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宋世祖->章節

第二百四十六章 憶君猶未看花回(三)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青城鍾表廠定製的松鶴福壽延綿鍾,鐺鐺地敲響了十下,眾人轉頭一看,指標指向了“拾/10”字上。

晚上十點了,幾更來著?管它幾更,反正天色不早了。

趙佶還想繼續看下去,《西廂記》唱完後是《長生殿》,根據白居易《長恨歌》、諸宮調《驚鴻記》等改編的,說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纏綿故事,趙佶可愛看了。

可是想著後院裡還有諸多美嬌娘,千叮囑萬吩咐,十點半之前一定要回來,否則人家睡不著...

一向自詡憐香惜玉的趙佶立即斷了其它念頭。

“散了吧!”趙佶揮了揮手,拱手對在座的諸人說道:“諸位,天時不早了,大家先散了吧。明日我們再繼續。”

李唐、米友仁等人紛紛起身拱手:“謝過殿下款待,我等叨擾了,先告辭,殿下好生歇息。”

對面戲臺上正演到一半的“唐明皇”和“楊貴妃”正唱到興頭上,心有不甘,但是大勢已去,也無可奈何。

看到兩位名角失落的樣子,趙佶心一軟,對高求說道:“兩位大家今晚唱得辛苦了,看賞。”

“是殿下。”

出來前院,沿著抄廊向後院走去。

高求在前面提著一盞燈籠,趙佶在後面慢慢悠悠地走著。

“高大郎,你說這會,官家在燕然山下幹什麼?”

“殿下,這個小的猜不出,小的沒去過那麼遠的地方。”

“是啊,好遠的地方。你說那裡好玩不,官家怎麼又跑去那裡了。”

趙佶說到這裡,自個唱了起來:“‘敕勒川,陰山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聽著這歌,就覺草原上好玩。只是官家去的那地方,比敕勒川,要遠得多。”

“現在又要入冬了。冰天雪地,聽說一不小心就會凍壞手指和耳朵。那麼苦寒的地方,官家幹嘛要去?開封這麼好的地方,還不夠他折騰的?”

高求在前面提著燈籠,側著身子。聽了趙佶的話,心裡暗哼一聲。

我的大王哦,你的志向是風花雪月,一生風流。官家的志向,是文德武功,豐功偉業。不可同日而語啊!我的殿下。

趙佶突然在抄廊的扶欄上坐下。

“高大郎,坐會。”

“好的殿下。”高求站在一邊,把燈籠小心地提在趙佶的側面,讓他能感覺到亮光,又不覺得礙眼刺眼。

“憑心而論,做皇帝,本王確實比不上官家。舍下開封這花花世界,跑去嶺北苦寒之地。這份心志,本王就大大不如官家。再說其它,智謀、魄力、志向,本王也不如官家。只是這太平盛世,他幹嘛這麼賣力氣?”

高求也有很是迷惑。

趙佶繼續絮絮叨叨:“官家有魄力,把新舊兩黨的恩怨用了幾年時間給化解了。現在朝野內外,上下一心,只要再行王荊公之法,用好幾位理財能臣,國庫充盈,四海自然宴清了。官家幹嘛還要搞那麼多事情,殖貨興業、廣通海商、掘疏河道、大行新制,然後又振奮兵馬,征伐各處。”

說到這裡,趙佶搖了搖頭,最後下結論道:“十三哥太能折騰了,太好功喜大了!”

高求嚇了一跳,我的端王殿下,你非議官家,躲在被窩裡說就好了。幹嘛對著我說,你說,這妄議君上之言,我是往上報呢還是往上報呢?

