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第二次世界大戰斯大林親歷記->章節

第五章:德國完蛋了!希特勒完蛋了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194年是蘇德戰爭程序中發生根本轉折的一年。在這一年裡,蘇軍在最高統帥部的領導下,在列寧格勒到高加索山前的廣闊戰線上,轉了反攻,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194年1月初,蘇聯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改稱南方方面軍後,向前推進150至50公里。首先蕩平了科捷利尼科爾斯基地區的德軍,繼而南下與北高加索方面軍配合,經過激戰,於194年春季肅清了北高加索的敵人,解放了0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殲滅了8萬多敵人。頓河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後,繼續西進,收復了羅斯托夫、哈爾科夫、庫爾斯克等許多重要城鎮和地區。為日後大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北方,列寧格勒方面軍與沃爾霍夫方面軍協同一致,於194年1月1日發動攻勢。兩個方面軍的突擊集團突破了德軍防禦。1日,德軍把駐在姆加地域的預備隊一個師投戰鬥,力圖恢復原態勢。此後幾天德軍又向錫尼亞維諾地段投了個師的兵力,反擊在拉多加湖以南突的蘇軍。從1月15日至18日蘇軍兩個方面軍突擊集團奮力向前推進,同時向兩翼擴大突破。德軍傷亡慘重,陣地相繼丟失。七天的激烈戰鬥後,蘇突擊集團軍和第67集團軍在錫尼亞維諾以北會師。在拉多加湖以南形成了一條寬8至11公里的走廊。透過它,列寧格勒軍民便可從陸路直接與內地聯絡。陸路交通的恢復,使蘇軍可以不斷得到人員、裝備和彈藥的補充,保衛城市的力量因而迅速得到增強,使蘇軍在西北方向上的戰略態勢大為改善。

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希特勒並不甘心自已的失敗。194年月初,德軍在南部戰線發起反突擊,並於月16日重新佔領哈爾科夫。月18日佔領別爾哥羅德。蘇軍加強了抵抗,很快制止德軍的反撲。蘇德戰線又穩定下來。蘇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突擊陣地,給德軍的防線造成很大的威脅,雙方都向庫爾斯克方向調遣兵力,準備進攻,一場新的大規模廝殺即將開始。

194年4月15日,希特勒在“元首大本營”釋出了一項只供高階軍官的絕密命令。密令說:“我決定,一旦氣候條件允許就實施堡壘進攻計劃,這是今年的第一次進攻。這次進攻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必須迅速完成並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使我們掌握今年春夏兩季的主動權。與此有關的一切準備措施,必須最慎重、最堅決地實施。在主要突擊方面,應當使用精銳的兵團、良好的武器、有才幹的指揮員和大量的彈藥。每個指揮員,每個士兵必須深刻理解這次進攻的決定性意義。庫爾斯克地區的勝利應該成為照耀全世界的火炬。”

希特勒意欲在庫爾斯克地區粉碎蘇軍的主力,進而佔領頓河、伏爾加河流域,進取莫斯科,完成194年未竟之業。為此目的,經過個月的準備,至7月初德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南北兩側集中了17個坦克師、個摩托化師和18個步兵師,配有000多架飛機和所謂新式武器“虎式”、“豹式”坦克以及“斐迪南式”重型強擊火炮,總兵力約100萬人。希特勒準備把這支侵略軍投總共只有100多公裡的狹窄地段,來一個重點進攻,妄圖創造一個“德國的斯大林格勒”奪回已經失去的戰略主動權。

為了完成這一進攻戰役,希特勒命令“以一個突擊集團軍的兵力從別爾哥羅德地域,以另一個突擊集團軍的兵力從奧廖爾以南地域實施堅決而迅速的集中突擊,以集中進攻的方法合圍處於庫爾斯克地域的敵軍並將其消滅。廣泛採用突然性並使敵人無法瞭解進攻開始的時間,保證在狹窄地段上最大限度地使用突擊力量,利用全部進攻兵器的壓倒優勢,一次性突破敵人防禦,使兩個集團軍會合起來並以此封閉合圍圈。”為了保守機密,希特勒要求在兩個進攻集團軍會合併組成突擊集團軍時,應當保持無線電沉默,而且“瞭解戰役企圖的人僅限於絕對必要的人員”。

斯大林洞察到了敵人的陰謀。月14日他急召朱可夫從西北前線返回莫斯科研究軍務。朱可夫趕到時已是深夜,斯大林還在主持政治局擴大會議,議題是有關冶金和電力的燃料問題,飛機和坦克製造廠的問題。參加會議的人除了政治局委員外,還有各部領導人設計師和許多大工廠的廠長。從他們的彙報中十分明顯地看出,工業方面形勢雖有好轉,但仍十分緊張。美國根據“租借法”許諾的援肋,還沒有及時到達,這更增加了軍備緊張的程度。斯大林要求各軍工部門必須晝夜生產,生產新武器,迅速裝備部隊。並指令人民委員會和國家計劃委員會,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解決目前軍工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斯大林騰出手來同朱可夫研究哈爾科夫地域的態勢問題時,已是凌晨點多鐘。自從由克拉馬託爾斯克地域進攻的敵裝甲坦克和摩托化部隊把西南方面軍趕過頓涅茨河以後,就在哈爾科夫西南出現了困難的局面。斯大林要求朱可夫在天亮後趕到西南方面軍司令部,迅速查明情況,並採取措施,扭轉局勢。

早晨7點鐘,朱可夫就乘飛機飛往前線,前線局勢比他早晨在最高統帥部聽到的還壞。德軍佔領哈爾科夫後,沒有遭到特別的抵抗即向別爾哥羅德方向前進,並佔領了卡扎奇亞洛潘。朱可夫同方面軍指揮員研究以後,隨即加強了在別爾哥羅德以北的防禦,並向前派出戰鬥警戒。此後,德軍雖多次企圖在月底突破蘇軍防線,但均未得逞。只好就地鞏固下來。庫爾斯克突出部的態勢開始穩定下來,雙方都在準備決戰。

為加強沃羅捏什方面軍的領導,最高統帥斯大林任命瓦杜丁上將為方面軍司令員,並令其以固有的毅力著手鞏固方面軍的部隊,並建立縱深梯次防禦,準備參加即將展開的“斯大林格勒式”的大戰。

4月10日斯大林又電召朱可夫和蘇軍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返回莫斯科,討論194年的夏季戰局計劃包括庫爾斯克突出部的作戰計劃。斯大林以認真的態度聽取了將帥們的設想。最高統帥的結論是:必須在所有最重要的方向,首先是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域建立牢固的、縱深梯次配置的防禦。參戰部隊以沃羅涅什、中央、西南和布良斯克四個方面軍為主。在夏季戰局的第一階段,希望以強有力的防禦手段抗擊德軍的進攻,消耗敵人,然後轉反攻,徹底粉碎敵人。並要求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整師、整軍甚至整個集團軍地殲滅敵人。斯大林命令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制定實施這一戰役的具體計劃。

到194年夏季庫爾斯克會戰前,蘇軍武裝力量不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方面都超過了德國法西斯軍叭。在蘇德戰場上蘇聯作戰部隊已發展到660萬人,而敵方共有德國及其盟國的個師,約50萬人,蘇方擁有105萬門大炮,1萬多輛坦克,近10萬架作戰飛機,而敵方只有4萬門大炮5850輛坦克和000架戰鬥機。希特勒及其軍政要員知道,法西斯武裝力量已經失去了先前對蘇軍的優勢,因而竭盡全力把優良的兵力都送往蘇德戰場。為了支援其侵略軍,納粹軍事工業晝夜開工,加緊生產新的“虎式”和“豹式”坦克及“斐迪南式”重型強擊火炮,空軍得到了“福克沃爾夫190八式”和“漢克爾19式”新式飛機。德軍部隊在人員和物資器材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補充。為了實施策劃好的進攻庫爾斯克突出部的戰役,希特勒集中50個最好的戰鬥師,其中有16個坦克和摩托化師,另外還有11個坦克營和強擊火炮營,共擁有700輛坦克和000架飛機。希特勒準備把90萬武裝部隊投戰鬥。

蘇軍方面。隨著軍工生產的大發展,部隊的裝備大大加強,除了每個集團軍照例編有兩個坦克軍和1個機械化軍外,還組建5個採用新編制的、裝備精良的坦克集團軍。此外,為了保證突破敵人的防禦及加強各集團軍,還建立了18個重型坦克團。在改組空軍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空軍開始裝備“拉一5”、“雅克一9”等新型飛機,到了夏季,幾乎全部空軍部隊都換裝了新式飛機,而且組建了很多作為最高統帥部預備隊的新航空兵部隊和兵團,其中有八個遠端航空兵軍。

斯大林十分重視擴大後備兵員的工作。194年,有幾十萬人在各種訓練中心接受訓練,組建了大規模的戰略預備隊。到7月1日,在最高統帥部預備隊內有數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兩個坦克集團軍和一個空軍集團軍。國防委員會在加強蘇聯軍隊和根據前線經驗重新訓練軍隊方面所進行的大量工作,急劇地提高了各方面軍部隊的戰鬥力。

同時,斯大林還十分注意提高部隊的政治工作水平。成千上萬的共產黨員源源不斷地被派往前線。到194年,蘇聯武裝力量中已有70萬名共產黨員和大約同等數量的共青團員。他們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大大提高了紅軍的戰鬥力。

