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大唐長公主->章節

110、有匪君子40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110

李沄在城陽長公主的公主府裡用過了午膳, 在大明宮的宮門即將要關閉前,才帶著永安縣主周蘭若回宮。

蘇子喬帶著常服的羽林軍護送小公主回宮後, 向聖人李治覆命。

在蘇子喬離去前, 李沄忽然喊住了他。

“子喬。”

蘇子喬腳步一頓,轉頭看向李沄。

李沄本來是不想多話的,可是臨到頭來, 卻沒忍住, 小公主跟蘇子喬說道:“你和韋家小姐姐的婚事,我都聽說了。”

蘇子喬並不意外。

他的第一門親事是兵部侍郎家的小娘子程馨,如今程馨正在感業寺裡帶髮修行, 雖然日子有些清苦,可兵部侍郎家也不缺銀子。有錢使得鬼推磨,程馨要在感業寺帶髮修行,銀子給到位了, 感業寺的師太都直接將她收了當俗家弟子。

程馨如今在感業寺中主持感業寺附屬病坊的事務,一般大規模的寺廟, 都有收治窮苦病人的病坊,也是一種民間救濟。

感業寺中住的是尼姑,收容的自然也是寡婦和女棄嬰較多,程馨出身好, 讀書寫字都難不倒她。她在感業寺中,一邊幫著師太醫治病坊的病人,還一邊教那些寡婦女童認字,完全沒有要回家嫁人的意思。

關於蘇子喬與程馨的婚事, 本已被人遺忘。

可隨著韋家小娘子生了急病,而蘇子喬和韋氏解除婚約的事情發生,那些本該被遺忘的事情又再度被人添鹽加醋地流傳。

自家阿兄蘇慶節,每次聽到這些流言蜚語,便會氣得臉色發白。

蘇子喬叫兄長別讓人去打聽,可蘇慶節偏不聽,明知道打聽回來的絕不是什麼好話,還非要聽。

——簡直是自找罪受。

小公主性格活潑開朗,好奇心又旺盛,聽說過他的親事並不奇怪。

蘇子喬望著夕陽下的李沄,夕陽將她的身影拉得很長,清麗的眉目有著關懷之色。

青年朝李沄微微一拜,徐聲說道:“公主放心,子喬從不活在他人的眼光中。”

悅耳好聽的男中音,在傍晚的微風中送到李沄的耳邊。

李沄朝蘇子喬展開笑顏,“那就是我多慮了。”

蘇子喬:“若是公主沒有旁的事情,子喬先行告退。”

李沄揮了揮手,讓青年離開。

夕陽下,青年頎長挺拔的背影漸行漸遠。

李沄想,其實她一直對蘇子喬青眼有加,是因為蘇子喬是個很堅定的人。

父親說蘇子喬是個難得的軍事奇才,事實也確實如此。可除此之外,蘇子喬心志很堅定,並且從來不為外界的壓力或是目光,改變過什麼。

在紙醉金迷的長安,不見他迷失在繁華之中,在黃沙滾滾的苦寒之地,也不見他不甘寂寞。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

古往今來,但凡成大事者,都有著十分堅定的心志,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為之堅守。

那蘇子喬心裡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呢?

李沄想了想,覺得為將者鎮守一方,安西都護蘇子喬此刻的心思,應該是沒放多少在兒女情長上。青年大概做夢都在盤算何時能領軍長驅直入吐蕃境內,將吐蕃打得跪地求饒,然後再把西域諸國收拾得服服帖帖,永不再生出要侵犯大唐的心思罷。

李沄回了丹陽閣,在侍女的服侍下換了小郎君的衣服,又換上了一身淡櫻色的小裙子,梳妝打扮好後,已經是掌燈時分。

丹陽閣通往清寧宮的路上掛著大紅燈籠,燈籠全部都點了起來,像是黑夜中的一條明路。

李沄帶著周蘭若到了清寧宮去拜見母親。

武則天正在清寧宮的東暖閣等著小公主,見到了李沄牽著周蘭若前來,便笑著問道:“今天在城陽長公主家裡見到了薛紹,滿足了?”

李沄跑到母親的身旁,開心地點頭,“薛紹表兄恢復得挺好,精神看著也不錯。他跟太平說,在公主府中待了一個月,城陽姑姑讓人為他裁新衣的時候,發現他腰圍寬了一寸呢!”

