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唐嫡皇孫->章節

第六十八章農業的革命(求訂閱)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轉眼已是兩日後,上午。

府裡一片寂靜,只有一陣陣稚嫩的讀書聲不斷從書房傳出。

柳非煙和寧思羽,以及蘇瑰那個小家夥,還有文繡幾人,正在書房裡學習。

負責教授她們的,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夫子,在杭州有幾分名氣。

其所教授的內容,則是一些傳統的東西,詩書禮易之類的。

這是一個打基礎的過程,等柳非煙她們打好文化基礎,李醫才打算教她們一些來自後世的知識。

蘇亶和謝師爺已離開杭州,帶著幾名大唐公司的管事,興沖沖地趕回了台州。

等回到台州,他們就會立刻展開行動。

在台州當地大力推廣普及茶葉種植,建造鹽場等等。

此外,先期趕往台州的一些民部官員和大唐公司人員,已在台州開始教授當地百姓一年兩熟的新生產技術。

離開杭州時,蘇亶帶走了很多禮物,都是李醫送給外祖母和其他親戚的禮物。

但是,蘇瑰卻被留在了杭州。

蘇亶告訴李醫,讓他帶帶這個小家夥,看能否讓這個小家夥沾點靈氣,變得更加聰慧!

對於這個安排,李醫只有點頭答應的份。

至於蘇瑰,更是不會拒絕。

他雖然是舅舅,卻把李醫視為偶像,恨不能整天跟在身後,如同一個小跟屁蟲似得。

這個小家夥原本想著,自己離開父親,留在杭州,從此就沒人管了,那還不是撒開了玩。

可誰成想,在這裡居然也要學習。

而且學習任務比以前更重,每天都有看不完的書,寫不完的字!

除此之外,他還要學習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還要習練武藝,每天的學習任務都很重。

柳非煙她們也一樣,而且額外還要學習一些女孩子應學的東西,比如女紅等等。

好在她們已經習慣了,倒也不覺得太累。

但對蘇瑰而言,這就是折磨了。

此時,他正撅著嘴巴,絞盡腦汁地背誦昨天才學過的文章,卻背的結結巴巴。

看著他這副窘迫的模樣,柳非煙和寧思羽兩個小丫頭都竊笑不語。

文繡卻滿臉緊張之色,並不停默背著文章。

在書房裡這幾個人當中,她是識字最晚的,跟著李醫離開江寧之後,她才開始認字。

幾個月過去,她不過才認識一二百個字而已,字也寫得歪七扭八,沒有絲毫美感。

這讓她感覺頗為自卑,總認為自己是最笨的。

說話間,蘇瑰已背誦完畢。

正當那位先生要點評幾句,李醫突然敲門走進了書房。

緊隨其後,安內侍也跟了進來,懷裡抱著幾本書。

進門之後,李醫微笑著衝那位教書先生點頭打了個招呼。

“王先生,打斷一下,我有些事情找非煙她們”

“不妨,公子請便”

王先生躬身說道,隨即站到了一邊。

隨後,李醫示意安內侍,讓他將懷裡抱著的書籍發給柳非煙她們,每人兩本。

那兩本書並不厚,似乎是剛印出來的書籍,還散發著陣陣墨香。

拿到書籍的柳非煙她們,都好奇地看向了那兩本書的封面。

緊接著,兩個小丫頭驚喜不已地說道:

“原來是公子寫的《算學》和《格物學》,沒想到這麼快就刊印出來了!”

說著,她們已開啟那兩本書,饒有興致地看了起來。

同在書房的蘇瑰和王先生,卻從未聽說過這兩本書,更不知道書裡的內容。

文繡雖然知道這兩本書,卻一點都看不明白書裡的內容。

事實上,柳非煙和寧思羽也差不多。

她們從李醫這裡學到的那點東西,連皮毛都算不上。

看著兩本書裡的內容,兩個小丫頭都滿頭霧水。

“公子,這本《算學》裡怎麼有這麼多奇怪的符號?它們什麼意思?”

柳非煙好奇地問道。

就在她說這番話的時候,王先生也拿到了兩本新書,好奇地開啟檢視起來。

結果自不必問,這位飽學之士也看的滿頭霧水,不明所以。

柳非煙話音未落,王先生已接茬說道:

“確實如此,公子,這些奇怪的符號都是什麼,又為何意?”

