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大唐長公主->章節

115、有匪君子45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115

上元二年的春天, 太平公主十歲。

這年的三月,皇后殿下武則天再度舉行親蠶大典, 這是皇后殿下連續兩年舉行親蠶大典。

聖人李治去年因為過量喝酒, 誘發了頭疾之後,精力就大不如前,皇后殿下與群臣議政的次數也變得頻繁了。

連續兩年舉行親蠶大典, 那是以前從來都沒有過的。

李沄知道母親的用意, 母親是希望藉此提升自己在民間、在朝廷的聲望。

不過小公主如今不操心母親的事情,母親是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她想要做什麼, 從來都不需要旁人為她操心。

陽春三月,太掖湖邊的槐花林開得正好,桃花也正值花季。

粉色的桃花瓣被春風吹下指頭,落在碧波盪漾的太掖湖裡, 花瓣隨著波浪一蕩一蕩的,像是小舟一般。

李沄和周蘭若在丹陽閣中待得悶了, 派人去東宮,說想約太子妃一起到太掖湖上泛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楊玉秀聽到兩位貴主相約,便笑著應下,換了一身輕便的常服, 在一群侍女的擁簇下去了丹陽閣,打算和李沄一起到太掖湖去。

在去往丹陽閣的路上,恰好遇見上完大朝會回東宮的李弘。

青年太子穿著一身朝服,從前方匆匆而來, 後面跟隨著一群宦官,他的神情肅穆,大概是在大朝會上發生了什麼鬧心的事情。

楊玉秀遠遠見到了李弘,便恭立在一旁,等著他過來。

李弘心裡有些不痛快,剛才在大朝會上,有大臣提出如今突厥雖然不曾大規模進犯大唐北境,但最近一年多,突厥士兵時常侵擾大唐邊境居民,實在可惡。

這幾年大唐先是打敗了吐蕃,在打敗了吐蕃之後,又將高麗的反叛勢力鎮壓了,如今安西大都護府和安東大都護府遙相呼應,也該給突厥一個迎頭痛擊,省得突厥天天在北境無事生非。

以皇太子李弘為首的一群大臣並不主戰,李弘認為,自從大唐開國以來,征戰不斷。

連年征戰,國庫都快被打空了。

若是沒有遇上天災人禍,倒也好說,若是遇上了天災,則民不聊生。

四年前,薛仁貴大敗吐蕃,西域諸國好不容易安定下來,雖然偶有摩擦,但與百姓的安居樂業相比,那點小摩擦就不是事。安西都護蘇子喬鎮守西域,吐蕃與大唐目前的相處還算友好。

西域安定了,東邊邊境又不安穩。

去歲過年,高麗反叛勢力滲透到長安,想挾持太平公主為人質,與大唐天子談判。

可惜高麗反叛勢力功虧一簣,沒能得逞。

在大理寺丞狄仁傑的主持下,滲透長安的高麗舊部勢力被連根拔起,如今安東的高麗各部落也開始步入正常的軌道。

李弘認為大唐境內如今好不容易總體安定,正是休養生息的好時機。

可也有好戰者站出來,說太子殿下可別忘了,當日吐蕃是如何挑起戰事的。當初吐蕃屢屢進犯大唐附屬國吐谷渾,那時我等也認為吐蕃與吐谷渾相鄰,偶有摩擦並非大事,因此聽之任之,結果呢?吐蕃狼子野心,一把吞併了吐谷渾。如今雖然吐谷渾已經復國,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如今突厥屢屢進犯,朝廷應該當機立斷,馬上集結兵力,將吐蕃想要侵犯大唐領土的念頭掐滅在搖籃裡才對。

一場大朝會,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聖人聽得太陽穴突突地跳,也沒說到底是戰還是不戰,就讓吵得熱火朝天的兩波大臣各回各家了。

想著大朝會上發生的事情,太子殿下眉頭緊皺。

他想到楊思儉跟他提過的修建巴蜀到長安的陸路之事,那張地圖他也看過,若是能修成,對大唐境內的通商大有好處。若是此時又要徵集兵力去打仗,這路什麼時候能修?

