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宋世祖->章節

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軍大變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看到李青鸞一臉疑惑的樣子,張廣順連忙解釋起來。

“是的郡主,大工廠,質量管理體系,流水作業,標準件等等,都是從赤倉兵工廠傳出來的。那裡有宋國官家做簡王時建立的格物院和什麼研究所,再彙集了各地能工巧匠,日夜研製。”

“那裡小的沒去過。只是聽說過,市面上賣得火熱的烈酒、肥皂香水、玻璃器皿等物件,還有銀州城擴建加固使用的水泥,都是從那裡研製出來的。很多士子文人十分不屑,斥為奇技淫巧。”

“烈酒香水,水泥也是從那裡研製出來的?”李青鸞臉色一變。

“是的郡主。小的聽說是格物院研究所研製出一樣新東西來,就開設一家工廠,大量生產。所有工廠聽說都是宋國官家親自指導籌建,所有規矩也是他指導草擬的。標準件,流水生產,質量管理體系...都是他提出來的。”

李青鸞更加感興趣了,“你不能想辦法進格物院和兵工廠親眼看一看?”

張廣順苦笑道:“郡主,格物院外有軍隊嚴加看管,內有保衛局層層監控,暗中還有樞密檢詳局悄然張網佈局,不要說靠近,就是多打聽幾次,檢詳局的人都會上門找你來談話。”

“兵工廠嚴密規格可能會稍低一些,可是除了有軍隊警戒和軍械司的代表之外,同樣也有保衛局和檢詳局的人。”

李青鸞想了想,搖搖頭道:“那你不要去打聽了,本郡自己再想辦法。”

埋一個有用的棋子不容易,尤其這顆棋子還在樞密院這麼要緊的地方,更是寶貴。要是讓他貿然去打聽格物院和兵工廠的事情,被檢詳局的人盯上,從而暴露,那就太不值得了。

張廣順不由地舒了一口氣,恭聲道:“謝郡主體恤。不是屬下不願意效命,實在是檢詳局和保衛局的人,神出鬼沒,讓人防不勝防。一旦被他們盯上,小的底細絕對會被查得乾乾淨淨。”

張廣順生怕李青鸞和李輔仁不信,還舉了個例子,“上回檢詳局查出一起北遼間諜案。那兩人也跟小的一樣,套用了京東西路和東路某人的資訊。只是這兩人不知為何,被檢詳局查出蛛絲馬跡來。然後悄悄派人去京東兩路的州縣外調,把他倆的隱身符查得一清二楚,二話不說就拿下...”

李青鸞看到張廣順緊張的樣子,心裡黯然。

以前我們打探情報,那裡用得著這麼費勁。有時候在酒樓裡一坐,調兵遣將、行軍打仗的機要秘密,有的是人高談闊論地宣講出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她強笑著安慰張廣順,“廣順放心,本郡知道輕重。你現在身負重任,不會讓你以身犯險的。”

“謝郡主,謝郡主。”

李青鸞繼續問道:“趙十三一直在進行禁軍大整飭,現在他成了官家,有什麼大行動?”

“回郡主的話,這方面的情況小的一直在重點收集,幸不辱命。根據宋國官家制定的《大宋陸軍會典(草案)》,宋國的軍隊分陸軍和水軍。陸軍分常備軍和地方守備軍。”

“地方守備軍的編制暫時還沒有出來,常備軍的編制目前分衛和軍。衛,叫駐守各衛,暫分十六衛,左右翊衛、左右金吾衛、左右武衛、左右驍衛、左右威衛、左右監衛、左右屯衛、左右千牛衛。”

“每衛下轄若干個團,按照戰略位置,劃分防區,分駐要點。如京畿地區,左翊衛駐河陰,右翊衛駐襄邑,左金吾衛駐長垣,右金吾衛駐扶溝建雄鎮,四衛下轄若干步兵和騎兵團,具體數目小的還沒有打聽出來。”

“駐開封城外城是侍衛軍,內城和皇城歸御衛師。其餘十二衛分駐全國各戰略要地,以團為基本作戰和編練單位。”

李青鸞忍不住問道,“團?這是沿用前唐折衝府下轄的團。以團為基本作戰和編練單位,怎麼個章法?”

“回郡主的話,以步兵團為例,每團轄正兵三營,加上團部的中營和後勤的後營,合計四千。團部設統領、副統領、團虞候、團參謀和團參軍、團司務。”

“團虞候、團參謀、團參軍和團司務是幹什麼的?”

“郡主,團虞候叫軍政官,明軍紀,聚軍心,奮士氣。管著團政工處和憲兵隊,屬於典軍署這一條線;團參謀屬於團參謀處的,負責日常訓練、作戰指揮等,團參軍是團參謀和參謀處的主官,屬於參謀署那一條線,也是軍事官。團司務,負責全團後勤,後營歸他管,屬於軍需官。三人加上團副統領,都是團統領的輔官。”

“輔官?哦,軍需官屬於軍需署那條線。廣順,你繼續。”

“是郡主。團下面是營,每營轄正兵四隊,加上營偵查隊、醫護隊、司務隊等,合計一千人。營設領營、副領營、營虞候、營參謀和營參軍、營司務。每隊轄三哨,加上隊正、隊副、隊虞候、偵查班、炊事班,以及隊部的醫護官、文書等。合計兩百人。”

“營虞候和隊虞候是營隊一級的軍政官?”

“郡主英明,一眼就看出了。”

這時一直俯身在記錄的李輔仁忍不住抬頭問道:“郡主,宋國官家設這些軍政官幹什麼?”

李青鸞冷笑了幾聲,“這就是趙十三的高明之處。歷朝歷代,天子都不放心統兵在外的大將。尤其以宋國歷代皇帝為甚。他們沿襲前唐陋習,常以內侍為監軍,結果弊端重重。趙十三乾脆改成軍政官,專司明軍紀,聚軍心,奮士氣。自成一個體系,牽制領兵打仗的將官。”

“偏偏這些軍政官也是屬於軍官,同為軍隊一脈。軍內軍外,誰也不能說不好,反而還要讚譽奉承趙十三一改前朝本朝陋習。哼,本郡可以猜測到,軍政官和...”

“軍事官、軍需官。”張廣順連忙補充一句,“內部都是這麼分叫的。”

“嗯,軍事、軍政、軍需官都是分開的,各成一派。”

“是的郡主,軍事、軍政、軍需官的選拔、培訓和部分考成,都是各歸參謀、典軍和軍需三署負責。只是平日和戰時的指揮管理,由各部隊主官主導,部分考成,由上級部隊負責。”

“是啊,各司其職,互相牽制,偏偏被捏在一起,同在一支軍隊。打起仗來,一榮皆榮,一辱皆辱,誰也逃不離干係。平日裡再大的毛病,也要捏著鼻子同心協力。”

李青鸞有些意興闌珊,“雖然不知道如此分設效果有多大,但本郡相信,趙十三肯定經過深思熟慮,參考過歷朝歷代監軍制度,才有此舉。”

其實李青鸞不願意說出心裡的實話,她初步判斷,這樣分設,說不定真得可以解決軍隊放權和信任這個矛盾問題。

本郡還是低估了趙十三啊。

相關推薦:機戰皇極道狂歌都市極道醫仙全球地窟模擬器極道都天從打卡商城開始稱霸足壇休想刷我好感度[綜]好感度upup小狼狗飼養計劃我做飼養員竟然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