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唐承包王->章節

第486章 李世民來了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說起回臺北,李世民既想走又不想走。

他想去臺北看看華國的情況,瞭解當年李寬的豪言壯語實現了多少,但他聽懷恩和福伯說過,再有一日左右便是閩州一年一度的年底總結大會,閩州各縣的官員會抵達閩縣。

這是李寬當年在閩州為官時定下的規矩,李世民不知道這個規矩是否還存在,便讓連福去詢問過閩縣的縣令,而他得到的答案是沒變。

他便想要留在閩縣看過所謂的年底總結大會,聽聽各地縣令的總結的情況之後,再去臺北。

帶著一家人在閩縣城中轉了整整一天,直到傍晚才回到府邸,見到天邊的夕陽,李世民突然好奇的問了一句,現在是什麼時辰。

聽到連福回稟的時間,李世民越發覺得自己那個被過繼了的兒子不凡,竟然真如李寬所言,冬季的南邊日落要比北方來的晚一些。

“日不落帝國啊,也不知那小子如今怎樣了?”李世民喃喃自語。

“是啊,陛下亦有四年未曾見到過楚王殿下了,四年未見楚王殿下,楚王殿下當年的豪言壯語彷彿昨日才聽過一般,如今依舊迴響在老奴耳畔,當真令老奴佩服不已。”連福學著李世民樣子,看著地平線上的落日,接過了李世民的話頭。

主僕二人的話語,令平陽公主等人停下了腳步,一頭霧水的看著李世民和連福。

“父皇,什麼是日不落帝國啊?”安平問道。

“這日不落帝國······”李世民大抵能明白所謂的日不落帝國,但讓他講述出來,卻不知如何講述,看著安平組織語言,餘光卻發現了懷恩在笑,看著懷恩氣惱道:“什麼是日不落帝國,問懷恩。”

李世民眼中的惱怒,懷恩清楚,所以他很委屈,他又不是在笑李世民一知半解,而是因為高興發笑,高興他自己跟了一個雄心萬丈的好主子。

聽到李世民這麼一說,眾人的目光聚集到了懷恩身上。

懷恩也不客氣,不緊不慢的說起了李寬當年的打算,畢竟懷恩當年一直伺候在書房之中,從小便跟在了李寬身邊,對於日不落帝國的理解可比李世民要清晰許多。

聽完懷恩的解釋,李哲臉上滿是驕傲之色,他父皇果然並非一般人,而其餘之人明顯還處於震驚之中,哪怕是聽過一次的李世民再次聽到,依舊感覺到震驚。

天色漸漸昏暗,李世民一行人才進府邸,用過晚飯後,李世民便再次躲進了書房,至於在書房之中幹了什麼,無人得知,就連連福也只知道李世民出來的很遲,睡的很晚而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本就睡的晚,再加上離開了長安,李世民身心放鬆,等他起身之時已是日上三竿,只見士卒在府中來來往,李哲和安平帶著懷恩和福伯指揮著士卒搬運東西,明顯是準備啟程。

“這是作何?”

“回臺北啊,最近兩日風和日麗正是出海的好時機,再遲些恐怕來不及趕回臺北過除夜了。”安平理所當然的回答著李世民。

李世民想了想,吩咐道:“在等兩日,明日或後日,閩州各縣縣令便會到閩縣,待朕聽過所謂的年底總結大會再走不遲,聽說閩州到臺北亦不過兩日的時間,正好能趕上除夜。”

李哲很不高興,他不知道回臺北只要兩日的時間啊,他回臺北還有事兒呢,若是今年只有哥哥和小芷姑姑外出擺攤,那得多無趣啊!

“年底總結大會有什麼好聽的,陛下若不走,那我可不等陛下了。”

所謂愛屋及烏,李世民對李寬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多年的愧疚和悔恨,再加上李寬為大唐立下的功勞,李世民如今對待李寬一家是寬厚仁愛的,李哲亦是李世民所喜愛的,畢竟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讓李世民亦瞭解到李哲的情況。

對於聰明而懂事的孫兒,長輩難免偏愛一些。

見到李哲不耐煩,李世民並未發怒,反而靜下心想了想,想到李哲這一路上都急著趕回臺灣,認定了李哲是想父母了,畢竟從未長時間遠離過父母的李哲,離開了一個多月,想父母亦是人之常情。

孫兒有孝心,李世民很高興。

就在他準備開口之際,只聽連福稟報道:“陛下,您若是想聽閩州各縣縣令的年底總結會,老奴認為沒有必要。”

“為何?”

“老奴認為,如今閩州的年底總結會恐怕會令陛下大失所望。”

李世民點頭。

其實,他在問出“為何”兩個字時便有些後悔了,如今的閩州早已並非當年的閩州,所謂的年底總結恐怕已變成了閩州各縣縣令的一場酒會,一場充斥著各種小人之舉、汙言穢語的酒會。

不看也罷。

“唉······既然如此,收拾好之後便動身吧!”