窮兵黷武不可取。

李弘心中一邊想著事情,一邊腳步生風,呼呼往前走。

走了幾步,抬眼,便看到前方由侍女們擁簇而來的太子妃。

李弘微微一怔,臉上凝重的神情褪去,眉目隨即染上了淡淡的溫柔之色。

楊玉秀望著由遠及近的李弘,盈盈行禮,“殿下。”

李弘上前,將她扶起,“太子妃是要去哪兒?”

楊玉秀仰頭,眸中神色溫柔,“太平公主與永安縣主說今日天氣好,想去太掖湖上泛舟。”

李弘笑著,伸手整了整楊玉秀的披風,“太平和永安在丹陽閣又坐不住了,她們玩起來難免會不知輕重,你去看著她們也好。”

楊玉秀笑著頷首,“殿下放心,妾會照顧好她們的。”

李弘點頭,轉而看向楊玉秀身後的侍女們,沉聲說道:“你們照顧好太子妃,不得有任何差池。”

身後侍女忙不迭地行禮,應了聲“唯”。

楊玉秀微笑著,“殿下快回去吧,妾會照顧好自己的。”

李弘又看了楊玉秀一眼,便回去了。

楊玉秀站在路旁,看著太子殿下遠去的方向。

其實李弘的背影已經被跟隨在後的宦官淹沒了,可她卻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彷彿能透過那群浩浩蕩蕩的人群,看到她心之所繫的人影似的。

***

丹陽閣的大門到小公主待客的正廳是一條廊道,廊道兩側種了垂柳。如今陽春三月,垂柳長出新葉,在柔和中的春風中擺動著。

小公主早就吩咐了宮人,若是太子妃到來,不必通傳。

楊玉秀入宮已經好幾年,對小公主的習慣也摸得一清二楚,又不是什麼正規的場合,一家人之間,不必拘於禮節。

陪著太子妃前來的侍女都安靜地待在了丹陽閣一側的抄手迴廊上,楊玉秀順著廊道走進去,只見穿著一身淡櫻色衣裙的小公主正在跟永安縣主說話。

小公主站在正廳上,身姿筆直。

槿落上前,替她披上了一件白色滾毛的帶帽頭蓬。

楊玉秀看著笑意盈盈的少女,臉上不由自主流露出笑意。

隨著小公主年齡的增長,容貌是越發的漂亮。

楊玉秀想起當年在驪山下梨花苑中遇見的小女娃,笑意更深。

——那個粉妝玉琢的小女童,如今已經初現風華。

在正廳裡的李沄看到了楊玉秀,十分高興地出來相迎,“阿嫂來了。”

說著,就十分親密地挽著楊玉秀的胳膊,招呼她進去坐。

槿落奉上了熱茶給楊玉秀。

楊玉秀接過茶盅,一雙美眸看向李沄,溫聲說道:“太平久等了吧?本該是早些來的,但是在來的路上,你的太子阿兄剛下朝,便與他說了兩句話,耽誤了時候。”

說起李弘的時候,楊玉秀雖然面帶微笑,眉目也掩不住輕愁。

李沄發現了,每次楊玉秀心中擔心李弘的時候,就是這副模樣。

小公主神色一整,關心問道:“近日太子阿兄身體如何?”

“挺好的。如今春暖花開,殿下的咳嗽之症已經好了許多,夜裡也能睡得安穩了。”說起李弘,楊玉秀的語氣總是不由自主變得溫柔,她笑著望向李沄,神情有些無奈,“可殿下總是閒不住,聖人和皇后殿下本是希望他能多歇息一些時日,再去大朝會的,可他倒是好,精神才好了些,便急著去上朝了。方才回東宮的時候,我瞧他十分嚴肅的模樣,大概在大朝會上發生了什麼事情,還無法解決罷。”

