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唐第一敗家子->章節

第七百一十四章:恩科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兩個月的時間,眨眼間過去。這兩個月的時間,華夏國十五個行政省,都在飛速的大搞建設。

而十五個行政省,無一例外的,進行的建設,全部都是道路建設。

還有五個行政省,正在配合朝廷,修建鐵路。

因為這十五個行政省的長官,全部都是從大唐過來的。

自然深諳要致富,先修路的至理名言。

道路不暢通,發展就是一句空話。

道路暢通,各方面的工作,就可以從容開展。

而現在,大搞建設其實是最好的時機。

因為無論是東部還是南部,或者是西部,都有大量的,被世家聯盟強行擄劫來的東斯拉夫人。

這些人,剛剛經歷過戰亂,失去心情的痛苦,顛沛流離的顛簸之苦。

還有轉換東家的驚慌不安。

並且,世家聯盟給他們分配的物資並不多。

也就僅僅夠他們勉強存活下去而已。

他們以後的生活,看不到一絲光明。

在這種情況下,搞建設,就是給他們提供工作崗位。

最主要的是,在黃金州,糧食是不缺的。

雖然今年,原住民被世家聯盟步步追趕,被搶走了很多的糧食。

但是架不住華夏城大豐收啊,並且還有無數的存糧。

縱然這些糧食還不夠的話,那也不要緊,大唐那邊,也多的是糧食。

自從引進了花生、玉米和地瓜,並且南方的水稻開始一年兩熟,甚至一年三熟之後。

大唐的糧食,現在也是泛濫成災了,根本就吃不了。

這樣下去,就是谷賤傷民的後果。

而黃金州這邊,因為人口大量增加,正好從大唐購買糧食。

這樣,反倒是幫了大唐一個大忙。

有了足夠的糧食,其他的事情,就好解決了。

建築上的人才,華夏城是不缺的。

就算缺也不要緊,大唐有的是這樣的人才,高薪隨意聘請。

目前的大唐,再一次興起一股出國打工熱潮。

大唐的發展,目前已經進入一個瓶頸期。

甚至於,經濟非但沒有增長,反而還有一些衰退的跡象。

這其實是正常現象。

每一個國家,經濟可能會有一個高速發展期。

但是這個勢頭,肯定不可能無限保持。

而大唐,就處在這麼一個節口上。

大唐中的好多人,都面臨著失業的威脅。

而現在這個時候,黃金州開啟方便之門,再次招工。

並且工錢,至少是大唐工錢的三倍。

拿著三倍的工錢,還能出國旅遊,何樂而不為呢?

此舉,也能緩解一下大唐的就業問題。

還能解決黃金州用工荒的問題,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兒。

有了這些人才的加入之後,建設的速度,也勢必大大加快。

一座座水泥廠,在黃金州南部大地上,拔地而起。

各處都在採集原料,燒製水泥,挖建地基,修建道路。

而修建道路,對穩定民心來說,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對那些東斯拉夫人來說,他們對未來的生活,看不到一絲希望。

