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宋燕王->章節

第161章 天天有肉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昌國縣主島不大,東西九十裡,南北不到四十裡,丘陵山地為主,平原不多,多在近海低處,颱風一起海浪就來,多風災旱災,糧食收成完全看天。

整個島上無高山無河流,淡水資源主要在地下,吃水靠挖井,好在淡水資源還算豐富。這也就解答了楊叢義的疑問,為什麼營地後面的山丘裡挖了那麼多水坑,原以為是就近儲水,防止營房失火,原來這水坑只要用途還是解決吃水問題。

雖然一開始楊叢義並不知道昌國縣是哪裡,但仔細一詢問島嶼大小,距離大陸遠近,悄悄拿出地圖冊一番,也就是明白昌國縣在何處了,原來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舟山,昌國縣管轄了整個舟山群島,但真正有人居住的島嶼也就十多個,種不出糧食,交不上稅,如何存活?都只能在大島上謀生活。

舟山是著名的漁場,水產異常豐富,難怪縣令一聽要十文一斤收購魚蝦,他當即答應,還那麼高興,漁場遍地是魚,別說一天一萬斤,就是一天十萬斤,估計也能打撈上來。十文一斤確實有點太貴了,但話已經說出口,也不能再收回,看看後面怎麼再跟縣令砍砍價錢,軍費節省一點是一點。

回到營地,天已經快黑了。

軍士們操練了一整天,疲憊不堪,躺在營房裡根本不想動彈。他們已經一個多月沒有操練,以前操練強度也沒這麼大,一天頂多兩個時辰,那還是少數,今天從早到晚,操練了不下五個時辰,鐵打的人也要累趴下。

楊叢義當晚召集了所有伙房的伙食長,把改善軍士膳食的決定告訴他們,宣威軍責任大、任務重,每天必須要吃好,保證每人每天兩斤糧食,飯要管飽,要是發現有人擅自剋扣糧食,軍法處置。再告訴大家,訓練辛苦,只吃清淡的鹹菜白飯不行,還得讓將士們每天都吃上肉。

此話一處,伙食長們頓時炸開了鍋,這怎麼可能!真要吃肉,他們一天就能吃掉四五十頭豬,但哪裡會有這麼多豬,給的伙食費也不夠啊,宣威軍再特殊,也不可能天天有肉吃,把將士們的軍餉都剋扣掉,也不夠天天吃肉。

等楊叢義把宣威軍每天向昌國縣採購一萬斤魚蝦的訊息告訴大家時,伙食長們頓時喜笑顏開,高聲叫好。全軍有肉吃,他們自然也有肉吃,每天一萬斤魚蝦,具體是多少,他們雖然不清楚,但聽起來就感覺是不小的一個數目。

同時,楊叢義告訴他們,既然數量龐大的魚蝦供應,有時間就一起好好研究研究,怎麼樣才能把魚蝦做的更好吃,不要一個月下來還是同樣的吃法,吃多了將軍們也會膩。清蒸、水煮、做魚丸、做魚面,都是選擇,伙食長們要相互探討,變著花樣,做出好吃的東西,這才是伙食長的職責,而不是把飯做出來就行。

想到以後每天有肉吃,伙食長們非常高興,不管監軍跟他們提什麼要求,一律答應。只要有肉吃,其他的都不是事兒!

這場由楊叢義發起的改善軍餐伙食的動員會,在他一句“吃好飯,才能打好仗”的警語中結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伙食長們激動異常,一起齊聲呼喊:“吃好飯,打好仗!”連著大呼三聲之後,眾人才解散。

一解散,眾伙食長便飛奔離去,回去告訴大家這個以後能天天吃肉的好消息。

一刻鍾後,整個宣威軍營地都沸騰起來。

“吃好飯,打好仗”的呼喊聲此起彼伏,響徹整個營地。

楊叢義看著驚慌失措而來的趙安,趕緊安撫住他,告訴他營地無事,將士們只不過是太激動了,並不是譁變。

接著他將每天採購一萬斤魚蝦,改善將士伙食之事,原原本本的告訴趙安,讓他安心。

趙安聽後才知是虛驚一場,但這也把他嚇的夠嗆。

得知以後每天有足夠的魚蝦改善將士伙食,趙安也很高興。別看他是軍官,飯菜裡也沒多少油水,特別是來到昌國縣以後,物資短缺,根本吃不上豬肉。如今楊叢義把吃肉問題解決了,並且還是天天有肉吃,他聽了也高興,更別說整天只能鹹菜配白飯的普通將士。