武則天神色莞爾,一雙明眸便落在了周蘭若身上。

周蘭若乖巧地向皇后舅母請安,然後又跟皇后舅母說她出宮的這一個月,得閒的時候畫了一幅佛像,如今特別送來給皇后舅母。

然後讓侍女將她帶入宮的佛像拿給武則天看。

“永安畫的菩薩,不管是什麼姿態神情,都像極了阿孃。”李沄坐在母親身旁,挽了母親的胳膊,一起看著侍女展開的菩薩畫像。

只見小公主嬌笑著問母親:“阿孃,您看像嗎?”

畫中的菩薩穿著一身白色的衣裳,姿態端莊而雍容。只見那畫中的菩薩站在一棵巨大的海棠樹下,慈眉善目,在她的裙角邊,站著一隻仙鶴。

李沄指著那棵海棠樹,笑著說道:“看,那就是外面的海棠樹。永安每次畫菩薩的時候,總是想著阿孃的模樣。”

武則天目光從那幅菩薩圖上移開,看了看依偎在身邊像個小話癆似的寶貝女兒,又看向恭立在旁的周蘭若。

周蘭若咬著下唇,雙目帶著忐忑看向皇后舅母。

武則天笑了,然後讚許說道:“畫得不錯。”

周蘭若松了一口氣。

“永安畫的菩薩,定然是很好的。”李沄笑著跟母親說,“這幅菩薩圖裡,菩薩還拿著一枝盛開的海棠花,算是春景圖。清寧宮四時風景也不同,等永安得閒,讓她將夏景、秋景和冬景的菩薩圖都各畫一幅,這樣四時風景都湊齊了,阿孃就能收藏起來啦。”

武則天被女兒逗笑了,她伸手刮了刮李沄的鼻樑,“太平也不怕永安累?”

還不等李沄說話,周蘭若就忙不迭地說道:“皇后舅母,永安不累。”

武則天面上帶著微微的笑容,看向周蘭若。

從前的時候,她十分喜歡眼前的這個小貴主。

周蘭若聰明活潑,與母親臨川長公主相比,周蘭若身上不僅沒有臨川長公主那樣步步為營的心機,還有著一副赤子之心,與她的小太平很合得來。

只是……周季童為了周蘭若不顧公主安危一事,令武則天再也無法像從前那樣對待周蘭若。

但李沄卻很喜歡周蘭若的陪伴。

她和李治富有天下,他們的太平公主理應可以隨心所欲地做她想做的事情。

不過是希望從小陪伴在宮裡的周蘭若,可以繼續在宮裡陪她,這樣簡單的心願,當然是可以滿足的。

武則天的目光從周蘭若身上移開,淡笑著說道:“那好,等永安畫好了,再拿來清寧宮給我看看。”

周蘭若一怔,隨即高興地點頭,“皇后舅母放心,永安會好好畫的!”

李沄看著周蘭若的模樣,心底也暗暗松了一口氣。

先前母親雖然讓人接周蘭若入宮,可週蘭若到底能在宮裡待多久,她也拿不定主意。如今看母親的模樣,除非是周蘭若長大後要出宮待嫁,否則都可以留在宮裡陪她。

這真是太好了!

李沄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又十分感激母親。

小公主抱著母親的胳膊,用甜膩的聲音跟母親撒嬌,“阿孃,您對太平真好!”

皇后殿下看著恨不得能一頭扎進她懷裡撒嬌的小公主,心中既是無奈又是柔軟。

武則天摸了摸李沄烏黑的頭髮,伸手將她摟進了懷裡。

***

在李沄出宮去看望平陽縣子薛紹的三天後,蘇子喬啟程離開長安。

小公主言出必行,又纏著父親說要出宮去送蘇子喬,便在雍王李賢的陪同下,在長安城門外送別了安西都護蘇子喬。

三月初三,上巳節。

芳華正茂的韋家小娘子,重病不愈,化作一縷芳魂消失在人世間。

李沄在東宮聽太子妃楊玉秀說起此事的時候,也只能是說一聲可惜。

若不是忽然染上了急病,這個韋氏本是可以成為蘇子喬的良配的。

英雄美人,也能成為一段佳話。

而事到如今,只能感嘆一句造化弄人。

楊玉秀曾經與韋氏有數面之緣,說起紅顏薄命的韋氏時,難免有些感傷。可她也不願跟李沄多說這些事情,年輕的生命逝去了雖然可惜,但李沄與韋氏素未謀面,並不能體會她心中的感傷。

