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宋燕王->章節

第307章 重任相托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長擼擊水,鐵輪轉動,戰船逆風而行。

兩天後,戰船到達欽州城外港口,隨即派遣羅聰親自將訊息送往邕州城。

其餘人馬全在港口等待,不允許任何人離開港口,更不允許外人靠近戰船。

何監軍送來的書信裡,除了告訴楊叢義宣威軍的任務,還明確告知邕州乃至廣南,所有州治所在,都有李越奸細在潛伏,所以才要求嚴格保密。

一天之後,遠在邕州的何監軍接到宣威軍當面密報:李越王子已經抓獲,現在欽州。

何監軍驚喜至極,當場連道六聲好,激動的語無倫次,這是大功一件啊,官家對於廣南戰事所提的要求終於完成了!

他當即手書一封,派遣二十名護衛禁軍隨羅聰返回欽州。與此同時,一份漆封戰報,日行八百裡急遞臨安。

羅聰帶著隨行禁軍日夜兼程趕回欽州港口,楊叢義看過何監軍的書信,立即命令羅聰帶著戰船趕到廣州,由廣州經陸路,務必在一個月之內將人送回臨安,為保證安全,何監軍的護衛禁軍和張柳隨船行動。

稍作補充之後,羅聰帶著一百宣威軍乘船向南,繞過雷州進入廣州,棄船登岸,沿著驛路,全速奔向臨安。

戰船離開之後,楊叢義帶著剩下的宣威軍進入欽州城安置休整,而他則向知州毛奇借了數匹馬,帶著寥寥數名親兵直向北方邕州而去。

一到邕州州衙,通報過後,楊叢義便被帶進州衙內院一處偏僻的院落,此地便是何監軍在邕州的臨時住處。

何監軍一見楊叢義當即大贊道:“楊監軍,你我雖同為監軍,你監四千人,我監四萬人,人數是你十倍,卻沒你這般英雄氣概,連拿數個戰功,真讓老夫羨慕不已。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成就,假以時日,便成國家棟梁,也毫不稀奇!”

楊叢義連忙推謝:“大人過獎,小打小鬧,全憑運氣而已。”這頂高帽扣過來,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心裡實在沒底。

何監軍笑道:“楊監軍不必過謙,你的事蹟老夫早就在密切關注,是不是運氣,老夫還是能判斷清楚的。坐下說。”

“謝大人。”對方坐下之後,楊叢義隨後落座。

落座奉茶之後,房中再無其他人。

何監軍笑道:“不知楊監軍可還記得太湖縣的陳大人?”

楊叢義一驚,急忙回道:“不知何大人所說可是幾年前在太湖縣人知縣,後調任安慶軍任知軍的陳大人?”

何監軍道:“正是。”

楊叢義這才答道:“陳大人在太湖縣時便與我有恩,之後隨他去安慶上任不久,朝廷便復建武學,下官得陳大人舉薦,這才進了武學,沒有陳大人,就沒有下官的今日。至今三年未見,不知陳大人安好?”

何監軍笑道:“安好,陳大人如今已調任和州,赴任一年有餘,你久在海上,當不知情。”

楊叢義道:“陳大人調任知州,真是可喜可賀。”忽而問道:“不知何大人是如何知道下官與陳大人的關係?”

何監軍道:“我與陳大人同科中榜,他是榜眼,我是探花,也算同窗了,雖然十數年未曾見面,也偶有書信往來。數年前,武學復建,一日國子監拿著一封武學入學推薦信來到樞密院,剛好被我看到,這才給你加試一場,你說我如何知道你與陳大人的關係?”說完面帶笑意。

原來當年遲到,錯過入學考試,是得了何大人的幫助,才最終透過加試進入武學,此時他才明白,為何國子監會為他一人安排加試。

楊叢義立即起身謝道:“多謝何大人當日提攜,此恩銘記於心!”

何監軍點頭笑道:“孺子可教。從護衛回易經南洋到西洋,再到如今欽州三戰,深入李越為朝廷解憂,不枉當年為你掙得這個機會。坐下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叢義依言坐下,內心依然起伏不定,既然入武學之時他就被何大人所關注,那他在臨安的一舉一動,也許就在他監視之中,也未可知。

“我觀你雖為監軍,但有將帥潛質,若多加磨鍊,假以時日,必是大宋一員良才。其實你等深入李越拿到罪人,此戰對朝廷便算了交代,但李越敵軍還在扶綏未曾退去,恰如足底之疾,雖不致命,卻也讓人難受的緊,而廣南兵將不堪大用,短時間內怕是難以擊敗李越,若是此戰拖延一年半載,不光朝廷會被拖的疲憊不堪,失地也會變成李越人的土地,就像百年前的廣源州,雖是大宋土地,可土地上生活的都是李越人,最後朝廷不得不將之放棄。眼下此戰已經三個月,仍然看不到結果,我擔心拖延過久,丟失的土地將步廣源州後塵,所以此番把你叫來,便是有重任相托。”何監軍誇獎過後,神色一變,說起正事來。

楊叢義心下瞭然,前邊鋪那麼多關係,又戴高帽,果然有事,恐怕還是難為之事。但他身為下位,哪有拒絕的權力,怕是連選擇都沒有。

於是正聲回道:“大人吩咐就是,為朝廷,為社稷,下官自當粉身碎骨!”

