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帝國霸主->章節

154新的豹式坦克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在9月的第一天,李樂這個德國的假元首乘坐那輛著名的亞洲號列車,返回了德國的中心柏林。

既然已經確定暫停了針對英國的大規模轟炸,李樂在留在法國就沒有多少意思了,他返回柏林,多少有些要照看東線的意思了。

雖然他在骨子裡反對四面開戰,牽扯兵力的事情。但是國際博弈絕對不是簡單的換算,他即便不去找蘇聯人的麻煩,也難免不會有蘇聯人找他麻煩的事情發生。

在二十一世紀,很多文獻上都說蘇聯有一個叫做大雷雨的進攻德國的計劃。

今天看來,雖然這個說法並不一定是真的,不過卻能夠證實一個問題,那就是東線遠沒有想象中那樣簡單。

歷史上有很多假設,說如果41年德國軍隊不入侵蘇聯,會如何如何……可事實上也有可能,那就是蘇聯先入侵德國!

不知道這種可能性有多大,但是這種可能性的存在,就是一個事實——李樂必須要做好對蘇聯開戰的準備。

為了準備這個,李樂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把德國在東線的裝甲部隊數量,提高一倍來應對蘇聯的裝甲洪流。

那可不是簡單的,後世熟悉的斯大林配合T-34坦克組成的裝甲部隊,前期還包括KV-1還有KV-2,以及大量的T-26之類的輕型坦克。

這些坦克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某些效能上,都會對德國裝甲部隊造成麻煩。

精銳的德國裝甲師,就是在反覆與這些蘇聯勁敵們較量的過程中,被一點一點磨成了粉末。

但是,要知道的是,歷史上有很多東西都被勝利者誇大了,一些勝利者的武器,其缺點也被一場輝煌的勝利掩蓋了。

比如說,歷史上被無限誇大了威脅的蘇聯裝甲部隊,究竟有多麼龐大呢?

一個資料非常簡單的就能說明問題:蘇聯在二戰之中,一共生產T-34坦克5萬輛。

而德國的坦克型號繁雜,差不多型號的坦克加起來有多少輛呢?差不多也有2萬輛。

美國在參戰之後,坦克產量M4謝爾曼總產量也有5萬輛,並不比蘇聯的坦克產量低。

如果算上同時期的突擊炮,坦克殲擊車產量,蘇聯德國美國之間的生產數量比是7比4比8。

可以清晰的看出來,如果算上突擊炮之類的坦克,德國的數量比例還略有上升。

這樣的一個比例對於動員晚並且物資短缺的德國來說,實際上已經並不算太難看了。

同時期德國坦克部隊無論如何,對蘇聯坦克的戰損比,也都在1比2之間。也就是說,德國的坦克如果集中起來用於東線,蘇聯坦克部隊是沒有所謂的“優勢”的。

所以,那些認為二戰結束之後,蘇聯坦克部隊對英美坦克部隊有絕對優勢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雙方在坦克部隊的數量上,實際上真的半斤八兩,作戰經驗上蘇聯略微勝出,但是在空軍力量對比上,雙方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如果論兵力對比,美國和英國的戰爭動員加起來也有1500萬以上,再加上還能剩下百八十萬的德國俘虜,也並不比蘇聯紅軍更差。

至於說T-34坦克,其效能平均並且設計優秀,確實是一種非常好的中型坦克。

可是這並不能說這類坦克就是完美的,它遠沒有後世認為的那麼良好。複製T-34坦克讓德國裝甲部隊使用,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

綜上所述,讓德國徹底崩盤的原因,是其不得不一直保留著一部分裝甲部隊用於西線防禦,並且在後期還真的要在西線同時消耗掉大量的坦克了。

也正因為如此,李樂的想法很簡單,集中物資不在其他的裝備上去浪費時間,而是抓緊時間動員起來,全力生產更有用的類似豹式這樣的優秀坦克。

他命令抓緊生產,並且大量改進4號坦克,不過是一個權宜之計,而且是一個很有效率的權宜之計。

其實,簡單一些來說,李樂的計劃是:既然蘇德戰爭八成是要打起來的,那就應該極力避免消耗自己的裝甲部隊。

只要在開戰初期,讓德國裝甲部隊真正擁有裝備優勢,而不是去憑藉經驗苦戰,就能讓德國裝甲部隊的精華保留下來。

真正研究過二戰蘇德戰爭的人都瞭解,實際上德國裝甲部隊大量的消耗,從德國人勝利並且長驅直入到蘇聯腹地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坑爹的道路還有廣袤的空間,讓德國裝甲部隊在趕路的過程中磨損,消耗掉了大量的裝備。

頻繁戰鬥累積下來的疲憊,還有武器裝備的消耗,精銳部隊的分散和損失,最後在莫斯科會戰以及斯大林格勒會戰的時候變成了隱患。

等德國在庫爾斯克會戰的時候緩過了一口氣的時候,蘇聯也已經緩過了一口氣來……於是一場速戰速決的戰爭,被打成了一場難看的消耗戰。

設想一下,德國的裝甲部隊如果開戰初期的時候環境更好,武器裝備更先進也更多,那損失就會成幾何數字被壓縮。

這些節省保留下來的裝甲部隊,就會在需要他們的時候發揮更大的作用!