但是建設一搞,他們就有了穩定的工作崗位,就有了固定不菲的收入。

他們每天的工作量,並不辛苦。

這些東斯拉夫人,身體都很強壯。

而工地上的活計,非常人性化,不會讓他們太過疲憊。

工作時間,每天都在十小時左右。

每天的伙食,都讓這些東斯拉夫人,讚不絕口。

他們在此前的時候,可從來都沒吃過這麼可口的食物。

在他們看來,這可是絕頂的美食。

在工地上幹了十幾天半個月的時間,他們發現,竟然已經愛上了這種生活。

他們每天還都能拿到二十塊錢的工錢。

拿著這些錢,差不多能買到十斤大米。

這些大米,差不多就夠他們吃上十天的了。

這個工錢,讓他們驚喜不已。

他們在自己的家鄉的時候,可從來都沒見過這麼高的工錢。

透過種種對比,讓他們感覺到,這裡,比他們家鄉東斯拉夫要更好。

這裡氣候更加的適宜,這裡的土地,更加的肥沃。

這裡的工錢更高,食物更好吃。

雖然還是有一些不能適應的地方,但是總體來說,他們已經安定下來。

因為生活對他們來說,一下子光明起來,充滿希望。

而對李愔來說,其實整個國家的財政付出的,並不是太多。

雖然這麼多的人,需要支付龐大的工錢,看起來消耗很大。

但是這麼多工錢,其實只需要多印刷一些紙鈔就可以了。

當然了,肯定不能濫印。

濫印的話,就會造成通貨膨脹。

而這些人,創造了好些財富。

李愔正是利用他們創造的價值,來印製紙鈔的。

而對絕大多數的百姓來說,目前他們最急需的物資,仍然是糧食。

只要有充足的糧食,百姓心裡就不會慌。

至於商品,對中華商行來說,真的不是問題。

這麼多年,他們製造了太多的商品。

還有一些積壓的商品,現在都可以拿出來銷售。

整個華夏國,各個行政省的道路,正在一點點的建成。

百姓的生活,也一天天的變好。

他們家裡,多了好多日用品。

他們身上,也都換上了新衣。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整個華夏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如果是兩個月前離開家鄉,兩個月後回來,怕是都忍不出家鄉的樣子了。

而兩個月後,華夏國第一次恩科,正式開始考試。

首先,是在每個省考試選拔。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華夏國才剛剛立國,之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人才儲備。

現在也只能用這種辦法進行選拔。

最終從每個省選拔出來的考生,再進入華夏城,進行統一考試。

只要考過之後,按照名次,會分配到各地為官。

而此後,每一年都會進行一次全國大考。

考中的考生,到時候會進行統一的安排。

當然了,到那時候,就不一定是全部去做官了。

畢竟,時日一長,也未必有那麼多的位置。

但是可以到政府部門當公務員,或者是到國有工廠裡面當官。

到時候,對普通百姓來說,同樣的是鐵飯碗。

現在,華夏國公務員的工資,可是非常高的。

至少是普通工人的三到五倍的工資。

這當然是要樹立一個形象。

只要考中之後,馬上就有高收入。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另外一個,就是高薪養廉了。

我已經給了出這麼高的薪酬,如果你要再貪汙的話,那就修怪我不客氣了。

這一日,正是九月初八日,秋高氣爽,溫度適宜。

這一日,正好是華夏國恩科在十五個行政省內,開始第一輪篩選的日子。

因為是華夏國第一次的科舉考試,目前華夏國內,缺少的職務是非常多的。

這一次,估計是試題最為簡單的一屆。

也是錄取率最高的一屆,同時也是錄取之後,能夠分配到的官職最高的一屆了。

因為在十五個行政省內,省市一級,都缺少大量的官員。

這一批考試脫穎而出的考生,必然是會被分配到省市一級的。

以後,這種機會,怕是再也不會有的。

因此,在新皇登基之後,不久再次下達的一道開展恩科的命令。

報名者,雲集。

這一次,機會實在是太好。

無數人都想投機取巧。

甚至於,有一些剛剛學會書寫自己名字的人,都來報名參加考試。

以至於,各個行政省內,報名者,人滿為患。

報名者,多達十幾萬人。

這個數字,看上去似乎並不多。

但是要知道,每一個行政省,才有多少人?

每一個行政省內,怕頂多也就一二百萬人。

最關鍵的是,這些人之中,一多半的人口,都是東斯拉夫人和原住民。

這些人,絕大多數,也就是能夠達到能聽得懂漢語,能夠用漢語簡單對話的程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以說,能夠書寫漢字的人數,也絕對到達不了十幾萬。

