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大唐: 開局被李世民御駕親征?->章節

第236章 科舉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好好好,孃親,那個事情稍後再說,我給千語找了師傅後還有正經事情呢!”

“哼,正經的事情不先說你怪誰?”

南宮卿舞責怪的眼神撇了過來,但是已經知道宋方要回什麼了。

“嗨,正經的事情也不一定重要,畢竟什麼事有我妹妹重要?”

“知道她重要就把她的時間安排好!你走了之後嬤嬤就上任!”

“好~所以諸位,有沒有毛遂自薦一下的?”

看著群臣,耳邊卻傳來宋千語小聲滴咕的聲音。

“韓信不要,龍且叔叔要追花木蘭姐姐,他們也不行;夜梟哥哥也在和千夏姐姐處物件也不行;白起伯伯也不行,太兇了;李廣伯伯在訓練新軍……”

“宋千語!宋方你聽聽你妹妹在這說什麼呢!”

看來也不止是宋方聽見了這小聲滴咕的聲音。

“少爺,要不臣來做公主殿下的師傅?”

雖然宋千語有王爺的封號,但是更多人都喜歡叫她公主。

宋千語看著這個白衣小將,歪了歪頭,有些可愛。

在她的印象和記憶裡蒐集起來倒是也不慢!

“哥~他是不是你那個,那個,哦!‘天捷軍’的那個親軍的首領?就是銀甲,可帥可帥的那個!”

“是~他叫薛禮,字仁貴,確實是我麾下天捷軍的統領,槍棒、騎射、劍法還有陣法都頗為精通。只是人家再帥,也有了妻子,還和咱爹孃一般恩愛。”

“切,我說了我只喜歡……”

視線撇過後面秦瓊的位置。

索性就這麼小聲的聲音秦瓊應該聽不見。

至於宋千語對秦懷道莫名其妙的喜歡,宋方翻了個白眼,表示這就是小孩子的情竇初開吧。

“姐姐才是食物鏈的頂端!”

死鴨子嘴硬!

反正讓宋千語嫁到大唐去,那是不可能的!

“好!那薛將軍就麻煩你了!該怎麼教就怎麼教,不用手下留情。”

“是……”

薛仁貴看著臺上三個交匯過來的眼神火辣辣地在自己身上燃燒,艱難地咽了咽口水有些慌了。

他已經感受到了任務的艱鉅。

說是隨便教,但是宋千語要是回去一哭……

“其二的事情,算是舊事重提,我們又要修路闊河了!要致富先修路,修條乾淨平整的路還有拓寬河道不止是平日裡便民而已,也我們的疆土越來越大,而皇都偏東,為了能讓政令快速地下達過去,我們不得不先繼續我們的修路大業!當然,修了路拓了河,平日裡商戶的貨物運輸速度也會快了不少,稅收什麼的也會提上日程。”

“好,此事朕準了,不用再議!戶部,和珅和尚書是吧?記得撥款,千萬以下不用再向朕彙報了!”

宋朝之大手一揮就同意了宋方的想法。

尤其是批錢的時候,那樣子過分的帥氣!

“第三件事,倒是有些嚴峻。”

“你說。”

“我們需要儘快開始大範圍科舉了,我提議儘快開展一次恩科!”

雖然宋方沒有放棄過科舉制,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在遼東那裡開展,也沒有全國範圍的通知。

畢竟草原那裡城池現在才剛剛有了規模,早些時候你就是告訴人家有恩科人家也不會來。

“嗯,這事我看看,我記得哪位愛卿給我遞過摺子!這事我已經批過了,就等著今天散朝了之後讓吏部去執行了。”

顯然,不止是宋方看到了這個不好的現象,朝中大臣們也注意到了。

就拿郭嘉舉例,兼任吏部侍郎外還要負責戶部和軍器監……

宋朝之在桌子上厚厚的一沓奏摺裡翻著,憑藉過人的記憶力只是第二本就找到了。

這些奏摺他早就批完了,散朝之後會散給各部去執行或者直接打回去,拒絕了的。

“是我們左右丞相兩位聯名上奏的!朕已經準了,既然方兒現在說出來,朕也就在這朝堂上一說!”

科舉這玩意秦瓊也熟悉啊!

唐朝也沒有像是有些人想的那樣對隋朝的一切都過分抗拒!

就比如科舉,其實在李淵執政的武德五年(也有一說武德元年)時候就已經重新拿起來了,經過李世民和士族的繼續抗爭,算是讓它走上了正軌。

只是……

歷史上李世民手裡的科舉和他嘴裡“天下英雄盡入彀中”並不太一樣,執政二十三年裡科舉二十一次,卻只有進士二百零五人,秀才二十二人!

進士這麼多其中卻大半還是世家子弟,所謂科舉,到了只是確定了下世家子弟究竟有沒有真才實學而已,但確實也抑制了士族發展的腳步……

欸,這個時候你就會意識到,進士都有二百多人可秀才為什麼更少了?

唐朝的秀才可不是後代鄉試過了就能得到的那個秀才,畢竟這個時候秀才還是指“才之秀者”!

按記載:“其秀才,試方略策五條:文理俱高者為上上;文高理平、文平理高者為上中;文理俱平為上下;文理粗通為中上……文劣理滯為不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到最後,因為這個科目太難了居然被取消了……

以至於後來人們只熟知“明經”和“進士”,並不知道唐朝也有秀才。

“關於科舉,臣有話說!”

“於愛卿請講!”

于謙起來,倒是不忘對著左右丞相分別行禮,畢竟在說人家的摺子。

“這次恩科,陛下可是要按照之前的科舉方式進行?”

“是啊!”

畢竟在遼東實行很多年了,宋朝之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

“陛下,這正是問題所在!之前的科舉因為遼東稀缺人手,且考試的人並不多,為了能讓每個有些能力的考生都人盡其用,導致科舉的專案是按照缺少的官職進行不同的劃分考核,內容繁雜,流程也拖泥帶水需要很長時間。如今我們地域寬闊,需要官員的地方更多,但參加科舉的學子也更多,不可能如原來這樣進行科舉;臣以為直接將科舉流程分為三部分,鄉試、會試、殿試……”

“臣附議!但臣有一點補充,就是鄉試便要有一項考我大明律的相關內容,免得出現縣令肆意判罰之事!”

包拯在意的都是刑部真實發生的桉例!

相關推薦:仙界流民詭異入侵:我在末世囤積億萬物資婆媳綜藝爆火後,怎麼都想認我當兒媳?嘿,國民男神豪門女配c位出道[古穿今]大唐:開局給李二伸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