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爭之世->章節

第279章 ……興亡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絳城,子夜時分。

隨著一聲吶喊,知氏府邸突然通明,耀如白晝。

隨即,知氏府邸大門洞開,火把的洪流從知氏大宅中傾瀉而出,匯聚成一道流光,跳躍著衝向趙簡子府。與此同時,遠遠的又有兩道火把匯成的洪流也同時從城中不同方向亮起,向著趙氏府邸衝去。

擒賊,先擒王

絳城東門,城衛將軍趙長弓因晚間和幾位軍中袍澤小酌了一番,此時正在酣睡之中,他猛地驚醒過來,現自己的親兵正在慌慌張張地搖著他的身子,不禁勃然大怒,他騰身而起,一句粗話還沒罵出聲搖醒他的那名親兵便倉惶大叫道:將軍,將軍,城中生了變故,你快起來看看。

什麼

趙長弓莫名其妙,只穿著小衣趿上靴子,便提著佩劍慌慌張張趕出去,他爬上城樓往城中一看,只見三股火光在夜色中異常明顯,正向著趙氏府邸所在的方向卷去,頓時嚇得意全消。

半夜三更,這麼多的人衝向趙家意欲何為

一念及此,趙長弓臉上瞿然變色,不禁大聲尖叫道:不好了,有人要對趙簡子大夫不利。快,快快,擊鼓鳴號,喚起所有士卒,馬上趕去趙大夫府接應。

將軍,出了什麼事

兩名披甲戴胄地將軍匆匆跑上城樓。趙長弓一見大喜。這兩人正是今晚與他歡飲地兩位袍澤好友孟曲二將。這二人俱是城衛偏將。趙長弓喜道:孟將軍曲將軍。你們來地正好。城中生變。有人意圖對趙簡子大夫不利。快隨本將集合士卒前去救援。

什麼。竟有這樣地事何人如此大膽

兩位將軍大吃一驚。肩膀一晃便搶到他身邊。扶住箭垛向城中望去。趙長弓回身指點道:你們看。那些火把衝向地地啊

趙長弓一言未了便慘叫一聲。孟曲兩位將軍霍地左右一分。躍出一丈多遠。手擎帶血地利劍獰笑著看他。

趙長弓肋下血如泉湧。他吃驚地看著素來與他稱兄道弟地兩個軍中袍澤。嘶聲道:你你們

他伸手拔劍。但劍只拔出一半。便踉蹌一步。一頭仆倒在地。抽搐了幾下。已然氣絕。

趙長弓的侍衛隨從們舉著大戟長矛,把兩位偏將團團圍住。由於趙長弓已死,這兩人便是城上最高級別地將領,眾侍衛雖見他們殺了主將,職責所在不敢放他們離開。卻也因無人作主而不敢逼近廝殺。因此雖將他們困在中間,卻面面相覷。不知接下來該如何是好。正在僵持間,曲將軍厲聲大喝道:趙簡子勾結魏氏韓氏圖謀不軌。奉國君之命,知氏範氏中行氏三家世卿為國除奸。爾等棄械投降,仍是我晉國士卒,膽敢違抗者,與叛逆同罪

眾侍衛一聽膽氣頓喪,晉國歷史上,不止一次生過由國君授意,世卿動手的內部大屠殺。遠的不說,趙簡子的爺爺就是歷史上有名地那個趙氏郭,那一次晉國內部之爭,便險些一舉把趙氏斬草除根,想不到傳到他孫兒這一代,趙家竟重蹈覆轍,再度生滅門屠族的大災難。

一聽孟曲二將這麼說,眾侍衛頓時信了八成,抵抗的勇氣已經削弱。就在這時,城下又傳來一陣吶喊聲,原來城門已被孟曲二人帶來的親信強行開啟,據說仍在封邑進行休整的那支知氏大軍早已秘密調遣至此,就隱在城外不遠處,一見訊號晃動,他們立即自隱蔽處衝出來向城門狂奔,順利地進了城。

孟將軍聞聲大笑道:誅逆大軍已然進城,爾等還要為即將除名滅族的趙氏效命嗎

眾侍衛倉惶四顧,終於萌生了降意,一時間棄械解甲聲不絕於耳,城衛已落入知氏手中

晉侯宮城地守衛也已現了城中的異動,宮城守將韓在意登上箭樓,居高臨下向城中觀望,先見趙氏府邸受到圍攻,隨即趙氏韓氏府邸火起,心中頓覺不妙,他一面令人全面戒備緊守宮門,一面匆匆趕去參見晉侯姬棄疾。