為了勝利進行庫爾斯克戰役,斯大林在庫爾斯克地域集中了1萬人,配有6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兩萬門大炮和10架飛機。7月日,蘇軍最高統帥部根據多方周密地偵察,向庫爾斯克前線各個參戰部隊發出預報:德軍可能在7月日至6日期間發動攻勢。7月4日,又從一名德國俘虜和一個從敵軍潛逃過來的人的供中得知,德軍將在7月5日凌晨開始進攻。

194年7月5日時0分,蘇聯的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什方面軍先發制人,在敵人動手之前,開始炮轟德軍陣地。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域最大的交戰開始了。喪魂失魄的敵人遭受到慘重損失,進攻指揮被打亂。

7月5日這一天,敵人以個坦克師5個步兵師的兵力,進行了五次猛烈衝擊,企圖突蘇軍防禦,但未能取得重大效果。幾乎在所有地段上,蘇軍都固守著自己的陣地,只是到日暮前,德軍付出重大犧牲後才在奧利霍瓦特卡地域及其他某個地方楔蘇防禦縱深—6公里。

在這場阻擊戰中,紅軍戰士打得非常英勇。伊吉謝夫大尉的炮兵連一天內殲滅敵人19輛坦克,自己也遭到猛烈的襲擊。為了守住陣地全體官兵英勇犧牲。科諾瓦連科少校指揮的一個步兵團,在7月6日擊退了敵人16次衝擊,使法西斯軍叭遭受數以千計的傷亡。7月8日,德軍加強了在奧利霍瓦特卡方向的衝擊。納粹軍隊在這裡又一次領教了蘇軍英勇頑強的精神。魯科蘇耶夫上校指揮的反坦克炮兵旅,與敵人的00輛坦克和近百架飛機進行了力量懸殊的戰鬥。到7月10日為止,德軍損失了希特勒作為主要賭注的數百輛坦克後,並沒有向前推進。

7月1日布良斯克方面軍及西方方面軍的加強近衛第11集團軍按照斯大林的命令轉進攻。儘管德軍工事完備、抵抗頑強,蘇軍還是突破了敵人的防禦並開始向奧廖爾總方向推進。並於7月15日轉反攻。在奧廖爾地域,希特勒經過長期準備的總攻徹底垮臺、德軍嘗到了慘重失敗的苦頭。

但是在個別地段,在別爾哥羅德地域,敵人實施了更加猛烈的向心突擊。7月6日,奧搏揚方向發生了最激烈的一次戰鬥。這一天,德軍在這裡損失了00餘輛坦克、數萬名士兵和將近100架作戰飛機,蘇軍的坦克兵、炮兵英勇擊退了敵人的多次衝擊。7月7日清晨,德軍再次發起了猛烈衝擊。沃羅涅什方面軍部隊,在航空兵強有力的支援下頑強戰鬥,沒有讓敵人突破第二防禦地帶,但在有些地方德軍還是楔了。方面軍指揮員將近衛坦克第軍和第5軍以及由其他方向抽調的一些步兵師和炮兵部隊,在當吋已處於危急狀態的這一地段投交戰。兩天之內,敵人又損失了00多輛坦克和很多其他技術兵器。其步兵部隊的人數已不超過原有人數的一半。7月10日,敵人重新向普羅霍羅夫卡方向進攻,欲在這裡擊潰已被削弱的蘇聯部隊。7月11日,在普羅霍羅夫卡方向繼續進行著激烈的交戰。

日終前,沃羅涅什方面軍地段上的戰事發展到一個關健時刻。根據預定計劃,斯大林決定,從預備隊中將近衛諸兵種合成第5集團軍及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調往普羅霍羅夫卡地域,於7月1日晨投戰鬥。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約有8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兩軍旗鼓相當,但德軍士氣低落。7月1日,在沃羅涅什方面軍地段進行了最大的一次交戰,雙方出動了數以千計的坦克和飛機進行廝殺,敵我雙方都力爭壓倒對方,爭奪戰爭的主動權。

當天,朱可夫遵照斯大林的指令,從布良斯克方面軍指揮所飛往普羅霍羅夫卡地域,協調沃羅涅什方面軍和草原方面軍的行動。那裡所有的地段都在進行激烈的血戰,數百輛坦克和自動火炮在怒吼。朱可夫將兩個方面軍的全部兵力投決定性的反攻。7月16日,德軍遭到重創後開始退卻,蘇軍乘勝直追。在北面,個方面軍發起反攻之後,繼續前進,於8月5日解放了被敵定佔領近兩年之久的奧廖爾。在南面,沃羅涅什方面軍和草原方面軍自8月日發動強大攻勢,於8月5日解放了別爾哥羅德。為慶賀蘇軍解放上述兩座重要城市的勝利,經斯大林提議,8月5日4時在首都莫斯科用10門大炮齊鳴1響向英勇的紅軍表示祝賀。這是蘇聯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第一次鳴禮炮慶祝蘇聯的勝利。

8月日,草原方面軍經過激戰粉碎了哈爾科夫附近的敵軍後,開進了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至此,規模巨大的庫爾斯克戰役持續了50天,以蘇軍的輝煌勝利而宣告結束。德軍共損失50餘萬人,000門火炮,700架飛機,1500輛坦克。

庫爾斯克戰役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會戰之一,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從此,德軍在蘇德戰場最終喪失了戰略主動權,再也沒有力量發動進攻戰。斯大林說:“如果說斯大林格勒附近的會戰,預告了德國法西斯軍隊到了覆滅的邊緣。”此次戰役還粉碎了希特勒關於“蘇軍不能在夏季進行有效進攻”的謬論。

庫爾斯克戰役還沒有完全結束斯大林就作出了下一步決定:蘇軍應當勇猛地追擊德軍,不給敵人任何喘息的機會,盡多儘快地把法西斯佔領和奴役下的蘇聯西部領土和人民解放出來。在9月到11月的三個月內,蘇軍在南部和中部戰場全線出擊,猛打猛追,德軍節節敗退。在南方,紅軍9月份解放了諾沃羅西斯克和塔曼半島,徹底肅清了高加索地區的敵人,解放了蘇聯的重要工業區頓巴斯,把克里米亞半島上的敵軍從陸地上封鎖起來。

194年10月,紅軍在多處渡過了第聶伯河11月6日基輔解放,兩天後,日託米爾解放。北面的進展沒有這麼壯觀,但9月5日收復了斯摩稜斯克,莫斯科的威脅徹底解除了。到194年底,紅軍已收復了德定在1941年至194年間向東大舉進攻中所侵佔的大部分領土。但白俄羅斯的大部分、西烏克蘭和波羅的海地區仍在德定手中。

紅軍在向西推進、解放德定佔領區的過程中,發現了德國法西斯對戰俘和老百姓駭人聽聞的殘暴罪行。據估計,1941年6月至1944年5月間,德軍在蘇聯俘虜了516萬人,其中105萬人最後獲得了解放。但75萬多人因大屠殺、飢餓和寒冷而滅絕。像這祥死去的蘇聯老百姓,包括婦女和兒童,肯定超過這個數字。有人估計高達1000萬以上。斯大林的長子雅可夫原是第14榴彈炮團的一名上尉,1941年7月在白俄羅斯前線被俘。也被法西斯處決。

戰爭期間,斯大林晝夜所想的是國家的安危,是如何贏得勝利。他不僅忘記了家庭,而且也忘記了關心自己。戰爭摧殘了他的身體,不分晝夜的操勞使他臉上的皺紋更密、白髮更多。他感到欣慰的是,蘇軍終於在194年扭轉了戰局,並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在這一年中,蘇軍在一系列決定性的進攻戰中擊潰了德定,解放了德軍佔領下蘇聯國土的三分之二,迫使他們轉為防守。蘇軍在中部戰線前進了500公里,在南部前進了100公里,解放了將近10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

斯大林指出,這一年,德國法西斯軍隊在蘇德戰場上的戰鬥中,損失了400多萬官兵,其中被打死的至少有180萬人。此外,德國人在這一年中還損失了14萬多架飛機,5萬輛坦克和不下於4萬門大炮,由於蘇軍威力強大的反攻和嚴重打擊,德國法西斯的政治、經濟、軍事狀況日益惡化,面臨深刻危機。希特勒採取的戰略防御和總動員等措施,已無法挽回自己的敗局,德國武裝力量的聲望急劇下降,希特勒在戰略防御過程中,一步步走近自己的墳墓。

194年也是蘇聯國防力量發生轉折的一年。在後方,蘇聯已擁有調整就緒的和迅速發展的戰時經濟體系。偉大的蘇聯工人階級在這一年生產了5萬架作戰飛機,4萬輛坦克和強擊火炮,蘇軍新建了78個師,還儲備有9萬多名軍官。蘇軍在人數和裝備方面均已超過法西斯軍隊。蘇軍士氣空前高昂。

194年是蘇德戰場出現偉大轉折的一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根本轉變的一年。在全世界人民的抗擊下,法西斯侵略者喪失戰略主動權,開始分崩離析,反法西斯同盟國開始從各條戰線揭開戰略大反攻的序幕。

斯大林處理盟國關係的原則是,既聯合,又鬥爭;以鬥爭求聯合則聯合存,以退卻求聯合則聯合亡。194年深秋,在德黑蘭舉行的“三巨頭”會議,集中地表現了斯大林高超的外交藝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194年11月底,斯大林、丘吉爾和羅斯福在德黑蘭首次會唔。用丘吉爾的話來說,這次會唔“也許象徵著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世界力量的聚會。”

