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夏狀元郎->章節

第265章 習慣就好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若浪之真有心編撰教材,老夫願意全力輔佐之。”

這一句,表面上看,這是張籍的承諾,可實際上,卻是他這一輩子所給過的最高的評價。

正如當年前東宮太子當著百官的面,手執說玉柄鹿尾說只有他才夠持有它一般。

張籍的心思倒是很簡單。

那就是對鄭經學識的高度認可。

在這世上, 善於背誦的人很多,但絕大部分都是死記硬背,可是在張籍看來,鄭經是不一樣的,他不僅會背,而且還掌握了所背之書的精髓。

《大學》的精髓是什麼?

不就是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再加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幾樣!

這也確實是儒家的核心主張。

《中庸》的核心又是什麼?

不正是儒家古之聖賢的道統心法, 為人處世之道、德行標準及學習方式等?

因此,經鄭經一說, 他立即認可了將這兩篇從《禮記》中單獨提出來,供士人先行學習的建議。

這還不是最為重要的。

重要的是,鄭經的這一建議,讓張籍認為,鄭經是儒家最近數百年來極為難得一見的天才,已對儒家學說完全的融會貫通。

為什麼會這麼認為?

理由則很簡單。

自秦漢以來,儒家人才輩出,但提出將《大學》和《中庸》從《禮記》中單獨提出來供士子學習的,鄭經確實第一人。

儒家思想著作那麼多,若不是已經對儒家學說完全融會貫通,又哪能提出這樣的建議?

而這一點,就連張籍都自愧不如了。

這就厲害了!

要知道,儒家的著作確實是非常多的,光是最為經典的,就有《易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孝經》《論語》《孟子》《爾雅》這十三經。

而這十三經又全都是古文言文, 出了名的難懂, 後世之人想做到絕大部分涉獵,並融會貫通的,就非常之難。

就好比張籍自己,也只敢說自己通《周易》、《尚書》、《詩經》、《論語》、《孝經》,外加道家的《老子和《莊子》。

而鄭經呢?

據張籍所知,短短的半天功夫,他已在《論語》、《孟子》、《詩經》、《春秋》、《禮記》等方面都已表現出極深的造詣,而聽他四書五經的提法,似乎對《周易》和《尚書》也相當熟悉。

這就厲害了!

要知道,張籍自己也是年少成名,還不到三十歲,就已擁有了比當時那些儒家大儒還要高深的學識,可現在他卻發現,就算是現在的自己,也未必能在學識方面厲害過鄭經。

那還有啥好考究的?

全力輔佐他來編寫儒家標準教材,再次將儒家思想和文化發揚光大,不就是最大的功德,以及對鄭經最高的評價嗎?

只是他這麼一說,可是把其他人給嚇到了。

為啥?

因為他是儒家文廟的主持,公認的當世大儒,對儒家思想和文化掌握得最為厲害的那一個。

在這一點上,連駱斐這位國子監的祭酒都自愧不如。

可現如今,他卻表態說,願意輔佐鄭經來編撰儒家標準教材,這說明什麼?

答案不言而喻。

這下弄得連駱斐都沒法再說什麼了,只能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勞浪之和之言先生費心了,等我回國子監稍作準備,咱們改日再細聊此事。”

他的意思是說,這事就這麼定了,具體怎麼個操作法,下次再詳細談。

這是不得已的事。

要知道,雖然他才是國子監的祭酒,可是真要論在儒家的地位的話,他是不如張籍的,這就好比說他是後世的文化部長,可張籍卻是國寶級的專家學者那樣,他不得不尊重張籍的意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此哪怕他還有啥顧慮,也得先私下裡問清楚張籍的意思再說。

兩位儒家大佬就這麼先行告辭而去。

接著告辭的是鄭衍。

鄭衍是帶著極為複雜的心情離開的。

今天他來書局,是抱著修復跟鄭經的關係而來的,可結果卻並不盡如人意。

他沒想到,出身於鄭氏的鄭經,現在竟然對世家有了那麼大的成見,不僅對鄭氏的很多做法不認同了不說,還把世家當成了當世的禍患。

可對此他又能說什麼呢?

說鄭經是胡說八道?

可鄭經明明說得很在理啊!

假如鄭氏再不反思的話,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將迎來滅族之災?

這是需要他回去後再細細琢磨的事。

而更為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位被鄭氏當成了替罪羊和棄子的同宗晚輩,其學識水準竟然連張籍都如此的認同,那這是不是意味著,鄭經在未來的成就,甚至還要超過鄭氏宗族最為有名的鄭玄?

細細一想,似乎還真不是沒這個可能!

滎陽那幫傢伙,眼睛全瞎了嗎?

竟然把這樣一位了不得的大才推出了宗門!

他越想越氣憤。

而相對較為興奮的,則是留了下來的盧勳和德王爺等人。

他倆之所以留下來,自然是因為還要繼續跟鄭經談辦義學之事。

“嘖嘖嘖,真是沒想到啊,竟然連之言先生都對給了浪之如此高的評價。”

盧勳卻先感慨了起來。

很顯然,他也已經意識到了,隨著張籍的那一句願意輔佐鄭經來編撰教材,就已經意味著,鄭經在儒家已經有了極為尊崇的地位。

這是必然的。

要知道,張籍的那一句,是已經表態了,儒家標準教材編撰的事是由鄭經來牽頭,這也就意味著,等標準教材一推廣,那包括國子監監生在內的幾乎所有儒生,都得尊稱鄭經為先生。

還不到二十歲的儒家先生啊!

這以後還怎麼了得?

此時的盧勳確實又是感慨不已。

儘管他早已認為鄭經有宰相之才,可他還是沒想到,鄭經的學識,竟然連同樣也曾被認為有宰相之才的,張籍這樣的名儒都被折服。

“習慣就好。”

德王爺卻冷不丁地回了他這麼一句。

很顯然,此時的德王爺雖然也同樣震驚,但言語裡卻還隱含著些許的妒意。

是的,習慣就好。

同樣妒意難消的阮留之也默默來了這麼一句。

此時的他在想,之言先生又不是第一個被折服的名士,前面還有我的另一位老師諸糅真人好吧!

唉,我儒家和道家的老師都已經被他所折服,我該如何面對他是好呢?

他又暗暗一聲嘆息。

相關推薦:帶著作弊碼穿遊戲真千金被挖靈根後,哥哥們吐血倒追她在破廟慘死後,哥哥們跪著求原諒從一人開始傳劍長生武道:從武當大黃庭開始地獄手冊重生大唐:請叫我敗家子惡毒男配是女郎大導演從無厘頭開始超級修仙系統九幽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