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宋世祖->章節

第一百五十六章 更惜秋風一帆足(二)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趙似接下來又一一接見了新絳縣的鄉正裡正、鄉典和保正代表。

這些都是鄉村的主政官,以及治安官。

聊了一個多時辰後,趙似示意把耆老鄉紳,鄉正裡正,鄉典保正以及新絳縣縣府官吏,全部引出,到另外的地方休息,等待晚飯時間。

趙似自掏腰包,設下宴席款待這些人。

留下的除了常安民、李復、薛韜等郡州官員外,全是黃興國等十幾位附近的知縣。

“河東郡作為新官制試點郡,在郡、州、縣三級官制改革上,是走在前面的。不僅三級官制完全鋪開,而且在縣州合併新設上,花了不少心思,總結出很多經驗。”

趙似掃了一眼正襟危坐的眾人,先開口說道。

“此前,朕一直在彙報文書裡看到這些成績和資料。這一回,朕到河東大地上走了一遭,雖然只是初步看了一些地方,但是能夠印證這些成績和資料。”

“更重要的,朕看到河東郡新官制改革,還在考成和問責制度上走在了前面。稷山縣洪水沖垮河堤的事情,本朝各州縣,不知出現過多少回。處置結果如何?輕的的當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重的也是免職而已。”

“元豐六年夏天,也是大暴雨,也是大洪水,泗水氾濫,沖垮了瑕縣、仙源兩縣的堤壩,淹死百姓上千餘人,沖毀良田上萬畝,數萬人無家可歸。有御史查出,無非是兗州以及兩縣上下其手,貪墨了河工錢糧。”

“處置結果也不過是瑕縣和仙源兩縣知縣免職,兗州知州罰俸一年。上千條性命,不計其數的財產損失,居然輕描澹寫地抹過。我朝優待文官士子是好事,偏偏糾枉過正,變成了縱容。我大宋的文官,成了有史以來最好做的官,卻是我大宋百姓的災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趙似的聲音越說越大,如同洪鐘之聲在大堂裡迴響。

“朕知道,考取官員不容易。以前解試、省試、殿試。現在要學完十二年學校教育,再進高等學府進修兩到四年,才有機會參加國考,進而被招錄為官員。然後轉任磨堪,步步為階...為官不易,因為小事就處分革職,甚至問罪,對這些士子們十分不公!”

趙似的話裡滿是冷笑,嘴角掛著譏笑。

“這些論調都是狗屁話!你為官不易,百姓們就容易了?他們因為你一念湖塗,一時懶惰,傾家蕩產,甚至丟了性命,他們就容易了?沒有考成,沒有追責,很多官員就意識不到自己肩上的責任。”

說到這裡,趙似欲言又止。心裡還有很多話想講出來,但是他很清楚,這些話講出來,在當下而言只是自己的一時宣洩,於事無濟。

他的眼睛盯著常安民,目光複雜凝重。常安民感受到了那份沉重的期盼,緩緩地點了點頭。

趙似欣慰地舒了一口氣,繼續話題。

“郡、州、縣三級官制改革,河東郡走在前面。作為先鋒,應該在鄉村一級的改制中,繼續勇於探索,敢於嘗試。朕今天一看,發現河東在這方面應該摸索出一些經驗來了吧。”

說到這裡,他指著黃興國問道:“鄉正是不是一鄉的負責人?”

“是的陛下。鄉正是一鄉之長,官階從正八品。其官署為鄉公所,為縣府派出單位。有鄉正一員,主事全鄉庶務;鄉左兩到三員負責戶籍、田賦、民政等事宜;鄉典即鄉警正一員,為該鄉治安官,為縣警察局派出人員,帶領鄉派出所。以上皆為官吏,為從正九品。”

黃興國解釋道。

“富足的地方設鎮,鄉公所變為鎮公所,鄉正變為鎮領,鄉左變為鎮左,鄉警正變為鎮警正,鄉派出所變為鎮派出所。其餘的如例。”

“那裡正、保正是村長和村治安官?”趙似追問道。

“是的陛下。這些人不是官吏,不在朝廷吏部官籍之內,只能每年發些津貼。”

在天啟新政裡,裡正類似村長,以地域環境和聚居情況劃分出一個村。少則五十戶,多則一百戶。

趙似點了點頭,“你們這是在郡州縣三級官制中,再加了一級鄉鎮。”

黃興國沒有答話,只是把頭轉向常安民和李復。

“是的陛下,增設鄉鎮一級,是李履中提出來的建議。臣覺得不錯,就在新絳、曲陽、壽陽等七個縣試行。”

常安民出聲答道。

趙似點了點頭,問李復道:“李卿,你是怎麼想的?”