聽到李世民這句話,李哲當即便讓士卒加快了速度,看得出他現在很高興,但李世民卻一臉愁苦之色,他突然覺得自己有些累了。

心累。

當皇帝不容易,終年有操不完的心,自從他登基以來,便沒睡過一天的安穩覺,時常被噩夢驚醒,夢中時常出現百里無人煙、千里無雞鳴的場景,要不然就是百姓哭嚎之聲響徹天際的場景,根本容不得他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同樣感覺到累的人,不僅是李世民,還有遠在臺北的李寬。

按照慣例,臺北在除夕之夜的前十日便進行年底總結大會,總結大會以軍務為先,但軍務上的事令李寬感到尤為鬱悶。

經歷了四年的戰爭,華國的大軍已經停不下出征的腳步,自從臺灣各地的守備將領回臺北開會之始,李寬便收到了無數請求來年出征的奏摺。

在李寬看來,這種情況很危險。

華國的大軍倒是不少,有十五萬之多,比起當初出征三萬楚王軍而言增長了五倍之多,但實際上卻只能算是五六萬人而已,畢竟上過戰場和沒上過戰場完全是兩回事。

五六萬人的戰力,攻打南洋群島的各個小國倒也沒問題,關鍵是現在的臺灣需要消化掉之前四年的積蓄,如今的臺灣百姓尚未融合,一旦再有其他地方的土著運到臺灣,難免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而且,剛加入的十萬新兵尚需訓練,訓練尚未完成便出征海外,無異於枉送性命,這種要求出征海外的意識要不得!

沒辦法,只好強制吩咐不得提起出征海外之事。

好不容易壓下了這件事,臺灣軍校的任職人選又讓李寬感覺到一陣頭大。

在李哲離去之後,李寬便開始著手創辦軍校一事,但軍校已經開始修建了,卻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本想等到年底總結大會時,讓各個軍中將領推選出幾人,但結果不言而喻。

“俺們都是些只是會打仗的廝殺漢,哪會教書育人啊!”

這便是將領們給李寬的回答。

李寬也能明白,華國大軍之中的將領幾乎全是憑藉殺人立功而提拔上來的,軍中真正懂學識的人沒有,瞭解大規模作戰的人並不多。

大抵也就只有王翼和劉仁軌懂得一些,但王翼如今乃陸軍的領兵大將,大軍少不了他,而劉仁軌乃司法院的主官,不得參與到軍隊建設之中,畢竟軍政分離一直便是李寬所強調的重點,他不能開這個口子。

更何況,就算李寬將王翼和劉仁軌安排到了軍校之中,但僅僅只有兩人的軍校,還能稱之為一所學校嗎?

說到底,臺灣的底子終究薄弱了一些,若是放在大唐,大可從無數的老將之中挑選一批人擔任軍校教員。

想到了大唐,李寬便不由得想到了大唐的老將們。

或許······可以將大唐的老將們誘惑來任職。

但這樣的想法只出現了一瞬間,便被李寬毫不留情的給掐滅了,暫且不說他能不能將大唐的老將誘來臺灣,就是李世民恐怕也不會放人的。

對於軍校之事,李寬愁啊!

有詩云,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但,喝酒並非李寬的意願,因為他不得不喝,軍中人好酒自古以來便是如此,雖說軍務上的雜事讓李寬心累,但到年底了,又正值華國立國第一年,他這個做皇帝的人總得陪著喝幾頓慶賀之酒。

臨近除夕這幾日的時間,李寬每天幾乎是被人扛著回府的,好在他酒品不錯,喝醉了倒頭便睡,倒也沒鬧出什麼笑話。

在過年前的第三天,軍中事務算是草草處置妥當,李寬便召開了政務上的總結大會,得到的結果倒是不錯,除了臺灣百姓之間融合這個一直存在的老大難問題,其他的各項情況讓李寬很滿意。

既然滿意了,總得犒勞一番官員。

原本以為軍中之人乃酒桶,哪知政務上的官員卻是酒缸,論喝酒,一個個的比軍中將領還要厲害,將近五十度的高度酒就像喝水一般的喝,一口便一碗見底,還砸吧兩下嘴,說什麼沒有當年在長安喝到的高度酒烈。

李寬認為自己是文人雅士,文人雅士就該有文人雅士的樣子,慢慢小酌才是文人雅士該幹的事,和一群酒缸拼酒,那是自找不痛快。

但他忘記了一件事,他喝的隨意不假,但在一間酒樓慶賀的官員上百人,哪怕一人一小口,也得有一斤左右。

當然,李寬的酒量不止一斤,但官員們也不會只敬一輪,連著兩三輪下來,李寬意思迷糊了,在醉倒的最後一刻,隱約見到馬周和劉仁軌兩人給李臻敬酒,說什麼這是慶賀之酒,太子殿下不能不喝。

總之,父子二人是被人抬回去的,抬回去的一路上,李寬就沒停止過嘔出,就連膽汁也吐了。

雖說嘴裡苦澀,但經過這一路的嘔吐,李寬清醒了幾分,在回府時也能歪歪扭扭的自己進門。

進門之後,抱著桌上的茶壺便開始喝。

見到李寬沒一點身為皇帝的舉止,李淵皺了皺眉,倒也沒說話。

不過,見到小臉紅的像猴屁股的李臻被護衛背進大廳後,李淵怒了,指著李寬鼻子便罵:“混帳,你喝酒便罷了,為何讓臻兒一起喝酒,臻兒才幾歲大的孩子,你看看現在都醉成什麼樣子了?”

李寬置若罔聞,晃晃悠悠的走了。

李淵也知道不該和醉漢講道理,看著李寬的背影怒道:“最近兩日哲兒便要回來了,世民也跟著一起來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低調術士我是一個術士從氪金開始修仙我撿的Boss都愛上我[快穿]從捱打開始大唐明月我真的只想做角色球員學霸的微觀世界君臨輝夜輪迴從殭屍先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