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大相師->章節

正文 正文_第七百三十三章 吳起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輕輕握住冰蔓的手,調動體內的靈力,李響將靈力送入少許進入冰蔓的身體中。

冰蔓慢慢地睜開了眼睛,柔美的臉上先是害怕,等看清是李響之後,突然坐起來一下將李響死死的抱住,喜極而泣。

“親愛的,別害怕,沒事了。”李響輕撫著她的後背,柔聲安慰道。

將冰蔓從石棺中抱出來,四目相對時,李響看著她的眼睛道:“對不起,是我……”

李響的話未說完,冰蔓就伸手掩住了他的嘴巴,輕聲道:“什麼都別說,抱緊我。”

在一對情侶患難之後的恩愛中,靠在牆角處的阿布嚥下了最後一口氣,下到黃泉與他的族人相聚去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回到晉城之後,在李響的陪伴之中,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冰蔓逐漸從被綁架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又是一段難得清閒的時光,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除了陪冰蔓過兩人世界之外,李響的其餘時間都用在了修煉和畫制符籙上。

經歷了一些事情,李響越發的清楚實力的重要性。就拿去救冰蔓這件事情來說,如果不是矮子張及時出現,結局恐怕將會是很悲慘的。

只有自己足夠的強大,才能夠保護自己所愛和所關心的人。

這天,修煉完畢之後,李響正坐在陽臺上悠閒的曬著太陽看著風水方面的書籍,手機忽然響了起來。

看見手機螢幕上的來電顯示後,李響心中雖然有些不情願,還是按下了接聽鍵。

電話是皇甫晴打來的,肯定不是無聊了打電話來和李響嘮嗑,而是安排工作。這個工作也不是別的工作,而是李響還未完成的任務,找尋九鼎的下落。

之前李響和皇甫晴達成過交易——他幫龍盾局找尋九鼎,龍盾局助他突破到御靈前期。

如今九鼎已經找出了六個,還有三個不知所蹤。

這不,皇甫晴來電的目的就是告訴李響九鼎中其他鼎的下落,目的就是讓他繼續去找。

結束通話電話,李響也沒心情看書了,回房間開始收拾一些東西。這次要去的地方比較遠,是李響長這麼大還未涉足過的地方,位於“世界屋脊”之上的西藏。

晚上的時候,李響和冰蔓吃了一頓燭光晚餐並將自己要去西藏的事情告訴了她。雖然心中多有不捨,但是沈冰蔓並沒有說不讓他去的話,只是囑咐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回晉城之前提前告訴她,她來接。

能夠擁有這樣一個善解人意的女子,當真是夫復何求,李響只覺心間充滿了幸福感。

纏綿一夜,第二天,先送冰蔓去上班,然後李響直接去了火車站,踏上了前往西藏的旅途。

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修煉,李響沒有選擇坐飛機,而是選擇了火車。雖然晉城並沒有直達西藏的火車,但是李響並不趕時間,反正是執行龍盾局的任務,權當去旅遊了。

在臥鋪車廂內,李響開啟手機微信,仔細的看起了皇甫晴發給自己的資料。

資料顯示,目的地是西藏的一處古墓,古墓的主人應該是吳起的妻子。在《韓非子》一書中,有吳起休妻的故事。

是說吳起安排妻子織一條符合規格的帶子,而妻子沒按規格做好,反而漫不經心的敷衍他。吳起比較嚴格、固執古板,堅持要那種規格,於是就休了妻子。

吳起是春秋時代的衛國人,曾經拜曾子為師接受系統的儒家教育,曾子名曾參,是孔子親傳的徒弟。

《孝經》據說就是曾子編寫的,他是一位專注於研究孝道倫理的學者。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司馬遷又說吳起是子夏的徒弟,子夏也是孔子的徒弟,其學術專長是文學藝術。

不管吳起是曾子的徒弟還是子夏的徒弟,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論起輩分,吳起是孔子的徒孫,這在當年華夏學術的江湖上絕對屬於名門正派。

如果放到今天,就憑師爺、師傅和師叔們的面子、地位和人脈關系,吳起完全可以混進某名牌高校當個學術帶頭人,申請個把博士,或者弄點科研經費都不成問題。

不幸的是,吳起生活的年代,學術的江湖如同李小龍時代的武林,講究的是硬橋硬馬的真功夫。

因此,吳起雖然出身名門正派,但那師爺傳下來的金字招牌並沒有給年輕時代的吳起帶來“忽如一夜春風來”式的榮華富貴。

後來吳起離開了曾子,來到了魯國,憑藉著自己師傅的名氣開始為魯國國君效力。

然而,與司馬穰苴、孫武不同,吳起雖然走上了仕途,但是並沒有得到重用。

《史記》只是記載吳起“嘗學於曾子,事魯君”,而沒有記錄吳起當時的級別待遇。顯然,吳起當時並沒有擔任值得司馬遷記載的官職。

直到有一天,迫不及待要出人頭地的吳起為了當大官而義無反顧地殺死了自己的老婆。

有句老話說的好,“一將成名萬骨枯”,對於名將吳起來說,第一個枯的就是自己的老婆。

有一年軍事強國齊國突然發動了對自己的鄰國、文化強國魯國的侵略戰爭,魯國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生存危機。