李復四十多歲,儒雅俊逸,只是臉有點黑。

他落落大方地答道:“回陛下的話,前秦漢年間,縣以下有鄉、亭、裡。鄉有三老和有秩、嗇夫、遊徼。三老,掌一鄉之教化,彷如鄉正。有秩或嗇夫,主調解糾紛,平斷曲直,收賦稅,徵徭役。遊徼,掌巡察盜賊。”

“亭有亭長,以下設亭父、求盜兩卒。裡有裡正,掌一裡百家事;又設裡監門,掌一裡之監衛。裡之下十家為什,五家為伍,相互檢查、監督。”

“但是至前唐,朝廷重州縣而輕鄉里。我朝沿襲唐制,加上優撫文官、人浮於事,使得政令難出縣城。鄉里為耆老、鄉紳、豪強所把持。”

聽到這裡,趙似出聲打斷了李復的話:“履中,你這話說得好聽了些。朕知道些情況,鄉里為鄉紳豪強把持的偏多。縉紳之家,有奸滑虐民之徒,但也有良善恤民之人。如果是豪強,那麼持強凌弱、橫行鄉裡的多。”

李復欣喜地答道:“陛下聖明!臣等覺得,朝廷政令難達鄉村,是地方政事中大問題之一。戶籍田地、交糧納賦大半集中在鄉村裡。如果讓鄉紳豪強上下其手,肆意操持,那麼很有可能就是該納的賦稅不納,全加在普通百姓身上。富者愈富,窮者赤貧。”

“沒錯!”趙似非常贊同,“這世上大公無私的人少,世人多是顧著自家的富足。能少交賦稅,留在自己腰包裡,何樂而不為。至於別人因為多繳赤貧,家破人亡,又管他什麼事?朕初掌秘書省時,整理朝廷文件,各地州縣,如此慘事比比皆是。”

“尤其是天災到來時,就是這些名為縉紳豪強,實為豺狼們的狂歡之時。偏偏事後朝廷還要出來把赤貧百姓收編為廂軍,替他們擦屁股,使得他們更加為所欲為!”

趙似略帶憤怒的聲音在大堂裡迴響。

常安民、李復、薛韜、黃興國等人心思不一。

他們聽了這席話,自然而然地想到敦輿山之亂後,朝廷藉著這個由頭,把河北大大小小的世家豪強,好好梳理了一遍,破家滅門者數以百計,自此衰敗的就不計其數。

這股風波,當時還波及到河東。只是當時的郡守是林希林子中公。他為人淳厚,悄悄在暗中壓了壓,所以才沒有如河北那般酷烈。

後來常安民常公接任。他法吏出身,手段自然跟普通文官不同。只是幸好敦輿山之亂的風已經過去,常公新理河東政事,千頭萬緒,也沒有顧上,居然就這麼過去了。

現在官家親自巡幸河東,又提到了這件事。

會不會親自坐鎮,再興大獄?官家的理政脈象,現在多少能看得出。地方世家豪強,是他打擊的物件。新政施行州縣,這些人是最大的阻力,站在官家和朝堂的立場上,必須把他們打壓下去。

不僅河北如此,其實秦川郡也如此。

只是河北之事,因為敦輿山之亂的引動,所以眾人矚目。秦川郡對世家豪強的打擊,完全掩蓋在對西夏戰事的波瀾之下。悄無聲息,卻依然酷烈。

如李復、黃興國這樣的有心人,在心裡暗暗地揣測著,盤算著。

相關推薦:機戰皇極道狂歌都市極道醫仙全球地窟模擬器極道都天從打卡商城開始稱霸足壇休想刷我好感度[綜]好感度upup小狼狗飼養計劃我做飼養員竟然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