人與人之間的喜怒哀樂其實並不相通。

楊玉秀轉而跟小公主說起十天後,皇后殿下要舉行親蠶大典的事情。

這是太平公主出生後,皇后殿下武則天第二次舉行親蠶大典。李沄還記得母親第一次舉行親蠶大典的時候,她才四歲,那時她年齡尚小,體力也不足,全程就是一個提線木偶,旁人怎麼說她就怎麼做,等母親親蠶大典結束,她就累得睡著了。

“我記得上次阿孃舉行親蠶大典的時候,永安也去了。那時永安和我都還沒長大呢。”

太子妃看著端坐在前方喝茶的兩個小貴主,笑道:“太平和永安如今也還沒長大啊。”

周蘭若將手中的白釉荷葉杯放下,一本正經的神情,“比起上次,我和太平如今已經長大了許多啦!”

永安縣主在宮裡的時候本就喜歡粘著小公主,恨不能變成小公主的影子。這次她出宮一個多月,進宮之後,開始變本加厲地粘著小公主,李沄到哪兒,她就跟到哪兒,弄得李沄哭笑不得。

可週蘭若卻神情肅然地跟小公主說:“我算過了,如果我十五歲就要嫁人,那我能陪著太平的時間也沒多少天了,一定要珍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沄:“……”

弄得跟生離死別似的。

但考慮到如今臨川長公主和駙馬都尉周道務正在涼州,留在長安的周季童日前又被趕去昭陵為先帝守墓……李沄也沒忍心說周蘭若什麼,只得是她怎麼高興,就隨她怎麼做。

楊玉秀聽到周蘭若的話,啞然失笑。

太子妃那雙含著笑意的美眸望向周蘭若,忍不住逗她,“長大了許多,是長大了多少啊?”

周蘭若嘻嘻一笑,壓低了聲音,用神秘兮兮的語氣跟楊玉秀說道:“皇后舅母親蠶的那天,我們說不定能看到三表兄未來的王妃哦。”

太子妃微微一怔,隨即好笑地睨了周蘭若一眼,“莫非永安知道皇后殿下和聖人心中屬意的小娘子?”

周蘭若坐在李沄身旁,下巴微微揚起,帶著幾分得意,“我不知道,可是太平知道。她跟我說,她在清寧宮的時候見過那個小娘子的畫像。”

縱然端莊淡定如楊玉秀,聽了周蘭若的話,心裡也有些蠢蠢欲動了。

到底是尚且不到二十歲的年輕女子,擱在李沄曾經生活過的後世,那正是愛鬧愛玩的年紀呢。

楊玉秀瞪大了美眸,禁不住好奇地問道:“太平,那小娘子是誰啊?”

小公主捧著白釉荷葉杯,慢悠悠地將杯裡的熱茶喝完,才跟楊玉秀說道:“那個小姐姐,阿嫂或許是見過的。”

楊玉秀一聽,心裡更好奇了。

李沄看著向來端莊美麗的楊玉秀,此刻像是好奇寶寶似的神情,心裡也覺得有些好玩。她將手中的荷葉杯擱下,跟楊玉秀說道:“那個小娘子,是吏部侍郎的親侄女。”

楊玉秀愣住,“吏部侍郎?是韋侍郎嗎?”

畢竟,吏部侍郎有兩個,一個姓韋,一個姓秦。楊玉秀從不認識年齡適婚的、姓秦的小娘子。倒是韋侍郎家中,除了韋侍郎剛去世的小女兒之外,還有一個小娘子她曾見過的。

韋侍郎官至吏部侍郎,身居高位,可他的弟弟韋玄貞還是普州參軍。

參軍官職並不高,官職不高,並不代表門第不高。

韋氏一族是名門望族,韋玄貞的妻子出身博陵崔氏,都是望族之後。

他們的女兒小韋氏,相貌才華與堂姐不相上下,一家有女百家求,只是前來求親的人沒有一個能令韋玄貞和崔氏滿意。

直到日前,聖人李治有意無意地跟吏部侍郎打聽小韋氏。

自己的女兒得了急病香消玉殞,這心裡頭還悲傷著呢,聖人就向他打聽侄女的婚嫁之事。

韋侍郎也是不容易。

韋侍郎心中為了女兒的去世難過,卻並不妨礙韋玄貞和崔氏為小韋氏有希望要成為皇家媳婦而高興。

楊玉秀都不由得同情起韋侍郎來。

李沄跟楊玉秀說:“對,就是韋侍郎的侄女。我聽阿孃說,韋參軍和他的娘子聽說了此事之後,二話不說便答應了。若是一切順利,等四月份四兄出宮住進他的周王府,就可以舉行納妃之禮。”

