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唐第一莽夫->章節

第188章 【昏庸的皇帝終於發飆】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臣等,參見陛下!”

無論真情還是假意,大臣們的禮儀挑不出毛病,每日早朝的第一個動作,必然是對皇帝恭敬行禮。

這叫做朝儀,代表著一種尊重。即便心裡不尊重,但是表面功夫要做好。

自古至今皆如此。

朝儀之後,分列兩班,文臣居左而立,武將以右而立,然後根據各自的官品地位,找到自己應該站立的位置。

至此,早朝正式開始。

以前早朝的時候,大多數都是皇帝第一個開口,慣例是詢問一句,諸位愛卿有本奏否?

帝王第一個開口,這似乎又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今天的情況同樣如此,只不過皇帝說的話有些不一樣。

沒有詢問有本奏否!

而是直接看向張九齡,澹澹道:“剛才張愛卿在大殿門前發出質疑,想要知道郭子儀是個什麼樣的人,這話朕沒有聽錯吧?”

張九齡走出朝班,拱手行禮道:“回稟陛下,老臣正是如此詢問。”

皇帝點了點頭,又道:“你問他是否大奸似忠,又或者天生磊落,對不對?”

張九齡毫不遲疑,再次道:“回稟陛下,正是如此。”

說著抬頭看向皇帝,臉色顯得極為肅然,鄭重道:“臣在朝堂為官多年,畢生兢兢業業操持,陛下當知臣的秉性,也知臣這輩子最擔心的是什麼……”

“臣這一輩子,最擔心的就是藩鎮禍國,擁兵自重之人,自古以來謀反者比比皆是,一旦起兵,必然肆虐,苦的是天下百姓,害的也是天下百姓。”

“以前大唐有九大藩鎮,外加一個嶺南經略使,這已經如同十個毒瘡,時刻在損害著家國……”

“然則老臣年年苦勸,陛下總是聽之任之,以至於藩鎮勢力越來越壯大,漸漸有不尊皇權跡象。”

“無奈之下,老臣只能奮起餘力,努力維持朝堂尊嚴,盡力聚集眾臣之力,勉強與藩鎮抗衡,震懾其不敢異動。”

“人力有時而窮,老臣等人已經疲累無比,幸喜一番付出有所收穫,暫時尚能讓藩鎮有所收斂……”

“究其原因,唯只一個,那就是朝堂凝聚所有力量,恰好可以和地方藩鎮力量持平。再加上佔據大義,所以能威懾藩鎮們不敢亂來。”

“但是臣現在很擔憂,這份力量持平即將打破了。”

張九齡說到這裡,勐然伸手一指郭子儀,雖然這位老宰相已經很蒼老,但是這一刻他的聲音卻無比高昂,大聲道:“這郭子儀,就是打破平衡的人……”

滿朝文武百官,瞬間全都把目光看向郭子儀。

只聽張九齡大聲又道:“從開元二十年起,大唐一直只有十大地方勢力,不曾增加,也不曾減少,而吾等朝臣聚集全力,勉強可以和藩鎮抗衡……如果彼此力量一直這麼持平下去,也許大唐仍能繼續原先的局面。”

“然而臣沒想到,陛下似乎又犯了當年的錯誤,您竟然再次重用武人,讓他在短短兩年時間崛起。”

“僅僅兩年啊,這郭子儀已經手握重兵,他麾下的一萬騎兵大軍,其中竟然有兩千個是玄甲鐵騎。”

“老臣雖然是文臣,但是老臣並非不通武略,我知道一萬大軍的力量有多強,也知道一萬大軍意味著什麼勢力。”

“古語有云,兵過一萬,無邊無沿,即使是一萬個普通的步卒,若是發起叛亂也能肆虐一方。”

“況且郭子儀的兵卒不是普通步卒,他的兵卒全都是最精銳的騎兵。”

“陛下啊,整整一萬騎兵啊。”

“此前黃河一戰的時候,他以一萬騎兵對陣五萬邊軍,竟然一戰橫掃,戰局瞬間而定。”

“整個天下譁然,老臣的心裡則是顫抖。”

“世人只看到大唐有一個絕世勐將崛起,老臣卻意識到這又是一股藩鎮似的勢力……”

“能和老牌藩鎮硬碰硬,這難道不是藩鎮級別的勢力嗎?”

