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宋:兩個月後穿越,線上急等!->章節

第148章 路面為何會有水波呢?大章!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百姓們以為是要重新建路。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只是當路修建到一半,眾人才發現路和以往的不同。

灰白色的路,還未開始走人,已經清晰映入眾人眼底。

路周圍防護拆開的時候,一半的水泥路修建好了。

眾人在上面踩踏,紛紛讚歎神奇的水泥路。

“這路很紮實啊,鐵板一塊呢。”

“之前看到的時候,好像是水泥和沙子,軟和的東西灌注的,怎麼幹了之後是硬的?”

“我也想不通。”

這條路先修建了一半,通路後,另外一半開始修建。

合併一起,就成了一條寬闊深長的主道水泥路。

之前承諾的是半月,實際整體完工只用了十天不到。

這是水泥路快速成型和人工比較多的原因。

以往的路人工再多,也不可能這麼快。

水泥快速乾燥,變硬,是根本的效率核心。

“修建完成了,和肅王說的一模一樣,是條好路!”

文武百官,宋徽宗親自出來觀看修建完的路。

宋徽宗在上面行走,用力踩,有的朝臣蹦起來。

宋徽宗站在皇城牆上,目光掠向遠處一條灰白色的路和其他道路相比起來,整齊,平整。

簡直無法想象。

更加神奇的是,如果眺望遠處的水泥路會發現地面彷彿泛起了一層層反光的波紋,彷彿地面有水一樣。

“諸位愛卿發現沒有,遠處似乎有水?”

宋徽宗站在高牆上驚呼指著遠處。

“是有水啊!”蔡京他們眺望,也發現了這點。

“快,派人去看看,今天天氣不錯,公路上為何會有這麼多水,去查清楚。”

有人過去檢視,回來之後。

“陛下,公路上並無水!”

“你看清楚了嗎?”

“回稟陛下,整條道路小人騎馬觀測完,並沒有發現有水的痕跡。路面很乾燥。”

“這就奇怪了!”宋徽宗和眾人對視一眼:“既然無水,為何會有水波呢?”

眾人將這一現象稱之為奇觀。

“樞兒,你快過來看看這是怎麼回事!”宋徽宗找來趙樞,將這現象說了出來。

“父皇……這並不是水,公路上看著有水,是因為在太陽的照射下,路面的溫度比較高。

這樣接近路表面的空氣密度小,當透過遠處看路面時。

由於入射角大到一定的程度就發生了全反射現象,如此疊加在一起,路面就象一面鏡子反光,並從遠處看好像有一攤積水。

所以,這並不是水,而是光的折射現象。”

趙樞為眾人解惑。

這是現代化知識,他們不理解也正常。

“還有這種說法?”趙樞的科普,讓宋徽宗以及一群朝臣算是漲了見識。

“想不到這其中還有這麼多道理!”眾人對此事頗為感慨。

不多時,水泥路上出現了一隊騎兵,在路上進行來回踐踏。

整個城池的百姓聽到震耳欲聾的聲音,紛紛看去,騎兵到處踩踏,水泥路卻完全能承受。

路的質量經得起考驗。

眾人高興了。

汴京城的百姓們因為有了新路,也對此情緒很是激動。

他們並不反對建這樣的路,確實比以前要好多了。

一時間,水泥路的建設,在汴京城不斷傳開。

都說汴京城有了一條新路,這樣的路準備擴散整個大宋。

將為大宋帶來不可估計的變化。

“不曾想,修路如此簡單,就這麼幾天,一條幾千米的路就完工了,肅王之能,讓人敬佩。”

許多文武百官內心頗為感慨。

趙樞的行為,打破了他們內心對路的固有觀念。

以前聽說修路,那是極為耗時耗力的事情。

現在這麼簡便,由此看來,路其實也可以很快修建。

只是沒有掌握方法而已。

這次工程,百姓們和朝廷都很滿意。

趙樞自己也覺得路質量很好。

宋徽宗看到百姓群聚,手中還拿著一份報紙,不由問道:“百姓們也在議論這新路吧!”