晉侯聽說城中生兵變,趙氏府邸受到圍攻,不禁駭得渾身抖。

韓在意急道:國君,趙簡子大人乃我晉國砥柱中流,一旦趙氏被滅,恐怕他們轉而便要對國君不利。依臣之見,我們不如馬上派出禁宮精銳,把趙簡子大人救出來,趁著夜色昏黑救他逃走,或者接進宮中依託險要守住宮城。只要我們撐過三兩日,便會有各地牧守大夫6續趕來衛護,何況我們還有在衛國和韓塬的兩支大軍,不管誰要造反,到那時都必然失敗。

什麼派宮衛去救趙府

晉侯一聽連連搖頭:使不得,使不得,萬一亂軍闖進宮中對寡人不利那該怎麼辦而且而且他們只攻趙府不取宮城,未必未必便有對寡人不利的意思,寡人若派兵去救趙氏,一旦激怒了他們,那時可就難說了。

韓在意頓足道:國君,趙大夫國之忠良,有趙大夫在,宵小方不敢有所舉動,若失趙氏,國君權柄必被削弱。再者說,國君乃一國之主,臣下未奉國君之命,擅調兵馬圍攻國家大臣,國君卻閉宮自守,任其妄為,一旦趙氏伏誅,國君威信便要蕩然掃地了。

住口晉侯大怒道:城中如此混亂,你當盡忠職守護住宮城,一味勸說寡人派兵出宮是何道理下去。下去,只管守住宮城。

他咽口唾沫,踮腳看向遠處趙氏府邸已燃起的熊熊烈火,喃喃道:等到天明。等到天明就好了

韓在意跺了跺腳,只得回到前宮。他攀上宮牆箭樓眺望遠方,只見自家韓氏府邸此時也是烈火熊熊,再也按捺不住,大喝道:開啟宮門

手下裨將驚道:將軍不可。也不知外邊有沒有亂兵埋伏,我們守衛宮城要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韓在意一咬牙,二話不說,抽出利劍劈胸刺去,那裨將措手不及,被他一劍刺中。慘叫一聲倒在地上,韓在意雙目赤紅,嗔然大喝道:趙魏韓三卿受亂兵圍攻,國君無能,不敢盡一國之君本份。本將軍要出宮救援,哪位兄弟願隨本將軍出宮

士卒們眼見他刺死了身邊裨將,盡皆為之駭然,韓在意說罷。眾士卒沉默片刻。其中有忠於韓在意的親信士卒便紛紛舉手道:將軍,小人願隨將軍前往。

小人願隨將軍前往。

好韓在意大喝道:夜色當中。敵我難分,願隨本將出宮地。皆袒左臂,此番若能救下趙簡子大人立下大功,人人皆有封賞。走

韓在意不管不顧,領著五六百人開啟宮門衝進了夜色。不願隨他出去的士卒忙又將宮門緊緊閉攏。

韓在意領著這幾百名親信武士沒有趕回韓家,而是徑往趙氏府邸撲去。他心中深知,韓魏兩氏力量有限,既然有人作反,目標必在趙氏,所以韓魏兩氏府邸必是佯攻目標,其意只在阻止韓魏兩氏救援趙氏,他唯有救了趙氏,才能為韓魏解圍。

可是韓在意領著數百人衝向趙氏府邸,還沒到大門口,迎面便碰上一支人馬,正是剛剛進城地知氏軍隊。雙方一陣混戰,只一個照面韓在意便損失了六七十個兄弟,眼見敵人越來越多,而趙氏府邸處處燃起烈火,已是無法救援,韓在意心知大勢已去,趙簡子一世英雄,恐怕亦已葬身火海,便把牙根一咬,吼道:撤

韓在意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地人物,他一開始在宮城中不知就裡,只道是六卿之中有人心懷不軌,策動家將食客們造反,待見迎面撞上地正規軍隊,便知對方早有準備,已秘密調了軍隊入城,此時漫說趙家,便是韓魏兩家也救不得了,再拖下去,他這一支人馬也要全軍覆沒。是以韓在意一萌退意,便毫不遲疑,根本不去韓府那邊察看動靜,直接便率領這五百多名勇士殺向北城。