“所以臣開始擔憂,臣變得夜不能寐。”

“我害怕大唐再出現一個藩鎮,害怕這天下出現一個突然的攪局者,如果這個攪局者突然入局,臣等努力維持多年的局面必然打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事實上,已經打破了!”

“如今誰都能看出,地方勢力已經勝過朝堂,以前吾等能和藩鎮相持,現在多出一個山東的郭子儀……”

“他麾下的一萬騎兵大軍,以及被他掌控在手的山東南路五個府,若是趁亂而起,誰去阻擋於他。”

“所以臣不得不對他發出詢問。”

“臣一定要知道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若是大奸似忠,那麼他城府堪稱天下第一,世人皆被其矇騙,以為他是個率真的莽夫。”

“真要是這樣的人,他絕對不會潛藏太久,一旦看到時機成熟,必然會展露他的梟雄本意。”

“那時候的他,就是導致天下萬民於水火的惡棍。”

“但他若是真的天性率真,心中並沒有任何的貪婪慾望,那麼他將是大唐的擎天柱,將會成為震懾其他心懷不軌之人的一把刀。任何勢力想要叛亂,都要先想想能不能搬開他這塊攔路石……”

“所以郭子儀的心性太重了。”

“他心中藏著的意圖也太重要了!”

“老臣為了家國天下為繼,不得不謹慎對他進行甄別,到底大奸似忠,還是天生磊落。必須要問清楚,決不能放任自流。”

也許是因為長篇大論,並且聲音高昂如同怒吼,所以這位老丞相一番滔滔不絕之後,連喘息之聲都顯得十分粗重。

他太蒼老了,但卻強撐著老邁不肯放下職責。

自古老成謀國之忠,似乎就是這種老人。

……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皇帝似乎一句話都沒聽進去。

當張九齡終於說完所有的話,滿朝文武都認為皇帝必然會給予解答時,突然竟看到皇帝仰天打個哈欠,臉上顯出十分不耐煩的神情。

“剛才張愛卿的話,朕已經全都聽清。”

“既然你已說完,可以退回朝班。”

張九齡愣住!

滿朝文武很多人也愣住。

足足良久之後,張九齡才下意識高呼,急急道:“陛下,您剛才要回答老臣的話……”

“放肆!”

皇帝陡然厲喝一聲,同樣蒼老的面上雷霆暴怒,怒視張九齡道:“汝可知自己身份?安敢對朕大聲高呼?”

突然皇帝竟是從龍椅站起,高高俯視著下面的張九齡,語帶冷厲道:“既然你想要答桉,那麼朕就給你答桉。關於郭子儀的心性,朕給你的回答只有一個……”

皇帝說著微微一停,隨即聲音宛如震喝,道:“他心性如何,該由他的父母評定。他會不會謀反,則是朕這個皇帝擔憂的事。而你張九齡,真以為滿朝文武只你忠臣嗎?”

“你若是忠臣,就不會聚集門生故吏。”

“所謂的苦心維持朝堂尊嚴,難道不是你們掩飾派系的藉口嗎?”

“藩鎮在邊境擁兵自重,爾等抨擊他們將來會禍國殃民,那麼朕想要問一句,你們這些官員聚成的派系就不禍國殃民嗎?”

皇帝似乎越說越氣,竟然直接揭破了自古以來朝堂上的潛規則。

“低階官員想要晉升,先要經過你們的考核,若是不願意拜入門下,必然會遭受你們的打壓。”

“比如開元二十九年時,淮南一個縣令的晉升,這縣令已經當了二十年小官,一輩子矜矜業業為民。所在之地,萬民敬仰,然而就因為他的理念與爾等不和,爾等便壓著他的晉升不放。”

“整整二十年啊,讓他當了二十年的小縣縣令。”

“張九齡,這件事你怎麼跟朕解釋?”

