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大唐長公主->章節

第182章 歌盡風流13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武承嗣和武三思年幼時就跟著父親貶出長安,這麼多年, 吃盡了苦頭。

先帝還在時, 太后跟當今天子的博弈難分勝負, 太后的孃家除了一個武攸暨, 和當年榮國夫人楊氏的孃家外, 竟無同宗同源的人可以依靠。

太后思前想後, 決定將武家的子侄召回長安。

武承嗣和武三思諸人苦等多年,終於等到了姑母想起他們的時候, 心中的激動無以言表。姑母將他們帶回長安, 這昭示日後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

因此, 武承嗣和武三思一回到長安, 就沒閒著, 大宴賓客,到處拉攏關係。

誰知他們回到長安沒多久,先帝駕崩, 新帝即位,武則天從參政議政的皇后殿下變成了太后,雖然聖人的遺詔給了她一定的權力,可她看似已經退居二線。

武承嗣和武三思心中有些不甘心,他們的姑母何等人物,又怎會甘於退居幕後呢?

以及,鳩佔鵲巢的武攸暨, 在這時候怎麼一點表示都沒有?

要是太后的影響力漸漸變弱, 日後的朝堂, 還有他們武家人的位置嗎?

此時不是同室操戈的時候,更應該做的是同一陣線。

於是,原本淨往武攸暨心裡添堵的武家兄弟,如今又換了另一種示好的方式對待武攸暨,方式是不一樣了,結果也是一樣的。

武攸暨被他們弄得有氣無力,心裡仍舊堵得慌。

薛紹對武攸暨的情況很是同情,他跟李沄一樣,對除了武攸暨以外的武家人沒有任何好感,但武攸暨心裡已經很堵了,身為好友,他也不能拿武攸暨的倒黴事來高興。

薛紹想了想,安慰武攸暨說道:“你的那兩位族兄,這輩子都不曾在長安享受過,即便是他們的父輩,也沒能得到像他們這般的高官厚祿。人得到了從前不曾得到的好東西,便容易患得患失,失了分寸。”

武攸暨的手摩挲著酒盅,苦笑道:“薛紹,你不是我,不知其中滋味。如今姑母身為太后在大明宮中,聖人即位不久,天下百廢待興,他們只要安分守己,又怎會沒有機會?承嗣族兄終日四處走動,拉攏人心,日前三思族兄也來國公府找我,話裡話外都是要我下次入宮時探一探姑母的口風。都是糊塗膽大的主兒,從前在朝堂上十分活躍的裴炎之人,如今都安分守己,他們卻還要興風作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武家有,薛家有,天家也有。

偏偏,他們那本難念的經,都跟天家的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薛紹拿起酒壺,往武攸暨已經空了大半的酒盅里加滿了酒,“前幾日聖人召我入宮,遇上了太后。我見太后的氣色很好,反而是聖人,自從登基後,臉色差多了。”

如今的薛紹,已經不是過去那個空有凌雲志的少年郎,他在大理寺被狄仁傑打磨培養了幾年,各方面都有長進。

從前李治在世的時候,薛紹心中對武則天這位舅母就有一種敬畏感。李治令他覺得親切想親近,可武則天有時卻令他心中生出一股寒意。

如今李弘是大唐天子,武則天也很少干涉李弘。

可薛紹的內心,總是隱隱有一種感覺,像是一種暗示似的。他總覺得從前便十分熱衷於追逐權力的太后,如今並未生出不問朝政的念頭。她所圖不小,並不滿足新帝只是偶爾去請示軍國大事。

太后似乎正在等待時機。

武攸暨想了想,跟薛紹說:“聖人本就體弱,如今即位,日夜憂思。我記得尚藥局的殷大夫曾說過,聖人的咳嗽之症,最怕憂慮。可偏偏,他又在那位置上,家國天下,事事都要操心,哪能不憂慮呢?”

皇太子又年幼,若是將手中權力分給雍王李賢,更有後顧之憂。

前有玄武門之變,後有承乾太子和魏王因為太子之位同室操戈。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李弘和李賢兄友弟恭,但皇權之下,這些感情到底有幾分是真都要細細掂量掂量。

武攸暨跟薛紹說:“聖人之能,有目共睹。可是你我心中都明白,如此下去,聖人的身體很快便要撐不住了。”

先帝駕崩,新帝的身體要是又撐不住……薛紹簡直沒辦法想象李沄的心裡要難過成什麼樣。

他看向武攸暨,眉目間是掩不住的憂心,“要是聖人也有什麼三長兩短,太平可怎麼辦?”

