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唐公主的小駙馬->章節

58 殘酷抉擇(哇,這張又慢下來了,突然不知道咋寫)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沈逸與突厥軍隊交手不少,每場戰鬥後都會總結,並將其中的心得寫下來。

黑齒少將看後一直誇他是將才。

沈逸稱張揚為了救黑齒少將丟了性命,希望黑齒以後好好活著,為他師父將邊境看好。

兩人惺惺相惜,但是突厥穩固後,黑齒還是需要回去繼續防患西北。

沈逸則是直接上奏,以與張揚留下的軍隊感情深厚,加上突厥野心未死,留了下來。

女帝准奏。

朝中,崔玄拜相之後,依附著如流水,崔家門檻被洛陽和天下豪紳踏破。

崔玄也正式成為天下敬仰和稱讚的相爺。

沈三問再次將刑部改制提上日程,卻遭到崔玄的反對。

如今正是崔玄擴張勢力之時,無論是裁官還是縮減人員編制,都會大大降低他的影響力,崔玄覺得不應該繼續如此。

崔玄以還是保持傳統為好,保持官場安定,讓官吏安心,才能治理好國家為由,拒絕沈三問的請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沈三問對崔玄的變化觸目驚心,他只對崔玄說了一句話,“權力果然是腐蝕人心的毒藥。”

該發生的,到了立場變換的那天,絕對會照著應該發生的變化發生。

相權與君權的爭端在更久遠的時候,更加集中,但是在大唐開創三省六部後,君王對整個朝堂的掌控能力還是很強的。

可是,只要人有野心,比如李世民一樣可以從一個三高官官,破格提升到掌管六部的程度。

何況是崔玄這樣的才子,無論是那一路的人,都會給他一個薄面。

具有天然的優勢。

世家嫡子,世家這一道的人,在他們與沈三問的鬥爭中,崔玄多多少少提供了幫助,是自己人。

才華橫溢,科舉這一道走上官途的人,將姚崇這個狀元背後水分蒸發後,大家都明白,到底誰才是大周第一場科舉的贏家,處於讀書人對讀書人的敬重,對崔玄就不可能差哪裡去,英雄相惜。

至於普通百姓,崔玄也沒少在人前漏臉,在女帝還在做公主的時候,對公主支持率最高的原州,對崔玄同樣是敬畏而拜服的。

要說真正與崔玄不對付的,只有武家和李家兩姓的勢力了。

如果沒有鬥爭,各項政令執行起來自然是容易的,但是如果幾個人意見不統一,而且又有相當實力的時候,這一切就會很棘手了。

在大唐這個讀書人還沒確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年代,殺功臣是不可取的。

留汙名是輕的,重要的是會寒那些有志之士的心,讓他們與君王產生隔閡,從而不願意效命,隱士和神奇術士也會多起來。

女帝自然是不願見這些的。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崔玄還沒能真正的掌控朝局。

皇帝的身份就是天然的壓制,再加上一層軍權的掌控,手握禁軍,並且由李家眾人握在手裡,在提拔一批曾經不受寵的有才忠義之士作為核心,宮廷之內便能固若金湯。

崔玄與女帝的鬥爭也只能表現在政見不同,但是大多數時候只能聽命於女帝。

沈三問詢問女帝的打算。

崔玄勢大,還會越來越大,如何遏制,現在眾人還不覺得,等到勢力真的成了,總歸是麻煩。

雖然他植樹的辦法可以解決之前預言的水土流失導致的饑荒問題,但是誰也不能保證老天爺不會給他新的考驗。

女帝想了一會,“讓和兒參與政事吧,總要交給他的,現在該適應了。”

李和跟著武則天學的時間不短了,也是時候接受真正的考驗,同時由女帝來矯正他一些觀念,也直面一些以前不能接受的血腥和真正的政治了。

這也是作為皇帝的平衡之道。

為了以後考慮,也為了江山穩固考慮。

總要扶持對立的實力,讓他們相互鬥爭和傾軋,為了名聲和利益互相攻擊,讓每個人懷疑自己和部下,懷疑所有人,最後理清自己的理念,明白自己需要做好的事。

李和年紀還非常非常小,不過由狄仁傑和武則天共同教導而成,又經歷了洛陽皇城所有的變故,多少帶著幾分成熟。

女帝總是讓他一個人拿決定,無論是他人的生死,還是利民或者不利民的事情做還是不做,必須自己有明確的決斷。

很多選擇是痛苦的,但是必須得有人去做選擇。

李和親手決定的第一件事,便是李隆基的生死問題。

這算得上他昔日的故友了,李隆基生,他周圍的謀士便不得生,他死,便有許多人還能有個溫暖的家,一家幾口人好好活著。

李和去見了李隆基。

他有幾份癲狂,見到李和的時候眸子卻突然閃過一絲清明,他認得眼前的人。

李和問了他一個問題,“你為什麼一定要做皇帝?”

李隆基答道,“天下人都能做皇帝,為什麼不能是我?我讀書比你差嗎?出身比你差嗎?可是那些夫子眼裡只看得到你,狄仁傑又怎麼樣,還不是一個愚蠢的老匹夫。還有那個女人,縱容他的侄子殺了我母親,我一定要報仇,讓天下的人再也不能傷害到我。”

李和再問,“那你知道你這樣會傷害到其他人嗎?比如你的父親,你的部下,還有金陵的百姓。”

李隆基大笑,“你是被教傻了吧,無論誰做皇帝,我有沒有去過金陵,他們的一生永遠不是自己能做主的,我只是追求一個做主的機會,有什麼錯,他們甘心被統治著,受人脅迫過日子,這怨得了誰?無辜只能怪他們無能。”

最後李和還是選擇了保住李隆基。

不是因為認可他說的道理,也不是為了兒時短暫的同窗情誼,而是為了成全母親與相王的兄妹之情。

或者說,這個決定才是女帝所希望看到的。

作為帝王儲君,每一個決定都要看到背後代表的利益和勢力,知道他成功的機率和潛在的風險。

這個選擇,也算盡了一份孝心,從今以後,也要拋棄不必要的仁慈和善意,真正長成一個帝王之心,孤獨而堅強的活著。

“李隆基,這天下會越來越好的,有一天每個人都能自由的生活在這片土地。”

相關推薦:婚過去後杏林春暖穿越饑荒世界茶館裡打工的仙帝與美女同居大乾蘇乞兒[綜]穿成今劍後發現身高不對外丹大道諸天萬界修行記時空飛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