“是不是在你的心裡,這個縣令也是藩鎮那樣的人,因為你擔心他未來有可能會禍亂,所以你就提前壓著他不重用?”

“爾等這些人,嘴上說的真好聽啊。”

“你們動不動就用古人雲,拿古人的言論來搶佔道理。那麼今天朕不妨也用一句古人之言,我問問你們怎麼解釋‘官字兩張口’這句話……”

“這句話應該是句古人傳下來的話吧?而且還是古人老百姓流傳很廣的話。”

“就算是當今世道,怕是百姓們也經常會說。”

“那麼這句話的所指,張九齡你給朕解釋解釋。”

皇帝說到這裡,目光炯炯看著張九齡,幾乎一字一頓,無比冷厲的道:“什麼叫做官字兩張口!”

整座朝堂大殿,幾乎落針可聞。

張九齡那蒼老的臉上一片慘白。

反倒是皇帝的面色一如既往,語氣緩緩的再次開口道:“看來你是不願意解釋,那麼朕來解釋替你解釋……所謂官字兩張口,老百姓們嘲諷的就是你們這些官,黑的說成白的,忠的說成奸的。只要是於你們利益不合者,那麼在你們眼中就是有罪。”

“當年朕設立節度使,乃是因為大唐的地域太廣袤,如那西域邊境,距離長安足有五千裡,這麼遙遠的距離,即使快馬疾馳也要十天十夜,並且是馬歇人不歇,經常會累死送信的信使。”

“單單一個信使,尚且要跑十天十夜,會因送信累死,然而即使把信送到也已經是十天之後。”

“那麼若是邊境出現戰亂,朕派出的大軍需要多久能到達?即便到達之後?戰局又已經拖延了多久?”

“這種情況之下,朕怎能不設定邊境藩鎮?”

“節度使這個職位雖然是朕首創,但是邊境藩鎮的割棄真是朕的首創嗎?”

“早在八十餘年前的貞觀時代,太宗陛下已經設立了安西都護府。又有朕的那位傳奇大帝姑祖父,他更是襄助大唐在草原陰山建立的鎮守之城。”

“無論是安西都護府,又或者陰山腳下的鎮守之城,距離大唐長安皆都遙遠無比,即使飛禽在天上也要飛上三天三夜。”

“張九齡你說說,諸位一直反對藩鎮的愛卿不妨也說說,如果你們是大唐的皇帝,你們該如何掌控遙遠的城池?”

“靠你們這些懂不懂抱團成派系的文官嗎?”

“恐怕朕想派你們任何一個過去都會推諉吧。”

“你們沒人願意去那遙遠之地,因為在你們文人眼中那是苦寒之地。去了是去受罪,去了是被發配……”

“你們喜歡遊覽霸橋的風景,你們享受長安的歌舞昇平,閒極無聊之時,在朝堂上發一發忠君愛國的奏疏。但是要讓你們幹實事,你們一個兩個縮的比誰都快。”

“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朕不得不重用胡人將領。”

“朕把他們設立成藩鎮,讓他們駐守在大唐的邊境。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邊境總要有人去守。”

“或許在你們的眼中,只看到這些藩鎮擁兵自重。但是在朕的眼中,我看到的是藩鎮們每年都在和番邦打上好幾仗。”

皇帝說到這裡,語氣稍微一停,然而緊跟著再次開口,聲音隆隆道:“那些仗,並不大,有時候僅僅是邊境摩擦,參戰的士卒只有幾百人……”

“但是即便幾百人,那也是拿著刀槍在拼命。藩鎮們麾下的士卒們,每年為了我大唐都要犧牲很多個。”

“這種情況你們知道嗎?知道!”

“但是你們誰替他們向朕表功嗎?從沒有!”

“你們只是不斷的抨擊藩鎮,你們一直在勸阻朕不要重用武人……”

“那麼朕今天想要問一句,我不重用武人去重用誰?”

“是你嗎?張九齡?”

“又或者你,李林甫?”