李顯先前和常樂長公主的愛女趙氏定親,婚期本就排在四月下旬。

四月下旬,李顯已經住進他的周王府了。

先前李顯和趙氏舉行婚禮的事情,本來就已經著手籌辦。只是年前的時候,生性驕縱的趙氏不請自來,跑到雍王府去找雍王妃房氏套近乎。有了身孕的房氏不好驅趕趙氏,只得忍著疲憊陪她說話,而出宮去雍王府看望阿嫂和未來小侄兒的太平公主,就沒有房氏那樣的好脾氣。

小公主看到雍王妃一臉疲憊,還得陪笑,直接三言兩語,就讓人把趙氏送出了雍王府。

趙氏大概是從來沒試過被人像是趕瘟神一樣趕出門去,而且趕她的還是未來的小姑子。

她的母親常樂長公主,好歹是當今聖人的姑姑。而她,清平縣主,論輩分也是高出李沄一截的。太平公主怎麼了?太平公主就可以無視長幼之分?

趙氏氣不過,回去之後腦子發昏,做了個小人偶,還纏著母親常樂長公主要了李沄的生辰八字,打算用巫術害死小公主。

最後就是小公主沒被巫術害死,反倒是清平縣主趙氏,偷偷用巫術害小公主的事情被人告密……然後,趙氏偷雞不成蝕把米,她的父親被貶到了遠離長安的壽州,皇后殿下又下令讓常樂長公主必須隨丈夫到壽州任上,父母都到壽州去了,趙氏自然也得跟著走。

趙氏出了那樣的事情,自然是不可能再當李顯的王妃。

準備到一半的納妃之禮,也暫時擱置。

但不管怎麼說,畢竟是到了李顯納妃的年齡,李治和武則天可是在滿朝文武百官裡物色著合適的人家呢。

李沄得知這個小韋氏時,心裡也咯噔了一下。

畢竟,她記憶中大名鼎鼎的韋皇後,她的父親就是韋玄貞啊!

一代紈絝頑主李顯第一次當皇帝的時候,可就是因為說了就算他把江山送給韋玄貞都沒關係,才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的啊。等到李顯再度當皇帝的時候,這位韋皇後已經跟李顯在均州、房州等地共患難過一段時間,李顯對她可謂是言聽計從,甚至連手中的皇權都可以交給她,最後自己還落得個被妻女毒死的下場。

如今的小韋氏,不就是她知道的那個韋皇後麼?

李沄汗顏,有種想吐槽都不知道從何吐起的感覺。

可轉念一想,如今太子阿兄的太子妃都能是楊玉秀了,即便是小韋氏成為了英王妃,也不等於她就是會成為歷史上的那個韋皇後?

小公主心裡的小九九再度算了起來——

小韋氏跟趙氏不一樣,趙氏從小就囂張跋扈,眼睛都長在頭頂上去了,很不討人喜歡。

可小韋氏明明相貌才情跟堂姐不相上下,卻十分低調。

歷史上之所有會有韋皇後,那是因為李顯當了皇帝。

李沄記得歷史上李顯之所以對韋氏千依百順,對他們的女兒也寵得沒邊兒,是因為被母親廢為廬陵王的那段時間,從小就養尊處優的李顯過得很不好,而那時韋氏與他共甘共苦,甚至還成為了他的精神支柱。

而如今發生的許多事情,與她所熟知的歷史早已脫離了軌道。

如果李顯不會成為一國之君,韋氏對他來說,大概是難得一遇的、才貌雙全的賢內助……吧?

李沄想,她知道的事情多了去了,可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會如期發生的。

而且她知情的事情都要管的話……她估計管不過來,即便是管得過來,沒兩天也會過勞死。

三兄李顯總要納妃,父親和母親千挑萬選,好不容易選中了小韋氏,她要是從中生事……李沄雖然知道父親和母親對她千依百順,可小韋氏這件事情,她還是不插手比較好。

相關推薦:木葉:從只狼來的鳴人我編的假預言竟然都成真了?一切從大唐雙龍開始長公主今天登基了嗎修仙之三界長公主星魂帝主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蒼天聖道從快閃之星開始縱橫DC雷神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