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宋世祖->章節

第一百四十章 除弊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皇兄在彌留期間,拉著朕的手,回顧他登基以來施政得失。”趙似微紅著眼睛說道。

章惇、範純仁等人沒有做聲,只是靜靜地聽著。

去年十二月以後,大行皇帝的病情加重,時好時壞。奉詔監國的官家,經常陪在身邊。元旦朝賀後,大行皇帝病重,安置在福寧宮靜養,官家一直陪在身邊,日夜不休。

他兩人說了些什麼,外人很難知道。

可是官家這麼說,大家都必須把這些話當成大行皇帝的遺願。

“皇兄最後悔的就是紹聖年間,過於年輕氣盛。嚴加斥貶祐黨人,使得黨爭惡化,完全變成了對人不對事。不論政見好壞,只爭黨派異同。真廟皇帝的異論相攪傳統,父皇的左右勵翼、兩元均衡被破壞殆盡...皇兄甚是後悔。”

呂惠卿和許將的心跳得更厲害了。

“皇兄再三交待朕,要修補朝中裂痕,恢復百官和睦。”說到這裡,趙似目光在章惇、範純仁的身上跳躍幾下。

“秉承皇兄遺志,朕決定恢復對文彥博、司馬光、呂公著、呂大防、劉摯等故臣追贈諡號,解元祐黨錮。秘書省會同吏部,一一甄別自紹元祐元年以來被貶斥的官員,因黨爭事宜被貶斥的,無論何黨何派,都恢復官職和榮譽。如因貪贓枉法等實據違法亂事者被貶斥的,維持原判。”

聽到這裡,呂惠卿陷入了思考中。

新官家的執政理念和施政手段,和神廟、哲廟先帝的完全不同。

更重要的是,官家當眾提出這些來,看上去像是在打章惇的臉,但宦海沉浮的呂惠卿知道,官家的用意絕不那麼簡單。

他悄悄掃了一眼,看到了章惇不動聲色的臉,看到了範純仁嘴角在微微抽動。心頭猛地一動。

官家這是在考驗章惇!

呂惠卿從被大行皇帝召回開封城,授以尚書左丞後,一直少說多聽多看,在默默觀察和琢磨著官家的一言一行。

到現在,呂惠卿心裡明悟了。

官家從決定參與爭位開始,就看中了章惇,覺得他有才幹又有品行,可為百官之首。但是章惇是一匹烈馬,哲廟皇帝都沒有徹底降服他,讓他完全為己所用。

而官家在他還是簡王時,從與章惇垂拱殿對打開始,再到以後一系列的手段,都是在馴服這匹烈馬。

如果章惇能被馴服,那麼官家會繼續重用他。要是不被馴服,章惇再有才,官家也不會用。

但是從目前情況看,章惇似乎屈服了?

這是為什麼?如此執拗的章子厚,怎麼會輕易地屈服?

你怎麼能屈服呢?你屈服了,我不就少了一個機會。

呂惠卿能感覺得出章惇在官家心中的分量。

或許,章子厚與官家有諸多暗中交鋒,就是在這暗中交鋒中,被官家收復。很多秘密不為外人所知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到沒有人出聲,趙似繼續說道:“朕擬定,文彥博諡號忠烈,追贈太師;呂大防諡號忠愍,追贈太傅;劉摯諡號忠肅,追贈太傅;司馬光諡號文獻,追贈太師;呂公著諡號文忠,追贈太保;蘇頌加授少師...”

章惇臉上的肉在跳動著,但還是沒有出聲。

範純仁卻忍不住開口道:“官家,司馬公等朝廷有追贈國公封爵。”

“爵位,國之寶器,不可輕授。自朕開始,恢復‘官以任能,爵以酬功’,故而‘凡爵非社稷之功不得封’。朕千秋後,這就是祖宗之法。”趙似朗聲說道。

眾臣臉色大變,飽讀史書的他們心裡咯噔了一下。或許從新官家開始,用官階勳爵優撫文武百官的傳統,將不會再延續。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天子會變得十分強勢,這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官家,伊川先生被安置在涪州,朝廷此前四次赦免召回貶臣,都沒有他。他是天下大儒,再不召回,恐天下非議。”範純仁又說道。

“皇兄不喜歡他。不過範仲公說得對,伊川先生是天下大儒,安置僻遠之地,確實不應該。門下行文,召他回京。”

“遵旨!”

趙似看著眾人,把他們的表情一一記在心裡。

事情一一往下說,一個時辰後,章惇等人先行告退,崇政殿只留下長孫墨離,他要協助官家,把剛才的會議紀要整理出來,再透過秘書省分發各衙門。

“官家,你也不大喜歡伊川先生,為何還要召回他?”

