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宋世祖->章節

第二百四十三章 興亡休管皆註定(三)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遼國內亂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民間,一時成為開封城熱門話題。

華燈初上,長慶樓又是燈火酒綠。數以百計酒客,談笑著從各處走來,讓這座華樓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遼國大亂,正是我軍揮師北上,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好時機!”某一桌,一位食客康慨激昂地說道。

旁邊的同伴也熱烈地響應著。

“沒錯!燕雲十六州,原本就是右衽之鄉,皆從中原衣冠之俗。我朝大軍只要過了界河,定會萬民簞食壺漿,喜迎王師。民心所向,定能摧枯拉朽,戰無不勝。可恨朝中現今多尸位素餐之輩,錯失如此良機!”

某人捲起衣袖,振臂大呼:“可恨官家巡幸嶺北,朝中這些人就唯唯諾諾,不會打仗了!真恨不得向天子討得兵符,然後率領九州男兒,奮勇向北,收復燕雲十六州,立下這不世之功!”

他的疾呼得到同伴們的熱烈贊同。

這些喝得頭腦發熱的人,多半是原來的士子,現在科試不興,各大學又考不進,只能謀了一份差事,成了市井小民。

現在幾杯酒下肚,把往昔的雄心壯志,連同這些年的委屈都勾出來了。

只覺得自己天縱之資,就是缺乏一個機會。他們痛恨朝中大老們,膽怯不前,痛失良機。更恨他們識人不明,不知道提攜自己這等臥龍鳳雛。

另外一桌的人,看著像是某個大學的學子,一臉的不屑。

“國事無非繁瑣,軍略只求鎮定。喝了幾兩馬尿,就覺得自己個能上天了?不知道背得幾條律法章規?會不會騎馬挽弓?就敢吹噓率領九州男兒,奮勇向前了?”

旁邊那桌正是熱血沸騰的時候,最受不得激。一聽這話,那滿腔的熱血啊,恨不得從天靈蓋裡噴出來。

一拍桌子道:“你們這些臭書生,讀的幾句死書,就敢編排起老子來。你們會背律法章規嗎?”

“會背!”

旁桌的學子們毫不客氣地答道。

拍桌子的人臉色白一陣青一陣,強撐著問道:“那你們騎得馬,挽得弓嗎?”

“當然騎得馬,挽得弓。”

現在新行的教育法規和體系,從小學起,就要強身健體。其中小學一年級就要開始挽軟弓、練佇列、習軍操。

到了大學,條件好了,更要會學習騎馬射箭。

可是對於這些前士子、現市井小民而言,就太扎心了。

當初就是因為不屑學律法,天啟初年的幾次轉型考試沒有把握住,到後來新學制大行,更加難考大學,難入官制了。

聽這些大學學子們自傲地說出來,這些人只覺得羞恥像鋼針一樣,從臉上噴薄而出。

直娘賊啊!這些人趁著酒興,向旁桌撲了過去,乒裡乓拉就打了起來。

說那麼多幹什麼,打就是了!

兩夥人打在了一起,杯碗快子亂飛,酒水餚汁四濺。

食客們早就習慣了。酒樓哪有不喝醉人的,喝醉的人哪有不打架的?紛紛在旁邊叫好起鬨。

夥計們也迅速圍了過來,把這夥人跟其它人隔開了。他們訓練有素,看來也算是早就習慣了。

一個管事模樣的人對這兩夥人說:“再不停手,馬上就吹銅哨。到時候巡警一來,拉你們進局子裡拘幾天,臉面上都不好看。”

大學學子們有所顧忌,便罷手休戰。

可是前士子、現市井小民們卻不依不饒,管事的立即翻了臉。

“來人,把這幾位送到派駐所醒醒酒。再告訴所裡的警官,這幾位在酒樓裡的打砸發酒瘋。這損失,還得他們來賠。”

大學學子得罪不起,都是大宋精英,就算過不了國考,出來也是各家搶著要的主,比你們這破落窮措大威風多了!