這裡面,太多的人是濫竽充數的了。

最關鍵的一點是,現在每個行政省,都才剛剛建設。

也根本沒有那麼大的考場,能夠容納十幾萬人在一起考試。

額,別說是華夏國沒有了。

就算是大唐,也沒有這麼大的考場啊。

這麼多的人數,肯定是沒辦法進行考試的。

為了向下篩選人數,各個行政省,不得不分市區,對考生進行一次考前考核。

然後市區以縣鄉為單位,對報名的考生,先進性一次摸底考試。

這一次的考試,極為簡單。

甚至於,都沒考四書五經。

以後,李愔也沒準備將四書五經當作考試的主要內容。

當然了,四書五經肯定是要考的。

畢竟,這可是這個時代經典中的經典。

但是,四書五經所佔的比例,將會降低很多很多。

頂多佔據一成左右的比率。

這一次的摸底考試,有一部分很簡單的數學算式,再者,就是用漢字寫個幾百字的文章。

這並不是真正的考試,只是一次篩選。

只需要要求這些報名的考生,能夠用漢字進行流暢的書寫,就可以透過。

並且,所書寫的漢字,既可以是大唐所用的繁體字。

也可以用華夏城流傳出來的簡體字。

這兩種字型,無論使用哪一種,都是可以的。

但是就是這麼簡單的一次篩選,卻是篩下來九成九的考生。

好多考生,寫自己的名字都歪歪扭扭,難以辨認。

一看就是剛學會沒幾天的時間。

其他的漢字,不管是繁體還是簡體,更是連寫都不會寫。

這樣的考生,毫無疑問的,都被刷了下來。

而更多的,是會書寫幾個漢字,但是數量很少。

更不要說寫一篇通順的文章了。

至於數學題目,雖然只是很簡單的加減乘除,但是也篩下來一大批考生。

這一次摸底考試之後,各個行政省,剩下來的人,居然便只剩下來一千人左右。

有好幾個行政省,剩下的人數,還不足一千之數。

這還不是真正的考試,只是進行了簡單的篩選而已。

當然了,華夏城的人數,是最多的。

華夏城一個城,便剩下將近萬人。

沒辦法,華夏城裡,唐人是最多的,大約有十幾二十萬人的樣子。

而這些唐人,有十分之一的人,都是識文斷字的。

更何況,華夏大學就開在華夏城。

華夏大學畢業的學生,在第一次篩選中,自然是不可能被篩選下來的。

華夏城的考生人數,還是非常龐大的。

一次性上萬人的考場,也是沒有的。

不過,到時候倒是可以分幾個考場來考。

九月初八這一日,恩科第一場考試,正式開始。

這一次考試,一共分為兩場,上午考一場,下午考一場就結束了。

並且,上午場考完之後,是可以離開考場出去吃飯的,十分人性化。

上午考語文,好吧,應該是叫做國學的。

這個國學,分為填空題和作文題。

填空題,主要是一些四書五經的題目,並不是很難,並沒有選擇特別偏僻的知識點去考核。

重點還是作文題。

作文的題目,就是根據華夏國目前的現狀,淺談一下未來的發展思路。

這個題目,是李愔親自出的。

這種作文,看的不僅僅是文采。

或者說,文采只是一個加分項,但並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還是看發展思路。

李愔要選拔出來的,是能夠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人才。

可不是要文采出眾的才子。

才子,未必就能夠做一個好官。

當然了,以後的考試,自然不可能就這麼簡單。

這也是因為剛剛建國,人才還沒有培養起來的無奈之舉。

考試的題目還是很簡單的。

但是簡單的題目,反而倒是不容易出彩。

因為這麼簡單的題目,大家都能寫出個一二三來。

但是想要引起考官的注意和重視,想要得高分,就必須要另闢蹊徑了。

下午的考試,是數學考試,考題也是相當簡單的。

別說是微積分等高等數學了,就連函式和拋物線等高中知識都沒有設計。

就是一些簡單的運算,田地丈量,收成問題。

一個城的百姓收入和支出,等等一些實際問題演變而來的應用題目。

這一次的題目,真的是十分簡單了。

這一此考試,考生不足三萬人。

李愔決定錄取一半的人數左右。

沒辦法,現在差的官員位置,實在是太多了。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有三魂七魄 大唐第一神童 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 呂布有扇穿越門
相關推薦:鐵血丹神美女也瘋狂之臥底揚威漁夫安全守則貞觀萌國公貞觀大閒人無敵從全屬性爆炸開始在我的世界刷屬性地窟遊戲:我能殺怪提取屬性我從戰鬥餘波中提取屬性我就是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