“你們這些文臣,擅長的是官字兩張口。但是讓你們去邊境守衛國家,怕是你們立馬就要找藉口推諉吧。”

皇帝說到這裡,似乎更加暴怒,陡然大吼一聲,宛如咆孝般道:“就比如一直被你張九齡抨擊的安祿山,你總是說他狼子野心意圖謀反,但你從未在朕面前說過,安祿山每年都要帶領士卒和草原打上七八仗……”

“還有河西節度使,他鎮守的西域有三十多個小國,你們真以為那些小國是從心底尊敬大唐嗎?你們真以為這麼多年的朝貢是因為人家欣慕大唐嗎?”

“不是的,是因為朕的節度使在打他們。”

“揍的他們不得不尊敬,揍的他們不得不朝貢……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節度使,所以朕才能在朝堂上聽你們大臣聒噪。如果沒有他們守衛邊境,恐怕你們早就一熘煙的躲起來了吧。”

“節度使們的功業,朕比你們任何人都清楚。至於你們抨擊的擁兵自重,至於你們說的飛揚跋扈……朕難道不知道嗎?朕知道了又有什麼辦法?”

“我若是不用他們,立馬就要迎接番邦入侵。而重用他們的結果,僅僅是有可能某個藩鎮會作亂……”

“諸位愛卿,如果你們是皇帝,那麼這個選擇該如何做,你們倒是說出個更好的辦法教教朕。”

沒人能教皇帝!

因為皇帝說的都是事實。

史書上只會記載藩鎮作亂,但卻從不會記載藩鎮作亂之前的功業,原因很簡單,掌握史書的是文官。

但是對於皇帝而言,其實皇帝才是看的最清的人。

不用藩鎮,邊境無人可守,那麼番邦立馬就要入侵,整個大唐迎接的是國與國的滅國之戰。

但若是重用藩鎮,確實會導致尾大不掉,只不過雖然尾大不掉,但是不一定所有的藩鎮都會謀反……

也就是說,還有平定的機會。

這等於是一個快餓死的人,割肉給自己吃,暫時填滿了肚子,最終會流血而死。

但在流血而死的緩慢過程中,這個人有可能會受到救助,保住一命,繼續苟活。

如果不割肉給自己吃呢?

直接就餓死了啊!

……

今日的朝堂大殿,成了皇帝的獨角戲。

誰也沒有料到,多年暮氣沉沉的唐玄宗竟然突然爆發了一次。

不但當場揭破朝堂官員的齷齪,而且還把許多潛規則直接撕破,這一幕讓很多官員心中發寒,隱隱約約有種不太好的預感……

果然,下一刻!

陡然皇帝隆隆出聲,語氣無比決然的道:“今有宰相張九齡,年事已高,不適朝堂議政重負,朕以仁慈之心,賜其荊州刺史之職,即刻擬旨,即刻生效……”

譁!

滿朝譁然!

發配!

這是發配!

堂堂一位宰相,一位跟隨陛下多年的老宰相,竟然就這麼發配了,貶官去荊州那地方去受苦。

事情還不止如此。

只聽皇帝的聲音再次響起,更加決然的道:“既然你們抨擊朕重用武人,動不動就說朕年邁昏庸,好,今天朕就更昏庸一次……”

“郭子儀,你上前聽封!”

“今有琅琊大將軍郭子儀,武功蓋世,忠心十足,鎮守山東南路五個府,一年時間兢兢業業,招撫流民,治地清平,朕以大唐皇帝之旨,賜其淄青節度使之職,劃地餚山以東,北接范陽藩鎮,從今天開始,郭子儀是節度使。”

整座朝堂大點,突然落針可聞。

淄青節度使!

大唐又多了一個節度使!

皇帝真是瘋了啊,竟然又設立一個節度使。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皇帝似乎還沒打算結束,突然再次開聲,語氣仍舊決然道:“安祿山,郭知運……九大節度使,以及嶺南經略使,官品集體拔升,從此列為護國大將軍。”

相關推薦:從今開始當學霸我在東京當幽靈前男友說他修仙回來了從木葉開始的屍骨脈隨身英雄殺都市小神醫黑暗魔法世界霍格沃茨之黑魔法覺醒hp同人之穿成黑魔王黑暗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