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唐承包王->章節

第630章 李寬滅佛(終)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作為皇帝,李世民為何會信佛,無非還是因為佛門之人展現了非常手段,令李世民覺得有長生的希望,若非如此,僅佛門對皇家而言的實際好處,李世民會尊崇佛教,李寬不相信。

不過,李世民會不會打壓佛門,李寬不敢確定,但李世民若是堅持自我,依舊尊崇佛教,李寬覺得自己也沒必要留勸說李世民了,有時間勸說李世民還不如回臺北教導兒子來的重要。

不知過了多久,甘露殿中的李世民終於將李道彥統計的結果翻開了,然後案几上的茶杯碎了,最後一隊小黃門連夜出了宮,李淵進宮了。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尚在一間酒樓呼呼大睡的李寬被人叫醒了。

“大早上,還讓不讓人睡覺了,有什麼事不能等到晚些時候再說?”在進宮的馬車上,李寬打著哈欠不滿道。

“殿下,您多擔待,陛下的旨意,老奴也不得不打擾您休息。”連福告罪不止,順帶著將李世民給拉出來作大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連福,你昨夜想必是伺候在陛下身邊的,說說吧,陛下是怎麼個意思?”

“陛下的意思是請您今日上朝是做場戲,畢竟朝中大臣之中信佛之人不少。”

什麼意思?

這是要讓自己背鍋?

還有沒有點道德了?

李寬很無語,但最終還是沒說什麼,決定做背鍋俠,畢竟誰讓他對佛門不爽呢,有機會打擊佛門,他是不會錯過的。

進入皇宮,天已經亮了,趕到太極殿時,朝臣們已經上朝好一會兒了,朝裡面望了一眼,李寬就有些傻眼了。

李世民弄出來的陣仗還真不小,不僅文武百官在朝堂,就連李淵也在太極殿裡坐著,還有玄奘一幹和尚在殿中站著。

守在太極殿外的小黃門見到李寬便高聲喊道:“陛下,楚王殿下求見。”

李寬很無語,這是自己求見嗎,明明就是李世民的意思,否則誰願意大早上的從被窩裡起來。

“讓楚王進來。”殿門中傳來了李世民洪亮的聲音。

剛進殿門,還沒行禮呢,在太極殿坐著的李淵就搖晃著手中的一本奏摺,佯怒道:“看看你小子寫的奏摺,佛門有如此不堪嗎?”

說完,還毫不客氣的將奏摺扔到了李寬腳邊。

臥槽。

我什麼時候寫奏摺了,怎麼連我自己都不知道。

撿起腳邊上的奏摺,李寬翻開一看,當場就愣住了。

這特麼連罪名都安好了,佛門佔據百姓田產,私下******女,對當今親王不敬等等,細數下來竟然有十餘條罪證。

算了,既然決定唱紅臉,那就要唱好,論演技,咱也不輸人。

合上奏摺,李寬笑道:“祖父,孫兒這奏摺有什麼問題嗎?孫兒覺得奏摺上的用詞遣句都很好啊,辭藻華麗且有條有理的,很完美嘛!”

“楚王殿下,莫要言它,您奏摺上的罪證是否屬實還需查證······”

也不管開口的人是誰,李寬直接打斷道:“這意思是說本王說謊,欺君犯上?”

“老臣不是這個意思,但楚王所言之事,恐多有不實。”

自稱老臣,明顯是重臣。

李寬這才轉頭看向了開口說話的人,原來是大臣之中虔誠的佛家信徒——蕭瑀。

說蕭瑀虔誠並非虛言,當年歷史上有名的反佛鬥士——傅奕都載在了蕭瑀手中,在蕭瑀帶著一大票人的反駁下,滅佛之事最終不了了之。

如今蕭瑀對李寬能有這樣的態度,已經算是不錯了,要知道當年蕭瑀可是直接請求李淵給傅奕定重罪的,說什麼“奕為此議,非聖人者無法,請置嚴刑。”

“蕭僕射,你說本王所奏之事多有不實,你怎麼知道不實,難道你曾調查過?”

“這倒沒有,不過······佛,乃聖人也,寺廟乃聖人之地,豈會做出如楚王殿下所奏之事。”

“蕭僕射,本王看你說做官做傻了吧!”