“老朽曾讀過國子監算學科的《算學十經》,對算學稍有些瞭解,卻從未見過這樣的符號”

“書中這些插畫看上去非常不錯,每個人物都眉清目秀,栩栩如生,看來應該是公子的丹青妙筆!”

李醫看了看他們,隨即解釋道:

“這本算學書籍上的奇怪符號,其實就是一到十的數字,只不過這些數字符號是由天竺人發明的,跟咱大唐的數字書寫方式不同”

“之前在長安時,我在一本介紹天竺情況的書籍上看到了這些數字,所以花了點心思研究它們”

“經過一番研究,我發現這些異域數字書寫簡便,清楚明了,單就便捷性而言,要比我們的數字書寫方式要好”

“正因為如此,我才決定將這種異域數字引入大唐,並用來編撰了這本全新的《算學》書籍”

“咱自己的數字書寫方式也不能廢棄,最好的情況是二者並存,各取優點,推進算學發展,……”

接下來,李醫簡略介紹了一下這本《算學》書籍,介紹了一下剛問世不久的阿拉伯數字。

這本由他親自編撰的《算學》裡,記載的算學知識並不深奧,就是最基本的加減乘除運算,並不難理解。

只不過他用後世小學數學教材的方式,將這些算學知識呈現了出來。

他還親手畫了不少插圖,增加了一點學習的趣味性。

當然,這些插圖裡出現的孩子都很正常,一個個眉清目秀,活潑健康。

而不是像後世某小學數學教材裡的那些孩子一樣,都像患了唐式綜合徵一般,一個個又呆又傻,行為舉止無比怪異,甚至透著幾分邪惡的味道!

至於那些奇怪的阿拉伯數字符號,他逐個解釋了一遍,並跟漢字進行了對號入座。

經過他這番介紹,王先生和柳非煙她們很快就弄明白了,只是還不熟悉而已。

文繡和蘇瑰卻沒聽明白,依舊滿頭霧水。

大致弄明白《算學》這本書後,王先生又開啟那本《格物學》開始檢視。

結果可想而知,他又是一頭霧水。

書上的每個字他都認識,但這些字組合到一起,他就不知所云了。

快速翻看了幾頁之後,王先生這才詫異地說道:

“公子,這本《格物學》又是怎麼回事?好像跟老朽瞭解的格物不太一樣”

李醫微笑著點了點頭,隨即解釋道:

“這本《格物學》裡記載的知識,的確跟咱們常說的格物有所不同”

“所謂格物學,是一門探究萬物本質和規律的學問”

“比如水在什麼條件下會變成氣,又會在什麼條件下會結成冰等等”

“這本《格物學》是我根據自己的一些研究和發現,編撰的一本書,可能不盡完美”

“但是,它卻有助於我們認識萬事萬物的本質,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接下來,他簡略介紹了一下這本《格物學》,以及這本書裡記載的一些知識。

為了更加形象一點,也為了讓大家理解的更加透徹。

他從書裡挑出一些相對淺顯的知識,給王先生和柳非煙她們分析解說了一番。

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柳非煙她們都聽得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閱歷豐富的王先生也一樣,並不能理解他說的那些現象。

這並不重要,以後有的是時間慢慢學習。

介紹完這本《格物學》,李醫的話鋒突然一轉。

“這兩本書籍剛印出來,可能有一些錯漏之處,還需要進行調整”

“我準備將這兩本書上的知識親自教給非煙她們,並在此過程中不斷進行調整完善”

“等調整完畢,我會將這兩本書籍大量刊印,分發到所有春苗學堂的每一個孩童手中”

“而這只是開始,以後我會組織各方學者,編撰大量書籍,將各種有用的知識教授給大唐百姓!”

“以後從春苗學堂裡走出來的學子,不但要懂得詩書禮易,懂得六藝,還要懂得其它各種知識”

“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掌握最正確的學習方法,懂得如何透過現象看清本質”

“如此一來,我大唐才能不斷進步,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繁榮!”

話音未落,王先生已長揖到地,激動不已地說道:

“公子高義,真乃萬民之福!”