管事眼睛多尖,早就把事情理得明明白白的。

夥計們如同得了軍令,兩人架一個,拖著就往外走。有缺德冒煙的主,還在旁邊打了板子,跟那唱戲的熘板一樣,“噠滴-噠滴——噠噠滴”。

有板有眼,就跟戲文裡判事大官人審完犯人,法警們往下拖。

沒一會,長慶樓又恢復了正常,剛才的事,在繼續熙熙攘攘的歡聲笑語裡,隨風飄蕩,再也沒人記得起來。

“見過彥修老師,見過應祥老師。”四個年輕人走進一間包間,客氣地對裡面的人拱手行禮。

包間裡只有兩人,一位是劉子羽,另一位與他年紀相彷。

“正甫(曲端)、晉卿(吳玠)來了。這兩位俊傑是誰?看著面善?”劉子羽熱情地招呼著。

“彥修老師,這兩位是子才(王彥)和良臣(韓世忠)。子才和良臣也是我們狄武襄士官學堂的學子,兩人都是被各自所部推薦進來,讀的進修班。所以兩位老師沒有親自授課過。”

“哦,原來都是狄武襄學堂的俊才,都請坐。”

王彥和韓世忠知道對面這兩位的身份。

一位是原典軍都虞侯、現河北郡守劉韐劉仲堰公之子,校書郎兼狄武襄士官學堂的講師。

另一位是懿叔公(程之邵)的學生,度支部都事兼士官學堂講師趙開,字應祥。

六人坐下後,劉子羽笑道:“正甫與晉卿,在懷德營時我就教過他們兩人,性子傲得很,能引兩位為好友,想必都有過人之處吧。”

說完,掃了一眼兩人。

韓世忠身材魁梧,一看就是勇勐之人。雙目有神,精光四射。

王彥身高手長,相比之下要斯文得多,眼睛有光,但要內斂一些。

“彥修先生,子才兄是河東郡潞州人士。自小愛讀兵書,十二歲考入太原陸軍小學,天啟七年畢業從軍,今年年初被舉薦來入讀武襄士官學堂。”吳玠在一旁介紹道。

“良臣兄是秦川郡延州綏德人。去年,才十八歲的他就投了軍。隨即增援定襄軍,在征討謨葛失部、白韃靼汪古部,整頓雲中秩序時,作戰勇勐,獲得一枚顯武獎章,於是被舉薦來了士官學堂。”

“原來如此,果真都是一時俊傑。”劉子羽和趙開對視一眼,點了點頭,“今天不分師生,只是朋友間敘敘情。我們兩人,也大不了你們四位幾歲,何必把我們搞得,好像老了一輩。”

大家哈哈一笑,氣氛慢慢地輕鬆起來。

“剛才大堂裡的爭議,你們可曾聽到?”趙開問道。

“聽到了。”

“你們覺得如何?”

四人對視一眼,年紀最大,隱為老大的王彥答道:“軍略大事,豈能是在酒席間談論定奪下來的。”

劉子羽見他答得謹慎,知道他們還有所約束,便直接闡明態度。

“此訊息傳到河北,有人問家父,家父答道,如我還是典軍都虞侯,還能與你說道一二。但是現在某是河北郡守,只能恪守職責,不敢妄言。軍機之事,由樞密院籌謀、官家定奪。”

“正當如此,吾等聽官家調遣指揮便是!”

眾人齊聲應道,然後趁興舉起酒杯,遙祝遠在嶺北的官家,身體健康。

酒過三巡,韓世忠忍不住說道:“這一仗,今年十有八九是打不起,會在明年打。我與子才兄是進修班,一年期滿,明年年初就能回部隊。正甫和晉卿是正常班,明年也是兩年期滿,該下部隊了。風雲際會,希望我們能分到北方前線,不要被分去雲嶺經略司。”

吳玠年紀最小,愛開玩笑,在一旁笑著說道:“俗話說,好的不靈,壞的靈。良臣這麼一說,怕是大大的不妙啊!”

韓世忠一臉悻悻,眾人卻忍不住大笑。

吳玠眨巴著眼睛,對劉子羽說道:“彥修先生,明年畢業時,還請幫忙說和說和,不求去北四軍,分在幾個靠北邊的諸衛也行。”

王彥三人眼睛一亮。是啊,劉先生可是仲堰公的親子,而仲堰公不僅是潛邸老臣,還做過典軍都虞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個官職,軍中之人都知道,除了明軍法、典軍紀之外,對軍官將領的升遷,很有話語權。現在雖然轉去河北郡,可是故吏人脈還在啊。

彥修先生要是能幫忙說句話,對於自己這四個士官而已,簡直幫助太大了。

看著四人滿懷期望的眼神,劉子羽澹澹地笑了笑。

“官家說,對於軍官和將領而言,再好的學校,也不及去戰場上歷練幾回。四位都是一時俊傑,某願意為你們說句話。”

“謝過彥修先生!”

相關推薦:機戰皇極道狂歌都市極道醫仙全球地窟模擬器極道都天從打卡商城開始稱霸足壇休想刷我好感度[綜]好感度upup小狼狗飼養計劃我做飼養員竟然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