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唐承包王->章節

第710章 老臣的後路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衛公高義。”李寬抱拳,卻未接過李靖遞來的兵書,笑道:“不過衛公這份大禮實在太重,我受之有愧,亦受不起。衛公快收回去,我怕自己忍不住出手搶奪。”

說是一份大禮,其實不假。

如今活字印刷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稍微有些錢財的人家都能出得一部書,還是陽版書,若是賣的好些,還能有錢拿。

李靖的兵法書,那可是能賣到滿大唐都是的書,賺取的錢財勢不可少,雖說這點錢財在楚王府眼中不算多,但是這個名聲就很重了。

誰都知道將好東西藏著掖著,李靖為什麼偏偏拿出來?

世人會怎麼想?

會想這一切都是因為楚王殿下的關係。

這種大禮太大,李寬是真的認為自己受不起。

至於李寬為何說是禮,其實原因挺簡單的。

一來,李客師前些年雖去涼州吃了癟,但是受了王府的恩卻不假,如今大唐軍功難掙,想要以軍功換爵位那更是難上加難,尤其李客師本就貴為郡公,想要再升一級沒點實打實的軍功,那是難如登天。

在涼州吃了兩三年的風沙,從郡公升為了國公,這可是一份大恩。別看只是一小級,地位身份完全是天差地別,要知道這可是在朝堂削減爵位的情況下發生的。

二來,孫道長前些年回長安,曾給李靖診過病,而且還幫李令問治過一次,這個恩德李靖便算在了李寬頭上,畢竟孫道長無欲無求。

所以說,其實在大多數朝臣看來,李寬比孫行更加像孫道長的兒子,更親近。

“何必搶,這本就是兄長贈與殿下的。”李客師笑道。

對於李寬,李客師肯定是心中有怨的,只不過在涼州待了兩三年,怨大不過心服,回了長安之後,怨大不過恩情。

李寬搖搖頭:“衛公,兵書,我不會收,不過我有一個想法,希望衛公聽一聽。”

“殿下,請說。”

“衛公亦知,如今大唐軍校正在修建之中,既缺人亦缺兵法書籍,衛公不妨將此兵法印冊成書,充當軍校教材;至於缺人,我倒不是讓衛公去軍校打下手,而是擔任師長,不知衛公以為如何?畢竟衛公如今閒賦在府,而已經將大半生都獻給了大唐的您,何不大唐在添一份繁榮呢?”

“兵書之事便按照殿下的辦,至於老臣,還是算了,老臣可不懂教授學子,殿下要請師長理當去國子監請教授學子的大儒。”李靖笑道。

“衛公此言差矣,軍校顧名思義乃是教導從軍之人,固然需要大儒教導軍校學子學識,但根本還是在於兵法謀略,所以像衛公此等帥才缺一不可啊。”

李寬環視桌上所有人,笑道:“今日也正是好時機,諸位都在,本王便說說軍校的情況,軍校乃是培養大唐後繼將才的地方,可以說乃是我們武人多年的念想,或許將來還會是咱們的驕傲。

文人有書院,咱們武人也當有軍校。

我想諸位叔伯都贊同小侄這句話吧?”

“聽著俗,但是提氣。”尉遲恭出言附和,竟然還給出了俗的評價,也不知哪來的勇氣。

“小侄說句難聽一點的話,諸位叔伯的年紀已經大了,而大唐如今威赫四方,十年之內大唐基本是不會有大戰的可能。十年之後,各位叔伯的年紀又如何能上戰場呢?所以在戰場之上,大唐其實已經用不了各位叔伯了。

就算最近幾年有大仗,相信父皇也不會冒風險讓諸位叔伯參戰的,無關本事大小,年紀大小,一切皆因諸位叔伯乃是跟著父皇一路從屍山血海中走來的,父皇捨不得諸位冒風險。

或許這話諸位叔伯聽了便覺著空虛寂寞了,然事實上便是如此,諸位叔伯都老了,戰場已經不在適合諸位叔伯了。

所以說,軍校其實便是咱們最好的去處。

小侄也是在戰場上經歷過生死的人,戰場上的那種生死一線間的刺激,那種大軍在握決勝於千里之外的痛快,那種算計到敵人的興奮,侄兒也明白。

作為武人,總是懷念戰場的啊。”