楊玉秀性情溫柔端莊,東宮有她主持,事務井井有條。

但朝堂之事,楊玉秀極少過問。

武則天對楊玉秀很滿意,時時誇獎她。

李治也很滿意,也經常跟自己的皇后說,太子殿下得了楊玉秀這個太子妃,他再也不用擔心太子了。

李沄向來都十分喜歡楊玉秀,溫婉大方,又心存善念。楊玉秀入主東宮已經整整三年了,這三年中,除了她沒能為李弘生一個孩子,實在是沒什麼值得詬病的了。

再說了,李弘沒孩子,也不是楊玉秀的錯。

這不是東宮裡其他的妃子,也都沒有訊息麼?

李沄笑著寬慰楊玉秀,“阿嫂別擔心,太子阿兄的咳嗽之症,總是在天冷的時候才容易發作。如今春暖花開,又有阿嫂精心照顧,太子阿兄會好好的。”

楊玉秀笑著點頭。

李沄看著楊玉秀舒展開的眉目,自己卻在心裡擔憂起來。

歷史上的太子阿兄,是在這一年的春天,於東都洛陽的合璧宮去世。

今年父親和母親都去東都洛陽,太子阿兄大概是不會有事的吧?

如果歷史上的太子阿兄是被母親毒死的,那大概是不會有事的。

如今父親放權,母親和太子阿兄兩人中間有個楊思儉周旋,母子關係並不緊張。

去年的時候武攸暨將妙手大師改過的地圖交給了楊思儉,楊思儉看過之後,讚歎不已。

楊思儉拿著地圖去找李弘,說如今西域到長安的商路開通了,關中商人跟西域胡人的生意做得越來越大,商路沿途的州府發展得都不錯。若是巴蜀之地到關中的陸路能修好,不僅有益於大唐的糧食運輸,從西域到長安的商路,便能順著修好的陸路貫穿大唐。

李弘看了地圖,又招來了東宮的屬官來商議,覺得此路若是能修成,確實是利國利民。

李弘誇獎楊思儉,楊思儉卻笑著說此事臣不敢居功。

此時已經入朝拜相的楊思儉,很是懂得韜光隱晦的道理。

有時候功勞太高,容易招人眼紅,他既是皇后殿下的表兄,又是太子殿下的岳父,皇親國戚,又位高權重,並不需要再攬什麼功勞上身。

對於修路之事,楊思儉直接把功勞歸於武攸暨身上。

武攸暨是閻立本的關門弟子,閻立本如今人已經去世,可桃李滿天下,大名鼎鼎的大理寺丞狄仁傑,是他的學生,工部的許多官員,都是他一手提拔。

武攸暨身為閻立本的親傳弟子,在尚且不到十歲的時候,就已經為如今的安西都護蘇子喬設計府邸。

如今在驪山腳下的百草園,也是由武攸暨親手設計。

自古英雄出少年,武攸暨天賦異稟,又有名師指導,能有如此成就並不奇怪。

李弘在父親李治面前,沒少誇獎武攸暨。

皇太子這麼讚賞皇后殿下的娘家人,能跟母親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嗎?

——那是不可能的。

李沄不擔心母親會毒死李弘,她擔心歷史上的太子阿兄是因病猝死。

如果太子阿兄是因病猝死的話……按照長幼有序的原則,下一個皇太子就是雍王李賢。

想到像是被母親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二兄李賢,小公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要是二兄當上了皇太子,那就壞菜了。

楊玉秀不知道小公主的心事,正在笑著跟周蘭若說話,周蘭若說去年的時候城陽姨母釀了梅子酒送進宮裡來,皇后舅母和太平都很喜歡。她前些日子看了酒譜,酒譜上有說桃花酒怎麼釀。

永安縣主想等會兒泛舟之後,跟太子妃一起去收集桃花,回來釀桃花酒。

楊玉秀聽著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若是釀得好了,到了今年中秋節的時候,便能拿出來喝了。