此時城中一片混亂,知氏範氏中行氏地人馬都在忙著消滅趙魏韓三氏府邸地族人,根本無暇他顧,整個城衛系統陷入癱瘓狀態,韓在意得以順利衝出城去。

站在城外如墨夜色中扭頭回望,只見城中處處火起,殺聲盈空,戰亂已經出現擴大之勢,韓在意仰天長嘆一聲,匆匆喚過幾名心腹兄弟吩咐幾句,五百壯士分成三組,閃入了茫茫夜色。

晉國六卿各有封邑,族人並不全部集中於都城居住。如今京城這一房雖然滅了,但趙魏韓三氏家族封邑中另有族人守著,知氏能出其不意剪滅都城地趙魏韓三家,卻沒有足夠的兵力,也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趙魏韓三氏封地進行誅殺。有鑑於此,韓在意派了幾個有過命交情地兄弟分別帶人趕去給趙氏族人魏氏族人報信,自己則帶人匆匆趕回韓氏封邑去了。

晉國之變,在數日之內便轟傳開來。

知氏聯合範氏中行氏造反,趁趙魏韓三氏大軍遠在韓塬和衛國,開始瘋狂侵吞三族的封邑領土。鮮虞國出兵,協助範氏中行氏殺入趙魏韓三氏領地,北面的赤狄和南面的驪戎等蠻族眼見晉國大亂,趁機出兵殺向晉國腹地,擄奪財帛子民,任意燒殺搶掠,荼毒何止千里。

趙魏韓三族留守封邑的兵力有限,無法抵抗知氏範氏和中行氏三氏聯軍,在韓在意的率領下。韓氏魏氏族人舉族遷徒,離開各處封邑逃亡中都,在中都聚集兩族之力,與邯鄲地趙氏族人遙相呼應。依託邯鄲城和中都城兩處險要的大城與知範中行三族對峙。

正在韓塬與秦軍作戰的晉軍得知國內生變訊息後連夜撤出戰場倉惶回國,繞道趕赴中都和邯鄲。

秦國眼見晉軍突然撤走。因不知其中詳情,唯恐中了晉人埋伏,於是駐兵於韓塬不敢深進,主將公孫武一面派人回國報捷。一面派出斥侯探馬打聽晉人訊息,這兩方面的消息傳遞可不是三日兩日便能完成地,因而錯過了兵深入,趁亂奪取晉國領土的好機會。而趙魏韓三氏人馬組成地晉軍卻也因此儲存了大部分的實力。

但是正在衛國作戰地那支晉國大軍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這支大軍地主力是忠於晉侯地公室軍隊,三軍統帥姬叔獻更是公室子弟,所以對知氏範氏和中行氏來說。這支大軍是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們完完整整返回晉國地。

正在衛國作戰的晉軍統帥姬叔獻得知國內生變後,當機立斷,立即倉惶撤退,撤退之時自然也不免掩飾一番,但衛宋聯軍早與知氏有了密約,一見晉軍急撤,便知晉國那邊已成功動政變。

軒轅衡馬上指揮衛宋聯軍急追不捨,一路追殺。晉軍無心戀戰。血流飄櫓,衛宋聯軍不但奪回了衛國剛剛被晉國侵佔地領土。還把多年來已被晉國逐步蠶食的衛國領土也一舉光復,重新納入了衛國版圖。

晉軍如喪家之犬。倉惶逃回國內,誰料他們被衛軍一路追殺,好不容易才踏上晉國領土,連口大氣都沒喘勻,迎面便又碰上了知氏範氏和中行氏派來的大軍。劍戟加項,不得不當,晉軍將士只得硬起頭皮再與知氏大軍作戰。

姬叔獻布錐字陣,中軍在前,左右兩軍如羽翼策應其後,右翼主力以趙氏人馬為主,左翼陣營地主將便是自衛國投靠了他們的公子朝。自從投靠晉國以後,公子朝因才學出眾,能言善辨,深得晉侯歡心。再加上他引著晉軍攻打衛國屢立戰功,如今已然晉升為左路軍主將。

