們的艦隊不能永遠在這裡像無家可歸的孤兒一樣航行”,也正因如此,德國人才會對搶佔膠州灣如此的上心。不過此時去搶膠州灣是不可能的,別的且不說,就憑那幾艘小炮艇,給北洋水師塞牙縫都不夠。因此約亨將目標放在了兩個地方上:西澳大利亞和菲律賓。。.。

相關推薦:跑去唐朝做導師唐朝好太子唐朝小權臣重生之回到唐朝當王爺植修玩轉女權世界將軍策之嫡女權謀從芝諾龜開始神明眷戀的艾澤拉斯為了艾澤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