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宋世祖->章節

第五十六章 西風斜雨是時候(二)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河北的風波越演越烈。這件事撕下了“德治派”和“法治派”之間最後一塊遮羞布,自此,兩派再無顧忌,撕開臉皮互相爭吵起來。

有人把它視作慶曆新政、熙寧變法的延續。站“法治派”的,贊同變法革新的人居多;站“德治派”,保守派偏多。

只是這一次,變法新黨們驚訝地發現, 他們找到了一件無比犀利的武器—律令法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隨後保守舊黨也發現,律令法度對於他們而言,也是一項強大的武器。

規矩先立下,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一目瞭然,這時再來爭辯,就用不著天天引經論據、翻書查典。

這時,中書省的重要性完全體現出來了。

負責集合意見、編寫律法草桉的中書舍人, 負責審議和透過律法的嘉議大夫,在以前屬於毫無實權、事雜位輕的濁官,請人來當都不願意。

意識到真相後,現在各學派費盡心思,用盡人脈,想往中書省裡塞人。

可惜現在不是你想塞就能塞得進去。

中書舍人已經滿額,幾乎被秘書省出身和成均大學奉臬學院、翰林院禹謨館一脈佔據,這些人十個有八個是法治派的鐵桿。

“德治派”急了,就拼命想往負責審議和透過律法的嘉議大夫塞人。

這個職位據說有上百缺額,還有足夠的空位。偏偏官家又頌下詔書,確定嘉議大夫必須是有勳位爵位者方可擔任。

從六品左庶長以上,直到國公、郡王、親王,自動獲得嘉議大夫官職, 參與中書省的律法審議和透過。

規矩很簡單, 你有勳位或爵位,又想參與律法的審定,年初去中書省報個名,然後每次律法的三讀審定時, 中書省總務局會通知你,按時參加就是。

遵照流程,先分組審議,再審議組審定透過,最後全體審定透過。

通知你三次都不去,今年就沒有資格了,明年再報名。

但是這對於大多數名士大儒而言,勳位爵位這道門檻可就要了親命。

非匡扶社稷之功不可封爵,非益國利民之舉不可授勳。

從目前來看,封爵非軍功不可;授勳卻可多式多樣。

除了軍功,有老農培訓了良種、改進了耕種良法;有工匠發明了紡織良器和軍工利器;有醫官治病民於大疫...等等數十位獲得了授勳,偏偏沒有一個因為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授予勳位。

這讓讀書人很委屈,偏偏又作繭自縛。

他們一直自詡吟詩作詞、妙筆文章是讀書人的根本,大家都是讀書人,都能作詩詞寫文章,憑什麼你能授勳,我不能?

開始時還有人提議給幾位大儒名士授勳,可文人相輕,幾番爭吵後,詩詞寫文授勳之路, 實際上是被他們自己給堵塞了。

東坡先生這樣的謫仙人物被授予光祿大夫勳位,是因為他的詩詞歌賦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往北遼西夏、大理李越以及海外賣了五十萬冊。

這些宋土之外的“荒蠻藩國”,凡識漢字者,必誦讀東坡詩詞。

這為大宋掙下多大的臉面?所以這光祿大夫勳位,應該給。

可是文人中有幾位蘇東坡?

不行!這對我們讀書人不公平!必須改規矩。

爭吵從河北到河南,從秦川到齊魯,從黃河到長江,讀書人扎堆就議論,一議論就爭吵。

但是在大宋的心臟—開封城,官民的注意力卻被另一場大辨議所吸引。

“賦稅改制大辨議”,這是自漢昭帝霍光召集的“鹽鐵大議”之後,歷朝歷代第二次由朝廷主持、全國範圍的對現行和未來的賦稅司會(財經)政策進行檢討的大辨議。

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士大儒六十七人,商賈代表四十五人,工匠代表二十八人,農夫代表三十九人,地方官員代表二十五人,中樞官員代表七人,各大學學院代表二十九人。足足二百四十人。