箭矢橫空,劍戟如林,殺聲如雷,血流遍地。公子朝持長戟往復奔走,大聲呼喝調整著各部分兵力的部署,可是知氏大軍攻勢如潮,不斷迫近,他的陣營已經收縮得越來越小了。

公子,我們怕是不成了一名大將急急奔來,一咬牙拔下膊上冷箭,焦急地說道:公子,咱們已經守不住了,請公子離開險地吧。

公子朝頓住腳步,苦笑一聲,嘆道:天下之大,我還能到哪裡去

那員大將本是公子朝自宋國逃到衛國時一直追隨身側的親信,他急急說道:如今晉侯已被圈禁,整個晉國四分五裂,我們如今為誰而戰公子不如便去齊國,公子風流倜儻,才學出眾,在齊國必有用武之地。

公子朝舉目看看中軍和右翼,在知氏大軍的圍攻下,他們的陣地也在漸漸萎縮,三個方陣之間已經有被切斷聯絡的威險,一旦整個軍陣被切割成三段,必然將被知氏大軍徹底吞噬。

公子朝望著中軍那面仍在風雨中飄揚地帥旗,臉上陰晴不定,神色變幻不定,始終不一言。

嗨那員大將突然出矛,替公子朝撥飛了一盅失去勁道地流矢,焦急地說道:公子,此時不走,一旦知氏大軍行成合圍,那時再想走可來不及了。

公子朝咬牙,突然說道:不不能走

那員大將正待再勸,卻見公子朝轉過身來,目光灼灼地盯著他,獰聲說道:把我軍中大旗倒懸升起。

那員大將一呆,失聲道:公子你想

公子朝直勾勾地看著中軍那面帥旗,臉頰抽搐了一下,從牙縫裡蹦出一個字:降

那人愕然張大嘴巴,站在那兒半晌說不出話來,公子朝向他狠狠一瞪,厲聲道:還不快去

是。是是那人一驚跳起,連聲答應著退了幾步,忽然返身奔去。

公子朝大營中的將旗倒懸升起,簾引起一陣騷動。整個戰場本來就像在一堆堆礁石中尋找出路地洪水。不斷碰撞澎湃著,當降旗亮出來地時候。戰場上頓時一片譁然,動盪廝殺地地方猛地靜止下來,靜觀戰場變化的各處主將陣營卻紛紛騷動起來。

知氏大軍的士兵們紛紛停止了前進地腳步,將官們扭頭尋找著自己的主帥。等候進一步地指示。公子朝一方的士兵一見主將亮旗投降,都茫然退了下去,紛紛向大旗方向靠攏。

遠處,知氏站在一輛戰車上正在靜觀整個戰場變化,忽然見到晉軍左翼亮起降旗,他先是一怔。隨即便出輕鬆的笑意。

來人,派人去公子朝軍中傳令,命他們放下兵器,就地候命。命荀望抓住機會,繞過公子朝,攻擊晉軍主帥姬叔獻的本陣

諾那傳信兵答應一聲,剛想轉身離開,公子朝軍中又生異變。只聽一陣戰鼓聲起。知氏面色不由一緊,急忙抓住車欄翹望去。只聽倒懸地公子朝帥旗一陣擺動,頂部塗金的旗尖突然用力向前一指。在空中劃過一道金輝,隨之集合起來的士卒們吶喊著舉起刀槍,向大旗所指廝殺過去。

大旗所指,正是姬叔獻的晉軍本陣。

知氏大軍本陣,知旬櫟眼見如此情形,不由為之呆住。呆了半晌,他方輕輕一嘆,喃喃低語道:這個公子朝,還真是一個人物。降不住他的人,便如腹揣毒蛇,隨時會遭他的反噬。若是降得住倒是一只好狗。可惜我沒有機會一試了,哈哈哈哈

夕陽西下,大地一片蒼茫。

在這場大戰中倖免於難沒有被踐踏成泥地幾枝蘆葦在夕陽下輕輕地搖曳著,屍橫遍野,鮮血仍在汩汩流淌,滋潤著蘆葦的根系。只是不知,當秋高氣爽時節,蘆葦花開的時候,那花兒會不會也變成了紅色。

一輛囚車孤零零地立在夕陽下,車中是一個被剝去甲冑外袍,只著白色小衣的男人,髻已被打散,披頭散,隨風飄,彷彿早開了幾個月的蘆葦花。

公子朝被溼牛筋牢牢地綁在囚籠裡,已在烈日下曝曬了小半天的功夫,此時已是嘴唇皸裂,兩眼無神。他掙扎不動,也無法掙扎,沾了水的牛筋在烈日下曝曬後便漸漸收緊,已經深深勒進了他的胸腹和胳膊,以致血流不暢,雙手雙腳已完全麻木,要不是被架在這木籠囚車中,他早就倒了下去。