聽到李寬最後這句感嘆,在場的文臣武將皆點了點頭,畢竟在座的文臣那也是經歷過戰爭的人,有切身體會。

“當然,也不是說父皇對諸位叔伯沒其他安排,但是小侄以為,讓諸位叔伯為官,或許是不及在軍校來得痛快的。在軍校可以看軍中後輩,可以教導軍中後輩謀略兵法。

若是遇見個腦袋不怎開竅的,踹兩腳,心裡痛快;遇見個腦袋聰慧的,想法謀略不差的,踹兩腳更痛快,畢竟這些都是咱們武人的後輩嘛。

但是在朝為官就不同了,心裡不痛快那也不能踹自己下屬不是······”

話還沒說完,混不吝的尉遲恭便笑道:“老臣不痛快,就踹他們。”

李寬搖搖頭,“雖說尉遲叔叔此舉也沒什麼毛病,但總歸面子上不好看,別人在背後總會說上幾句咱們武人沒教養,難免不好聽,但是在軍校便沒了這些彎彎繞,踹了也踹了,誰也不會計較,畢竟在軍中就是如此嘛!”

“殿下,老臣怎麼聽著越來越不痛快呢?更何況,您何時成武人了?”房玄齡開口道。

“房叔父,小侄絕對沒有貶低文人的意思,文人持筆治國、武人拿刀護國,大家都同樣重要。作為大唐楚王,小侄對文武並無區別看待,但是作為武人,小侄自然要替咱們武人多說說好話嘛。

至於小侄何時成了武人,這不是明擺著的麼,小侄帶兵多年,怎麼就不是武人了?”

房玄齡啞口無言,李寬說自己是武人還真有幾分道理。

“楚王殿下說的不錯,啥好話都是說你們文人,輪到咱們武人了就沒個好話,聽著不痛快也聽著。”劉弘基大笑道。

“那小侄便繼續說?”李寬試探性的問了一嘴,眾人點頭,他也就接著說了下去。

“其實諸位叔伯之中不少都閒賦在家,心裡不怎麼痛快,所以小侄認為諸位叔伯去軍校教學無疑是最好的。一來,可以照看後輩;二來,還可以鍛鍊鍛鍊,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三來,諸位叔伯依舊在為大唐費心勞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不過這最後一點,作為大唐王爺,小侄愧對諸位叔伯了。”

“沒愧對,很好。”李靖大笑道。

李寬準備繼續,李世民開口了。

“早知道就不讓你小子說了,廢話連篇。”

李世民喝了口酒,頗有威嚴道:“早前,朕便與寬兒商議過了,軍校需要武將教學,所以凡事閒賦在家的都給朕去軍校教學去。實在沒那個本事的,在軍校待不住的,給朕地上奏摺便行,正好今日有時間,用過午膳之後,咱們一同去軍校看看。”

“還是陛下說得好,殿下不就是想要讓俺們去軍校教學麼,彎彎繞繞的說了一大堆,說得俺腦殼疼。吃過飯,俺們都去看看,覺著能勝任的就去軍校,覺著自己不行的就在自己府上待著,俺就覺著俺挺適合教導那啥,對學子,俺就適合教導學子。”尉遲恭拍馬屁時,還不忘誇自己一番。

好嘛,因為李世民一句話,本該吃吃喝喝的到傍晚的酒宴,很快便結束了。

都是漢子,唯一的一位女性平陽公主還是一位女漢子,自然沒有馬車的說法,一個個騎著戰馬往翠華山而去。

當今陛下帶著二十來位國公王爺在長安大街策馬而行,至少有二十年沒出現過這樣的奇景了,足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充當長安城的百姓們的飯前飯後的談資了。

半個時辰後,李世民一行人趕到了熱火朝天的翠華山。

當今陛下帶著二十來歲國公王爺前來,一時間翠華山附近的工地空了,全都圍到了軍校的工地,有販夫走卒、有工地上的工匠工人,也有承包工地的富商、勳貴士族子弟。

李世民還挺貼心,隨意找了幾位工匠,詢問了一番在工地的情況,比如飯食好不好,工錢有沒有拖欠等等,在聽過之後,便誇了李寬幾句,然後誇了李哲很多句,畢竟這邊的工地都是李哲在管,李世民可是知道的。

“母親,陛下和您怎麼來了?”柴令武走到平陽公主身邊低聲問道。

兒子黑了,也壯了,似乎也比以前懂事了。

“陛下提議來軍校看看,便來了。”平陽公主笑道。

“那孩兒帶您四處看看?”