那時深受前所未見的戰爭折磨的世界,都密切注視著“三巨頭”的每一個行動,傾聽著他們的每一句話。因此,德黑蘭會議的召開自然吸引了全人類的注意力。不僅受蹂躪的歐洲各國期待著“三巨頭”首次會唔時要作出的決定,軸心國也惴惴不安地等待著三國會議的結果。反希特勒同盟是否協同動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當時文明世界的命運和子孫後代的生活。

三位領導人各有自己對人類歷史和未來的看法,各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儘管如此,對共同敵人的鬥爭合乎邏輯地使他們在德黑蘭聚到一起,並且透過了一致的決議。許多歷史學家把德黑蘭會議看成是反希特勒同盟的極盛階段。但通向這一頂峰的道路卻是不平坦的。為了開好這次會議,三方曾進行了長時間的書信來往。他們一致認為,三國領導人的會唔是必需的和重要的。當時,即194年秋,在抗擊希特勒德國的戰爭過程中出現了有利於同盟國的明顯轉折。因此不僅出於軍事上,而且也出於政治上的考慮,迫切需要反希特勒同盟三國領導人會唔,需要討論和協商如何進一步聯合行動,以便更快地戰勝共同的敵人。同時,還需要就戰後的安排交換意見。但在什麼地方舉行會議,曾經成為一個難題。斯大林希望會議在離蘇聯較近的地方舉行,理由是蘇德戰場上正進行著激烈的戰爭,他作為一個最高統帥不能長久離開莫斯科。而羅斯福卻借美國憲法不允許總統長期不在華盛頓。

194年9月6日,羅斯福在給斯大林的信中表示他“可以到諸如北非那樣遠的地方進行會唔”。丘吉爾則希望會唔最好在塞普勒斯或喀土穆進行。斯大林卻在9月8日提出伊朗作為“三巨頭”會唔的最合適的地點。兩天後丘吉爾答覆說,他“同意去德黑蘭”。然而,羅斯福仍堅持在別的地方會唔,並提出了各種方案。他這樣做,看來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威望。10月14日,他在給斯大林的信中寫道:“開羅在許多方面是吸引人的,據我所知,在那裡的城郊,金字塔附近,有一家旅館和幾所別墅,這些場所都可以完全和外界隔絕起來。在前意屬厄利垂亞首府阿斯馬拉,據說有一些非常好的建築物和一個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的飛機降落場。其次,也可以在東地中海的某一港會唔,只要我們每人都備一條船,如果這個想法合您的意的話,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提供一艘很好的船,完全聽您和您的隨行人員支配,使您完全可以獨立活動,同時可以同貴國艦隊保持經常的聯絡。另一個建議是在巴格達附近會唔,在那裡我們可以設三間舒適的營房,周圍佈置足夠數量的俄國、英國和美國警衛人員。最後這個想法似乎是值得考慮的。”

蘇聯政府仔細考慮了羅斯福的提議,還是認為不能採納。10月19日斯大林在給美國總統的信中寫道:“很遺憾,我不認為以您所提議的那些地點是合適的。問題不在於安全,因為安全問題並不使我擔心。”接著斯大林作了說明,194年夏、秋兩季蘇軍開展的攻勢節節勝利,這表明蘇軍對德國的攻勢能繼續下去。夏季攻勢可能發展成為冬季攻勢。斯大林繼續寫道:“我的所有同事都認為,這些軍事行動需要最高司令部每天的指導,並且要由我親自同司令部聯絡。在德黑蘭,和其它的地方不同,可以透過電報和電話與莫斯科直接聯絡而得到滿足。因此我的同事們堅持以德黑蘭作為會唔的地點。”

一星期後,羅斯福回了信,他仍然拒絕去德黑蘭,理由是通向伊朗首都的航線有高山阻隔,那兒經常一連好幾天不通飛機,因此飛機從華盛頓運送急需總統批閱的檔案,可能會耽誤很長的時間。鑑於這種情況,斯大林考慮讓蘇聯政府第一副主席莫洛託夫代替他參加首腦會議,這樣選擇會唔地點的困難就不再存在了。斯大林表示,希望他所提的建議將能使有關各方都滿意。因此形成了這樣一種局面,如果羅斯福繼續拒去德黑蘭,那末斯大林就可能根本不參加擬定舉行的會唔。羅福看到了這一點,他不願失掉與蘇聯首腦親自接觸的機會,最後終於改變了自己的觀點。月8日他寫信通知斯大林,同意在11月8日至1月1日,在德黑蘭舉行三國首腦會議。

194年11月5日,斯大林在莫洛託夫、伏羅希洛夫以及內務部人民委員部的警衛人員的陪同下在孔策沃附近登上了火車。到斯大林格勒和巴庫這段路程,他坐的是火車。然後從巴庫換乘飛機去德黑蘭。隨同最高統帥的總參作戰部長什捷緬科隨身攜帶著所有戰區的地圖。在旅途的間隙,他便同莫斯科的總參謀部通話,並把獲悉的最新情況標地圖中。他的責任就是每天早晨和晚上向斯大林彙報前線的重要情況。

在德黑蘭,斯大並住的那座小別墅,就在過去曾是沙俄使館而現在已是蘇聯大使館的院子裡。什捷緬科將軍和他的密碼人員住的房間緊挨著通訊中心室。抵達後的當天晚上,斯大林視察了這一房間,覺得太小太黑,就指令換了一個大一些的房間。斯大林就在什捷緬科的房間裡同前線的瓦杜丁、羅科索夫斯基以及莫斯科的安東諾夫直接通話。什捷緬科在這裡用電話或電報接收安東諾夫起草的命令,讓斯大林簽署。然後再把批件用電報發給莫斯科。在德黑蘭期間,斯大林還照常保持著對蘇聯所有戰場上的行動的直接指揮。

“三巨頭”會議於11月8日在蘇聯大使館開幕。這是一片寂靜、幽雅的莊園。這裡沒有任何干擾,也聽不到東方城市的宣喧聲。寬敞的庭院,四周都是石頭砌的圍牆。幾幢淺色磚房稀稀疏疏地坐落在庭院的綠蔭深處。這裡就是蘇聯代表團的住所。那座通常作使館辦公用的主樓,現在改作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官邸。關於讓美國總統在會議期間下榻蘇聯使館的問題,德黑蘭會議的參加者之間事先已經討論過了。最後定下來是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

美國駐德黑蘭使館地處城郊,而蘇聯和英國的使館卻緊挨在一起。只要用幾塊高高的擋板截斷兩個使館間的街道,再在中間開闢一個通道,就能把兩個使館連成一個整體。這樣蘇英兩國代表的安全就有了保證,因為這一片領土都警衛森嚴。如果羅斯福呆在美國使館的駐地,那末他本人和其他的與會者就只好每天幾次經由德黑蘭城裡狹窄的街道,去參加會談。而街上的人群裡很容易隱藏“第三帝國”的間諜分子。

多方情報證實,希特勒特務機關準備謀害德黑蘭會唔的參加者。早在194年羅斯福總統和丘吉爾首相在卡薩布蘭卡會唔後,希特勒就開始謀害反法西斯同盟三國首腦。這個被稱為“遠躍”的行動計劃是希特勒命令諜報局頭目卡納里斯和帝國保安處長卡爾登勃魯納兩個人制定的。為了更能掩人耳目,謀害“三巨頭”的行動計劃用的密碼代號是“大象”。準備工作是在諜報局和黨衛軍保安處所屬特別訓練班裡進行的。德黑蘭是三大國首腦會唔可能選擇的會址之一,這一點希特勒的偵察機構早在194年9月中旬破譯了美國海軍電碼後就知道了。

鑑於德黑蘭的複雜情況,美國總統接受了住進蘇聯使館的建議。他住的房間正對著舉行全體會議的大廳,這一點對於下肢麻痺、行動不便的羅斯福來說,也是極其方便的。蘇聯方面盡了一切可能使美國總統在蘇聯使館裡住得舒適滿意。在羅斯福的住所內,美國人完全可以接自己的意願行事。總統的膳食仍和往常一樣由他個人的廚師和服務人員負責。美國代表團和其他成員以及技術人員仍住在美國使館,他們每天從住地前來開會。

“三巨頭會議”正式舉行之前,蘇美兩國首腦進行了友好會見。美國總統事先提出,只他一人參加,不帶美方翻譯查爾斯波倫。羅斯福決定不帶任何人,是為了使會談有一種相互信賴的氣氛。因此全部會談由蘇方外交官員別列日柯夫一個人翻譯。

這天,斯大林身著元帥服,神采奕奕,提前來到客廳迎候美國總統。他指著旁邊的沙發對翻譯說:“這裡靠邊上是我坐的。羅斯福一會兒坐著輪椅來,讓他坐在圈椅的左邊,你就坐在圈椅上說完,斯大林又開始在屋裡踱來踱去,思忖著什麼。幾分鐘後,門開啟了。一個菲律賓僕役推著輪椅進來。羅斯福笑容滿面坐在輪椅裡。雙手緊緊撐住輪椅上的扶手。

“哈羅,斯大林元帥!”羅斯福精神抖擻地招呼著,伸出了手。“我好像來晚了點,請原諒。”

“不,您來得很準時,“斯大林說,“是我來得早一點,我作為主人應該這樣。不管怎樣,您是到我們這兒來,可以說是到蘇聯領土上來作客的。”

“我表示抗議,“羅斯福大笑起來,“我們不是規定得很明確,在中立國會見嗎?況且這裡是我的官邸,您才是我的客人呢。”

“咱們別爭了,總統先生,您最好還是談談,給您安排得還好嗎?您是否還需要什麼”

“不,謝謝,一切都很好,我覺得像在自己家裡一樣。”

“這就是說,您喜歡這裡”

“非常感謝您給我提供了這所房子。”

“請您坐得更靠近桌子點。”

菲律賓僕役把輪椅推到指定的位置,把椅子轉了過來,拉緊了輪椅上的閘,退了出去。斯大林請羅斯福吸菸,羅斯福謝絕了。然後掏出自己的煙盒,用他那細長的手指把一支香菸插在一個精製的菸嘴上,抽了起來。

“抽慣了〔己的。”羅斯福笑了笑,聳聳肩,像是表示歉意似的。“您那個赫赫有名的菸斗哪裡去了?斯大林元帥,據說您就是靠這個菸斗來燻跑自己的敵人的?”