他失神地看著四處縱橫交錯地屍體,那其中有敵人地,但更多的是他戰友。被他出賣了地戰友,和隨他一起被出賣了的戰友。

他完全想不出,自己賭這一局怎麼會這麼慘,臨陣倒戈,並助他知旬櫟殺入姬叔獻地中軍大營斬其級,這是何等大功,知氏怎能不顧道義,反在他提著姬叔獻的級入帳請功時把他抓了起來。

知氏笑納了他的軍隊,卻義正辭嚴地大罵他叛宋而投衛,叛衛而投晉,如今又叛晉而投知氏,寡廉鮮恥,不明忠義真是笑話,他知荀櫟如果有忠有義,又怎麼會背叛晉侯,生出這場大變

他更加想不明白,知荀櫟既然把他抓了起來,為什麼卻囚而不殺為什麼撤兵時不把他的囚車帶走,為什麼卻把他孤零零的一個人丟在這屍積如山的荒野中難道,他想讓自己活活渴死餓死

縱便不肯受降,也不該把臨陣反戈的降軍將領如此對待啊,公子朝完全想不通。

風中送來一股血腥味,公子朝不禁打了一個寒戰,隱隱有些毛聳然。如果身死之後,和這裡的無數孤魂野鬼同在黃泉相見,那些被他出賣了的人,那些隨他投降,卻因而喪命的親信們會如何對待他

身後傳來一片沙沙的聲音,遠處,似乎還有蕭蕭馬啼。是不是已經黃泉路近了是不是那些冤死的袍澤已經來勾他的魂要他地命了

公子朝心中恐慌,他想轉過頭去看看是什麼出的聲音。可是牛筋縛得緊緊的,脖子上的牛筋已經勒破了他地肌膚,鮮血殷殷,稍稍一動便痛澈入骨。

公子朝動彈不得。忍不住用嘶啞的聲音放聲大呼:是誰是誰在那裡出來給我出來我不怕你,我不怕你。我公子朝堂堂公室貴胄,身份貴不可言。我公子朝堂堂統兵大將,殺人逾萬,殺氣盈野。什麼孤魂野鬼敢來欺我

那麼我這只鬼,敢不敢欺你呢

身後幽幽一聲嘆息,公子朝頓時如遭雷殛,身子猛地僵直,隨即便又因緊勒入肉地牛筋而軟了下去。

一陣奚索的腳步聲響,一個人自車後緩緩踱了過來。車後乃至遠處。還有腳步聲和車輪聲馬嘯聲,可是公子朝猶如未見,他兩眼直,只是看著眼前這人。

這人身著武士袍,打綁腿,腳蹬戰靴,上披半身甲,頭上一隻青銅角獸胄。斜挎弓。背箭壺,盔頂紅纓簌簌直抖。看相貌。唇紅齒白,鼻似懸膽。膚白如玉,蛾眉入鬢,明明俊俏無匹,卻又帶著股子難以掩飾的煞氣。

公子朝身子巨震,剎那間,他彷彿明白了什麼,卻又似變得更加糊塗,只是喃喃地叫了一聲:南子

凝視著他憔悴的容顏,南子忽然微微一笑,暱聲道:子朝啊,你這個冤家,人家還以為這一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呢。

公子朝心中電閃,忽然沉痛道:南子,我卻以為,我一定還能再見到你地。我恨,恨我們的身份讓我們不能長相廝守:恨衛侯霸佔了你卻又冷落了你。我不惜揹負罵名,要借晉軍之力把衛國徹底打垮,只為只為我能堂堂正正的站在你的面前,只為我能堂堂正正的把你抱在懷裡。可惜現在說什麼都晚了,我的一番苦心,唉

