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唐:開局復活李元霸->章節

第74章成為千古美事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沒病走兩步,要啥馬,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土豪就是伙伕,等等句子,也成為了長安城當中的最新流行語。

如此現象級的火爆,在魏徵一等人的預料之中。

這還不算什麼,僅僅只是長安城。

按魏徵的估計,等這小品在全國州府推行開之後,這小品將會火遍整個大唐,人

人傳頌,搞不好會成為千古美事!

雖然小品很是火爆,但現在的長孫勝,卻不太高興的起來。

原因是,長孫勝的招聘,倒也招到了一些還能看得過去的演員,可以擴大演出規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好的小品劇本卻始終沒人能完成,小品這種形式太過超前於時代,尋常人根本無法這麼快跟得上潮流。

向來都是演員好找,劇本難求,因而長孫勝也是頭疼,看樣子只能自己再改編幾個前世小品。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看到他人編劇的小品。

這一日。

各大戲院的小品照常演出。

一位名叫元稹的書生,拿到了一張《賣拐》小品的票。

這個時候元稹的聲名還不顯。

未來的元稹,那是寫出過"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歷史上極負盛名的大詩人!

其所著的《鶯鶯傳》,乃是唐傳奇中的範本!

元稹現如今在長安城讀書,父親早逝,靠母親供應讀書,生活很是貧困。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入朝為官,只能夠在長安城裡面一邊讀書求學,一邊尋找機會。

對於戲劇,元稹一直都是略有興趣,他自己也曾動手寫過一些故事,曾經寫過一個女主叫鶯鶯的故事,只是還未能完善。

不過元稹一直都認為,這些戲劇還不如他自己寫得好,只不過是打發時間而已。

現在應該忙著求學,不宜分心。

因而若不是有人送了他一張票,不去可惜了,他都不想去看這火爆長安城的小品。

直到元稹在長孫勝的戲院裡,看完了整場小品。

然後元稹就被深深震撼了!

這小品也太好了吧!

他元稹一直自負自己的文才在同輩當中無人可及,可是這小品以其全新的形式,直接衝破了元稹原有的思維方式,把元稹震撼的無以復加!

因為哪怕是李世民,魏徵這些名臣,又或者戲院老闆這些看似專業的人士,其在編故事的天分上,都遠不如元稹。

只有元稹這等天分極高,聰明絕頂之輩,才能夠越發看出來小品這一形式的先進性!

因而受到的衝擊也就越大。

本來想要走仕途的元稹,見到小品演完之後,有招聘的訊息,現在連考慮都沒考慮,元稹直接就撲過去,要應聘編劇。

戲院二樓。

長孫勝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實在是有些頭疼。

這李世民又來催他長孫勝定製普法小品。

還有魏徵,也是嘮嘮叨叨,希望長孫勝能多出點力,幫大唐把普法工作做好。

長孫勝哪有那工夫。

他正準備著手改編一部前世小品《打工奇遇》,眼下《賣拐》的熱度慢慢已經開始下滑,應該要上第二部小品。

就在長孫勝頭疼的時候,戲院夥計說有人來應聘編劇,並且透過了初試。

長孫勝不由來了興趣。

能透過他初試的人可不多,雖然他的初試很是簡單,只需要寫出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即可。

這段時間內,應聘編劇的人也有不少,可他們的水平都不怎麼樣,因而能進入到複試人都不多,而且都被長孫勝幾個問題刷了下去。

長孫勝立即要讓夥計叫那人過來面試。

過不多久,有一名書生走上樓梯,到了長孫勝跟前,對長孫勝作揖。

"您是李老板?小生名元稹,看了您的小品,實在驚為天人,故而前來應聘編劇,希望李老板可以收留。”

元稹?

長孫勝感覺自己好像聽說過這個名字,但印象不是很深刻,好像是唐初的一名大詩人。

見這書生元稹身上確實有一股與其他人不同的書生氣,長孫勝覺得不錯。

李世民和魏徵知道,這不是一般的書生所能擁有的氣質,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不是學富五車之士,斷難有這樣的氣質。

這個元稹不同凡響。

長孫勝問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

"你曾寫過什麼故事,可否給我看看?”

元稹恭敬說道:

"小生曾經寫過幾個故事,其中有一篇名《鶯鶯傳》的,雖然只是初稿,但小生自己很是喜歡,您如果要看,小生這就回家去取。”

長孫勝點了點頭。

讓元稹回去。

元稹所住之處不遠,也就一刻鍾便回來。

把一卷手寫的書雙手遞給長孫勝。

長孫勝接過翻閱。

李世民和魏徵好奇,也湊上去看。

然後點了點頭。

"字不錯。”

以李世民和魏徵的見識,能讓他們稱之為字不錯的,那都是當代大家水準。

然後,李世民和魏徵就被這卷《鶯鶯傳》的內容給吸引了。

男主張生保護過女主崔鶯鶯,因而兩人相識相愛,兩人感情越來越好,私定終生。但張生始亂終棄,卻是變了心,認為崔鶯鶯不足以配得上自己,拋棄了崔鶯鶯。兩人都另娶另嫁,後來張生想要再見崔鶯鶯,被崔鶯鶯寫詩決絕。

寫得雖然還比較粗糙,暫時趣味性及不得《賣拐》,但情節曲折,令人為崔鶯鶯錯付真心而惋惜,那質量也是遠超現在大唐市面上的各種戲劇。

而且,李世民和魏徵對視一眼,兩人都有所確定。

從這《鶯鶯傳》當中,已經可以覺察到元稹的才華。

這元稹果然不是尋常人等,他身上的氣質,書法,還有寫這本書時的才華,都表明這元稹才學非凡。

就連李世民和魏徵都沒有勝過元稹的把握!

這樣的人才,如果走仕途,其官位一定不低。

長孫勝也已看完了《鶯鶯傳》。

現在他終於想起了元稹是什麼人。

此人竟是《西廂記》前身《鶯鶯傳》的作者,難怪如此非同小可。

這《鶯鶯傳》初稿的潛力,實際上比《賣拐》還大。

其實倒也不是說小品就勝過了戲劇,只是小品更容易流傳,而且形式新穎,大唐人沒見過,故而覺得極好。

像是後世極為經典的戲劇《西廂記》等等,又能夠反壓《賣拐》一頭,成為千古不衰的經典。

李世民亦看出來了這《鶯鶯傳》的潛力,笑著說道:

"長孫勝先生,這作品其實不比你的《賣拐》差吧,只是欠缺了雕琢而已。”

"沒想到現在居然還有人能夠在某個方面,有機會跟你平手。”

長孫勝亦笑道。

"不錯,這《鶯鶯傳》寫的確實不錯。”

相關推薦:穿越之我是婆婆種田之都市重生遺失的龍脈素食小喪屍她一口一個末世大佬權門貴嫁:痴王的窈窕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