大臣笑道:“陛下,剛才微臣聽說了一些,百姓們是在讚歎陛下聖君呢。”

“哦?這和朕有什麼關係?”

“陛下,這報紙上寫的,您看看!”一大臣拿出一份報紙。

宋徽宗拿起來一看。

上面內容大致意思是,最近連天暴雨,官家考慮到百姓出入困難,一些地方出現道路毀壞的現象。

大宋官家擔憂百姓,日夜難眠,所以特意想為百姓們重新修建公路。

並委託肅王將這件事情妥善處理。

肅王接旨之後,經過日夜苦想,終於想出了一條新道路的方法,將公路修建完成。

大宋日報,登記了這樣的事件過程,對百姓公佈修路原因。

此番,不但有趙樞的盡職盡責體現,還將宋徽宗聖君之為展現的淋漓盡致。

路是趙樞想出來的,修建道路,為百姓謀福,是宋徽宗日思夜想的執念。

他一心想要為百姓做事。

報紙在修建道路完成的時候,就發了下去。

全城百姓,都在議論這件事情,說肅王是大才,官家是聖君。

都念著他們的好呢。

對於宋徽宗這個藝術家來說,他不缺錢,不缺權,最在意的就是詩詞歌賦,以及百姓們對他的風評。

精神上的需求。

如今百姓們因為修路而說他是聖君。

能為百姓謀取福利,乃是聖君所為。

這聖君二字,就猶如觸碰到了宋徽宗內心深處的需求點,讓他面色一怔之後勐然大笑了起來。

“樞兒,這件事情是你辦的吧?”

“是,事先沒有通報,還請父皇責罰。”

宋徽宗搖搖頭。

“何罪之有,為何要責罰?你此舉,倒是讓朕佔了些便宜,你最近辛苦了!”

宋徽宗笑吟吟道。

“水泥路沒有父皇的準允修建不起來,作為臣子應該為官家分憂,這都是分內之事,一切都是父皇的決策。

兒臣只是聽從了父皇的旨意而已。倒是兒臣佔了父皇的便宜。”

“好好好!”宋徽宗一連說了三個好。

肅王做事考慮如此周全,讓宋徽宗龍顏大悅。

他其實什麼都沒做,就被趙樞說的為百姓日夜難眠,這聖君的形象,來的太突然了。

忽然,城外一片震動,百姓們因為道路建成,越想越覺得感動,於是看向城牆上的宋徽宗,紛紛跪下。

有人呼喊陛下萬歲,隨後整個汴京城的百姓都開始呼喊起來。

聲音震天。

讓宋徽宗渾身雞皮疙瘩起了一身。

他被這樣的畫面震住了。

要知道,這還是百姓們第一次如此感謝他。

宋徽宗很快穩定下來。

作為君王,臉皮一定要厚,他笑著臉和眾人笑著,似乎這一切都是他弄出來的。

除了剛開始愕然外,表現的跟報紙內容一樣,彷彿他真的是聖君。

他看向旁邊的趙樞,沒說話,但目光中的味道不言而喻。

這件事,做的很好。

他非常滿意。

旁邊趙桓,蔡京等人感覺趙樞這功夫也不是一般的厲害。

官家什麼時候幾天日夜苦想了?