他仰天長嘆一聲,有意無意地把淋漓滴血的脖頸亮給南子看:可惜可嘆,我的一番苦心,現在說什麼你都不會信得了。你殺了我吧,只要只要你覺得這樣心裡好過一些。

南子一雙秋水般澄澈的眸子深深凝視他半晌,忽然莞爾一笑,柔聲道:子朝呵你還真是個傻瓜,虧你如此費盡心機

公子朝以為她被自己說的心軟,心中狂喜,臉上神色卻更加沉痛,泣然道:不錯,我是個徹頭徹尾的傻瓜,我只能想出這麼笨的辦法

南子的聲音更加柔媚,語氣中卻帶起一絲輕蔑地譏誚:你呀,這個時候,還想花言巧語地欺騙我,你把全天下人都當了傻瓜不成

公子朝頓時呆住,南子笑的更加歡快:你愛我愛地真是好深啊,當著衛國將士的面說出這番話來,你就不擔心我以後在衛侯面前地日子難過子朝,你永遠只會為你自己打算,為什麼我自以為如此聰明的一個人,卻直到現在才真正看透了你

公子朝的臉色頓時難看無比,怔了半晌,才大聲說道:我我當然知道衛侯現在在你面前也只是一個傀儡,衛宋兩國的世卿公族,現在全在你的掌握之中。

南子點頭,嬌嬌俏俏地頷笑道:是呀是呀,你既然知道,為什麼不來找我,為什麼不想辦法讓我相信你,卻帶著晉軍毀我家園,奪我城池,必欲置我於死地呢

我我,公子朝語塞,漸漸像離了水的魚兒似的,嘴唇不斷張合,卻再也吐不出一個字來。

子朝,你還記不記得,幫你盜符的時候我說過什麼

說過說過什麼公子朝意識散亂,已經完全失去了往昔的精明。

南子嫣然一笑頰酡如桃,眉宇間突然湧起一片煞氣:我說他日你若負我,我必親手殺你

公子朝臉色頓變,顫聲道:南子,你你真的忍心

你看

南子香肩微聳,讓他注意自己身後的箭壺:你看清楚了,裡邊只有一枝箭

她格格地笑。笑聲清脆悅耳,配著她美麗地容顏,彷彿這荒原上的一隻妖魅:這支箭是人家替你擋的國君那一箭呢,人家拱若珍璧。一直留在身邊。

公子朝茫然道:帶帶在身邊,做甚麼

南子不答。忽然轉身走去,獨自一人向前方零落的蘆葦蕩中行走,身姿娉娉婷婷,步態輕盈動人。那款款扭動地腰肢。即便在甲冑掩飾之下,也別有一番人的韻味。

蒹葭蒼蒼,白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就是眼前地蘆葦。芊芊蘆葦,隨意散逸。那幾桿未倒的蘆葦,在晚風中輕輕搖曳,血紅的陽光灑在它們和她的身上,她和它們地身影同樣帶著一份清高一份落寞,一份空靈和恬靜,那柔婉中隱藏著的寧折不彎的氣質,在夕陽下閃耀出繽紛的魅力。

在她的身後,靜靜的。是一輛囚車。再往後。是戰馬n武士綿延數里

他們都靜靜地站在那兒,看著那以夕陽和蒹葭為背景地一位伊人。柔美的身影與這橫屍處處的荒野。構成了一副極具衝擊力的優美畫面,那是一種絕望中的美麗。帶給人的不是希望,卻又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公子朝茫然看著她窈窕的背影,依稀回到了第一次看到成年後的她時心中那種驚豔地感覺,她就這麼一直向前走著,好象要走進那遠遠地蘆葦蕩中,從此遠離這滿是血腥的塵世。

忽然,她地身形一頓,小蠻靴向前輕揚,靴尖吻地,用力一點,扭腰身,弓已在手,那枝箭順勢搭在弦上,懷被輪滿

子朝

南子一聲尖叫,鬆開了箭弦,箭矢掠空,他的血她地淚,同時滾落塵埃

晉國之亂,有愈演愈烈之勢。一時中原諸侯人心惶惶,夾在晉楚之間的鄭國既怕楚國趁機北上撿便宜,順道收拾了它,又怕晉國的亂兵南下,禍害了鄭國百姓,只是陳重兵於南北邊界,戰戰兢兢如臨大敵。