“玄明,我是不喜歡伊川先生,不喜歡他的‘存天理,滅人欲’的說法。過於理想化,很容易脫離現實,變成虛偽。但是我再不喜歡,卻不能以他人言行而預加罪名。”

“官家,微臣明白。只是伊川先生很多理念,與官家秉持的截然不同。伊川先生海內大儒,又愛講學,門生學子不計其數。到時候形成主流思潮,怕會阻礙官家的大計。”

“玄明,上層建築的基礎是經濟,這一直是朕強調的。”

趙似聲音洪亮如銅鐘。

“玄明,我們開創一個欣欣向榮的時代,自然就會生出一種生機勃勃的主流思潮;如果我們創造的是一個暮氣守成的時代,那我們得到的,必將是一個死氣沉沉的主流思潮。所以能得到什麼主流思想,不在於召回了誰,而在於我們創造了什麼樣的時代!”

長孫墨離動容,深施一禮,“官家的話,總是如暮鼓晨鐘,震人發聵。”

趙似笑著擺了擺手,“說心裡話,朕其實並不喜歡異論相攪這個施政手段。”

長孫墨離笑了,“臣等聽官家說過。你說自古以來,黨爭都沒有那麼簡單,異論相攪過於理想化了。在我朝目前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還搞異論相攪,簡直就是嫌自己死得不夠脆生。”

“是的,我大宋現在就像一艘大船要過暗礁密佈、水流喘急的險灘。這個時候船上的人還在互相扯皮。你說要左轉舵,他說要右轉舵...最後的結果就是船毀人亡。”

“朕已經成為大宋天子,要做的就是集中權力,統一思想,使得全國上下有勁往一處使,進而獲取最大的資源,迸發出最大的力量,推平西夏和北遼。解決外患的同時,也要解決內憂...”

長孫墨離恭敬地答道:“微臣明白,這也是官家先搞軍改的原因之一。”

趙似跟他意味深長地對視一笑。

“玄明,其實黨爭不可怕,可怕是父皇和皇兄卷著袖子自己衝上前去,使得一點回旋餘地都沒有。治理國家,大方向可以非常清晰地確定下來,但是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卻會出現各種意料不到的問題。”

“天子直接下了場,問題再大也沒有人敢說錯了啊。只能一錯再錯,造成巨大的破壞力,走到了死衚衕了才掉頭。所以朕不能這樣做。”

趙似的態度很明確。

他會躲在後面,讓一位執相出來,在前面衝鋒陷陣,執行自己的意願,大力改革。

要是中間出現問題,換相就好了。自己被奸臣小人一時矇蔽,換相糾錯後還是一位明君。關鍵是要把軍權牢牢抓在手裡。

這些不好說出口的話,長孫墨離也心裡有數。

他跟隨趙似最久,經過長時間的磨合,他已經琢磨出趙似的風格來。

在長孫墨離看來,官家確實是位心裡非常有主意的人。

堅毅果斷,但是絕不偏執。

心中有了定計,決定要做的事情,會毫不遲疑地講出來,要求按照執行。如果有人提出反對意見,他也會聽取。

要是反對的意見不在道理上,他會毫不客氣地指出來,駁斥一番,然後要求堅決執行他的意見。

如果反對的意見很有道理,他會毫不猶豫地表示接受。或暫時擱置原來的決定,再容他好好考慮;或者直接收回剛才的決定,聽從勸告,採用新的意見。

某些事情心裡有了定計,但是還想聽聽不同意見。他會先不發表意見,讓眾人暢所欲言,尤其歡迎大家發表不同的意見。

這個時候,你當面吵架或頂嘴都沒關係,只要你能說出一二三的道理,他都喜歡。

最重要的一點,你要想說服他,引經論據是沒有用的。你必須擺出可靠真實的事實和資料來。

前幾日有一位工部的侍郎,不懂得新官家的風格,還依照往日習慣,引用聖人語錄和什麼祖宗之法來論證他的觀點。官家聽了兩次,同時也提醒了兩次,侍郎還是不聽不改。

於是官家冷冷地說,你不適合治理國政,還是去治字。一份詔書就打發去了崇文館。

想到這裡,長孫墨離忍不住嘀咕著,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同天子不同的風格,大家得慢慢適應,而且必須得適應。

相關推薦:機戰皇極道狂歌都市極道醫仙全球地窟模擬器極道都天從打卡商城開始稱霸足壇休想刷我好感度[綜]好感度upup小狼狗飼養計劃我做飼養員竟然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