想到於化田那張慘白的臉,高求心裡一個激靈,再也不敢做多想了。

這位現在身居內侍省副都知,兼提督內外諮情檢校處,大宋真正的情報頭子。

突然,夜空裡劃過一道白光,然後砰地一聲炸開,化為一朵玉樹飛花。然後是一道又一道的白光飛過,在夜空裡炸開成一團團的彩花。

這時,嗖嗖和砰砰的聲音,隨風飄了過來。

“這是幹什麼?”趙佶的臉在煙花裡忽紅忽白,忽藍忽黃。

高求想了一下,答道:“殿下,想必是民間有人聽聞遼國恭宗遇弒,歡喜之下,釋放煙花。”

趙佶搖了搖頭,有些不滿地說道:“友邦君上駕崩,鼓譟歡雀,有失溫良禮儀。說出去,墜了我大宋煌煌上邦仁德之名。開封府怎麼不管一管?”

高求不在意地答道:“殿下,不是所有人都溫良恭順。鄉野草民,只講恩仇快意。可能是河北河東旅民,有親族死在契丹人之下。又或許是南逃的燕雲諸州怨民。想必開封府也懶得去管了。”

百年來,宋遼之間雖然沒有大的戰事,但小的衝突有不少。多是遼國軍民越境犯事,燒掠一番又跑回去。

遼道宗(天祚帝祖父,耶律洪基)還應宋國的強烈要求,處罰了一批犯事的契丹、奚人,引得宋國不少文人一陣吹捧。

趙佶擺了擺手,他也懶得去管。天祚帝死就死了,宋人放煙花歡慶,他除了嘴巴譴責一下,也不想做更多的事。

天祚帝是官家的大侄子,又不是他的。

趙佶伸出頭,往後院看了看,低聲問高求:“聽說白礬樓,最近冒出一位李師師,人風流、歌婉轉,短短一兩年,已經與潘樓花魁崔念奴其名?”

高求一聽這個,頓時精神了。說起這個,是俺的強項,俺最擅長打聽這個了。

“回殿下的話。這位李師師,父親叫王寅,原在城內經營染房。三歲時其父把她寄名佛剎,老僧為她摩頂,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認為她有佛緣,前身後世必是佛門弟子,所以就被叫做王師師。”

趙佶點了點頭,師這個名字很通用,尤其在信佛的百姓子女裡,更加普及——男的叫藥師、佛師,女的直接叫師師。

“王師師四歲時,其父因罪死在獄中。她因此流露街頭,經營青樓的歌妓李蘊見她是個美人坯子,於是將她收養,因此落入倡籍李家,並隨其姓,改名為李師師,並教她琴棋書畫、歌舞侍人。”

趙佶捋著鬍鬚,搖頭晃腦地說道:“李師師這個名字,俗了點。元豐年間,開封城也有位李師師,張安陸(張先)、晏小山(晏幾道)、秦少游(秦觀)都曾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留下了風流詩詞。”

“‘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鳥...遍看穎川花,不似師師好。’這是晏小山為李師師寫的詞。周美成年輕時,也曾見過這位...只是元右年後,這一位據說嫁人了,不知所蹤。怎麼又出來一位李師師?俗,俗啊!”

高求笑眯得眼睛都成一道縫,“殿下,而今李師師,名字俗,但人真不俗。小的有幸遠遠見過一面,才情容貌,真不是常人能比的。她媽媽李蘊,把她當搖錢樹,門第關得緊,一般人難以見到一面。”

說到這裡,高求眼睛從兩道縫變成了兩顆珠子穿在兩道線上。

“據說,李師師十分崇拜金玉奴...”

“荒謬!貴妃是名士之後,大蘇公之義女。當年拿著大蘇公的書信來找十三哥,一時彷徨,便在酒樓賣唱為生。只為伶人,不為妓者。她,怎麼敢與貴妃去比。”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高大郎,明日帶本王,去見見這個心比天高的奇女子,本王要好好說一說她,不要如此好高騖遠!”

“好咧殿下!”高求歡快地應道。

相關推薦:機戰皇極道狂歌都市極道醫仙全球地窟模擬器極道都天從打卡商城開始稱霸足壇休想刷我好感度[綜]好感度upup小狼狗飼養計劃我做飼養員竟然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