秦國獲悉晉國退兵的真相,深悔錯過了伐晉的最佳時機,但是眼見晉國內亂不休,秦國不甘放棄這大好機會,韓塬駐兵已有趁機出兵干預晉國之亂的苗頭。

就在這時,早已陳兵晉國北方邊界蓄勢以待的齊國出面了。

齊國上卿田乞,受晉國知氏之邀,率七萬大軍入晉,駐兵蓋與城,以齊國的名義邀請晉國六卿世族和鮮虞國衛國宋國舉行會盟,解決晉國之亂。

由於齊國的干預,晉國六卿和參戰的鮮虞衛國宋國得以暫休刀兵,齊聚蓋與商談解決晉國之亂的辦法。

邯鄲趙氏的家主趙午,同趙氏一族的族長趙簡子素來不和,趙簡子在位時他一直飽受排擠,因此對趙簡子葬身火海之事根本毫不在意,也無意為他報仇。如今他只是想如何保全趙氏家族,保全自己的權利地位而已。

由於趙午的妻子是中行氏家主中行寅的胞妹,彼此有著親戚關係,趙午便讓夫人回了趟孃家,說服他的大舅子中行寅與趙氏議和,韓在意對此頗為不滿,奈何他現在的勢力最弱,絕不能再同這唯一的盟友鬧翻,只得忍恨答應。

中行寅自知憑他和範氏的力量,哪怕有鮮虞相助也難以同知氏對抗。如今他們與知氏雖是盟友,將來一旦因為擴充勢力生糾紛,難免要大打出手,而保留趙魏韓三氏的殘餘力量有助於制衡知氏,因此慨然答應下來。他怕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影響知氏,於是又找到範氏家主範吉射,範吉射與他也是姻親,關係比知氏近的多。中行寅向範吉射陳明厲害,範吉射便也轉而表態支援。

此時因驪戎赤狄等蠻族在晉國殺紅了眼,搶黑了心,漸漸有難以控制之勢,已直接威脅到知氏範氏中行氏的利益,而且趙魏韓三氏派往韓塬的大軍也已繞道返回,中都的韓氏魏氏和邯鄲的趙氏實力大增,如果逼的急了他們未必沒有一拼之力,兩相權衡之下,知氏便也順水推舟答應答應下來。

於是昨日的生死對頭,立刻變成了親親熱熱的朋友,開始坐下來商量瓜分晉國的大事。他們給晉侯姬棄疾羅列了十條大罪,予以圈禁,貶晉侯為男爵,食邑只有三個村子。各大氏族以目前所佔的領土確療力範圍,劃地稱國。晉國五分,分別是知氏的荀國範國中行國趙國和韓國。其中韓魏合併,自立一國。

衛國已經奪回的昔日衛國領土,盡數劃回衛國。鮮虞國土向南擴張百里,重新劃定邊界。然後由齊國作說客,朝覲周天子,向周天子請封,從法理上確定五位諸侯的合法性。一時間,竟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在這場晉國之亂中,齊國雖然沒有獲得晉國的領土,但是由於他們的暗中支援,使得晉國世卿瓜分了整個晉國,中原第一強國晉國滅亡了,南方的楚國此時仍未從吳國的打擊中恢復元氣,放眼天下,再無能與齊國爭霸的諸侯。

剛剛成立的五個諸侯國國君投桃報李,在會盟時已一致同意,只俟周天子的誥封一到,便邀請更多的國家舉行一次更大規模的會盟,推舉齊國為天下霸主。齊國在沉寂了一百多年之後,終於再度獲得了齊桓公時的無尚榮耀,有望成為諸侯之長了。

秦國得到齊國出面逼迫六卿罷戰,召開蓋與會盟的訊息後,便知已經失去了擴張領土的最佳時機。秦國開國之君原本不過是周天子的一個養馬人,後雖因功受封於秦,但爵位不高,而且因其出身東夷,中原諸侯視之為野蠻,有什麼會盟素來不與秦國打招呼。這種時候再出兵,簡直就是促成新生的五國結盟同伐秦國,於是只得作罷,怏怏地撤回了伐晉的大軍。

蓋與會盟的時候,距五運午毒擇日已經過去了一月有餘。波及鮮虞秦國衛國齊國的西北晉國之亂剛剛塵埃落定,涉及宋國魯國吳國楚國越國的另一場戰火,又以東夷立國為導火索,在東南大地上點燃了

本书作者其他书: 青萍 大宋北斗司 古劍屠魔錄 雲穹之龍王覺醒 捕星司之源起 南宋異聞錄 八戒戀晴空 俯仰三生石上緣 夜天子 未來·神世界
相關推薦:問鏡方舟兩千年長生兩千年直播未來兩千年窮鬼的上下兩千年狼神南宋異聞錄賊三國水滸傳·上掌上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