斯大林狡黯地笑了笑,眯縫著眼。

“看來,我幾乎把他們全都燻跑了。不過嚴格說起來醫生是要我盡量少抽菸鬥的。為了使您愉快,我下次一定帶著它。”

“應該聽醫生的,“羅斯福嚴肅地說,“我也得這樣做。”

“您對今天這次談話的日程有什麼建議嗎?”斯大林開始以談正事的語氣說道。

“我想不必現在就明確地劃定我們要討論的問題的範圍。只不過是就目前形勢和未沁的遠景一般地交換一下意見。我也很想從您這兒瞭解到你們前線的情況。”

“願意接受您的建議斯大林說道。他從容不迫地從煙盒裡取出一支抽了起來。然後不慌不忙地說,“至於談到我軍前線情況,主要的大概就是放棄了一個重要的鐵路樞紐——日託米爾。”“前線天氣如何”羅斯福問道。

“只有烏克蘭天氣很好,前線其他地區是一片泥濘,土地還沒上凍。”

“我想從蘇德戰場引開德國人0至40個師的軍力。”羅斯福深表同情地說道。

“如果能辦得到,就很好“這是我準備在最近幾天就在德黑蘭加以闡明的問題之一。問題複雜就在美國人需要供養一支遠離美國大陸000英里以外的為數00萬人的軍隊。”

“這就需要有良好的運輸工具,我完全理解您的困難。”

“我想,這個問題我們能夠解決。因為美國正在以令人滿意的速度製造船隻。”會談中斯大林和羅斯福還涉及許多問題,其中有戰後蘇美兩國的經濟合作的問題,法國的前途問題,以及戰後的殖民地等問題。羅斯福多次談到必須重新對待戰後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問題,表示希望讓這些國家逐步自治和獲得獨立。在談到印度支那的前途時,羅斯福說,可以向印度支那委派三四個託管人,經過0至40年使印度支那人做好自治的準備。羅斯福認為這種辦法同樣適用於其他殖民地。

羅斯福繼續說道丘吉爾不願意在實現關於託管制的建議方面採取堅決行動。因為他怕不得不對他的殖民地也實行這個原則。”他甚至提醒斯大林,在和不列顛首相談話時,最好不要談印度問題。因為據他所知,丘吉爾對印度問題尚無任何考慮,丘吉爾想把這個問題擱到戰後再說。

“印度問題是丘吉爾的一個痛處。”斯大林說。

“是這樣,“羅斯福表示同意,“但是英國在印度總歸要有所行動。我希望同您詳細商談一下印度問題,我認為在印度問題上的局外人,比那些有直接關係的人能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這一試探,斯大林的反應是謹慎的,他僅僅說總統的這個意見是很有意思的。

羅斯福看了看錶,大會定於16點正式開幕,所剩的時間不多了。“我看,咱們該結束了,“羅斯福說“稍稍歇會兒,開全體會議前集中思想考慮一下。我覺得,我們這樣交換意見是有益的。總之,我很高興和您認識並開誠佈公地和您交談。”

“我也同樣感到十分高興。”斯大林回答說。然後 他站起身來,輕輕地向羅斯福點了一下頭……

蘇美英三國首腦第一次全體會議於11月8日16點開始,由美國總統羅斯福主持。這次會議持續了個半小時。羅斯福宣佈開會時說:“作為在座的政府首腦中最年輕的一個,我冒昧地第一個發言。我願意向我們這個新家庭的成員們一聚集在會議桌周圍的全體與會者保證:我們到這裡來是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儘快地贏得戰爭的勝利……我們在這裡談論的任何東西都不打算發表,但我們彼此之間要像朋友一樣開誠佈公。”德黑蘭會議參加者相互保證不發表會議上討論的任何東西。這一點無疑促進了自由交換意見,也有利於彼此之間更好地瞭解各方的立場。這就造成了一種良好的氣氛。使三國能夠在反對共同敵人的鬥爭中進行卓有成效的合作,從而加強了這一時期反希特勒同盟的團結。儘管蘇聯與美英的社會政治制度有著根本的不同。

美國總統在談到會議工作程式時說道,各代表團的參謀人員可單獨討論軍事問題,同時代表團本身則可以討論其他問題,如有關戰後安排問題。“我想這次會議將會成功的,“羅斯福在結束發言前強調說在這次戰爭中聯合起來的三個國家將加強相互之間的聯絡,並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緊密合作創造條件。”

在進具體問題討論之前,羅斯福詢問了丘吉爾和斯大林,是否願意就這次會談的重要性及其對全人類的意義講幾句話。

丘吉爾立即舉起右手要求發言。他說話清晰,從容而有節奏。為了強調這是一個莊嚴的時刻,丘吉爾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把圈椅往邊上推了推,以便給他那肥胖而笨重的身子讓出地方來。“這次會唔,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世界力量的最偉大的集會,“丘吉爾說。“我們的手裡握有縮短戰爭、贏得戰爭勝利和決定人類未來命運等問題的決定權。我願為我們無愧於上帝賜的、造福於人類的良機而祈禱。”丘吉爾環視了所有在座的人,然後慢條斯理地坐在圈椅上。

斯大林發言了,他語氣平緩,思維周密,言簡意賅。他說“在祝賀三國政府代表會議召開的時候,我想講幾句話,我想我們是歷史的寵兒,歷史賦予我們極大的力量和極好的機會。我希望在這次會議上,我們要竭盡全力為了共同合作,而更好地利用人民授予我的力量和權力,現在讓我們開始工作吧。”

會議接著進實質問題的討論。首先由三國首腦介紹了各自戰場的情況。在羅斯福介紹了太平洋戰場同日本作戰的情況後,斯大林著重介紹了蘇德戰場的情況。他說:“本來我們在準備進攻,結果德國人搶先了。今年8—9月份所取得的勝利連我們自己也沒有估計到。原來德國人比我們想象的要弱。現在德軍在我們戰場上有10個師,還有6個師正在調往前線的途中。此外還有50個非德國師。蘇聯方面在前線作戰的有00到0個師。”

斯大林在談到蘇聯戰場的近況時說,正是這一部分超過的兵力被蘇聯方面用來進攻。但是,因為我們打的是進攻戰,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優勢將會越來越小。德國人在撤退時野蠻地摧毀一切,這就造成很大的困難。給我們運送彈藥帶來麻煩。這就是蘇軍攻勢放慢的原因。

“最近周,德國人在烏克蘭的基輔以南和以西的地區發動了進攻,“斯大林繼續說:“他們佔領了我們的重要鐵路樞紐一日託米爾,這已經公佈了。大概他們還要奪取科羅斯田,這也是一個重要的鐵路樞紐。在這個地區德軍有5個新坦克師和個原有的坦克師,總共8個坦克師,還有個到個步兵師和摩托化師。他們的目的是重新佔領基輔。所以我們前面會遇到一些困難……因此,盟軍開闢第二戰場,加速進法國北部是非常重要的。”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即“霸王”戰役的問題,無疑是德黑蘭會議的主要議題。圍繞這一問題無論在正式的會議上或是在非正式的會見時都展開了極為激烈的爭論。眾所周知,自希特勒德國進攻蘇聯以來,德軍的主要兵力都在東線,希特勒之所以能這樣幹,正是因為在西線戰場,以至在歐洲大陸的其他地區實際上沒有發生過什麼重大行動。蘇聯承擔了希特勒軍事機器進攻的全部重擔。在德軍侵的最初日子裡,在蘇德戰場上德軍投作戰的兵力就有550萬人。在蘇聯邊境上總共集結了190個師,擁有5萬門大炮和迫擊炮約500輛坦克,000多架飛機以及其它的軍事裝備,德軍指揮部之所以能夠把如此龐大的軍事力量捏成一個拳頭,就是因為它沒有必要兩線作戰。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最關切的是盟軍能積極參加反對共同敵人的戰鬥,首先是以在歐洲大陸與德軍作戰來給紅軍以有效的援助。

斯大林提出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之後,羅斯福首先表態,他強調指出,橫渡英吉利海峽的戰役非常重要,也是美國特別關心的問題。羅斯福說,西方盟國一年半以來都在制定相應的計劃,但由於船舶噸位不足,仍不能確定這一戰役的日期。

