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帝國海權->章節

第321章 這東西也能叫坦克?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PS:看《帝國海權》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網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在開闊且不平坦的試驗場內,約亨看到了此行最主要的目的,然而與想象中的所謂坦克截然不同,眼前這輛奇形怪狀的車輛絲毫不能讓人聯想到它是一個戰鬥兵器。

這個鐵疙瘩還不如遠處正在試驗場的場地上來回疾馳進行長距離越野測試的摩托車來的吸引約亨的目光。

“這就是你所說的履帶式戰鬥車輛?我只看到了一個四四方方的鐵盒子,阿爾弗雷德。”約亨一臉疑惑的向施利芬詢問到。

說到坦克,就算你不長得像T-34、虎式、M4這些二戰坦克一樣,也應該長得的像Mark-I、A7V這些一戰坦克一樣吧?

然而約亨眼前的真的是一個有稜有角的盒子,唯一比較特殊的是它是一個有著拖拉機的行走機構的盒子,雖然施利芬稱其為裝甲車,但是約亨看來這就是一個拖拉機。

“陛下,這只是一輛試驗車,只是用來測試它的行駛能力,因此並沒有安裝武器,但是實際上它的車身中部是可以安裝一個旋轉的武器塔的,就像裝甲汽車一樣。”施利芬在一旁連忙解釋到。

德國的目前的裝甲汽車大都是卡車改裝的,並沒有設計專門的型號,因為卡車的載重能力比較好,因此能夠安裝鋼板、武器,而卡車的發動機和駕駛室在前部,後面寬大的空間就可以安裝一個圓柱形,有裝甲保護的武器塔。

很顯然,眼前的坦克,要裝的也是和裝甲汽車一樣的玩意,而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旋轉炮塔。

“因為使用履帶式的行走方式,這種車輛更重,也更穩定,因此我們考慮可以為其配備37毫米野戰炮,其後坐力不會對車輛的姿態產生什麼影響,而且在車體的兩側我們可以裝上類似戰艦的炮廓,安裝機槍,這樣就可以用來對付步兵,車身上的裝甲厚度15毫米,足以抵禦步槍和機槍的射擊。

這樣就相當於一個可以移動的堡壘,掩護我們的步兵進攻,並且為他們提供直射火力支援。”施利芬顯然對這種武器很是期待,也相信這種武器對德國陸軍的進攻能力能起到極大的作用。

對於這種設計思路約亨不敢苟同,歷史上英國人研究出來的坦克是在海軍的主導下進行的,因此希望將坦克打造成陸地巡洋艦,為坦克裝備了複數的火炮和機槍,以期獲得全角度射界,無火力死角。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英國坦克在車體兩側對稱佈置火力,這種思路的進一步發展就是多炮塔坦克。

然而這樣的設計顯然會導致坦克乘員數量的增加,畢竟每一門武器都需要專人操作。這樣會造成車內空間擁擠,乘員環境惡劣,這些都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大量的乘員和武器堆積在一輛坦克上的導致的體積和重量的增加帶來的行駛速度慢,機械可靠性差,成本上升以及裝甲薄弱。

更過分的是付出這樣的代價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坦克的作戰能力不僅沒有上升反而是下降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輛坦克並不會因為你有兩門火炮4挺機槍就會比只有1門火炮1挺機槍的更強,體積更小機動性更高的坦克反而更容易生存。

“武器部分先不去考慮,行走效果如何?先讓這玩意動起來我看看。”約亨決定先不打擊施利芬的積極性了,先看看這玩意的行駛能力如何。不過看看這玩意的行走部分的結構,約亨就不是很抱希望。

果不其然,這個鐵盒子的的行駛表演實在難以讓約亨滿意,安裝的80馬力的汽油機提供的動力倒是還算充足,但是這個時候充足的動力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沒有武裝的鐵盒子重量只有10噸,因此80馬力的動力讓這玩意倒是能開出9千米每小時的速度。

這速度看上去並不算快,但是在坑坑窪窪的試驗場裡就顯得有些夠嗆了,與車體剛性連線的負重輪沒有一絲緩衝的效果,看著這玩意在場地上顛來顛去,可以想象裡面的乘員的感受,估計胃都要顛出來了。

這還不算完,在這個鐵盒子跨過了1.2米的塹壕,正當施利芬滿意的看著塹壕並不能阻擋這個移動堡壘的時候,尷尬的事情出現了,一道高度不到半米的臺階擋住了這玩意的去路,水泥製成的臺階和金屬製成的履帶相互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音。

然而儘管鐵盒子在臺階前左搖右晃,然而就是上不去,這一幕讓約亨一下子想起了可笑,而且大名鼎鼎的反坦克水泥墩。

在卡了半天後,只聽喀拉一聲,右側的履帶就斷裂脫落開來,這個鐵盒子就立刻趴了窩。

看到這一幕施利芬的臉一下子就垮了下來,這種高度的落差都上不去還談什麼越過敵人的防線啊,現在德過陸軍修築的塹壕的胸牆的高度都不止一米啊。

在旁邊等候著的維修人員立刻帶著各種工具衝了上去,七手八腳的開始換履帶,車內的4名乘員也匆匆忙忙的爬出來開始幫忙。

“把駕駛員給我叫過來。”約亨澹澹的說到,臉色平靜,但是一旁的陪同人員卻全都提醒吊膽,生怕陛下發火,而施利芬則擔心這樣不成功的演示讓約亨一口砍了這個專案,臉黑的都像鍋底一樣了。