第二天,昌國縣衙便開始動員百姓下海撈魚,第三天中午便有幾大車魚蝦送來軍營,當場過秤,足足有三千兩百多斤,下午又送來幾車,兩千多斤。

從沒見過這麼多魚蝦的火頭軍被嚇的夠嗆。這要忙到什麼時候,才能把這些魚蝦清理乾淨?這是每一個火頭軍心頭的疑問。

幾千魚對一個人來說確實太多,但對上百人的火頭軍隊伍來說,只要分配一下,一個人不過處理幾十斤魚蝦而已,用不了多少時間。

但這不能怪他們,他們誰見過堆成小山的魚呢?魚實在太多,這一幕對他們的衝擊太大,自然就覺得難以辦成。

火頭軍們很快在伙食長的指揮下,開始分頭處理新鮮的海魚。魚的種類有些龐雜,看起來有很多種,但他們並不認識,也不需要認識,只要清理乾淨就行。

當天操練完,將士們拖著疲憊的身體,精神百倍的吃了一頓水煮魚。激動異常,紛紛感慨,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魚,碗裡的魚肉吃完,依然嘴饞不已,衝著火頭軍嚷嚷再來點。

嚷著再來點魚肉的人,在此後的幾個月裡,每當火頭軍端出水煮魚的時候,他們自動選擇了不要魚,只想吃鹹菜配白飯。

“吃好飯,才能打好仗”這是將士們的口號,而“魚肉管夠”,這是火頭軍的承諾,宣威軍將士們在此後的幾個月裡,真的被魚肉管夠了。

但他們也得益於近乎無限供應的魚肉,才能使他們的身體能夠承受住每天高強度的訓練,短時間內,宣威軍就練出了成績。

幾天後,楊叢義帶著張彪等人乘船過海,來到明州州治所在鄞縣,在此地等待新軍到來。

新軍一千多人要過海,需要好幾艘大船才能一次送到昌國縣,但顯然沒有必須,分兩趟運送也不是不行,在上岸之初就預定了三艘載人大船,每艘能輕鬆載人兩百。人一到位,立即登船,也免得滯留在海岸,徒添事端。

趁著等待新軍的時間,楊叢義帶著軍容整齊的宣威軍,在鬧市區打出了宣威軍募軍的旗號,立起招募軍旗就開始招募新兵。

然而並沒有多少人理會,頂多有一些人過來看看熱鬧,但也僅此而已,無人前來應徵。即使打出了優厚的募軍待遇,前來詢問者也寥寥無幾。這跟在安慶募軍之時差別實在太大,這裡的人對從軍似乎絲毫不感興趣。

大半天時間,就招募到兩人,是無地的漁民,打漁不賺錢,養家餬口都難,家裡人多,只靠打漁稅都交不上,根本養不活,軍營裡有飯吃,從軍也是選擇。

第二天繼續招募,應徵者也是寥寥。

明州近海,土地肥沃,幾乎全是平地良田,家裡但凡有一兩良田,都能有不錯的收成,沒地沒田也可以租種,也能活命。況且明州離臨安近,賺錢的門路自然也多,真正生活艱難活不下去的很少。從軍要冒著打仗的危險,流血丟命都是常事,並不是習慣了和平生活的人,謀生的好出路。

明州地處江南,除了二十年前金人來過一趟,破壞了一番,前幾百年過的都是和平安定的生活,基本不起刀兵,在和平安寧的地方募軍,能有人多就怪了。在明州募軍,估計跟在臨安募軍差別不大,都是空忙一場。

招募了兩天,也就五個人。楊叢義想通了,直接放棄在明州繼續募軍。

募軍還是要在江北,淮東或者淮西都是選擇,或者讓沈縉和林嵩他們回老家招募一批?這是一個選擇,完全可以嘗試。宣威軍編制還有五百人的缺額,既然朝廷給了編制,那就一個不缺,全都用上。

新軍在第三天中午趕到鄞縣,楊叢義跟江愷、沈縉等人會合。由於時間尚早,完全可以趕到海邊登船,於是全軍未做休整,在張彪等人的帶領下,立即趕往海邊。

到了海邊,太陽快落山,由於海上島嶼礁石較多,一旦天黑客船航行不安全,因此天黑前只能去昌國縣一趟,並且無法返航。

新軍既然已經在海邊,就不可能分兩批回去,不得不再徵調客船。

張彪、江愷帶著教導團和六百新軍,乘三艘提前預定的客船先行一步,前去昌國縣宣威軍駐地。

楊叢義等人又臨時徵調四艘船,半個時辰之後,剩下的新軍方才登船離岸,駛入大海之中。

大陸距離昌國縣四十裡路,順風時半個時辰就到,無風就要一個多時辰,逆風至少就得兩個時辰。好在最近天氣不錯,沒有颱風也沒雨,海上風平浪靜。

半個時辰之後,太陽隱去,天邊已經沒有霞光,海上一片漸漸朦朧。

為防看不清海況,客船衝上小島擱淺,船家早早在船頭掛起了燈籠,其中有一根長竹杆從船頭伸出,其上掛起了一個巨大的燈籠,三丈之內看的清楚。(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某舌尖的霍格沃茨梟雄1990百世成聖總裁,原來夫人這麼野!三國:孫吳我做主呂氏春秋韓非子盛華首席獨愛:辣妞,哪裡跑和青梅竹馬的死對頭結婚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