羅斯福總統說:“我們不僅想橫渡英吉利海峽,還要向縱深追擊敵人。而英吉利海峽是這樣一個討厭的水域,要在5月1日前開始渡海戰役是不可能的。所以英美在魁北克制定的計劃,出發點就是這個戰役應在1944年5月1日左右付諸實現。”

美國總統指出,進行任何登陸戰役,都需要專門的登陸艇。接著他談到進行這些或那些戰役的順序,談到哪些戰役應優先進行。“如果我們將在地中海進行大規模登陸戰,那麼可能就得把橫渡英吉利海峽的戰役推遲兩個月或三個月。因此,我們想就這個問題以及在艦艇少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利用地中海地區現有軍隊的問題,聽聽我們蘇聯同事的意見。”

羅斯福說完後,問丘吉爾是否想就他所說的作些補充。丘吉爾停了一會兒,蠕動了一下嘴唇,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我請求推遲我的發言,等斯大林元帥發言之後我再談。但我原則上同意羅斯福總統所說的。”看來英國首相拒絕闡明自己的立場。

其實他的立場與美國總統的觀點是大不相同的,他想先摸摸蘇聯代表的底,然後再提出相應的論據。

斯大林看出了丘吉爾的詭計。在談到第二戰場時,斯大林說明,蘇聯方面期待盟國在法國北部登陸,再也不能拖延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減輕蘇聯戰場上的困難。“也許,我的看法不對,“斯大林說道:“但我們認為,義大利戰場的重要性僅在於保證盟國船隻在地中海自由航行。我們過去這樣看,現在仍然這樣看。至於說到從義大利直接進攻德國,那我們認為,義大利戰場是不合適的……”

趁翻譯在譯成英文時,斯大林從制服袋裡掏出一個彎形的菸斗,開啟他那特備的煙盒,取出幾支香菸,不慌不忙地捏碎後塞進了菸斗,點燃後抽了起來。斯大林眯縫著眼,環視著所有在座者。當斯大林和羅斯福的目光碰到一起時,羅斯福微微一笑,會意地使了一個眼色,表示他記起了斯大林曾答應帶菸斗來的事。也許羅斯福這個動作包含著更深的意思:那就是他同情斯大林駁回了丘吉爾尚未說出的意思。丘吉爾對盟軍在法國登陸是否合適表示懷疑。

翻譯說完了,斯大林擱下菸斗,繼續發言:“我們認為,在法國北部或西北部進攻敵人效果最好。德國最薄弱的地方是法國,當然這是一次艱鉅的戰役,在法國的德軍將瘋狂抵抗。但這終究是最好解決辦法。這就是我的全部意見。”

羅斯福向斯大林表示謝意,然後問丘吉爾是否準備發言。首相表示同意,他淸了清嗓子,以他那特殊的紳士風度字斟句酌地開始講話。他說:“英國和美國很早就商定從法國北部或西北部向德國進攻,為此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準備。如果要說明為什麼我們沒能在194年進行這些戰役,需要舉出許多數字和事實。但現在已決定1944年向德國發動進攻,進攻地點已經選定。現在我們面臨的任務是為使軍隊在1944年春末橫渡英吉利海峽進法國創造條件。我們能夠在5月份或6月份為此目的而集中的兵力有16個英國師和19個美國師,在這些部隊之後,主力部隊要緊跟上去。而且預計在整個“霸王”戰役中,5、6、7三個月內總共要調動100萬人橫渡英吉利海峽。”

英國首相提出這些保證之後,接著就把話題轉到了在歐洲其他戰場上如何使用英美兵力的問題上。丘吉爾小心翼翼地選擇用詞,一再聲明,這些建議只不過是把他的想法作為問題提出來供研究。然而,在這些宣告的背後,卻隱藏著英國首相的明確意圖:這就是不從西面,而是從南面和東南面,正像丘吉爾愛說的從“歐洲的軟腹部”來進攻德國。英國首相提出的意見又使羅斯福所規定的開始執行橫渡海峽戰役的期限成了疑問。

據在場的蘇方翻譯別列日柯夫回憶,斯大林和羅斯福對英國首相的這一著沒有作出反應。當伯爾斯少校譯完他上司的最後一句話時,丘吉爾還停了片刻,想看看反應。他從煙具上拿起那支半截已燃成灰燼的香菸,小心翼翼地拿到嘴邊,深深地吸了一。等了一會,沒有人提出不同意,於是他又繼續講下去。

“為了發動霸王戰役,“丘吉爾說,“我們已從地中海地區抽調了七個有作戰經驗的師及部分登陸艇。考慮到這一點,加上義大利惡劣的天氣,那麼必須指出,我們對至今尚未攻下羅馬還是有些失望。我們首要的任務是佔領羅馬。我們認為,1月份將會有一場決戰,而我們必將獲勝。在艾森豪威爾將軍領導下的第15集團軍司令亞歷山大將軍認為,羅馬戰役完全能夠打臝。可能俘虜和殲敵11至1個師以上。我們不想再向倫巴第推進或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德國。我們只打算推進到羅馬稍北的彼薩一一羅米尼一線。此後就可以在法國南部登陸,並橫渡英吉利海峽丘吉爾向蘇聯代表團問道:“我們在地中海東部要採取的行動,可能會使橫渡英吉利海峽的戰役延緩一點執行,蘇聯政府對此是否感興趣”

沒等蘇聯代表作答,丘吉爾又趕忙補充說道:“這個問題我們暫時還沒有明確的決定,我們到這裡來,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有一種可能,“羅斯福插話說,“那就是當蘇軍逼近敖德薩時,我們可以在亞得里亞海北部地區登陸。”

丘吉爾繼續說道如果我們奪取羅馬,進而從南部封鎖德國,那末我們就能在法國西部和南部發動攻勢,並可以增援游擊隊。可以成立一個委員會來研究這個問題並制訂出詳細的檔案。”

斯大林仔細聽了丘吉爾的闡述,然後接連向這位首相提出了幾個問題。

“按照我的理解,你們將有5個師來進攻法國北部?”

“是的,正是這樣。”丘吉爾回答。

“在開始進攻法國北部之間,預計先在義大利戰場進行一次戰役,目的是佔領羅馬,然後準備在義大利轉防禦?”

丘吉爾點頭表示肯定。

“除此之外還計劃進行三個戰役,其中之一就是在亞得里亞海地區登陸,我理解得對嗎?”

“實施這些計劃可能對俄國人會有好處。”丘吉爾說著,他的語調聽起來已流露出一些失望情緒。然後這位首相又解釋說:“最大的問題是必要兵力的調動。霸王計劃開始要用5個師,以後部隊的數量將由美國調來的師團補充,其數目將達到50至60個師。在英國的英美空軍最近6個月將增加1至倍。此外,英國目前正在不斷地聚集兵力。”

然而斯大林卻沒有讓自己被這些所迷惑,他又一次提問:“不知我理解得是否正確,除佔領羅馬的戰役外,還計劃在亞得里亞海地區,同時還在法國南部分別發動一次戰役”

英國首相迴避正面答覆,他指出:“在霸王戰役開始時,計劃在法國南部發動進攻。為此,將利用從義大利抽出的兵力,但這個戰役的詳細方案還沒有擬定。”至於亞得里亞海地區登陸計劃,丘吉爾根本避而不談。

斯大林盯了他一眼,然後用極為陰鬱的聲調說道:“我認為最好是把霸王戰役作為1944年一切戰役的基礎。假如在發動這個戰役的同時,在法國南部登陸,那末兩支隊伍就能在法國匯合。所以最好是進行兩個戰役:一個是霸王戰役,一個是支援霸王戰役的、在法國南部的登陸戰役。而與此同時羅馬地區的戰役將是牽制性的戰役。如果在法國南北兩邊登陸,當這兩支隊伍匯合時兵力就增加了。不要忘了,只有法國才是德國人最薄弱的地方。”

斯大林和丘吉爾還在繼續爭辯著,氣氛很緊張。羅斯福儘量設法從中緩和,他說:“如果進行地中海戰役,那末勢必要推遲霸王,戰役,我是不想推遲霸王,戰役的。”

丘吉爾滿臉慍色,垂頭喪氣地坐著抽菸,沉默了幾分鐘後仍堅持用進攻巴爾幹地區的計劃,來代替霸王計劃這一計劃的真正意圖是打算在合適的時機出兵攔截紅軍,阻止紅軍繼續向西挺進。即使執行“霸王”計劃,也要推遲在8月份付諸實施。最後,丘吉爾終於撕下偽裝,建議這個問題由軍事專家們來討論。

“好吧,“斯大林毅然決然地說道:“讓軍事專家們去討論吧。說實在的,我們沒想到要討論純軍事問題,所以也沒有總參謀部的代表來,但我想,伏羅希洛夫元帥和我能解決好這個問題。”果然在第二天上午舉行的三國軍事代表會議上,英國三軍參謀長布魯克將軍再一次重複了丘吉爾首相的論調。美國代表馬歇爾將軍,儘管沒有駁斥英國人提出的盟國在地中海地區登陸計劃,但卻明確表示,如果登陸工具不足而要實施這一戰役,那就會大大延誤“霸王”計劃的實現。伏羅希洛夫雖然多次與對方爭論,但最後仍是各持己見,軍事代表們不僅在關於登陸戰役的問題上沒有找到共同的語言,就連更為重要的問題一一在法國北部開闢第二戰場的時間問題也沒有解決。

