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宋燕王->章節

第309章 退敵之議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楊叢義聽著二人的對話,一直未從言語,但從李統制言語看來,他當是小心謹慎之人,並不是魯莽之輩,與他合作,應該大有可為。

“李統制所言有理,與敵對戰,確實要知己知彼,方有勝算。宣威軍比遊奕軍早來一月,對欽州地形,山川河流,基本摸清,跟李越敵軍偶有交手,雖不算知,也算有些瞭解,遊奕軍乃大宋精銳之師,弓射戰陣純熟,李越敵軍多有不及。此戰跟李越的差距只在敵我雙方可戰人數,敵軍有將近五萬人,宣威軍有四千,遊奕軍近萬人,敵軍人數是我們三倍,但若策略得當,逼迫敵軍退走,還是可以辦到的。”楊叢義直接他們的對話引導向眼下對敵形勢,丟擲退敵問題。

毛奇聽了這話,笑道:“楊監軍所言甚是,宣威軍來欽州已然連戰三場,消滅敵軍七八千人,毀掉敵軍糧食數十萬擔,對欽州、鬱林周邊地形都很熟悉,以遊奕軍的勇猛,宣威軍的靈活,擊退李越不成問題。兩軍但有所需,只要欽州有的,絕不吝嗇,定然配合兩軍趕走李越。”

“多謝知州大人。”李耕心中一動,臉上神情卻沒有變化。

“李統制、楊監軍,你們二位先聊,本州去安排一下,今日就在州衙為二位接風洗塵。”毛奇適時起身。

“知州大人有心了。”李耕開口謝道。

等毛奇離開之後,廳內只剩李、楊二人。

“楊監軍年紀不大,卻能執掌一軍監軍之職,李某佩服。”李耕打量了一番楊叢義,說出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來。

楊叢義笑道:“李統制誤會了,宣威軍建軍之初本就是護衛回易船隊的護衛隊,其實算不得正規軍隊,當初末將負責督造回易,便兼了宣威軍監軍之職,此番回易雖然結束,但遠洋回易不會就此停止,宣威軍自然還要繼續擔負護衛職責,所有末將這監軍之職便保留下來。誰知李越突然侵擾廣南,剛好宣威軍下南洋時與李越有所接觸,便把我等調來欽州協助守城而已。故而,末將這個監軍不過玩笑而已。”

李耕聽了此話卻道:“楊監軍過謙了,何監軍既然讓遊奕軍與宣威軍協同,共退敵軍,楊監軍這個監軍,斷然不會是個玩笑。剛才聽毛知州說,宣威軍到欽州一個月便接連出戰,連勝三場,滅敵七八千人,宣威軍也不是普通的護衛隊吧。”

楊叢義道:“那幾仗都是佔了天時地利的僥倖而已,做不得數。倒是現如今,何監軍要我們一個月之內擊退敵軍,將他們趕出廣南,不知道李統制有何打算?”話題一轉,問到正題上來。

“遊奕軍剛到廣南不久,所知甚少。不知楊監軍有何打算?”李耕將問題原封不動的拋回來。

楊叢義一見如此,只能將這幾日所想所思說出來,取得李統制的好感和信任再說,不然此戰怕是難以開打,都要被拖在欽州。於是便道:“不瞞統制,這幾日我正在思考如何退敵,有些想法,還請統制斧正。”

“且說來聽聽看。”李耕眼中閃過一絲異色,果然不是一個普通的監軍。

楊叢義便講道:“李越五萬精銳戰力現今正在扶綏以西五里駐紮,隨時可以進攻扶綏縣城,而邕州總管府和從廣南其他地方調集來的大宋軍隊之後四萬餘人,以目前情況看,如果沒有意外發生,想要反攻,幾乎不可能,而李越只要想進攻,很快就可以拿下扶綏縣城,一旦拿下扶綏,李越敵軍便可據城喘息,而後再攻邕州。所以要想擊退敵軍,不能力敵,只能深入敵後,攻其必守之地。上次宣威軍去了一趟鬱林附近的寧明,發現敵軍準備利用河流將大批糧食運往扶綏前線,由此推測,敵軍的糧食應該是經過鬱林運送到寧明,如果我們奪下鬱林,切斷敵軍糧道,扶綏敵軍當會撤退。但鬱林被敵軍佔據已久,上次去的匆忙,沒來得及派人去查探,不知道那裡駐軍有多少。不過,以遊奕軍和宣威軍一萬四五千人,突然出擊,奪回鬱林,應該不成問題。”說著將廣南地圖拿出來,展開在桌上,一一將幾個地名點出。

“楊監軍的意思是,以宣威軍與遊奕軍兩軍之力先強攻鬱林,再抵禦五萬大軍?”李耕聽完,忽出此問。

楊叢義微微一愣,尚未明白他說的是什麼意思,就聽李耕道:“李越小國,前線有五大萬大軍在扶綏與我軍對峙,後方兵力必然薄弱,若是上次宣威軍出擊,拿下寧明後,直搗鬱林,想必敵軍早已撤退,但現在鬱林只怕防禦兵力翻倍,再想強攻就得付出一定代價。拿下鬱林後,勢必要堅守,切斷李越前線與後方的聯絡,一旦李越前線五萬敵軍後撤,我們是守還是不守?”

