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唐承包王->章節

第666章 一個故事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所謂糊名制,其實並不難理解,以大臣們和李世民的智慧,聽說“糊名制”三個字後,便明白了糊名制的意思,不過李哲既然準備了奏摺,李世民也樂見其成,順便看看小孫兒的奏摺如何。

結果,令李世民有些失望,奏摺上只是說明了什麼叫做糊名制,連糊名制優劣都沒有具體的闡明。

其實,這也不怪李哲。

在李哲看來,以李世民和一眾老臣的智慧,只要明白了糊名制是什麼意思,定然是明白糊名制所帶來的好處的,他又何必浪費時間去贅述糊名制的優劣呢。

說白了,李哲也是偷懶。

李世民指了指左手邊座位,李哲心領神會的坐了上去,然後李世民便將手中的奏摺遞給了連福,示意連福交給房玄齡等人傳閱,隨後陷入了沉思。

等到房玄齡等人看完,李世民也回神了,笑問道:“哲兒,你說說吧!”

李哲起身行禮道:“其實每年的科舉取仕,最重要的一環便是防止舞弊,考場舞弊可以加派人手監考,但是閱卷考官舞弊卻很難解決,或者準確的說不是閱卷考官舞弊,而是徇私,實行糊名制便可以有一定成效的解決這個問題。”

“殿下,此言不妥。”房玄齡站起身來,反駁道:“歷年閱卷考官皆乃剛直之人,何來徇私一說。”

李哲嗤笑道:“房相也是有名的鐵面無私之人,那咱們就打個比方,今日若是房家二叔參加科舉,房相為閱卷考官,一人的考卷僅比房家二叔好一點點,房相是選擇自己兒子還是選擇不認識的人。

房相或許不會選擇房家二叔,但房相別忘了,您不能代表所有的閱卷考官,人都是有私心的,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閱卷考官必然會選擇相識之人。

若是誰敢說自己沒有一點私心,本王把頭放在這裡。”

事實上確實如此,若是情況如李哲所言一般,房玄齡自認為自己也會選擇自己兒子,房玄齡無言以對。

李世民搖頭,似乎是不滿意李哲的回答。

然而實際上,李世民是對現在的環境不滿意,因為現在有眾多老臣在場,有些話不方便說,他也不方便考校李哲。

但李世民搖頭,卻給其他老臣一種錯覺,陛下不滿意糊名制。

“殿下所言,老臣深感認同,若是實行糊名制確實可以防止閱卷考官徇私。”蕭禹站起身來。

看來這又是來找麻煩的了。

李哲微微一笑:“蕭中書不必奉承小王,說反駁的理由吧,今日有一位算一位,小王全都接下了。”

蕭禹詫異的看了眼李哲,笑道:“那老臣便說說糊名制的弊端,閱卷考官雖有可能徇私不假,但不可否認閱卷考官若是徇私,必然是瞭解考生品行的,考生品行值得閱卷考官徇私,面對同樣水準的考卷,一個不瞭解品行,一個瞭解品行,那徇私又有何不可?”

李世民搖搖頭,心中暗歎蕭禹到底是老了,這樣的問題恐怕是難不住哲兒的。

但李哲卻是笑了笑,根本沒有回答蕭禹的問題,徑直坐到了座位上,像似看傻子一樣的看著蕭禹。

過了許久,李世民也沒見著李哲回答,問道:“哲兒,蕭愛卿的話為何不答?”

“啟稟陛下,微臣以為蕭中書的話根本沒必要回答,不論何種理由,徇私就是徇私,就像有人當街殺了人,難道那人就不是犯法了,本就是犯法之事,竟然還說的義正言辭,豈不可笑,微臣為何要答?”

李世民點點頭,他其實很贊同李哲的話,但既然是考校,李世民自然不過如此輕易的放過李哲,所以將目光鎖定在了長孫無忌身上。

長孫無忌多精明啊,他又豈會猜不到李世民其實已經認定了李哲的辦法,又豈會想不到在場的多數老臣其實都明白糊名制的優劣。

朝臣之所以反駁,無非是因為如今朝堂取仕已經大大的偏向了寒門士子,若是再實行糊名制對各位重臣有害無益,畢竟許多朝臣與世家都有一定關聯,不敢明目張膽的照顧,也就只能從如今的科舉上照顧一二了。

這些年,世家的勢力確實減弱了許多,但世家畢竟是世家,若是全天下的士族聯合在一起,同樣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今重臣們都已經老了,到了考慮後路的時候了,百年王朝,千年世家,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實行糊名制是削弱世家不假,但同樣也是削弱朝臣們的勢力。

不過他長孫家與世家之間交流不深,而且現在楚王府勢大,長孫無忌自然不願意做出頭鳥,安安心心看戲才是正經,可惜李世民找上了他,他也沒有辦法。

長孫無忌起身行禮道:“賢王殿下,科舉實行糊名制確實有好處,不過如此一來,有些考生在考試不一定能發揮出平時的真實水平,閱卷考官更不知其品行,只重成績不重品行,進士及第者也不一定是眾望所歸者。

一位成績優異,但品行極度低劣者;一位品行優秀,卻成績略差一二者,賢王殿下又會選擇誰呢?”