話音剛落,李淵便怒道:“寬兒。”

這次李淵不是為了唱白臉,而是真有些生氣,畢竟蕭瑀當年乃是他的心腹,是老朋友,李寬這句話太不給面子了。

“小子妄言,望蕭僕射海涵。”李寬朝蕭瑀彎腰施了一禮,直起身後就不客氣了。

“聖人,什麼是聖人?在本王眼裡佛不過是一個笑話罷了,佛門不過是藏汙納垢之地罷了。

佛說,佛愛世人,但天災人禍之際,佛在哪裡,佛門又在哪裡,當年蝗災,佛門又做出了那些貢獻?

佛說,眾生平等,那為何寺廟之中分羅漢菩薩?

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為何惡人放下屠刀之後便可成佛,善人行善一生,卻未提點半句?

和尚們總說什麼佛門清淨地,既然是清淨地,為何要眾生前往參拜,供奉香火,希望香客如雲?

來,你們告訴本王,這些是為什麼?

本王知道諸位大臣之中不少人是信佛的,所以對本王的奏摺很不滿意,但本王就想問你們一句,你們所信之佛給了你們什麼?

本王記得貞觀四年,蕭僕射親姐蕭皇後回長安後突發病症,蕭僕射求神拜佛,最終還是本王開藥方醫治好的吧,為何當初蕭僕射所信之佛,沒能將令姐治癒呢?

可見,你們所信的佛並不能給你們解決問題······”

“殿下,我等如今談論的乃是您奏摺所奏之事,並非當初蕭皇後之事。”長孫無忌打斷道。

被人打斷,李寬很不爽的瞪了一眼長孫無忌:“那就說說奏摺上的事,當日本王到玉華宮,就因本王打擾了在肅成殿中講經的玄奘和尚,玉華宮正監便直言本王找死,你們說說,這是不是對本王不敬,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難道還要本王來告訴你們。

再說和尚******女一事,當時有不少百姓親眼所見,難道本王還會說假話不成,諸位可隨時去打聽,況且今日你們尊崇的玄奘法師也在,你們問問他,本王有沒有虛言。

至於侵佔百姓田產,不事生產等等問題,諸位不知道去打聽打聽?”

見殿中無一大臣開口,李寬繼續道:“天下佛寺有多少,天下僧侶有多少,諸位可曾知曉,你們可曾瞭解過這些僧侶平日吃穿用度是多少,他們吃穿用度所費錢糧有多少,這些錢糧又是從何處而來?”

都是朝堂官員,誰會沒事打聽李寬說的這些,所以眾人再次被李寬問傻了。

“諸位都是朝中大臣自然不會過問,當然,本王也從未過問,但本王昨日拜訪了膠東王叔,本王從王叔手中拿到了一份資料。

天下記錄在案的佛寺一共兩萬五千六百四十七間,記錄在案的有度牒的僧人有三十七萬餘人,按照如今大唐最貧苦人家的吃穿用度來計算,就算一天一文錢,每日僧侶用度便是三百七十兩銀子。

當然,你們會說整個天下的僧侶一天才用三百七十兩不算多,但你們仔細算算,一年下來僧侶所耗費的錢財便是十三萬餘兩銀子。

天下間還有尚未記錄在案的佛寺有多少,尚未擁有度牒的和尚又有多少,一共得有四十萬人吧!若是按照四十萬人來計算,僅僅所耗費的錢財便有十四萬餘兩銀子。

而且這還是在僧侶不事生產的情況下計算的,若是這四十萬人參與到生產之中,又會有多少錢糧,本王就想問諸位大臣一句,你們可曾想過僧侶帶來的損失有多少?

再加上修建佛寺所耗費的錢糧,算了修建佛寺耗費的錢糧本王都懶得計算了,就說說每年佛寺的修繕,總得要五兩銀子吧,五兩銀子也就是十萬餘兩了。

前前後後,單單這些就有二十餘萬兩銀子了,一年二十餘萬的銀子從哪裡來,難道就僅憑香火錢,諸位大人相信嗎?若是沒有寺廟侵佔百姓農田謀取利益,本王把自己這顆頭砍下來。

而且,你們要記住這些銀兩還只是一年,若是五年、十年呢,十年就是兩百萬兩銀子,那是銀子不是銅錢。

一個個的說什麼為國為民,卻眼看著四十餘萬的蛀蟲在啃食大唐的血肉,你們有什麼資格說自己為國為民?”