小公主對釀桃花酒沒有興趣,她只想知道今年中秋節的時候,太子阿兄還能不能像從前一樣陪她賞月。

嚶。

真是愁死個人了。

於是,本該享受大好春光的小公主,因為知道得太多,天天擔心太子阿兄會猝死,晚上做起了噩夢。

皇后殿下和聖人得知寶貝女兒連日噩夢纏身,很是擔心。

聖人李治和皇后殿下親自帶著尚藥局的殷大夫到丹陽閣,說是讓殷大夫給小公主摸一下脈象,給她開一些安神養氣的藥膳吃一段時間。

李沄一聽到藥膳兩個字,就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殷大夫開的藥膳挺好的,能把人養得白白胖胖,就是要忌口,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嘴裡淡得沒味兒,吃什麼都不香。

小公主不想過那樣的苦逼日子,抱著母親撒嬌,“太平沒事,太平不想吃藥膳,就讓殷大夫給太平配一些安神用的薰香就好。”

聖人雙手揹負在後,看抱著母親撒嬌的小女兒,板著臉說:“又不是叫你喝藥,不過就是吃點藥膳而已,不許任性。”

李沄委屈巴巴地望向父親,語氣也委屈,“可我沒病啊,不過就是做了個噩夢而已。”

李治看著女兒皺著眉頭的委屈模樣,又想起小公主年幼時因為一場噩夢而引發的大病……覺得這時候,斷然是不能隨她胡鬧的。

聖人硬起心腸,“不行,必須得吃藥膳。”

李沄私下跟周蘭若唸叨,“我曾經聽說,男人到了中年性情便會變得反覆無常,很不講理。我的阿耶雖是天下最好的阿耶,可到了中年,也逃不過那樣的命運。”

聖人舅父在永安縣主的心中,就跟個謫仙人似的,此時聽到小公主這麼唸叨聖人,自然是不敢搭腔的。

就算永安縣主心中十分好奇小公主到底是從哪兒聽到那樣的話,也不敢多問。生怕多問一句,就褻瀆了她的聖人舅父。

李沄唸叨了兩句,見周蘭若一副“我什麼都沒聽見”的神情,自討沒趣,乾脆不唸叨了。

藥膳也吃了,薰香也用了,小公主依然睡得不安穩。

槿落秋桐都十分著急,就連華陽夫人庫狄氏都入宮來小住,陪著小公主,仍舊是沒什麼用。

皇后殿下看著女兒眼底下的陰影,很是心疼,跟聖人說:“太平夜裡被噩夢所擾,天天都睡不安穩,不如叫感業寺的師太到丹陽閣念念經吧。”

要是擱在平時,聖人說不準會說皇后殿下病急亂投醫,他的小公主出身尊貴,邪祟見到她自會退避三舍,豈敢去糾纏她?

可如今小公主已經連續半個月沒睡個安穩覺了……李治心情有些沉重地點頭,說:“也好。”

李沄看著父母為她睡不好的事情憂心,也是有苦說不出。

她倒不是心裡有多害怕,只是心裡有事放不下,自然而然就會睡得不安穩。

噩夢也沒有天天做,就是頭一天的時候夢到太子阿兄七竅流血、倒地而亡的模樣而已。

可不管她怎麼跟父母解釋,都沒用。

好不容易,熬過了春天,迎來初夏。

皇太子李弘還在東宮裡好好的,天天活蹦亂跳。

聽說前兩天的大朝會上,太子殿下還舌戰群儒,將那些鼓吹聖人派兵攻打突厥的主戰派反駁得跟鵪鶉似的一聲不吭。

——至此,李沄心中的大石才終於放下。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2-03 18:47:37~2020-02-04 15:58:5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香雪海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抑止之輪 30瓶;阿喵小姐 20瓶;阿易小女友 10瓶;澧有芷兮、kkkkkkk匿了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相關推薦:木葉:從只狼來的鳴人我編的假預言竟然都成真了?一切從大唐雙龍開始長公主今天登基了嗎修仙之三界長公主星魂帝主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蒼天聖道從快閃之星開始縱橫DC雷神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