“新的坦克採用6對中型負重輪,採用非對稱的扭杆懸掛設計……重量被限制在了37噸。”在亞洲號列車上,幾個公司的設計人員在向李樂彙報他們的最新設計思路。

每當這個時候,李樂都是最愉快的時候。德國作為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工業國家,內秀還真的是深不見底的。

僅僅是看那些掛在黑板上的設計圖紙,簡直就是一種享受。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計算機製圖,德國工程師們用筆畫出來的線形圖,精美的就彷彿是電腦裡的資料一般。

而且當李樂提出了要求,並且明確剔除了一些德國設計師們喜歡犯的錯誤之後,德國設計師們拿出來的東西,差點嚇掉了李樂的下巴。

MAN公司提出的設計,底盤採用的樣式簡直就是T-59坦克的復刻版——李樂只是略微提了幾個好建議,他們竟然就摸索出了這個建議的最終極形態。

除了因為顧及到車內體積還有成員舒適度,這個底盤略微比59坦克高了15釐米之外,簡直就和59坦克一模一樣。

精於機械的德國設計師們,用驚人的速度完成了坦克的初步設計,讓李樂震驚的是,他們甚至沒有提出過技術難點……

比如說德國人喜愛的,一直到死都沒有放棄的前置變速器的結構,竟然立刻就對李樂降低車體高度的要求讓步,變成了整體後置的經典結構。

事實證明,如果不是因為元首還有一些個別設計者的推波助瀾,德國設計師取捨的態度也非常端正。

至少,沒有出現那種後世拿來當成笑料的,用56噸的坦克去扛一門88毫米口徑大炮的極端設計。

很快,克虜伯公司拿出來的設計,就被立刻選中,成了德國6號戰車的備選方案。

固執的克虜伯設計師們,沒有打算放棄他們投入在虎式坦克上的心血。

在改進並且取消了交錯式負重輪之後,減了肥的虎式坦克被他們用5號坦克精選方案的方式復活了。

不過李樂更希望這種48噸重的重型坦克,用來充當德國未來的主戰坦克來使用,所以提高了一些要求之後,推到了6號坦克工程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在MAN公司的底盤設計的基礎上,採用一個箱式炮塔的設計,就被暫定成了5號坦克。

箱式炮塔為焊接結構,正面採用了更穩妥一些的防盾設計,所以和現代主戰坦克的炮塔外觀區別還是非常明顯的。

畢竟當時開發不出來火炮穩定系統,也做不到行車條件下的開火射擊——所以防盾的缺點,還沒有那麼突出。

更確切的形容一下這輛新的豹式坦克的外觀,就是一輛略高一些的T-59坦克底盤,配上了一個略大一些的豹式坦克的炮塔。

新的坦克搭載的是88毫米口徑火炮,差不多就是虎式坦克原本開發的那門炮彈和高射炮通用的大炮。

這樣的妥協設計明顯帶有時代的局限性,並不是李樂要的最好的設計結果——可是這畢竟是目前能拿出來的,最強大的終極坦克了!

與最經典的T-34坦克相比較,德國的新式5號坦克,在行動機構上同樣簡單,便於生產……

發動機和變速箱都後置,同樣更接近現代坦克設計,更符合作戰需求——但是使用汽油機,安全性方面略差但是機動性半斤八兩。

裝甲防禦上勝出,畢竟重量還有正面裝甲防護上都有較大的提高,5噸的重量可不是白多出來的。

火力方面更是差距巨大,德國88毫米大炮的穿甲能力那是歷史檢驗過的——到了二戰後期那都是足夠用的殺器。

而T-34的那門76口徑的火炮,很快就因為威力不足,被迫改成了T-34/85坦克。

本书作者其他书: 異界軍火帝國 我的帝國 帝國陰影 我的第三帝國
相關推薦:至尊神王債王到資本王者暗帝追妻:殺手女皇在校園旭日東昇之帝國霸業帝少霸寵:萌廚小甜妻寵妻無度:帝少霸愛小甜心帝少追愛:女王別想逃從紅月開始神秘復甦:開局遇見鬼三國之召喚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