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唐從挽救長孫皇后開始->章節

0355 速度拉滿的大唐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現在小兕子也正式開始進學了,陳景恪不能再和以前那樣隨意去找她,每次都要計算好時間才行。

主要是選擇她中午下課或者放假的時間來。

這次屬於趕得巧,和李世民說完恰好快要中午了,就拐個彎順便去看她。

到了立政殿,正好見到侍者正在傳飯菜,他就笑道:“欸,這就叫趕得早不如趕得巧,正好有飯吃了。”

長孫無垢猜到他應該是剛見過李世民,不過這會兒人多嘴雜她也沒有多問,只是笑道:

“我正愁一個人吃飯沒味道呢,你來的正好,快過來坐下陪我一起用飯。”

陳景恪老實不客氣的在對面坐下,然後對孫福財說道:“勞煩你跑一趟,去把小兕子接過來。”

孫福財看向長孫無垢,見她點頭才笑道:“看真人這話說的,能為您效力那是我的福分。您等著,我馬上去找三娘子。”

說著就去往學堂方向找人。

長孫無垢故作不喜的道:“我就知道你小子不是來看我的,哎,白瞎我對你如此照顧。”

陳景恪賠笑道:“看您這話說的,在我心裡您就是我親孃。您見哪個當兒子的天天把爹親孃好掛在嘴邊的,都在心裡呢。”

長孫無垢被說的歡喜不已,笑道:“你呀,這點本事都長在嘴上了,就是能說。”

陳景恪攤攤手道:“那總不能一點長出都沒有吧。”

這時侍者已經把飯菜擺好,四菜一湯還有一盆米飯。足夠三個人吃了,所以也沒有再讓人添菜。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頓飯非常的豐盛,但對於達官顯貴乃至皇族來說,是非常節儉了。

飯菜上面用來保溫的蓋子並沒有開啟,因為要等著小兕子過來一起吃。

長孫無垢就對伺候的侍者說道:“你們先退下吧,等會吃完了再過來收拾。”

“喏。”侍者們魚貫而出。

並不是所有人都出去了,但能留下的無不是長孫無垢的心腹,很多話沒必要揹著她們。

“你剛從聖人那邊過來?”

“嗯。”

“可是有什麼發現了?”

陳景恪就把慧清之事重新轉述了一遍,也包括他想借李世民之手報仇的打算。

長孫無垢並沒有別的想法,反而理所當然的道:“這才對嗎,有什麼事情就來找我和聖人。你放心,這個仇聖人一定會給你報的。”

陳景恪感激的道:“謝姨母,我就知道你最疼我,所以查到慧清的身份後我第一時間就進宮了。”

長孫無垢氣道:“這些和尚越來越無法無天了,不但窩藏逆賊,還敢行刺皇親國戚,不治治他們是不行了。”

陳景恪反而勸道:“把他們打痛就可以了,全面禁佛代價太大。只要這次能順利完成‘佛本是道’,日後他們就掀不起什麼浪花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長孫無垢慈祥的道:“還是你懂事,處處都為他人著想。放心好了,這次肯定要藉機完成佛本是道的計劃,消弭所有隱患,為後續分封做準備。”

然後她又關切的問道:“你剛見過聖人,他的身子如何了?有沒有按時用膳?”

陳景恪表情變的有些嚴肅,道:“聖人的狀態相當不好,眼圈都黑了精神也有些不振,長此以往我怕他身體扛不住,有空您也多勸勸他。”

長孫無垢憂心的道:“我豈能不勸,可朝廷正值多事之秋,他是想休息也不行啊。”

朝廷現在都有哪些事情呢?