站在一旁的蘇瑰他們,也都有樣學樣地鞠躬施禮。

對於李醫的這番話,她們卻似懂非懂。

隨後,李醫讓蘇瑰他們把兩本書收了起來,然後說道:

“今天上午你們暫時不用讀書了,跟我出去一趟”

“我準備今天栽培高產稻種,培育秧苗”

“你們跟我去看看,也好對農事有一定瞭解”

“王先生若是有興趣,也可以跟去看看”

話音未落,蘇瑰和柳非煙幾個小家夥立刻歡呼起來。

“太好了!咱們可以去種稻穀了!”

對這幾個小家夥來說,只要能出去玩耍就行,怎麼都比待在這個書房裡強很多。

再看王先生,此時也雙眼放光。

“老朽早就聽說過那些出自漢中的高產稻穀種子,卻無緣得見”

“如果可以,老朽還真想看看這高產稻種有何特殊之處”

李醫點了點頭,隨即讓柳非煙她們收拾了一下,然後帶著她們離開了書房。

片刻之後,他們已來到府門外。

此時,府門外停著十幾輛牛車,程伯禮正帶人從府裡往外搬運那些高產稻種。

這些高產稻種在庫房裡存放了一個多月,卻沒有發生任何變化,跟當初放進去時一樣。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是保護措施得當,這些稻種並沒有受潮。

還有一個原因,李醫會時不時將它們收進儲物空間。

至於儲物空間會對這些稻種產生怎樣的影響,暫時不得而知。

只有等這些高產稻種被播撒在地裡,生長發芽,最終結出沉甸甸的水稻,才能知道結果!

除了正在忙碌的程伯禮等人,杭州刺史和通判等人也趕到了這裡,準備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此外,這裡還有幾組大唐公司的管事,以及若干揹著包裹的杭州府官員和衙役等等。

看到李醫他們出來,杭州刺史等人立刻迎了上來。

“公子,難道真要把這些高產稻種分給湖州和蘇州一部分?將它們全留在杭州不行嗎?”

“這麼好的寶貝送出去,老夫還真有點捨不得”

“尤其是湖州,公子分給他們的稻種未免也太多了!”

杭州刺史低聲說道,一副肉疼不已的模樣。

李醫看了看這傢伙,隨即微笑著說道:

“陳大人,咱們要把目光放長遠一點,不能只盯著眼前的利益”

“這批高產稻種非常珍貴,必須選擇最好的土地種植,然後精心伺候,那樣才能收穫更多的高產稻種”

“相比而言,湖州和蘇州的土地更加肥沃,甚至比杭州更好一點”

“從這個角度考慮,自然要分配一部分稻種給蘇州和杭州的百姓,民部官員和大唐公司的管事會進行監督”

“再者說了,杭州得到的已經夠多了,也需要分潤出去一些好處,否則容易讓人眼紅”

“哈哈哈”

現場響起一片笑聲,大家全都笑了起來。

隨著笑聲,杭州刺史等人也都釋懷了,而且滿臉得意之色。

沒一會功夫,程伯禮他們已將所有高產稻種搬出來,分別裝到了十幾輛牛車上。

在這些高產稻種之中,也包括那幾百斤珍貴無比的雜交水稻稻種。

李醫早就給那些雜交水稻稻種換了袋子,來了個魚目混珠。

看到所有稻種都已裝到車上,李醫立刻將負責押運的陳阿大他們叫過來,開始叮囑這些傢伙。

“你們分成兩組,分別押運一部分稻種去蘇州和湖州,同行的還有公司管事和民部官員,以及杭州府的公人”

“這些稻種都非常重要,不能出任何閃失,你們一定要將這些稻種安全送到蘇州和湖州等地”

“抵達蘇州和湖州等地之後,接下來的播種和插秧等事,自會有人處理,你們到時就可以回來了!”