上來就吵,就如同是兩千只公鴨子聚在一起,中間就放了一隻母鴨子。

面紅耳赤都是輕的,說到火起,四五個乾脆不講道理爭論,直接卷著袖子上來物理爭論。

主持會議的計部尚書蔡京去勸架,不想受了無妄之災。官袍被扯破,官帽被打歪,左眼吃了一記黑虎掏心,留下一圈黑眼圈。

最後這五個當眾打架的人,被問了個御前失儀,剝奪了辯議代表的資格,趕出會場。

然後又從旁聽列席上填補了五位,又重申了辯議紀律,明確了辯議流程,再派出當年敢在垂拱殿上當著哲宗先帝面,跟還是簡王的官家大打出手,物理辯論老前輩的章惇坐鎮。這才鎮住了場子,使得這場大辨議得以順利進行。

正是因為各方觀點鮮明,矛盾激烈,辯論白熱化,使得生性愛看熱鬧的開封市民們爭先恐後地跑去嘉議院強勢圍觀。

河北敦輿山之亂延續了二十四日,三天之內被蕩平,而後臨時法庭組建,在爭吵中審理裁定,又花了十餘天。

開封城裡的“賦稅改制大辨議”從敦輿山之亂中期開始,一直到臨時法庭審理裁定結束後七天,才結束。

足足開了二十九天,留下了一百三十五萬字經過整理的會議記錄。

會議結束,各方代表們都不願離去,他們都在期待著最關鍵的聲音出現—官家對於大辨議的評論。

從第一次會議到結束,官家一直都在旁聽,但是自始至終沒有開口發表一個字的意見。

這段時間彷佛是兩次大風暴之間短暫的風平浪靜。各方人士都在安靜又忐忑不安地等待著,等待崇政殿裡發出的聲音。

這天一大早,秘書省的大會議廳裡,坐滿了兩百多人。

章惇、呂惠卿、黃覆、安燾,尚書省太宰、左右僕射全部到齊。蔡京、張康國等計部尚書、侍郎,陳師錫等樞密院軍需署長官,郭永、呂頤浩等開封府官員,也在一旁列席。

在大廳前面側面,擺著一塊黑板,上面寫著一行字:“天啟元年司會官員第一期學習班”。

趙似一身常服,站在最前面,在他身後是更大的一塊黑板。

他看了一圈眾人,走到鐵皮大喇叭後面,大聲說道:“好了,我們開始司會官員第一期學習班的學習。”

“首先明確,司會是何意?司會出自《周禮.天官》,司會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則之貳,以逆邦國都鄙官府之治。以九貢之法致邦國之財用,以九賦之法令田野之財用,以九功之法令民職之財用,以九式之法均節邦之財用。”

“司會就是負責各官考績以及度支財稅。但是時過變遷,在朕的定義裡,現在的司會就是財政,國家和朝廷的理財之政,包括度支和稅賦。大家說它重不重要?當然重要,朕和在座的各位能不能吃上飯,都得指著它。”

聽到這裡,大廳裡想起一陣輕笑聲。

官家即位以來,施政方面有幾大特點,學習班多就是其中非常重要一大特點。

從尚書侍郎以上的高階學習班到地方各州縣的學習班,官員們時常要參加這樣的會議。目的在於“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當然最受歡迎的學習班當然是官家主持的學習班。

不僅因為官家身份的加持,更重要的是官家講的東西非常有意思,讓人耳目一新。同時這些在學習班讓大家接受的東西,很快就會成為治理國政的重要組成部分。

比別人領先一步學習到治國方略的思路,能佔多大的優勢?這一點,大家都算得清楚。

“司會最重要的兩項工作,一是稅賦,二是度支。稅賦是找錢,度支是花錢。我們一個個說,先說稅賦。”

趙似看著正在聚精會神聽講,拿著新制鉛筆做記錄的官員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稅賦司會說來說去,核心就是一個字,稅!那麼我們問問大家,天下最根本的稅源,是什麼?”

相關推薦:機戰皇極道狂歌都市極道醫仙全球地窟模擬器極道都天從打卡商城開始稱霸足壇休想刷我好感度[綜]好感度upup小狼狗飼養計劃我做飼養員竟然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