先說外部。

第一件事就是西域拓邊,東突厥滅了西突厥還在,大唐打下高昌就意味著要和西突厥正面對上了。

西突厥在西域經營上百年,又吸收了東突厥的殘餘勢力,實力非常強大。雖然他們內部有矛盾,可大唐也是勞師遠徵,必須要萬分小心。

大唐的策略是徐徐圖之,先在高昌搞屯田,等站穩腳跟了在做下一步計劃。

所以大唐今年初設立了安西都護府,大本營放在了高昌國,陽翟郡公郭孝恪為第一人安西都護。

第二件事是吐蕃。經過陳景恪的提醒,李世民也終於認識到了吐蕃的危險性,也認識到了吐谷渾的重要性。

派遣了一支五千人的騎兵部隊前往吐谷渾,一方面是震懾吐蕃,另一方面是希望這些人能適應高原氣候,將來好直接進入高遠和吐蕃作戰。

同時還遷徙了五千戶漢人入吐谷渾定居,希望他們的下一代成長起來,能為大唐源源不斷的提供戰鬥力。

第三件事情是應對日漸強大起來的薛延陀,避免其成為第二個東突厥。

第四件事情是西南拓邊,西南夷的實力不如北邊的蠻子強,可人家有地利優勢,朝廷擊潰他們容易,全殲他們很難。

所以採用的方式是武力威懾,然後以文化進行馴化,道教在西南就是專門幹這個事兒的。

但想透過軟實力同化對方,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幾乎每天都有從西南過來的情報需要處理。

然後才輪到內部的事情。

首先就是治黃。之前陳景恪提出了修繕黃河的建議,經過實地考察發現了無數隱患,說不定哪天這條暴躁的母親河就會失控。

最終朝野上下一致決定,進行一次大範圍的修河行動。把黃河恢復到東漢王景治理後的模樣,確保接下來的數百年天下不用遭受黃患之苦。

這麼大規模的行動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非常龐大,對組織能力要求更高,稍有不慎就會釀成災禍。

朝廷雖然有錢有糧,可依然戰戰兢兢,投入了大量的管理成本。

不過很多事情的利弊都是相對而言的,比如上半年天下大旱,不知道多少人受災。

然而對治理黃河來說這反而是一件好事,天旱水枯修繕起來更加方便。且朝廷又藉此機會抽調數十萬民夫以工代賑,加快了修河的速度。

但還是那句話,這麼多的民夫,稍微管理不慎都會釀成災禍,朝野上下都提著一顆心。

每天都有數十封關於治理黃河的奏摺和情報擺放在李世民桌子上,即便如此他還每天都要過問好幾次此事。

第二件事情是兩湖兩廣區域的移民開發,這是為了大唐的未來。所幸此事也急不來,週期至少是三五十年,可以緩慢進行。

第三件事情才輪到變法革新,這個就不多說了。學政體系、科舉體系、分封等等,哪一件事情都是千頭萬緒。

第四件事情是處理士族,其實現在朝廷和士族之間的矛盾更多源自於李世民的報復心。

經過一連串的打擊,士族已經是日落西山,完全可以採用更加柔和的手法慢慢的分拆肢解他們。

可是之前士族太囂張,李世民可是沒少受氣。現在終於把對方踩在了腳下,必須要狠狠的報復一番才行。

當然,也不全是為了報復。主要還是考慮到士族傳承久遠,怕他們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等將來哪個後備繼承人不爭氣,又讓他們死灰復燃了。

所以他的計劃是把士族的主脈打掉,支脈分拆肢解,徹底斷絕士族復燃的可能能。

但如此一來就把事情變得更加複雜了,需要操作的事情更多。

第五件事情同樣很重要,那就是統一思想。

分封屬於在地理上分家,但要保持思想上的趨同,這個時候統一的思想就變得非常重要。

之前陳景恪一直鼓吹的‘華夏文明’這個概念,自然而然的就被所有人接受了。

‘把一切歸於華夏’唯一的阻力就是佛教,這個番邦異教從根子上就是天竺的玩意兒。將來要是出現幾個佛教狂信徒諸侯王,那就麻煩了。

對於朝廷來說,自然是不願意見到這種局面出現的,諸侯王也同樣不想看到這種情況,

原因很簡單,周圍諸侯國信仰的都是華夏文明,要是自己的後人突然搞了個佛國自稱是天竺人,那後果不用想。

而且好好的華夏後裔不當,為啥要去當見鬼的天竺人?丟不丟人?

