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唐公主的小駙馬->章節

第十七章 孰為太子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來俊臣也在等,等劉仁軌下臺。

不過沒有機會了,幾番朝堂政辯下來,劉仁軌均落了下風,情緒失落,連帶著身體也被氣壞了不少。

這天晚上劉仁軌回到家,想著朝堂總總,太宗在時,朝堂是何等的激昂,吐沫橫飛,魏徵又是如何咄咄逼人,把皇帝也訓斥的下不來臺,面紅耳赤。可是如今呢?宰相都要看一個女人的面色,還是個姓武的女人,先帝的皇后,蒼天與李唐開了多大的玩笑?

越想越心急,越想越想不通。劉仁軌高呼,江山如此,吾等李唐老臣,有何面目見先帝?然後倒地不起。

劉仁軌病重,武則天就算再不滿,也不至於這時候落井下石,一個沒有底蘊的家族少了最重要的支柱,必然會樹倒猢猻散,一落千丈。武氏便是如此,武則天親自經歷過,武士死的時候,武家是何等的艱難。

武則天特意遣御醫前去照看,但劉宰相的確是回天乏術了。

武則天例行差人去問,誰可以繼任宰相,是否還有什麼放不下的。

君王問才於重臣,乃是歷代形成的慣例,特別是劉仁軌這樣的四朝元老。人生閱歷越豐富,越能見微知著,一個人是否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決定了一個人能否成才,一個人能否保持本心,決定了一個人在一條路上能走多遠,一個人的修養,決定了一個人能否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身居高位的人,能夠見得更多,看得更廣,所以,歷朝皇帝都會讓臣子舉薦合適的人。史冊,也證明了其正確性。

走到人生的盡頭,對無能為力有了最深刻的認識。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劉仁軌舉薦了滿朝文武中,品德最受他敬重的一個人,狄仁傑。論才能,狄仁傑能安撫一州百姓,論品德,狄仁傑直言敢諫,頗有魏徵的風骨。只是,為何狄仁傑卻不能與自己一同輔佐李唐血脈?天意弄人啊。

武則天對劉仁軌的答覆,頗有些奇怪。崔察能舉薦武三思是人性,劉仁軌卻為何舉薦了狄仁傑?他一心想著復辟李唐,入朝為官,也抱著為武輪守護江山的性質,卻舉薦了朕的心腹?莫非狄仁傑也受到了劉仁軌的拉攏,願意尊武輪為君?還是這二人之間,有什麼交易?狄仁傑,為朕辦成了多少大事,又在朕做皇后時頗多助力,卻也抱著朕不該稱帝的心思?

自劉仁軌答覆一來,這君臣之間,便有一絲裂痕誕生。武則天不害怕臣下的背叛,卻不願意容忍多年的戰友,忤逆自己的意願,生出了異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仁軌七日後病逝,相位空懸。許多人都想著能填補這個空缺,可是卻沒有誰在這個節骨眼自薦。一是名聲不好,劉仁軌剛剛去世,便急著爭名奪利,不是君子所為。二是,武則天器重誰,大家都有目共睹,自薦沒有批准貽笑大方並不可怕,可是得罪了如今的權臣卻不是好受的。

一連三日,朝中對此閉口不談,武則天也沒決定下來這個位置給誰。

早朝後,武皇單獨召見了狄仁傑。

武皇:“如今,朕有兩個兒子,誰做儲君合適?”

狄仁傑:“自然是廬陵王。”

武皇倒是有些疑惑了,“為何?”

狄仁傑:“廬陵王雖然昏庸,但是至孝、柔弱,您若是給他留下一班老臣輔佐,未必不能成才,守住社稷。可是殷王,沒有謀略,卻剛愎自用,落得亞獻都失去的田地。孰強孰弱,可見分曉。”

武皇只能回應他一句呵呵,若是問他先帝也曾留下一幹重臣,他必然要回覆陛下自然能勝過他們許多。

武皇:“廬陵王遠在天邊,如何知道他是否有長進?”

狄仁傑:“未經苦難難成才,是福非禍。如今的苦難能讓他體會民間疾苦,也能讓他懂些道理,能否學會些查人用人之術就看他的造化了。”

這樣倒也說的過去,若是狄仁傑願意扶持廬陵王,劉仁軌扶持殷王,二人沒有許多交集,卻也有一致的利益。

武皇聽完這些心中的憤懣一掃而空,卻不再能全盤信任狄仁傑,她揮退了狄仁傑,招來了沈三問。

武皇:“劉仁軌舉薦了狄仁傑為相,你如何看待?狄仁傑是否忠義?”

沈三問現在是瞭解武皇的心思的,不願相信也不能接受狄仁傑的背叛,所以來問他,等於為狄仁傑算一卦。

沈三問:“背叛,也沒有背叛。忠,也不忠。王莽若是早故,自當名垂青史,三問相信狄大人是真正的忠義之士。可是他未必不會做有損於陛下的事情。”

武皇來了興致,“若是做了有損於朕的事,就是背叛。這樣也能稱作忠義?”

沈三問心想,狄仁傑雖然忠心,卻給自己留了後手,舉薦了城府極深的李家擁護者張柬之。張柬之能有復辟李唐的能力,便是拜狄仁傑所賜。對於張柬之的心思,狄仁傑自然是瞭解的,否則,後來清算這段歷史,狄仁傑憑藉什麼,能夠與張柬之一起供奉太廟,享受李唐君臣世世代代的朝拜?

沈三問:“狄大人雖然忠心於陛下,可是他以為的忠義,卻未必和陛下相同。”

武皇:“既然他忠心,那此事就能放下。李顯與李輪,誰能做太子?”

沈三問:“廬陵王和殷王都有皇帝命格,廬陵王不善權術,無法掌控權力。殷王雖然有些手段,也能籠絡人心,卻過於仁慈,也無法長久。”

武皇:“那這江山又會如何?”

沈三問:“殷王府,月前出生了二公子,名字已經取好了,叫李隆基。不知陛下可有耳聞?”

武皇:“是殷王的庶子,而且非長子。”

沈三問:“嫡子庶子可以隨著殷王妃的變化變化,太宗、先帝都不是長子。此人,將來會成為未來大唐真正的主人,創造不亞於太宗的盛世。”

武皇:“李隆基?朕記住了。”

沈三問:“不過他也會使生靈塗炭,江山傾倒,禮樂崩壞,他會尊殷王為太上皇,也難逃被取代,成為太上皇的命運。”

武皇:“有時候,朕卻不相信這麼多。天機,當真能窺探的如此深遠?”

沈三問:“天命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出於我口,入於君耳,便能改變。陛下是不相信,他能顛覆江山?”

武皇笑而不言。

相關推薦:婚過去後杏林春暖穿越饑荒世界茶館裡打工的仙帝與美女同居大乾蘇乞兒[綜]穿成今劍後發現身高不對外丹大道諸天萬界修行記時空飛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