被叫過來的駕駛員慌慌張張的跑到約亨面前向皇帝陛下行了個禮,直起身來以後一臉的忐忑不安,約亨伸出手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問打:“我剛才看到你是從車頂爬出來的,想要進入車內是不是只有這一個進出口。”

“是的,陛下,裝甲車因為正面和側面都安裝了裝甲,後部安裝了發動機,因此只有頂部有艙口可以進出。”年輕的駕駛員立刻回答到。

“那麼在這個裝甲車被擊毀後,是不是也只能從頂部的艙口爬出來?然後暴露在敵人的槍口下成為靶子?”約亨回過頭來向著試驗場的技術人員問到。

“陛下,這輛裝甲車的前部和左右都有5-15毫米厚的鋼板,因此不會被……”

“我沒問這輛裝甲車能抵擋怎樣的攻擊,我只問被擊毀時是不是必須從頂部才能離開車輛?”約亨沒好氣的打斷了對方的回答。

“是……是的,陛下。”被打斷了的技術人員膽顫心驚的回答到。

“你們難道就沒想過在車底開一個艙門,必要時從讓人員從車底爬出去嗎?這樣整個車體都能為乘員逃生提供掩護,這個設計給我記下來。”約亨說完後就不理會那些技術人員繼續向駕駛員詢問到:“剛才我看到裝甲車在轉向時是先停下來後再轉向,應該是一側履帶停止轉動,另一側繼續行駛利用差速進行轉向吧,不過為什麼不能在行駛中轉向?”

對於這一點約亨覺得已經是有所進步了,因為歷史上的早期坦克因為人不認為差速轉向並不靠譜,因此要在車輛尾部裝上轉向輪,德國人現在已經開始利用差速轉向已經是一大進步了,但是不能在行駛中轉向同樣是個大問題,這意味著必須停車,不僅不方便,而且很容易成為靶子。

能擋的住7.62毫米的步槍彈不代表能擋的住12.7毫米的機槍彈,不代表能擋的住37毫米野戰炮的炮彈,更別提60毫米的無後坐力炮了。

“陛下,要轉向必須由多人配合才能進行,向哪個方向轉向,就必須讓哪一側的檔位員員將這一側的履帶掛空擋,然後我需要拉著一側的手閘,然後將履帶剎住,然後再讓另一側的履帶轉動起來,完成轉向。行駛中直接掛空擋拉手閘,很容易出故障,就比如現在這樣的履帶斷裂。”

知道皇帝陛下肯定又要說些批評的話,一旁的技術人員立刻機智的補充到:“這個問題我們現在正在想辦法解決,我們準備裝上差速器來解決這個問題。”

約亨點了點頭,指示到:“盡可能減少乘員,轉個向也需要3名乘員一起完成是在太過麻煩了,這不僅對行駛的操縱性來說極為不利,對車內乘員相互配合也帶來了麻煩。”

雖然約亨知道,就算有了差速器,其目前的差速器和履帶式行走機構的可靠性來說,想要再全速行駛中突然剎死一側履帶靠差速器也是沒可能的,這麼幹也極容易出故障,所以也不做苛求。

但是轉個向要靠3名乘員這實在太過麻煩了,減少乘員數量也有利於提高空間利用率嘛。

“那麼行駛過程中,車內的感覺如何?至少在我看來,車輛很顛簸,想必車內的乘員對此感受更深,我想聽聽你的看法。”約亨回過頭去繼續和顏悅色的問到。

“陛下,其實這樣的顛簸還算可以忍受,因為這種裝甲車的履帶接地面積大,車體重量高,而且行駛也比較緩慢,因此雖然車內的確有些顛簸,但是相比於卡車和摩托車,這種顛簸算是比較小的了。”約亨聽到的回答卻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

也難怪,現在的履帶式就算再顛簸,和輪式比起來也要好多了,有對比自然覺得還算可以接受。約亨想著未來那動輒行駛速度超過30千米每小時,但是有著完善的懸掛系統的二戰坦克自然認為認為剛性懸掛太過粗暴。

不過皇帝就是皇帝,就算別人認為還可以接受,皇帝說不能接受那就是不能接受:“以後我們還會有馬力更強勁的發動機,不能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到時候再考慮就太晚了。

這種負重輪與車體剛性連線的方式在為了車速提高的情況下是不適合的,學習汽車那樣為每一個負重輪準備獨立的彈黃懸掛是可以大幅提高這種車輛在這種環境的地形上的行駛能力的。”(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跑去唐朝做導師唐朝好太子唐朝小權臣重生之回到唐朝當王爺植修玩轉女權世界將軍策之嫡女權謀從芝諾龜開始神明眷戀的艾澤拉斯為了艾澤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