11月9日全體會議開始之前,舉行了一次顯示同盟國在反對共同敵人的鬥爭中團結一致的隆重儀式。舉行這種儀式適逢其時。它或多或少驅散了籠罩在會議上空的烏雲,同時好像提醒人們,反希特勒同盟還面臨著十分艱巨而複雜的任務,這些任務只有採取協調一致的共同行動才有可能得到解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以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和英國人民的名義向斯大林格勒居民贈送特製寶劍的儀式安排得十分隆重。由英國技術嫻熟的、祖傳的鑄劍能手鍛製成的雙把巨型寶劍耀眼奪目,裝在鑲嵌著貴重飾物的刀鞘內。這柄寶劍象徵著對斯大林格勒市給予法西斯致命一擊的英雄們的尊重。

儀式開始前,大廳裡早已擠滿了人。當“三巨頭”來到時,各代表團的全體成員以及反希特勒同盟各國的陸海空三軍將領都已聚集在大廳裡等候。斯大林身穿佩帶大元帥肩章的淺灰色軍服。丘吉爾也穿起了三軍統帥軍服。軍樂隊演奏蘇英兩國國歌後,丘吉爾雙手將寶劍取出,懸空高舉,對斯大林說:

“國王喬治六世陛下命令我,將這柄依照陛下本人選定和讚賞的式樣鍛制的榮譽寶劍遞交給您,請您轉交給斯大林格勒市。這柄榮譽寶劍是由那些世代相傳,從事鑄劍行業的英國能工巧匠鍛制的。劍刃上刻有下列字句:國王喬治六世贈給具有鋼鐵般意志的人們一斯大林格勒市民的禮品,以表英國人民的敬意”丘吉爾向前走動了幾步,將寶劍交給斯大林。斯大林身後站立著手持衝鋒槍的蘇聯儀仗隊。斯大林接過寶劍,說道:“我代表斯大林格勒市民,對國王喬治六世贈送札品表示十分感謝。斯大林格勒市民高度評價這件禮品。我請您,首相先生,向國王陛下轉達斯大林格勒市民的謝意。”

間歇片刻。斯大林緩步繞過桌子走到羅斯福身旁把寶劍遞給他看。丘吉爾託著劍鞘,羅斯福仔細地端詳著長長的劍身。總統讀了一遍劍刃上的題詞,然後說:“的確,斯大林格勒市民具有鋼鐵般的意志。”之後,“三巨頭”一起坐在涼臺上通往會議廳的高大門前照了像。這張照片已成為一張具有歷史意義的照片而傳遍全世界。

然而,在向斯大林格勒市贈送皇家寶劍儀式後接著召開的會議上,那種隆重而高昂的氣氛很快就煙消雲散了。開闢第二戰場這個至關緊要的問題依然懸而未決。斯大林聳了聳肩膀表示,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難以繼續迸行會談。大不列顛首相模稜兩可的立場顯然使他惱怒。但他仍以心平氣和的氣說:“如丘吉爾首相昨天所說,在8月份實施霸王戰役,那麼由於這個期間天氣不好,這個戰役不會有什麼結果。4月和5月是進行霸王戰役最合適的月份。”

人所共知,斯大林有時容易動怒,而且不容異見。但在整個德黑蘭會議工作期間,他都能剋制自己。甚至在氣氛十分緊張的時刻,他也很沉著、鎮靜,彬彬有禮。在這方面,丘吉爾則相形見絀,他常常突然發作,表現出神經過敏,有時甚至完全不能剋制自己。

經過據理力爭,丘吉爾繼續堅持己見,強調客觀困難,認為在法國北部開闢第二戰場的條件還不成熟。看來繼續會談是沒有意義了。這時斯大林從座位上突然站起,對莫洛託夫和伏羅希洛夫說道:“我們走吧,我們在這兒沒有什麼事好幹了,我們前線還有許多事要做呢”

丘吉爾在座位上顯得坐立不安,滿面通紅,他嘟囔著:“你們沒有理解我的意思。”為使氣氛略有緩和,羅斯福以調解的吻說道:“現在我們都很餓了,所以我提議休會,去出席今天斯大林元帥招待我們的午宴。”

在宴會上,大家一面品嚐著蘇聯人的美酒佳餚,一面繼續交談,對戰爭,對未來,充滿信心。丘吉爾說:“我認為,上帝在我們這一邊。無論如何我已竭盡所能使其成為我們的忠實朋友。”

斯大林抬起頭,狡黯地看了丘吉爾一眼,而後取笑他道:“那麼說,魔鬼自然是在我們這一邊羅。因為毫無疑問,人人都知道,魔鬼就是共產黨員。而上帝當然是行為端正的保守黨人了。”趁著餘興未消,宴會一結束,斯大林就邀丘吉爾舉行雙邊會談。在蘇聯首腦咄咄逼人的進攻下,丘吉爾只好聲稱“我對登陸本身並不擔心。我擔心的是過0至40天后會發生的情況。”斯大林針對這一點答覆說,一旦法國北部登陸,紅軍這方面也將轉進攻。如果得知登陸將在5月或6月進行,那麼蘇聯人就可以準備好給敵人不是一次,而是幾次打擊。目前的情況則是,德國人正在把自己的部隊調往東部戰場,並且只要在西方不出現對他們的嚴重威脅,他們就繼續把部隊調往東方。

“德國人非常害怕我們向德國邊境推進,“斯大林進一步指出。“他們懂得,既沒有英吉利海峽,也沒有大海把我們和他們隔開。同時德國人也清楚,在西面,英吉利海峽在保護著他們;其次,為了逼迸德國還需要透過法國的領土。德國人是不會往西線調兵的,特別是如果紅軍發動進攻的話。而紅軍如果得到盟軍霸王戰役的支援,是一定要發動進攻的。”

在這些話語之間,使人明顯感到一個暗示,即英國人和美國人即使登陸成功,但在進攻德國領土之前還有大量事情要做。而如果盟軍一拖再拖,那麼蘇聯軍隊將會首先進德國領土。這一暗示,果然對丘吉爾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斯大林再次問他到底能否確定開始實施“霸王”戰役的日期時,丘吉爾不再迴避了,他認真地說,晚些時候等他和美國總統兩人會面時會有滿意的答案的。

第二天清晨三大國首腦在一起吃早飯的時候,羅斯福便笑容滿面,以引人注目的鄭重態度向大家宣佈說:“先生們,我想告訴斯大林元帥一個使他愉快的訊息。在英國首相和美國總統參與下,聯合參謀部今天透過了下列決議:霸王,戰役定於1944年5月進行,並將得到在法國南部登陸作戰的配合。這次輔助戰役兵力的大小,視當時登陸工具的數量而定。”

這樣,這個全世界人民注目的而又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終於定下來了。這是德黑蘭“三巨頭會議”最重要的成果。它不僅對蘇德戰場將產生積極的影響,而且對加速第三帝國的覆亡也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11月0日是丘吉爾的69週歲的生日,用他後來的話說,這是一個非常忙碌而值得懷念的日子。由於歐洲第二戰場懸案問題的解決,使這個祝壽會開得更加歡快和熱鬧。這天晚上,斯大林、羅斯福和他們代表團的全體成員,都前來英國使館祝賀。在為國王喬治六世、加里寧主席和羅斯福總統的正式祝酒結束後,丘吉爾提議為“聖人羅斯福”和“偉人斯大林”各幹一杯。羅斯福總統向丘吉爾祝了酒,斯大林也向老壽星祝了酒。艾登則向莫洛託夫祝了一杯酒。晚餐是按照真正的蘇聯風俗進行的。晚宴快結束時,斯大林把那位波斯服務員叫過來,給他斟滿一杯香檳酒,祝他和他的夥伴們萬事如意。斯大林此舉給波斯的“下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丘吉爾對斯大林有些敬畏,認為他是一個不好對付的強有力的對手。正如他的私人醫生所說的那樣,丘吉爾當著斯大林的面總是有一股不自在感。他感到他面前這個人思想敏捷,運籌帷幄,思考周全,這個人採用的“俄羅斯——亞細亞式的思維方法”,是他所理解不了的一個迷,但更主要的是這個人擁有絕對而又無情的權力。丘吉爾後來寫道:“斯大林的風度是很有魅力的,如果他想表現出這種風度的話。”

儘管西方的政治家們在意識形態方面和蘇聯領導人不同,但他們都讚賞斯大林的風度和才能。羅斯福說,他言簡意賅,目的明確,耐心十足而又堅韌不拔。布魯克認為,斯大林具有傑出的軍事頭腦,他每次發言都是以敏銳而又準確的洞察力來弄淸局勢的各種含義,“在這方面他比羅斯福和丘吉爾突出。”美國駐莫斯科的軍事代表團團長迪安將軍說誰也不會看不到此人的偉大之處。與這種本質上的偉大結合在一起的還有一種魅力,有時還有一種通情達理的熱情,這種人情味似乎同他在為蘇維埃國家利益時表現出來的那種令人生畏的無情不相吻合。”

德黑蘭會議對當時的反法西斯戰爭形勢進一步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希特勒的處境更加不妙了。

驅逐敵定出境,解放敵佔區的全部國土,是蘇軍1944年的主要作戰任務。這一年,蘇軍與德軍之間的戰線,從北往南,大體上從拉多加湖南岸,經斯摩稜斯克南下,沿第聶伯河為界。該線以西的列寧格勒州、白俄羅斯、第聶伯河西岸的烏克蘭和克里米亞等廣大區域仍在德軍佔領之下。