“長孫司空,你比蕭中書有本事。”李哲笑道。

“殿下愧贊,老臣不及蕭中書。”長孫無忌客氣道。

李哲不在意一笑,“若是本王選擇,本王便會選擇有本事的人。”

“殿下的意思是不看重品行了?”

不論何時,品行永遠是一個朝代取仕的標準,在大唐你可以沒有學識,但你不能沒有品行,否則你將會受盡白眼,比死都難受。

“長孫司空倒是會斷章取義,當今天下,學子的品行如何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學識,若是品行低劣者,便不會被夫子收入門牆,既然不會被收入門牆,哪又何來學識呢?所以長孫司空這個問題本就不是一個問題。”

李哲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潤了潤嗓子,繼續道:“不過長孫司空的擔憂也不是無的放矢的,畢竟國家會繼續發展,發展到一定程度上時,或許品行低劣者也有學識,能參與科舉,但這不重要。”

見在場的重臣準備起身反駁,李哲笑了笑:“諸位大人也不必急著反駁本王,本王先給大家說一個故事,大家聽過之後再說不遲。

話說清朝······”

“賢王殿下,據老臣所知,歷史上就沒有清朝。”

李哲點點頭:“確實沒有,不過都說這是故事了,又何必當真呢?”

眾人點頭,李哲繼續道:“話說清朝有兩位官員,一位叫和珅一位叫紀昀,這兩人的官職大抵便如長孫司空與房相的官職。

紀昀是個讀書人,品行稱得上高潔二字,而和珅也是讀書人,但品行實在不咋的,貪汙受賄那是家常便飯,可是兩人都受到了皇帝的重用,但朝廷每每有大事,掌管者的必然是和珅而非紀昀。

一年,清朝大旱,朝廷賑災,和珅為主紀昀為輔,和珅貪墨朝廷賑災銀兩,便在救濟粥裡參沙子與糠麩,此事被紀昀所知,上奏了皇帝,皇帝下令徹查,然實際卻根本沒放在心上。

為何?

因為皇帝知道朝廷的賑災糧款根本不足以讓受災的百姓的活命,若是按照紀昀的以白粥救濟災民的辦法十萬災民只能活三萬,但是按照和珅的辦法,可活九成,儘管和珅貪墨了銀兩,但救活的災民更多。

從品行上來說,和珅不及紀昀,但論本事紀昀不及和珅,若是本王取仕,本王便會選擇和珅,諸位大人以為然否?“

“殿下所奏糊名制,老臣深以為然。”從開始便一言不發的魏徵顫顫巍巍的站起身來,咳嗽了幾聲,怒道:“但殿下的故事,老臣卻不敢苟同,和珅此人理當該殺,如何能為國效力,想那皇帝定然是昏聵無能之輩,竟讓此等奸臣切居高位。”

魏徵人稱魏人鏡,在這個時代魏徵便代表“正直”,其他人說這話,李哲或許會反駁一番,但魏徵說這話,李哲實在不知該如何反駁。

但皇帝真的是昏聵無能嗎,李哲不知道,因為李寬說了這個故事後,只問了他們兄弟二人看法,便沒有繼續說下去,不過在李哲看來,那位不知名的皇帝卻不會如魏徵所言是昏君。

其實不僅李哲如此認為,在場所有人,除了魏徵之外······或許就連魏徵從內心來說,他也不認為那是昏君,只不過因為一直以來的性格,註定了他不會說好話。

兩儀殿中,有些沉靜,不知是在思考糊名制還是在想李哲說的故事。

李世民率先打破了這份沉靜,笑道:“這故事想必是你父王說的吧,那你父王有沒有說那皇帝,被後世人如何評價?”

“什麼都瞞不過陛下,故事確實是父王所言,但沒有提及皇帝的名諱和後世評價。”

李世民有些失望,又問道:“那你父王可曾說那和珅的最終結果?”

“這個不用父王說,微臣與哥哥認為,和珅最終難逃一死,這是必然的結果。”

相關推薦:低調術士我是一個術士從氪金開始修仙我撿的Boss都愛上我[快穿]從捱打開始大唐明月我真的只想做角色球員學霸的微觀世界君臨輝夜輪迴從殭屍先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