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唐承包王->章節

第595章 太子的信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經孫道長的診治,李淵並無大礙一事,李寬不知曉,他那時候還在和蘇媚兒日月潭泛舟於湖上,柔情蜜意。

因為不知道,李寬回長安的途中,在樓船的甲板上一坐就是兩個時辰,等到蘇媚兒帶著妹妹、兒子和兒媳出現在甲板上時,李寬才回神。

“夫君,您別太擔憂了,祖父他老人家吉人自有天相,定然不會有事的。”蘇媚兒安慰道。

“對啊,父皇,您也不用太過擔憂,您不是說師爺醫術通神嗎,有師爺在長安,曾祖父沒事的。”

母子二人一人一句,李寬連插嘴的時間都沒有,見安平等人還準備開口,李寬連忙道:“別說了,生老病死總有那麼一天的,只是我有些難以接受罷了,行了,都回去休息,上岸之後還得儘快趕往長安城呢!”

實際上,李淵的情況具體如何,在李寬心裡已經做出了最壞的打算,畢竟李淵垂危一事乃是李世民所言,若非有一線生機,李世民也不至於下旨召他即刻回長安。

至於孫道長在長安之事,李寬想過,正因為想過才認為李淵恐怕是回天無力了,在這個時代,孫道長便是醫學界的權威,孫道長都不能治愈,他李寬其實也沒有辦法。

在海上漂泊兩日,李寬終於再次登上了大唐的國土,來不及在閩州有任何停留和感慨,帶著眾人踏上了會長安的路途。

車轔轔,馬蕭蕭,碩大的楚字大旗迎風招展,沿途前來拜見的人不知凡幾,百姓、商戶、世家勳貴府上的管事,凡知曉楚王回來者,皆在沿途守候。

在這個時間點,楚王儼然是香餑餑了。

百姓和商戶且不論,畢竟楚王在閩州的名聲,再加上李哲當年在閩州作為,得萬民相迎不過分;世家勳貴府上的管事不必說,他們的訊息比尋常人來得靈通,太子謀逆已經過去十餘日,豈有不知的道理。

這個時候,楚王無疑是皇位最有利的爭奪者,誰也不願意放棄這樣的機會。

放在十年前,世家之人對楚王可以不屑一顧,如今卻不同了,他們的日子難熬。

當年落魄的王家,依附楚王府不過幾年光景,儼然有世家第一的樣子,王家算是崛起了,如今也到了他們該崛起的時候了。

可惜,準備了重禮的世家和勳貴管事無一人見到李寬。

“家主,有人求見。”馬車外的胡慶笑道。

“不論是誰,不見。”

“家主,求見之人是咱們府上的管事。”

“誰?”

“老陳。”

“快,停車,讓他過來。”

對於李承乾謀逆的具體事宜,李寬瞭解的不多,不過陳家老大這些年帶商隊往返於臺灣和長安之間,負責傳遞訊息,應該是楚王府最瞭解具體事宜的人了。

“拜見家主、主母,拜見二公子······”

李寬揮手,打斷了陳家老大的話,問道:“祖父如何了?”

“啟稟家主,太上皇經孫道長診治,已無大礙,不過我等出發之際,太武皇尚未醒來。”

“你等何時動身的,既然無大礙為何沒醒來?”李寬急切的問道。

“我等在太子謀逆後的第三日出發的,離去前,孫道長曾進宮診治過,回府後告知我等說,我等見到家主後,告知家主放心,太武皇並未大礙,具體為何未醒,我等不知。”

孫道長既然說李淵並無大礙,李寬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

李寬點點頭,長出了一口氣:“祖母如今如何?”

“太武皇病倒之際,老主母曾一度暈倒,如今亦無大礙。”

李淵和萬貴妃都無大礙,李寬總算是露出了笑容,隨即想到李承乾謀反,想到了李世民,李寬的臉色又有了些變化。

“說說太子謀逆一事的具體情況。”

“是。”陳家老大躬身行禮,介紹道:“此前,陛下率十餘萬大軍出征高句麗,卻只令高句麗稱臣,百姓認為於大唐而言,此戰乃敗,遂坊間流言四起,言道陛下已老,無當年之勇,而操控流言者便是太子與魏王。”

論操控流言,李寬在這個時代可謂祖宗級的人物,這種流言說到底就是為了鋪路而已。

李承乾操控流言,無非是為了謀逆成功後鋪路,找一個合適的藉口,令百姓信服他;而李泰或許只是為了讓李世民感覺自己已老,憑藉他在李世民那裡寵愛,等候機會給李承乾致命一擊後,李世民傳位於他,說到底還是為了那皇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種小伎倆,李寬又豈會不明白。

“這些就不必說了,具體說說太子謀逆時發生的情況。”

陳家老大點頭:“十月初三,太子率五十死士圍攻魏王府,被太武皇勸說,太子叛亂一事結束。”