所以思想大一統其實也是所有人都贊同的一個方向,這一點陳景恪真沒有欺騙法琳。

唯一不同的是,諸侯王們對於如何實現思想大一統有著不同的意見。

比如,有人就認為用儒道思想來詮釋佛教經意就足以,沒必要非搞什麼老子化胡。

畢竟佛教在中土傳承了這麼多年,也沒見哪個佛教徒以天竺人自居。

只不過李世民掌握了全面主動權,他要搞老子化胡,其他勳貴就算有意見也不敢反對。

但相應的,在這件事情上許多勳貴都會保持沉默,他能藉助的力量就少了許多,自己就要花費更多的精力。

第六件事情就是軍隊,尤其是水師的建設刻不容緩。

大唐必須要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一支足夠強大的水師,以此來應對海外的敵人,以及即將產生的大小諸侯國。

再加上國內其他的大大小小政務,可以說大唐就是一輛全速賓士的馬車。

李世民就是那個趕車的人,他不敢有一絲的懈怠,否則輕者所有謀劃全毀,重者車毀人亡。

也不是沒有辦法,比如可以把車速降下來,緩慢而行。

但已經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麼廣闊的李世民一刻都不想等,他迫不及待的想把這輛馬車打造好,然後成為真正的天下之主。

另一個辦法就是給他找個助手,幫他看著路上的溝溝坎坎,幫他處理一些事情,好讓他全身心的去趕車而不用操別的心。

但皇權是獨一無二的,也是最自私的,容不得別人染指。

誰都不敢給李世民提議,讓太子李承乾出來做事。長孫無垢倒是敢提,但以她的身份是絕對不能提的。

但事情總有例外。

陳景恪對長孫無垢說道:“我今天給陛下提議,讓大郎出來幫他分擔一點政務,他好像意動了,估計過幾天就會有結果。”

長孫無垢驚喜的道:“真的?景恪,你真的是上帝派來幫我的使者,又幫了我一個大忙。”

陳景恪咧嘴笑道:“那您也是上帝派來保護我的守護神。”

然後他正色道:“有些事情我不好明說,雖然聖人很大度心胸廣闊,但因為自身的經歷,對某些事情比較敏感。”

“所以我希望您能監督勸導大郎,不要去觸碰那些敏感的東西,最後把好事變成壞事。”

長孫無垢自然明白他是什麼意思,嚴肅的道:“你放心,我會盯著承乾的,絕不讓他染指兵權,太子衛率也會給他削到最少。”

陳景恪沒有在多說什麼,他相信長孫無垢一定能處理好這些的。

當年李世民在外帶兵打仗,全靠她在家中維護和李淵以及諸多兄弟姐妹的關係,甚至還要維繫秦王府一系的關系網。

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也是她充當君臣之間的潤滑劑。李世民受了氣她負責安慰,大臣犯了忌諱也要她視情況去維護。

那心機手腕絕對是老狐狸級別的,李承乾雖然很聰明,但在她手裡估計連水花都翻不出來。

正說話間小兕子就輕盈的來到屋裡,見到陳景恪大眼睛就眯了起來,用軟糯的聲音道:“哥哥。”

陳景恪也高興的見牙不見眼,道:“欸,小兕子快來坐,咱們吃飯。”

“嗯。”小兕子來到他身邊,乖巧的坐下。

被完全忽略了的長孫無垢也不生氣,她早就習慣了,實在生不起那個氣幼。

旁邊的侍者主動過來,把碗碟上面的蓋子取下,飯菜還冒著熱氣。

陳景恪先給長孫無垢夾了一快子菜,道:“姨母您吃。”

長孫無垢欣慰的道:“還算你有點良心,行了你們兩個吃自己的吧,別管我了。”

陳景恪這才重新坐好,然後故意把自己的凳子往小兕子身邊挪了挪,讓兩人都快肩並著肩了。

小兕子小臉頓時就羞紅起來,但人卻沒有讓開,反而主動往陳景恪身邊靠了靠。

以前在別人面前她會害羞刻意保持距離,自從上次求雨事件過後,她就突破了自己的心理防線,在不避諱人前和陳景恪親暱。

反而是陳景恪,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沒個正經,實際上一直把兩人的距離保持在一個安全範圍內。

這也是長孫無垢和李世民不反對兩人親暱的主要原因。

這頓飯就在兩人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中結束,把小兕子吃的小肚子渾圓。

陳景恪又陪她聊了一會兒天消食,見時間差不多就送她去了學堂,然後離開皇宮返回紫霄觀。

相關推薦:大地主錦繡田園農家小地主這個修士真的不一樣直播:我釣魚成首富釣魚:我盤哭了老闆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長孫大周敗家子天黑請入眠人在美漫,首抽不知火舞我的影子能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