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顛覆三國記->章節

第945章 主持大局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憑黃順的實力和力量,就算諸葛亮有心壓制,在李嚴看來,也制止不了黃順成為一方諸侯。黃順領兵在外,諸葛亮主政在內的情形,就一定會出現。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久。如果李嚴暗中放手促成,這個時間,還會更加的提前。

也就是說,別看現在的諸葛亮和黃順如此風光,但只要李嚴把密旨拿出來,就能立刻扳倒諸葛亮,就算不能立刻扳倒黃順,至少,能把諸葛亮和黃順的實力限制在荊州。

沒有諸葛亮的競爭,李嚴有充足理由自信,自己就是下一任的丞相人選。再加上自己憑藉密旨扳倒諸葛亮和黃順的大功,自己成為丞相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那自己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算劉備算無遺策,提前預備好了應對的密旨,但李嚴與諸葛亮不同,諸葛亮對於密旨一事,是完全被矇在鼓裡的,而李嚴,本身就是密旨的擁有者,對針對自己的密旨的防範,自然比諸葛亮到位。

而且,只要自己權位到了,甚至可以反過來讓諸葛亮和黃順依附於自己,為自己做事。畢竟,自己是南陽人,也就是荊州人,荊州人是一家,荊州人士團結一致,從西川大族手中搶班奪權,立場應該是一致的。

只要自己整合了荊州的力量,李嚴相信,就算劉備特意針對自己設定了密旨,他也有充足的力量去應對。到時候,蜀漢朝廷,就是在李嚴的掌控之下。

當然,這只是形勢發展的一方面而已,是對李嚴最為有利的方向。李嚴在仕途摸爬滾打多年,自然知道,計劃不如變化快的道理。他不會因為自己擁有密旨就得意忘形,瞧不起諸葛亮和黃順。

李嚴還是需要小心翼翼做人,與諸葛亮和黃順搞好關系。若事情真到了密旨中提到的公佈條件,是否公佈,怎麼公佈,李嚴也是需要衡量一二的。畢竟,劉備就算再英明,對後世的把握,終究難以面面俱到,自己有充分的處分權,根據形勢需要酌情處理。

以上這些,都是李嚴的心理活動,當然不能說出口,甚至連神情、動作中都不能帶出來。

劉禪見三位顧命大臣都如此說,自己也勉強止住了悲慼,說道:“吾心已亂,不能主事,一切當由丞相做主。”

諸葛亮點點頭,大聲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子就在此處、此時,登基為帝,兵立刻派人,昭告天下,各位有意見沒有?”

旁人還未反應過來,黃順已是第一個響應道:“微臣沒有意見,正該如此!”

其他人見黃順搶先表態,也立馬跟上附和。

黃順如此上趕著,自然有他的道理。劉備難以對付,劉禪卻容易的多。自己與劉禪的關係本來就不壞,此時自己再表現積極些,自然就會被毫無機心的劉禪認定為自己人。那自己今後無論辦什麼事,就容易多了。就算諸葛亮那邊通不過,只要自己做通劉禪的工作,諸葛亮也只能放行。

所以,黃順現在,就表現的比忠臣還忠臣嗎,一切都以劉禪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他著想。

諸葛亮對眾人的態度早有預料,滿意的點點頭,轉身帶頭向劉禪叩拜,口稱“新皇萬歲”。

劉禪雙手直搖,表示自己不敢當。黃順說道:“皇上自有皇上的尊嚴。諸位顧命大臣,雖然輩分上都是皇上的長輩,但君臣關係不能錯位,該叩拜的還是要叩拜,皇上當慢慢習慣才是。”

劉禪滿臉無奈,點點頭,接受了黃順的說法。

諸葛亮帶頭跪拜在那裡,一動不動,連黃順也乖巧的陪著跪在那裡。劉禪高高坐在上方,知道自己應該說點什麼,卻不知說什麼好。劉禪還是有些小聰明的,眼珠一轉,劉禪便有了主意。

“相父,此處由你全權主持,相父不必跟他們一樣跪在那裡,幫我,不,幫朕主持大局為重。”

諸葛亮只得站起身來,說道:“為今之計,是趕緊昭告天下,以示蜀漢有主。待回成都後,方正式舉行登基典禮。我們幾個在這裡,至關要緊的是處理先皇的後事和應對諸般威脅。你們看如此安排可好?”

其他人自然點頭,表示沒有異議。但黃順有異議,處理劉備的後事,在黃順看來,不過小事一樁,交給主管禮儀的臣子,足以安排的妥協,完全沒有必要讓三大顧命大臣加上自己坐在一起討論研究。

再說,黃順對此也絲毫不通,插不上嘴,徒顯尷尬。為了免去尷尬,黃順還不如主動提議,免去處理劉備後事這一議題,直接進入現實的威脅:如何應對內外的兵變。

“先皇的後事,誠然是大事,但朝廷有主管禮儀大臣在,由他們主持,比我們幾個,專業的多。後事操作的方案,由他們編制出來,交於我們審查批准即可。

你們三位都是先皇認可的顧命大臣,我雖然年幼,資歷淺薄,但久居荊州,也有一些影響力,我們幾個坐在一起,當一起研究國家大事,特別是朝廷大喪,如何應對敵對方面趁火打劫,才正實際,也更符合你們顧命大臣的身份。”黃順說道。

其他人顯然對黃順的說法不予認可。在他們看來,劉備的後事才是頭等大事,其他一切事情,都得安排在其後。持有這個觀念的,甚至包括劉禪在。

但這個時候,主動站出來,與黃順唱對臺戲,個個都是老狐狸的他們,自然做不出來,甚至是劉禪,也覺得,此時不好給黃順潑冷水。

但不反對黃順,不代表他們就認可黃順的說法。所以,沉默,就是他們對黃順說辭的最好應答。

一片沉寂中,一個聲音響起,“黃順所言正是,兵者,國家大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任何事情,在兵事面前,都得往後靠,先皇的後事安排,也不例外。”

如此明目張膽的支援黃順的,當然不會是謹慎的諸葛亮,但也不是一向與黃順交好的趙雲,出人意料的,竟出自與黃順沒有幾面之緣的李嚴之口。

(本章完)

相關推薦:快穿之男配攻略特種兵王在山村主角命的我的異世生活竟然是這樣帶著手辦軍團在火影顛覆原始封神珠反派:垂釣萬年,我專釣男主機緣中了福彩頭獎三億後逃生遊戲:NPC他瘋狂迷戀我NPC領主的稱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