武攸暨一怔,然後嘆息,“如果真是那樣,太平大概要有煩惱不完的事情了。”

***

李沄暫時沒有煩惱不完的事情,她在公主府裡歇了兩天之後,就跑去了英王李顯的百草園。

百草園裡不僅有英王李顯,還有相王李旦、兩位王妃,就連護國寺的妙空大師也在百草園。

妙空大師見到李沄,雙手合十行了個禮,“見過長公主。”

李沄見到大師,秀眉微挑,笑著說道:“大師又被三兄請來指導怎麼調配香料啦?”

玄奘大師圓寂前,收了李顯當俗家弟子,而妙空大師是玄奘大師生前的親傳弟子。自從李顯在妙空大師那裡發現了商機之後,這些年來隔三差五就去護國寺找妙空大師,這兩年變本加厲,直接將妙空大師請到百草園來。

妙空大師對天生臉皮厚、並且將體統踩在腳下的英王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隨傳隨到,在百草園當個技術顧問。

英王見到阿妹要找妙空大師嘮嗑,很自覺地拉著李旦閃人。

李旦被他拽得很是無奈,“三兄,你好歹讓我跟阿妹多說兩句話。”

“哎,等會兒用膳還愁說不上話嗎?我一看阿妹和妙空大師說話就頭疼,佛祖要是真那麼神奇,我的師父還會圓寂嗎?”李顯不以為然地哼哼,跟李旦說:“阿孃信佛,阿妹時常陪著阿孃,耳濡目染也就罷了,你可別學什麼四大皆空。走了走了,他們說禪沒什麼好聽的!”

李旦:“……”

好說話的相王就這麼被英王拽走了。

李沄與妙空大師兩人沿著百草園的小道往裡走。

百草園裡種著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也有來自異域的香料,在秋風中,草木清香撲鼻而來。

秋日景色本該蕭瑟,可這百草園中一派生機勃勃。

李沄望著不遠處的驪山,青黛山色中夾雜著楓葉的紅,也很好看。

李沄:“春去秋來,時間總是過得這樣快。我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妙空大師還入宮陪先帝和太后清談。”

妙空大師語氣溫和,“先帝與太后心繫天下,雖是和尚入宮陪他們二位清談,實則是和尚受益匪淺。”

李沄微微一笑,“先帝駕崩後,大師也常入宮陪伴太后,我心中十分感激。”

妙空大師腳步一頓,側頭看向李沄。

李沄也停下了腳步。

長公主清豔的臉上帶著笑意,可那笑意卻沒到達眼底。

妙空大師有些怔然。

“當初父親病重,又有太多的人在他耳旁說著不同的話,大師佛法高深,又心繫蒼生,我想,若是能時常讓大師入宮陪父親清談,對父親也是好事。父親駕崩後,大師仍舊能自由出入大明宮,倒是令我有些意外的。”

妙空大師聞言,默默地看了李沄一眼,隨即苦笑著說道:“長公主,和尚一介草民,當初若不是您將我引薦入宮,我如今又怎會深得太后信任?”

說什麼意外,這位長公主在睜著眼睛說瞎話呢。

妙空大師一直覺得李沄將他引薦入宮是另有深意的,他從前一直看不清李沄的用意。自從先帝駕崩後,他開始模模糊糊地瞭解李沄的用意,可仍舊不能徹底摸清。

李沄望著妙空大師,“大師,你可曾想過要當大唐的國師?”

妙空大師低頭看了看自己掌中的佛珠,再抬頭時,臉上神情肅穆,“我佛慈悲,和尚既然已經遁入空門,此生便別無所求,只求天下蒼生無苦無痛,平安康泰。”

李沄卻笑了,“出家人不打誑言,大師你扯謊,不怕晚上佛祖要找你算賬嗎?”

妙空大師:“……”

李沄睨了他一眼,神色淡淡,“若是大師此生別無所求,何必要與英王如此交好?又何必時常與我說佛論道?不怕跟大師直說,我對佛道之事,也並不熱衷,若不是因為太后心中有神佛,我才懶得去看那些高深莫測的佛法。”

妙空大師神色訝然。

把話挑得如此明白,想來這位長公主是要找他攤牌的。

果然。

李沄低頭整了整纏在手臂上的披帛,慢悠悠地跟妙空大師說道:“先帝去世後,大師常入宮與太后清談,也知道太后並非是安於在後宮頤養天年之人。當今聖人自小體弱,皇太子年幼,至於深受聖人信任的雍王李賢……他與太后的感情,相信大師也有耳聞。聖人自從登基後,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能熬到秋天還沒倒下,已是強弩之末。”

妙空大師正色說道:“聖人宅心仁厚,心懷百姓,佛祖自會保佑他長命百歲。”

相關推薦:木葉:從只狼來的鳴人我編的假預言竟然都成真了?一切從大唐雙龍開始長公主今天登基了嗎修仙之三界長公主星魂帝主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蒼天聖道從快閃之星開始縱橫DC雷神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