“公子放心,吾等一定保護好這些珍貴的稻種”

陳阿大他們齊聲應道。

隨後,這些傢伙就告辭離開,押著大批高產稻種去了蘇州和湖州等地。

一同離開的,還有那些早已打點好行裝的民部官員和大唐公司管事,以及杭州府的衙役等等。

緊接著,李醫帶著剩餘的那些高產稻種和柳非煙她們,也離開了這裡。

沒一會功夫,他們已來到附近那座專門培育種苗的蔬菜大棚。

此時,所有參與培育照料這些高產水稻的老百姓,都已趕到這裡,並做好了各項準備。

無一例外,這些老百姓都是李醫從封地內各村莊調來的種田能手,都有一身好本領。

其中也包括在這個溫棚裡培育種苗的那些傢伙,他們對溫度更加敏感,懂得的生產技術也更加先進。

毫無意外,這些傢伙都非常興奮,一個個雙眼放光,滿懷期待。

看到李醫的第一時間,他們立刻迎了上來。

“見過公子,大家都已做好準備,隨時可以開始”

一個四十出頭的傢伙躬身說道,激動的聲音都在顫抖。

李醫看了看現場情況,然後點頭說道:

“幹得不錯,咱們這就開始吧!”

就在此時,杭州刺史卻不解地問道:

“公子,咱們為何來這裡?”

“這裡地方雖然不小,但也無法播下一千多斤高產稻種”

“城外有很多肥沃的良田,為何要在這裡培育秧苗,那樣豈不是太過費事?”

李醫看了看這位,隨即微笑著解釋道:

“陳大人,我之所以帶著高產稻種來這裡,自然有原因”

“在這批來自漢中的高產稻種裡,我優中選優,從中選出了幾百斤最好的稻種”

“為確保這些稻種得到最好的照料和培育,我決定在這個溫棚裡培育秧苗!”

“用來種植這些稻種的土壤,全部是從西湖挖出來的淤泥,而且都經過十幾天的日曬”

“不誇張的說,這裡的每一塊土壤,都是用手逐一捏碎的,沒有半粒砂石”

“而且我手下人已做了數次實驗,以使這些土壤處於最佳狀態,且肥力充足”

“在這種狀態下,這些優中選優的稻種,一定能得到最好的照料,給咱們帶來巨大的驚喜”

“這些稻種從播下那一刻其起,就處於嚴密保護之下,閒雜人等都不得接觸”

“至於其它那些高產稻種,則可以種在城外的田地裡,那些田地都是上等好田,收穫肯定不差”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嘶!”

現場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大家都被嚇了一跳。

杭州刺史他們怎麼也沒想到,李醫居然把準備工作做的如此細緻,簡直聞所未聞。

驚駭不已的同時,他們對這批優中選優的稻種也充滿了好奇。

究竟是多麼神奇的稻種,居然能讓大名鼎鼎的醫公子如此慎重地對待。

接下來,李醫指揮程伯禮等人,將那些裝著雜交水稻稻種的麻袋從牛車上卸了下來。

這些稻種一共只裝了四個麻袋,不過幾百斤而已。

在每個麻袋上,都綁著一截紅綢,非常醒目。

隨著這四個麻袋被卸下,現場所有人都看向了,每個人都雙眼放光,充滿期待。

在大家期待的眼神中,李醫邁步上前,親自開啟了其中一個麻袋。

緊接著,他伸手探入麻袋,從裡面抓出一把稻種,煞有介事地觀察了一番。

確定稻種沒有問題,他這才將手中的稻種呈現在大家眼前。

“大家仔細看看,這些高產稻種跟常見的普通稻種有何不同”

話音未落,杭州刺史等人已圍了上來。

蘇瑰那個小家夥也不敢人後,湊上來看向那些稻種。

片刻之間,已有人看出不同。

“這些稻種看上去顆粒更大、更長,也更加緊致飽滿,確實是上等稻種”

“僅從這點來看,這些稻種的產量應該非常喜人,真是無價之寶啊”

杭州刺史感慨不已地說道,滿眼的驚喜。

聽到這話,李醫立刻點了點頭。

“沒錯,這些高產稻種就是真正的無價之寶,萬金不換!”

“毫不誇張地說,這批稻種比整座杭州城都重要”

“它們的出現,將會徹底改變大唐的農業,讓大唐變得更加強盛”

“大家記住這天吧,這將是一個永載史冊的偉大日子!”

“啊!”

現場再次響起一片驚呼聲。

與此同時,大家也變得更加激動了。

相關推薦:我能操控人格一夜尊寵人格獵人第七種人格我在詭異世界當NPC重生之小小玩家重生大時代之平凡歲月德意志雄鷹:鋼鐵與魔法都市古武仙醫修真抽卡裝N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