當時在蘇德戰場上,兩軍力量對比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法西斯軍隊尚不足500萬人,而蘇軍的作戰部隊共有1個方面軍約為650萬人,即超過敵人兵力0”。在武器裝備方面,蘇軍的火炮超過德軍70”,飛機超過敵人170”。蘇軍擁有大量的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還有源源不絕的物資支援,實力雄厚的預備隊,和活躍在敵佔區的近百萬遊擊戰士的緊密配合。蘇軍已有足夠的兵力兵器實施大規模的進攻。

蘇軍連續取得重大戰役的勝利,進一步增強了全國軍民把法西斯德定趕出蘇聯領土的信心。蘇軍在長期的作戰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指揮和作戰經驗,掌握了防禦和進攻作戰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在突破德軍防禦、合圍其重兵集團、夜間作戰和強渡江河等方面,都有了成功的經驗,為蘇軍在1944年實施大規模的戰略進攻,把德軍全部趕出蘇聯領土,創造了有利條件。

1944年初的國際形勢對蘇軍進攻也十分有利。盟軍已經肅清了北非的德、意軍隊,控制了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局勢,又在義大利南部登陸成功,並正在集結力量準備在西歐登陸,開闢第二戰場。中國的抗日戰爭牽制了大量日軍,敵後戰場已展開了區域性反攻。美、英軍在太平洋戰場上也使日軍受到嚴重損失,削弱了日本的軍事、經濟實力。因此,日本已失去了進攻蘇聯的可能性。蘇軍解除了兩線作戰的後顧之憂,可集中力量對德作戰。

希特勒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以被迫轉戰略防御來穩定戰局。與此同時,還要積極準備力量對付美、英軍隊可能在西線發起的進攻。為此,德軍統帥部把198個師又6個旅和僕從國軍隊的8個師又18個旅部署在蘇德戰場;把64個師又一個旅用於防禦美、英軍隊在西線的進攻;把8個師又兩個旅部署在義大利。

斯大林為了做好這次戰略反攻,早在194年底就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如何利用有利形勢發展勝利的問題。蘇軍最高統帥部總的意圖是:在1944年把德軍全部趕出蘇聯領土,把戰爭推到國外進行,並迫使德國的僕從國退出戰爭。為此,蘇軍制定了集中兵力連續實施一些高速度、大規模的戰略性進攻的戰役計劃。於是,蘇軍從1944年1月中旬開始,便從北起巴倫支海、南到黑海大約4500公里的戰線上,連續對德軍及其僕從軍實施了10次殲滅性打擊。這就是蘇聯衛國戰爭中著名的“十大突擊”。

第一次突擊是從列寧格勒區域開始的。參加這一戰役的是列寧格勒方面軍、沃爾霍夫方面軍、波羅的海第二方面軍和波羅的海紅旗艦隊,並有列寧格勒州的5萬名游擊隊相配合。蘇軍當面之敵是德國的第18和第16集團軍組成的“北方”集團軍群。1944年1月14日,列寧格勒方面軍從列寧格勒以西的奧拉尼延巴文發起攻勢,向南推進。至1月19日擊斃敵人兩萬多,佔領了紅村和羅普沙之後,繼續向南邊的盧加方向突擊。沃爾霍夫方面軍在1月14日從諾夫哥羅德的南北兩側發起反攻,激戰數天,殲敵18萬人,於1月0日解放了諾夫哥羅德。

與此同時,在更南邊的波羅的海第二方面軍也開始向西攻擊,牽制住德國第16集團軍。這樣,敵第18集團軍的南北兩翼已被粉碎,大有被包圍的危險。於是德軍在1月0日夜間從姆加突出部位開始向西撤退。蘇軍則跟蹤追擊,1月1日解放姆加,1月6日至9日先後解放託斯諾等地,從而在莫斯科至列寧格勒的十月鐵路全線上肅淸了敵人。此後,蘇軍繼續向西推進,到月底已逼近納爾瓦至奧斯特羅夫一線。這一戰役共斃敵9萬多人,俘敵700人,徹底解放了列寧格勒市和列寧格勒州,並為今後解放波羅的海沿岸的個加盟共和國創造了條件。

蘇軍在第聶伯河以西的南部戰場發動的強大攻勢,史稱第二次突擊。這一區域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糧食和工業原料產地,而且是通往羅馬尼亞和巴爾幹的要道,所以在戰略上和經濟上都極為重要。希特勒在這裡佈置了9個師,其中有18個坦克師,佔其在蘇德戰場上坦克師總數的70“以上。蘇軍參加這一戰役的有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第二方面軍、第三方面軍和第四方面軍。最高統帥的代表朱可夫元帥負責協調烏克蘭第一和第二方面軍的作戰行動;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負責協調烏克蘭第三和第四方面軍的作戰行動。蘇軍的總兵力是177個師,與德軍的比例是1比1。這次戰役是從1944年1月末至月份實施的在科爾松——舍夫琴科夫斯基地區,德軍有9個步兵師、1個坦克師和1個摩托化旅,共約8萬人。敵人的這一突出部位嚴重阻礙著烏克蘭第一和第二方面軍的西進。1944年1月4日,烏克蘭第二方面軍進行了戰鬥偵察,1月5日從基洛夫格勒以北發起進攻,向西突擊。1月6日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從白教堂東南面發動攻勢,向東南推進。兩個方面軍的先頭部隊於1月8日在茲維尼戈羅德卡會師,至月日將科爾松一舍夫琴科夫斯基之敵完全包圍起來。經過激烈戰鬥全殲了被圍之敵,其中擊斃5萬多人,俘虜18萬多人,同時消滅敵增援部隊8萬人,這一圍殲戰打得十分漂亮,速戰速勝。之後,乘勝前進,渡過第聶伯河,橫掃頑敵,完全切斷了敵人與克里米亞之間的陸上聯絡。蘇軍稍事休整,繼續西進,至月底渡過普魯特河,進羅馬尼亞國境。烏克蘭第三方面軍在月上旬殲滅了別列茲涅哥瓦特地區的敵軍,渡過南布格河。整個第聶伯河西岸的重大戰役在月底4月初宣告勝利結束。在這次重大戰役中,蘇軍總共粉碎德軍66個師,即佔該地區敵軍總數9個師的70,蘇軍西進了400公里,解放了第聶伯河西岸的全部烏克蘭地區,進抵蘇聯國境線,把德軍在蘇聯境內的防線切成南北兩段,佔據了通向羅馬尼亞和巴爾幹的有利陣地。

1944年月底至4月16日,烏克蘭第三方面軍進行了敖德薩戰役,殲敵7萬人,完全解放了蘇聯南方的重要港城市敖德薩及其附近地區。1944年4月初至5月1日,烏克蘭第四方面軍完成了克里米亞戰役,殲滅敵軍11萬多人,完全解放了克里米亞半島。這兩次戰役的實施都得到蘇聯黑海艦隊及其航空兵的緊密配合,合碎第三次突擊。這祥,蘇軍就在蘇聯國土的最南方肅清了敵人,聯黑海艦隊獲得在黑海的行動自由,創造了今後由海路向敵人進攻的重要條件。

歐洲戰局發展到1944年夏天,德國法西斯的處境更加不利。在蘇德戰場;德軍連遭失敗,蘇軍的反攻越來越猛。6月6日,美英軍隊在法國的諾曼底大規模登陸,終於開闢了第二戰場,迫使德軍在東西兩線作戰。德軍在戰場上的失敗促使德國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日趨尖銳。1944年7月0日,在德軍內部發生了謀殺希特勒的事件。事後希特勒採取殘酷的報復行動,對德國軍官實行大清洗,處決了700多人。這進一步加劇了法西斯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削弱了德國法西斯本身的力量。在此有利形勢下,隊6月份到年底,蘇軍發動了7次戰略性的大戰役。其規模和影響最大者,為第五次突擊和第七次突擊。

1944年6月10日至6月底,蘇軍在列寧格勒和拉多加湖以北的蘇芬戰場上展開強大攻勢,一舉粉碎芬蘭法西斯軍隊,將其驅逐到1940年蘇芬劃定的國界線以西,解放了卡累利阿的大部分領土,迫使芬蘭當局停戰求和 。這次稱為第四次打擊的戰役,實際上是蘇軍夏季攻勢的序幕。

著名的第五次突擊,是從6月日到7月底在廣闊的白俄羅斯進行的,所以又稱白俄羅斯戰役。白俄羅斯人民在德定的壓迫下萬分痛苦地度過了個年頭,希特勒匪幫洗劫了白俄羅斯人民的一切公共財富,蹂躪了城市,燒燬了10萬幢村鎮建築物,使7000所學校變成了廢墟。0餘萬和平居民和蘇聯戰俘慘遭殺害。當時,德定在白俄羅斯的佔領區處於整個蘇德戰線向東突出的位置,這一地區由德國“中央”集團軍群防守,約為80萬人,但其中僅有4個坦克師,德軍比較集中地分佈在東線的維帖布斯克、奧爾沙和博勃魯依斯克等地區,以及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附近。參加這一戰役的紅軍,從北往南,依次是波羅的海的第一方面軍,白俄羅斯第一、二、三方面軍,總兵力在150萬人以上。同時有該區域的0多萬游擊隊的大力配合。