“好。那我就照實說了,來邕州也有些時日,聚集在這裡的兵將,不是避不出戰,臨陣脫逃,便是百般推諉,貽誤戰機,就連你率領宣威軍深入敵後毀掉敵軍軍糧,多數人都不相信,派人去探查了十多天,最終還是得出一個不能確定真偽的結果。我懷疑他們不少人都與李越人有瓜葛,甚至已經被李越人收買,讓他們繼續打下去,我不抱任何獲勝的希望。這一仗還得你們來打,否則廣南危矣。”何監軍無可奈何的說出這番讓楊叢義深感震驚的話來。

在寧明毀掉數十萬擔軍糧,幾百艘船燒燬沉入河底,只要有人到了那裡,就能確認這些事實,為什麼不能確定真偽?邕州守軍真被李越人收買不成?若真是這樣,他一千多宣威軍能幹什麼,怎麼打不夠李越人幾萬人塞牙縫。

“大人的意思是讓宣威軍來邕州,主動出擊,擊退李越人?”楊叢義心虛的厲害。

“不,你們要是到邕州來,所有行動都會被他們所阻,你們還是要在欽州或敵後,想辦法擊退扶綏城外的五萬餘李越人。”何監軍見他有誤解,趕緊解釋清楚。

邕州有兵將四五萬人,打不退李越敵軍,還不想打仗,卻要他一千多人去擊退敵軍?現在大半宣威軍在靜州築城固守,整個欽州的宣威軍也就五百人,這仗怎麼打?楊叢義頓時有點懵。

何大人不會以為打仗這麼容易吧?宣威軍能先後三次消滅七千餘人,那都是借了天時地利,精心設計的伏擊,真要正面對敵,別說兩千宣威軍,就是給他兩萬,也打不下五萬李越人。可話已說出口,又怎麼能反口退縮。

“下官也有心退敵,這才在消滅欽州敵軍之後,繞道北上,偷襲了敵軍補給軍糧。但大人有所不知,這種偷襲可一不可再,再去怕就要失敗,弄不好還會全軍覆沒,何況現在有一千多兵力還在李越腹地靜州,正築城防守,難以撤回,欽州能用的全部兵力只有五百餘人。”楊叢義不得不將內情相告。

“靜州可以考慮暫時放棄防守,將所有兵力調回欽州待命,據我所知,宣威軍還有兩千兵力屯駐在安遠城內,你是監軍,對他們也熟悉,完全可以調出來任用,若有顧慮,我給你一張調令,你依令調兵。”

“如此最好,當初與宣威軍統領趙安兵分兩路,便是他不願出城退敵,一味想要防守,若他也在軍中,怕戰時又起分歧,延誤戰機。”靜州放棄就放棄吧,就憑那一千兵力也不可能殺到升龍城去,但調集安遠城內的宣威軍,他顧慮很大,趙安是統領,一半人都要聽他的,打起仗來,一旦不能同心,必敗無疑。

“我可以考慮將趙安調離,宣威軍暫時由你獨自掌控,自由排程。”何監軍稍一考慮,便承諾給楊叢義解決顧慮。

四千人不到,面對李越五萬大軍,還是沒有絲毫勝算,雙方兵力懸殊實在太大,楊叢義想了想,便道:“大人,宣威軍即使四千人全出,在敵軍面前劣勢依然十分明顯,不是下官長敵軍士氣,如果邕州大軍不協同攻擊,怕是此戰難以達到想要的結果。”

何監軍立即回道:“勿憂,敵軍勢大,朝廷自然不會讓你獨力支撐。我已快馬將調令急遞貴州,前來廣南支援的殿前司遊奕軍此刻就在貴州,三日之內,一萬遊奕軍便會全軍南下欽州,與宣威軍一起行動,協同作戰。遊奕軍乃禁軍精銳,統制李耕更是久經戰陣,征戰經驗十分豐富,兩軍合一必能有一番作為。不過你不用擔心統兵權問題,李耕雖比你年長,在軍中的資歷比你深厚,但兩軍會合之後,宣威軍仍然由你獨立指揮,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參與指揮排程遊奕軍,至於如何對敵作戰,由你二人共同商定。”

楊叢義一聽有一萬殿前司精銳,心裡頓時安定許多。

殿前司各軍全是禁軍編制,每年從大宋各地方軍中挑選精銳補充加入,戰鬥力很是強悍,並不是浪得虛名。(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某舌尖的霍格沃茨梟雄1990百世成聖總裁,原來夫人這麼野!三國:孫吳我做主呂氏春秋韓非子盛華首席獨愛:辣妞,哪裡跑和青梅竹馬的死對頭結婚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