“俺說老陳,你這些年變傻了吧,殿下讓你說具體事宜,你這也叫具體事宜?”不等李寬開口,胡慶便已不滿的開口了。

陳家老大尷尬的笑了笑,開口道:“太子謀逆一事,咱們王府一直在打探,參與叛亂之人,在去年咱們王府便已打探的差不多了。”

“為何?”李寬疑惑道。

“家主,您忘了,二公子當年在大唐時,您曾吩咐我等注意太子謀逆一事,從那時起,咱們就已經開始暗中打探訊息了。”

“我有過這樣的吩咐嗎?”李寬撓了撓頭,明顯記不清了。

“想來是有的,當年兒臣還疑惑父皇您為何吩咐兒臣請大伯到臺北,說是要勸勸大伯,如今看來父皇恐怕是早已知曉大伯謀逆一事。”李哲搭腔,疑惑的問道:“只是······父皇您怎知大伯會做出謀逆之舉?”

李寬搖了搖頭,沒回答兒子的問題,只是看著陳家老大說了三個字——繼續說。

“太子謀逆其實在我等看來挺可笑的,長安城中的兵馬共十餘萬,可太子手中卻無兵權,太子所仰仗的無非是李安儼、賀蘭楚石、趙傑等人,唯一讓人擔憂的無非就是一個侯君集,可兵權在陛下手中,他們終究還是沒有多少人馬,就算沒有咱們楚王府插手,謀逆恐怕亦是一個笑話。”

“老陳,聽你這意思,咱們王府參與其中了?”胡慶問道。

陳老大打量了一眼李寬,發現李寬面無表情,心中一震,戰戰兢兢的解釋道:“太武皇和陛下下旨,我等才參與其中。”

按理說,留在大唐的人乃是楚王府的家臣或家將,除李寬一人外無任何可指揮,可李寬也知道留在大唐這些人的想法,他理解,所以也沒有追究的意思,對於皇位,若他有心,也就不會將華國的皇位傳給大兒子了。

“無妨,繼續說。”

“是,家主。”陳老大深吸了一口氣,繼續道:“十月初三子時,太子吩咐百餘人殺了皇城守衛將士,在城中作亂,想給侯君集等人發信號,卻不知在趙傑李安儼等人剛離開東宮後就被咱們的人給制住了,就連侯君集亦是如此,叛亂尚未開始,其實就已經結束了。

此次叛亂,根本未動用多大的兵力,連宮中的金吾衛都尚未動用,僅憑咱們王府的護衛就平息了這場謀逆。”

從始至終,陳家老大的言語之中都帶著一絲驕傲和自豪。

雖說平定李承乾謀逆導致尚未大動兵戈,確實值得驕傲和自豪,可還是讓李寬有些不喜。

“你的意思是在皇城之中,有咱們王府的人?”李寬能抓重點,趙傑、李安儼等人既然是剛離開東宮就被制服,明顯楚王府在皇城之中是有人的。

瞧見李寬皺起的眉頭,陳老大言語之中的驕傲不見了,恭敬道:“家主,至太武皇回長安後,一切皆由太武皇安排。”

“雖說是祖父安排,想來你等亦是支援的吧!”

李寬一言道破李淵和王府家臣們的心思,令陳老大後背冷汗涔涔,想解釋卻又不知如何開口。

“行了,你等先行回臺北,通知懷恩和臻兒,祖父無礙,安心國事。”

李寬揮手,示意陳老大帶著商隊離去,卻見陳老大從懷中掏出一封信,恭敬的遞到李寬面前:“家主,這是太子謀逆失敗後,東宮送來的信件。”

“恩,去吧!”

接過信件,只見信封上寫著二弟親啟四個大字,令李寬有一瞬間的失神。

拆開信封,只看了一句話,就讓李寬有了將信件撕毀的衝動。

只見信上寫著,當二弟接到這封信時,愚兄恐已身首異處。

愚兄當年對二弟多有不義之舉,實乃愚兄妒忌所致,本想當面向二弟賠罪,卻苦無機會,今愚兄已死,這賠罪便只能留待下輩子了,望二弟海涵。

愚兄深知當年之舉令二弟寒心,不過愚兄只得厚顏,求二弟一件事,愚兄妻小並不知愚兄謀逆之舉,望二弟念在同為手足的情分上,護下愚兄妻兒。

二弟之恩,愚兄來世必當結草銜環。

今日之皇室,唯二弟一人值得託付,實乃愚兄無奈之舉,若二弟為當年之怨,愚兄亦無怪;若實無辦法,二弟亦無須自責,一切皆乃愚兄之過矣。

兄,承乾敬上。

相關推薦:低調術士我是一個術士從氪金開始修仙我撿的Boss都愛上我[快穿]從捱打開始大唐明月我真的只想做角色球員學霸的微觀世界君臨輝夜輪迴從殭屍先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