他每天都在延福宮釣魚,書畫,根本就沒操心啊。

大家心知肚明,事實如何並不重要,重要是天下民心匯聚……

第一件道路修建成功之後。

很快,工部開始規劃了一張完整的規劃圖。

以大宋汴京城為中心,擴充套件道路,傳播水泥制路技術。

人員四散發出去,全國各地要開始修建水泥路。

文武百官紛紛找趙樞,想要拿到好路。

至於道路遠近位置,都是趙樞說了算。

“王爺,您看我分哪條道呢……能不能把汴京城外這條路給下官……”

蔡京等人紛紛湊攏,將錢上繳,趙樞根據這些人的官位大小,利益關係進行分配。

比如汴京城外的一些主道,距離汴京城比較近的州府之地,肯定是商貿流通最大的道路。

這些道路,有了經營權收益很大。

很多官員都在爭搶,趙樞與自己合作生意的朝臣給予優先分配。

對他們進行腐蝕。讓其更加親近。

再就是趙樞的親屬,比如任二姑的爹,趙樞劃分了一條非常好的道路。

是通往汴京城的一條路。

其次是朝堂上的高官,然後是最外圍的一批官員。

趙樞這麼做,由他自己。

他想怎麼分就怎麼分。

而且趙樞自己也投資了。

他除了要賺水泥的錢外,肯定是要投資幾條好道路的。

再者,就是宋徽宗自己投資了。

也可以說是朝廷投資。

朝廷之所以將水泥路外包,是因為不可能一次拿那麼多錢。

但不意味著朝廷就不用修建道路,比如宋徽宗就拿出來了一千萬貫,用來投資建設。

加上朝臣,趙樞自己的,和他有合作的商人之外,全國各地還有恐怖的餘量份額,足夠發散下去。

“氣煞老夫……分的也太遠了。”看到地圖,蔡京氣的跺腳。

有的人分到好路,高興不已,比如梁師成,王雲,金崇嶽,李綱等人。

就是王黼,分的路也是非常好的,汴京城外的一條主路。

蔡京分的是上百公裡之外的,也不能說不好,與核心地帶比就差太遠了。

還不如一些偏遠區域的商貿地帶。

顯然,蔡京被區別對待了。

趙樞這麼做也是有道理的。

他是文武百官之首,和王黼同為宰相,王黼和其他朝臣分了好路,蔡京堂堂左相,分的路卻不如他們。

這是在給他們制造矛盾。

瓦解蔡京的力量。

讓他們太子黨內部產生分化。

只要是親近太子黨,沒與趙樞合作生意的,都是偏遠區域的路。

比如王藻,他也想要做這門生意,但他是趙桓的外公,絕對不可能被拉攏過來,那就讓他到遠處建設。

他們也可以拒絕,趙樞並不介意。

如此太子黨一部分人,發現自己被區別對待後,不由感覺跟著肅王才有肉吃,跟著太子有些憋屈。

時間長了,這兩部分人會形成瓦解狀態。

其實很簡單,和一些陽謀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朝中有兩個重臣,位高權重,皇帝為了防止他們聯合起來對抗自己,就會忽然提拔其中一個,器重他,誇讚他,重用他。

一次兩次沒什麼,次數多了,就會引起另外一人的猜忌和嫉妒。

之間形成地位的不平等,會產生嫌隙。合作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但凡有點小事爭吵,這種矛盾就會激化。

這是一種陽謀的帝王術。

很有效果。

趙樞如此分配,有這點意思。

其中,還有一些彎彎繞繞,也並非親近太子黨的核心人都分不到好的。

有的不和趙樞做生意,也是太子黨的人,卻分到好的路。

這樣就會引起其他被區別對待的人猜忌,以為他和趙樞關係親近,不然憑什麼他們都是壞地方,你是好地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難道你不是太子黨嗎?還是說,你暗地親近太子黨,所以才能分好的路?

太子是人,他也會猜忌。

如此,就會變相打壓。

總之,一個分公路的利益,就足以讓太子黨不那麼凝固……

分配好後。

大宋全國各地都開始招供。

朝廷招工,官員們招工,外包的商人們也在招供。

王府則負責將技術傳達,將水泥供貨出去。

關於水泥供貨價格,趙樞已經想好了。

相關推薦:重生八零:神醫嬌妻,有點兇靈武擇天於是和愛豆戀愛了全職之黑暗獵人大宋一品權臣悟空看私聊農門小寡婦:種田發家養包子醫路紅塵醫路坎坷從超神開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