從未有人去計算過天下僧侶有多少,也從未有人想過天下僧侶所耗費的錢糧有多少,如今聽到李寬這般的粗略計算,別說朝臣,就是李世民也瞠目結舌,要知道他展開一次國戰所耗費的錢糧亦不過如此吧!

李寬沒打擾眾人,而是走到李淵身邊,端起李淵邊上的茶水猛灌,嘀咕道:“說了這麼多,說的我口乾舌燥。”

眾位大臣不言不語,殿中的玄奘和尚終於忍不住了。

“殿下,天下佛門導人向善,教人行善,那教導之功又該如何算,殿下的演算法有失偏頗。”

“本王偏頗了嗎?本王沒有,本王從未說過要讓你們佛門滅絕,也從未說過推毀所有佛寺,你們這群僧人之中還是有好的,這點本王是承認的。

但不可否認整整四十萬餘萬僧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佛門敗類,他們有些人是為了躲避賦稅而出家,有些甚至有可能是某縣通緝的逃犯,出家之後竊佔農田,******女,這樣問題,你敢說佛門沒有。

本王要求徹查天下佛門有什麼不對,本王幫你清除佛門敗類有什麼問題,本王為了大唐越發強盛,難道還有錯?”

“沒錯。”李世民大喝一聲,給整個事件定下了性質,沉默了一會兒,才繼續道:“既然說了那麼多,就說說對佛教的處置辦法。”

“下令各州縣官員,徹查寺廟田產和僧人,一旦發現問題下獄問罪,罰沒田產,犯法僧人送往荒地屯田。

微臣不反對大家信佛,但天下寺廟和尚卻太多了,得要有個規矩,最多不得超過一萬間佛寺,每間佛寺最多不得超過二十人,既然是號稱清修就應當有個清修的樣子嘛。

如今已有的僧人經徹查之後,若剩下僧人還超過二十萬,那便將年紀在三十歲下者勒令還俗,不還俗者與犯事和尚同罪論處。

當然,若是能控制在十萬人左右那便最好了,畢竟還是得為後來的出家人留個機會。”

話音剛落下,龍椅上的李世民便道:“傳旨各州縣官員,徹查各地佛寺,鴻臚寺會同大理寺、刑部,審訊僧侶,按照楚王的意思辦,朕希望看到的是天下僧侶只有十萬人,你等可明白。”

“臣等遵旨。”

國家機器發動,哪怕擁有四十萬左右教眾的佛教在國家機器面前也無法抵擋。

其他地方的情況如何,李寬不知道,但是在長安這一畝三分地上發生的事李寬還是知道不少的。

在李世民下旨後的第二天,長安城周邊的縣令便開始了排查,像似會昌寺這樣香火鼎盛的寺廟光是上等的農田田產就擁有百餘畝,更別說還有其他產地。

而且從寺廟中搜查出來的無度牒的僧人不在少數,這些人之中大部分都是所謂的高僧之類的親眷,所以沒有度牒依舊在寺廟裡過著逍遙無憂的日子。

至於涉案人員,比如******女者,不算多,因為報案的都是些尋常百姓,若是加上那些將知道事實後便將妾室殺了的富商官員,李寬估計人會多很多,畢竟與和尚們私通的大多數都是官員或者富商府上小妾之類的人。

但是強佔田產的人員可就不少,幾乎每個寺廟都存在這種人,只是人多人少的問題。

所以在經過排查之後,僅僅長安城附近的寺廟,所產出了不義之財便達到了數十萬貫,有此可見天下和尚皆由佛門之便賺取了多少不義之財。

當然,也不能說天下佛寺沒有一家好的,但是由長安城的情況來看,很少。

經過李寬幫李世民初步的估計,就是這樣一次清查佛門問題,李世民的國庫至少能增加百萬兩銀子以上。

所以,李世民也順勢朝道教下手了,至於是因為嘗到了甜頭還是打壓佛門之後為保證平衡,那就只有李世民自己才清楚了,李寬沒心情去過問。

相關推薦:低調術士我是一個術士從氪金開始修仙我撿的Boss都愛上我[快穿]從捱打開始大唐明月我真的只想做角色球員學霸的微觀世界君臨輝夜輪迴從殭屍先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