此時,楊叢義才忽然明白李耕的意思,就算他們拿下鬱林,也守不住,如果要守,就要面對敵軍前後夾擊,不免落個全軍覆滅的下場,如果不守,鬱林還是會被李越前線撤退的敵軍佔據,隨時可以再次東進扶綏和邕州。因此,拿下鬱林沒有任何意義。

見楊叢義沒有回話,李耕又道:“像這種攻城之戰,若不是險要之地,易守難攻,根本沒有必要大費周章,奪下來又守不住,不過是消耗軍力而已。善戰者,一擊而定,不善戰者,周旋消耗,兩敗俱傷,敵我俱疲。遊奕軍行軍萬里,從北到南,氣候難以適應,與敵周旋消耗,非取勝之道。”

李耕這番話一出,楊叢義心中一動,覺得大大有理,這不是跟人打架一樣嗎?會打架的,往往能一擊制敵,不會打架的才會跟對方追捉週轉,累出一身臭汗,氣喘吁吁,還無可奈何。

但如何才能一擊而定?要麼靠自身強勁、壓過對方一頭的勢力,要麼就要天時地利。宣威軍、遊奕軍不過一萬四五千人,明顯比敵方要弱,剩下的就只有天時地利可用。

“統制的意思是,如果我們要最終打贏這一仗,一定要選一個易守難攻,又是敵人進退必經之地,拿下此地,方能據守,擊敗敵軍?”楊叢義思緒飛轉。

“正是。鬱林一帶可有這樣的險地?”李耕問道。

楊叢義細看地圖,可圖上根本不曾標註要塞與險關。隨即閉眼細想之前看過的地圖,鬱林在後世叫做憑祥,也是與領國相交的港口城市,憑祥往南便是大涼山,涼山橫亙在李越與大宋之間,既然是山脈,必有險關。

慢慢回想在歷史上,涼山附近是否發生過大戰。

想著想著,忽然靈光一現,鎮南關大捷!

中越邊境曾發生過大戰,法蘭西侵略者曾經經由越南國入侵中方邊境,老將馮子材在此大敗法蘭西侵略軍。鎮南關,不就是鎮守南疆的關隘嗎!

“如果我所料不錯,鬱林附近應當有一處重要關隘,是李越進入鬱林必經之地。以前曾在書上看到過,說是從漢朝開始,南方就有一重要關口,控制廣南與李越交通要道,名叫鎮南關。鬱林已經丟了,此關應當也在李越敵軍手裡。”楊叢義也不知道鎮南關此時叫什麼,但顧不得那麼多,胡亂一編,反正也沒人會去調查追查。

“果真有重要關隘?”李耕臉上神色一動,若真有關隘,倒可一試。

楊叢義道:“千真萬確,敵軍入侵鬱林,必過此關。若將此關拿下,據險而守,或可拖垮退回的敵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耕沉思片刻,忽道:“還不夠,只拿下此關不夠。此然此關如此重要,大宋有鬱林城,李越在此關附近必然也修建有大城,或屯駐有重兵,還得將此城拿下,或者徹底燒燬才行,不然還是難逃被夾擊的處境。”

楊叢義想想覺得有理,兩國邊境處的重要關隘,一方築有城池,另一方不可能視而不見,鎮南關當在鬱林城與另一座城之間。於是回道:“宣威軍在欽州西部,靠近鬱林一帶還有一些駐軍,我馬上派人去探查此關和李越城池。”

“慢著。楊監軍這是打算即刻西進,馬上開始打仗嗎?遊奕軍長途跋涉,疲憊不堪,廣南的氣候也實在難以適應,還是休整十天再說。”李耕忽道。

“何監軍給我們的期限只有一個月,從欽州急行軍到鬱林附近就要十天,再籌劃拿下鎮南關,進攻李越城池,又得花去不少時間,一個月都嫌不足,再休整十天,怕是時限內難以退敵。不如行軍到鬱林附近再休整,統制以為如何?”楊叢義心中一顫,這李統制果然謹慎,心思敏捷,想自己牢牢控制住遊奕軍指揮權,不想要他有半分沾染,如果李耕不跟著他的思路走,自然就不可能指揮的動遊奕軍。

李耕思慮片刻,回道:“在限期內打勝仗不可能,一個月只是何監軍一個想法,真有這麼容易打退李越人,他們能打到邕州附近?宣威軍先去探查敵情,至於何時出兵攻打關隘,等遊奕軍休整過後,我們再細細商議。”

一聽這話,楊叢義只覺得頭大無比。(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某舌尖的霍格沃茨梟雄1990百世成聖總裁,原來夫人這麼野!三國:孫吳我做主呂氏春秋韓非子盛華首席獨愛:辣妞,哪裡跑和青梅竹馬的死對頭結婚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