平陽公主點點頭,帶著柴令武給李世民行過禮便自顧自的走了。

而李世民原本說好來看軍校的,結果不知怎麼的,就去了住宅區。

要不說人多力量大呢,承包修建住宅區的富商比起承包修建軍校的人員實在多太多了,李寬原本打算賣給朝中老臣養老的宅子已經修建出一批了。

李世民現在便帶著老臣們在宅子裡,笑問道:“你們覺得這宅子如何?”

宅子,或者說小樓,是按照臺北的官員住宅區修建的,小樓雖是單門獨戶卻也沒有高大的圍牆圍著,至於屋中的設施更是讓許多老臣見也沒見過,他們說不上好壞。

不過當年房玄齡曾到臺北傳過旨,自然是知道的,便笑道:“莫不是這些小樓是陛下賜給我等這些老臣的吧!”

李世民想到如今的老臣也不多了,腦子一熱,便笑著肯定了房玄齡的說法,全然忘了之前與李寬商議的以成本價賣給諸位老臣。

李世民看著身後的老臣們笑道:“在軍校修建之初,朕便與寬兒商議過,武將們不能做一輩子,來軍校教書,其實便是朕與寬兒給你們想好的後路。不敢說讓你們青史留名,但是只要軍校在一天,你們的名字便會永遠刻在軍校的事蹟碑上。”

“臣等謝過陛下。”一眾老將老淚縱橫,也不知是真被李世民感動了還是演的。

“此地山清水秀,景色如畫,清雅幽靜,是個休養的好地方。你等為大唐效力多年,他們也應該有個地方談談天,說說笑,過過兒孫繞膝的歡快日子,這裡的小樓便正合適,閒暇時可以與老兄弟們聊聊天,外出打打獵,閒不住便可給軍校的學子講講知識,等朕退位的那一天咱們亦可暢談當年的風光事蹟。”

“陛下,您是位武將們考慮好了,可是我等,您是否忘了?”作為文臣,唐儉老大不痛快的盯著一群眉開眼笑的老將。

李世民轉頭看了眼跟在身後的李寬,李寬心領神會道:“唐叔,軍校是給朝中武將們的後路,再修建一座書院是不可能了,小侄實在是沒錢了,但是這裡的小樓,文臣武將都有,這裡本來就是給朝中重臣休養的地方。若是您老將來告老後,實在閒不住自然可以去軍校上上課,畢竟軍校也是需要大儒教導學識的,武人也需同文墨才行。”

“所以說,軍校其實就是咱們一眾老臣的後路了?”長孫無忌平靜的問道。

長孫無忌這句話猶如暮鼓晨鐘敲響在眾位老臣的心裡,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很顯然楚王繼位是必然了,等到陛下退位之後,這裡便是楚王給咱們一眾老臣選好的地方了。

要說心中有氣,其實真沒多少人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不說,這地方確實是個好地方,李寬為他們考慮的心意也確實令他們感到欣慰。

要知道新君登基,老臣的將來可不見得一定就好,或許楚王與陛下的安排是最好的結果了。

為大唐江山奉獻了一生心血的老臣們,對權勢看得過重的人,其實並不多。

李寬點點頭,又搖搖頭,“也不能說是後路,只是父皇感念大家多年的功績,賜給大家的,至於大家是否願意來,還是看大家的意思,畢竟朝堂之上可缺不了諸位叔伯。”

其他人都能明白長孫無忌那句話的意思,李寬又怎麼會不明白呢。所以這算是給出了承諾,這是老臣們的後路,卻也不是唯一的後路,一切決定權都在老臣們的手中,並非在他李寬或者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看了眼眾臣,笑道:“朝堂現在少了你們,你們是想把朕給累死吧!”

“臣等不敢。”眾人笑答道。

所以,一切都明了了,這確實是他們的後路,但至少也是在李世民退位之後的後路,而且還不是唯一的一條後路,這便足夠了。

相關推薦:低調術士我是一個術士從氪金開始修仙我撿的Boss都愛上我[快穿]從捱打開始大唐明月我真的只想做角色球員學霸的微觀世界君臨輝夜輪迴從殭屍先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