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唐公主的小駙馬->章節

第三十二章 二桃殺三士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沈三問想的是居安思危。

不久之後,天下就是一個亂世,戰火,內亂,權謀鬥爭不斷。有很多事情得先想好,很多路得鋪一鋪,才能過得順暢。

不得不居安思危。

太平公主此時雖然風光無限,彼時武周皇朝崛起,武家諸位王爺恐怕容不下一位如此風光的李唐公主,與他們必然有一些硬仗要打。

自己呢?

自己既非李唐姻親,又與武氏無甚瓜葛,遠離這兩大家族,狄仁傑這顆大樹又需要時日長成,到時怕是會舉步維艱。

最好的辦法可能是依附於武則天,取的她的信任,在大是大非面前明哲保身,做得好,在武則天做皇帝的這幾十年,定然能高枕無憂。

最直接的辦法可能是扶持太平公主,取的一定的勢力,然後不斷爭權擴大勢力,在朝廷站穩腳跟。憑藉權勢獨立自主。

不過這兩個辦法都有壞處。

若是自己一心扶持武則天,日後李顯李旦或者其他李氏子孫做了皇帝,太平公主與自己如何自處,會不會受到新一輪的清洗。

若是扶持太平公主,自己打心眼裡不願意。如今的公主天真浪漫,自己卻為了自保把她拖進泥潭,這樣的自己,實在不配得到公主的愛,不配做公主的夫婿。

思索了許久,還沒有想到好的解決辦法。

沈三問心事重重。

新婚第一天,沈三問出去請了一次客,回來就有些心不在焉的在哪兒坐著想事情。這不禁讓公主想到一句話得到的都不懂得珍惜。不過公主內心強大,並沒有為此苦惱,不過是一個男人,不值得,先問問他到底是怎麼了。

公主溫柔如水,“駙馬,你這是在外面受了氣?”

沈三問心情頓時變得大好,從此以後不再是一個人了,還有個關心自己的老婆,看到公主心情就好了很多。

“誰敢給我氣受啊,也不看看我老婆是誰。”

天氣有些熱,沈三問仍然想摟著公主,公主輕輕推開了,這個男人太膩人了,得保持一點距離。

沈三問自然不會跟老婆生氣。

“駙馬適才愁眉不展所為何事。”

“駙馬,哈哈,能夠做你的駙馬,我真的很開心。”

公主……

你到底有沒有聽到我在說什麼。

沈三問心裡在猶豫,要不要跟公主提這一些。

公主也不想理他了,自顧自的坐下看書。

公主愛學問可能是遺傳。武則天通讀文史、擅長書法,高宗也擅長書法,他們的大兒子和小兒子也都擅長書法,就連後面很奇葩的綠帽帶的很高興的李顯也是個詩人。

公主讀的也是文史。古往今來,多少權謀,最後都化為史書薄薄一句,後人只能分析揣測歷史原貌。

“公主在看那段史書。”

“不過是隨便翻翻。”

“公主不如和相公我分享一下讀書心得,我們多交流交流。”

“晏子二桃殺三士的典故你可聽過。”

春秋時期,尚武,武人重名兄義,晏子準備二桃,賞賜給三位手握重兵的大將,功勞多的吃桃,兩人先說了功勞,吃了桃子,第三人大怒,說明自己的功勞和不滿。前面二人羞愧自殺,另一人亦對前面兩人的死心有不安,羞愧自殺。

“朝堂之上,波譎雲詭,鬥智鬥勇,紛爭不息。晏子棋高一著,兵不血刃,輕鬆除去了政敵。”沈三問向來只看結果,是晏子贏了。

公主搖搖頭,“晏子是周公,還是王莽?”

周公和王莽,這都是聖人啊。只是一個有始有終,一個晚節不保。

晏子應當是周公吧,可是公主這麼問的意思,明明說晏子是王莽。

“晏子把持朝政,齊景公只能昏庸度日,甚至《晏子春秋》便有齊景公自嘲自己有名無實之句。”

“不是齊景公本就昏庸嗎?”

“真正的忠臣不會留下一部晏子春秋,記錄自己從政的每一步,將自己塑造成智慧的化身,將國君做為對照,寫成一個不能任賢任能,聽信讒言,不仁不義的君王。

任何君王也都不可能容得下如此編排自己的史書。

齊景公作為一個竊國上位的皇帝,如果手握實權,更加不可能任人擺佈,事事納諫,容忍晏子一再挑釁。齊景公果真好色貪杯,能為一匹馬殺無辜之人,怎可能每每聽晏子諫言點頭稱頌,愧而納諫。

再則,孔子學說乃是君臣之道,孔子受各國禮遇,雖因戰亂不能施行,卻能收弟子三千人,至齊國恐為人迫害逃走,是誰不願意守君臣之道?只有大臣專權的國家才會驅逐孔子。

至於二桃殺三士。

春秋重名,晏子廣受讚許,佔據大義。三士許是齊景公欲奪回權柄,為晏子所知,晏子於齊景公面前除之,何等囂張。或許是齊景公皇位來路不正,三士意欲扶持新君王,晏子恐大權旁落,替景公除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諸葛亮柄守禮教君君臣臣之道,赤膽忠臣,卻對晏子呲之以鼻。遊歷三士冢曾作詩,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理,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對於晏子的不屑,溢於言表,可見與我所想,應是一致的。”

真的是博學多才,博古通今,引經據典,信手拈來。而且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沈三問是服的,反正他讀史只是當讀故事,從並沒有想這麼多。所以,要不自己還是吃軟飯吧,這些事情自己好像分析不來,也真的做不來。

地位不同,觀察點也不一樣,公主顯然是帶入齊景公來思考和觀察晏子的。

自比諸葛亮,這份勇氣也難得。

沈三問很想問公主若處於景公地步,該如何行事?

可能是心有靈犀,公主直接說了。

“景公雖然大權不在,名聲不顯,卻不應該自暴自棄,沉迷玩樂,將家國社稷拱手讓人。

田成子殺齊君而盜其國,莊子嘲諷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春秋時期,禮樂尚未如此崩潰。民眾愚昧、崇拜國君,感恩國主世代治理,景公將晏子之行公佈天下、振臂一呼,未必不能使晏子聲名受損,處處難為,只要有一線生機,便能海闊天空。”

怪不得史書上說太平公主能謀善斷,與武則天類似,確實如此。只是為政艱難,其中多少辛酸這個天之嬌女此刻應當不能體會。

“景公苟且偷生,尚能為君,如若失敗,必然身首異處,家國頃刻易主,捨生取義,弊大於利啊?”

公主輕輕一笑,“雖為君,奴才尚且不如。為君當有為君的自持,齊景公做此小人行徑,為人所不齒。若我易地而處,生不如死。”

她竟是如此驕傲!

她的驕傲,她的堅持,她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日後將會如何?

性格果然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這一刻沈三問也懂了,公主日後登上歷史舞臺是必然的。

這份自信與才情,這種地位,紅妝時代女子當政的大好時機,她怎會錯過?

相關推薦:婚過去後杏林春暖穿越饑荒世界茶館裡打工的仙帝與美女同居大乾蘇乞兒[綜]穿成今劍後發現身高不對外丹大道諸天萬界修行記時空飛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