1944年6月日,偉大的戰役打響了。波羅的海第一方面軍從北面向維帖布斯克方向突擊。當天,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分兩路出擊,於6月5日與波羅的海第一方面軍會師,合圍了維帖布斯克之敵。同時,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向正面的莫吉廖夫方向發起進攻,並於6月8日攻佔了該城。6月4日,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分南北兩路向博勃魯依斯克攻擊,於6月7日將該地之敵包圍起來。蘇軍攻勢凌厲,到6月9日就圍殲了維帖布斯克和博勃魯依斯克的敵軍,同時解放了奧爾沙。在這六天之內擊斃德軍10萬餘人,俘虜萬多人。此後,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的左翼和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的右翼向明斯克方向推進,於7月日解放了明斯克,並把從東面潰退下來的10萬德軍包圍在明斯克以東地區,然後一舉殲滅,其中俘虜德軍576萬人。這批俘虜在被押送去蘇聯東部戰俘營的途中,於7月17日路過莫斯科示眾。0個俘虜一排,由德軍的將校在前面“領隊”,在莫斯科主要大街示眾約小時。他們一個個聾拉著腦袋,賊頭賊腦地左顧右盼,“欣賞”蘇聯首都的夏季風光。當時旅居莫斯科的外國人目睹這一壯觀,無不為蘇軍攻勢之迅猛和戰績之輝煌而驚歎!蘇聯人民則嘲笑這些俘虜是戰爭期間“進莫斯科的第一批德國人西進紅軍,攻勢凌厲,捷報頻傳。在北部,於7月1日解放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8月1日佔領考納斯,續而渡過涅曼河,逼近德國領土東普魯士。在最西北方向,蘇軍於7月7日攻佔邵良,到月底進抵里加灣海岸。在中部,蘇軍於7月7日佔領比亞威斯託克城,從而控制了通往華沙的交通要道。在西南方向,蘇軍解放了巴拉諾維奇、布列斯特等許多城鎮,並於7月日佔領波蘭的重要城市盧布林。1在納粹統治下,盧布林是一座人間地獄,希特勒在這裡設有規模很大的屠殺營。那裡面有一整套毒氣室、焚化爐和處置室。就在這裡,德國人把每批00至50人的一批批猶太、蘇聯人和波蘭人集體屠殺,然後火化掉。每天約有000人死。死者總計達150萬之多。在盧布林附近的所有紅軍部隊都奉命參觀這一屠殺營,以此來激起全軍將士對敵人慘無人道的行徑的義憤,使他們在執行摧毀納粹政權的任務中更加奮勇向前。

斯大林採取一切措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快進攻的速度和規模。為了制定進軍白俄羅斯的計劃,他廢寢忘食,徵求了所有司令員的意見,時而單獨討論,時而共同商量。他頻繁地同各個方面軍和最高統帥部的代表們進行聯絡,有時一天要給他們打好幾次電話。在局面已經扭轉,紅軍節節勝利,捷報頻傳的情況下,他作出了一項特別的規定,要求現在不能低估敵人,而要格外小心。他的心情也同樣迫切,想儘快地把敵人趕出去,把他們消滅在德國的國土上。但是,他不允許放鬆準備工作,也不允許那種會導致冒險行動的過分樂觀情緒。他要求指揮員膽大心細,勇猛頑強,周密計劃,不打無準備之仗。結果第五次突擊完全如願以償。在這次戰役中,僅僅七天就消滅德軍54萬人,給予希特勒“中央”集團軍群以毀滅性打擊,西進了500至600公里,解放了白俄羅斯全部領土和立陶宛的部分領土;並在波軍配合下解放了波蘭的東部,遙近了東普魯士和華沙。

為了從戰略上支援和配合白俄羅斯戰役,當時兵力最雄厚的烏克蘭方面軍,從7月1日至8月底進行了西烏克蘭戰役,史稱第六次突擊。結果,蘇軍殲滅德軍17萬多人,粉碎了德國“北烏克蘭”集團軍群,佔領了以利沃夫為中心的西烏克蘭,並渡過維斯瓦河,佔領散多梅希以西的地段,為日後攻取重要的西里西亞地區創造了良好條件。

1944年8月0日至9月底,烏克蘭第二和第三方面軍在黑海艦隊的配合下,進行了稚西——基什尼奧夫戰役,史稱第七次突擊。這一地區由兩個德國集團軍和兩個羅馬尼亞集團軍組成的“南烏克蘭”集團軍群防守著,其總兵力約80萬人。8月0日烏克蘭第二方面軍從雅西以北發動攻勢,8月1日佔領雅西城,繼而南下。烏克蘭第三方面軍從賓傑裡以南地段開始攻擊,向西推進。8月4日兩個方面軍在普魯特河渡會師,把敵軍主力個德國師和部分羅馬尼亞軍隊包圍在基什尼奧夫以南的森林地帶,接著圍殲了這股敵軍。與此同時,蘇軍還粉碎了胡希以東和普魯特河東西兩岸的敵人。之後,蘇軍分頭向羅馬尼亞的中部和東部推進。在此情況下,羅馬尼亞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於8月日在首都布加勒斯特和全國主要城市舉行了武裝起義,推翻了安東尼斯庫的法西斯政權,建立了羅馬尼亞新政府。

新政府一成立就立即宣佈羅馬尼亞退出法西斯陣營和反蘇戰爭,並對德宣戰。接著,羅馬尼亞軍隊與蘇軍並肩戰鬥,共同參加反對希特勒的戰爭。蘇軍在8月0日佔領羅馬尼亞最重要的石油工業城市普洛耶什蒂,8月1日進布加勒斯特。在這期間,蘇軍在黑海艦隊的協助下還先後佔領黑海沿岸的蘇利納、康斯坦薩等城市和港。以後在9月份,羅馬尼亞軍民肅清了國境內的德軍,把祖國從法西斯德國的奴役下解放了出來。

在蘇軍猛烈打擊下,納粹軍隊節節敗北,9月8日蘇軍進保加利亞。在瓦爾納,德軍沉沒了約400艘船隻。在此大好形勢下,保共領導人民群眾於9月9日在首都索非亞和其他城市發動了武裝起義,一舉推翻親法西斯的政府,建立了祖國戰線民主政府。新政府一經成立,馬上宣佈退出法西斯陣營和反蘇戰爭,並對希特勒德國宣戰。所以,當蘇軍進保加利亞國境時,不僅沒有遭到抵抗,反而受到保加利亞人民和軍隊的歡迎。至9月底,保加利亞人民在蘇軍的協助下解放了袓國的全部領土,開始走上新的道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1944年9月和10月份,蘇軍在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發動了第八次突擊,解放了愛沙尼亞全部領土和拉脫維亞的大部分領土,將0多個德國師圍困在庫爾蘭的土庫姆斯至裡巴瓦一帶。這股被圍困的德軍大部分直到1945年5月9日德國宣佈投降後,才向蘇軍投降。1944年10月初,蘇軍以匈牙利為主戰場,展開第九次打擊,至年底蘇軍包圍了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10月中旬,蘇軍還分別進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境內。蘇軍的第十次打擊是1944年10月份在芬蘭最北部進行的,結果把德軍追逐到挪威境內。

蘇聯紅軍的10次突擊,使德軍遭到極其嚴重的損失。據蘇聯統計,1944年上半年,德軍就有0個師又6個旅被全殲,14個師又1個旅損失過半。在此期間,德國共損失100多萬人和大量武器裝備。1944年夏秋,德軍又有96個師又4個旅被殲,有19個師又個旅損失過半。在此期間,德軍共損失160萬人、坦克6700輛,火炮和迫擊炮8萬門,飛機1萬架。蘇軍透過10次殲滅性的突擊,共殲滅敵人60多萬人,取得了對德作戰的決定性勝利。除拉脫維亞一小塊土地外,蘇聯幾乎全部恢復了戰前的國境線,並協同東歐一些國家的反法西斯武裝力量,解放了他們的國家。蘇德戰線已由4450公里縮短到50公里,蘇軍騰出了更多兵力集中到主要方向作戰,為最後戰勝法西斯德國打下了可靠的基礎。

法西斯德國已面臨嚴重的時刻。至1944年底,武器的產量急劇下降。德國受到來自東面、東南面、南面和西面的夾擊。官兵士氣大為低落,他們異同聲地說廣德國完蛋了!希特勒完蛋了!”然而希特勒仍在進行一次又一次的總動員,對法西斯制度稍有懷疑和有任何不同思想的人,都遭到希特勒分子無情的鎮壓。

此時,蘇軍的戰鬥力也大大提高了,在各個方面都超過了敵軍。1944年底蘇聯作戰軍隊的人數為670多萬人,各種大炮10萬餘門,坦克118萬輛,作戰飛機147萬多架。在西戰場上,美軍、英軍和法軍共有76個滿員的裝備優良的師和15個獨立旅,6500輛坦克,1萬多架飛機。希特勒統帥部用來對付上述兵力的,只有74個非滿員的戰鬥力不強的師和個獨立旅,1600輛坦克和強擊炮,以及1750架作戰飛機。因此,在第二戰場開闢後不久,盟軍就在人數上超過敵人一倍,在坦克數量上超過三倍,在飛機數量上超過五倍。

斯大林在全面分析了情況和交戰各方的能力後,決定1945年初在各個戰略方向都實施強大的進攻戰役,以奪取最後的勝利。(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攻略男神翻車日常全宇宙最後一個人類炮灰攻翻車之後[穿書]刺殺斯大林1939重生之紅色紈絝石猴陸長生我變成NPC了?重生npc:我成了最強玩家孝莊之小家碧玉今夜愛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