面對暴力,一切的文化都很無力,因此當時的文化強國魯國雖然擁有以儒家弟子為代表的眾多學者,但是一時之間卻找不到一個能帶兵打仗、以暴抗暴的人才。

於是有人就向魯國國君推薦了吳起,吳起不僅是曾子的徒弟,而且“好用兵”,更重要的是吳起“好用兵”的名聲當時在魯國不能說家喻戶曉,至少也是“小荷已露尖尖角”。

國家危難之際,魯王打算不拘一格啟用吳起擔任魯國的將軍。

然而,作為掌握一國軍隊資源的將軍,吳起不僅需要過硬的軍事指揮能力,還必須透過對其人品和背景的嚴格審查,這是亙古不變的組織程式。

就在吳起眼看當上魯國將軍的關鍵時刻,對他的審查卻出現了問題。

問題出在吳起老婆身上,因為吳起娶了一個齊國的女人當老婆,為此魯國國王和大臣們產生了疑慮,啟用一個齊國的女婿帶兵去對抗齊國軍隊,這事聽起來實在不靠譜。

況且吳起本人就不是魯國人,而是衛國人,他來到魯國追求的無非是掙錢和當官。

如果說吳起因為魯國是自己祖師孔子的故鄉而熱愛魯國勝於熱愛自己的老婆,恐怕沒人相信。

誰能保證一個本身是衛國人的齊國女婿能冒著得罪老婆和老丈人的危險,全心全意為魯國人服務呢?

要說領兵打仗、決勝千里,魯國君臣都沒經驗,但要是說起來怕老婆是個男人都明白其中的厲害,於是吳起老婆的國籍問題就成了吳起登上將軍寶座無法逾越的障礙。

審查通不過,誰也沒辦法,這就是程式的力量。

魯王只好打算另請高明了。

吳起急了,作為一個自幼“好用兵”的知識青年,他的人生追求絕不是像自己的師傅曾子那樣成為一代文化大師,而是像司馬穰苴和孫武一樣成為一代名將。

吳起從小家境殷實,他追求的不是物質財富,而是天下聞名的社會影響力和名垂青史的歷史地位。

但是不幸的是對於吳起來說,要想當大腕走學者路線顯然行不通,文化大師的價值和地位隨著輩分的延續而呈遞減趨勢。

比如儒家,最偉大的大師當然是孔子,他被公認為“聖人”,其次才是孔子的學生們,他們被稱為“賢人”,輪到吳起,他實在不敢想象自己如果一輩子死心塌地跟著曾子最後會成為什麼人。

客觀地說,吳起如果走文化學者道路恐怕連載入史冊的機會都沒有,即便有這樣的機會,很有可能也只是“曾經有一個叫吳起的衛國人,跟隨賢人曾子學習”。

更讓吳起接受不了的是,即使“聖人”和“賢人”這樣的頭銜多半也是百年之後世人給予的評價,當年的“聖人”和“賢人”有相當的比例在生前都相當的寂寞,甚至窩囊。

吳起不是顏回,要他居於陋巷而不改其樂那是萬萬做不到的。

另外,那年頭雖然沒有百家講壇,但是文化大師卻呈百家爭鳴狀遍地開花,一個文化大師想在活著的時候就立竿見影地大紅大紫非常罕見。

然而名將則不同,中國歷史上名將層出不窮,歷朝歷代都有令人景仰的名將,後人很難評價司馬穰苴、孫武、孫臏到底哪一個更偉大。

不論司馬穰苴還是孫武,他們都是一戰成名,在活著的時候這些人就星光閃耀、名滿天下,這才是吳起想要的人生。

衛國的知識青年吳起雖然曾經跟著文化大師學習,但是他早就下定決心要成為殺伐決斷的名將,而不是皓首窮經的學者。

眼看象徵權力的魯國將軍大印和兵符就在眼前,卻因為自己娶了一個齊國的老婆而雞飛蛋打,吳起實在是很著急、很難過。

吳起沒想到自己當初找對象一個不小心給自己的仕途找來了麻煩,人生實在是難以預測,吳起娶了齊國的老婆,齊國就來攻打魯國,而吳起偏偏就在魯國,偏偏魯國又沒有比吳起更合適的人當將軍。

一系列的偶然最後產生了一個必然,立志當名將的吳起親手殺了自己的老婆,以血腥的實際行動表明了忠心和決心。

相關推薦:一品相玉師神級相師詭異相師相師贅婿全能相師天命相師最強的我變成了史萊姆原神我是史萊姆槍神紀最強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