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宋好官人->章節

第九百二十一章:御街改造好了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這京兆府期間,張正書還忙裡抽閒,攜曾瑾菡遊了一遍長安城。

這時候的長安城,已經不復唐朝時的繁華了。

歷史的痕跡還在,只是戰火把這座唐朝時世界第一大城市給摧毀得七七八八了,只剩下一些城牆。至於唐朝的大明宮,也早就毀在了戰火之中。現在的長安城,都是後來的建築。雖然在張正書看來還是古色古香,可到底是在宋朝,已經沒有了唐朝恢宏大氣建築的風采。

不過,因為長安城毀於戰火,所以坊市界限得以打破,長安城也還是數得著的大城市,繁榮程度不輸汴梁城。

只不過由於城郭小了點,容納的人口不算太多,張正書粗略估算,也就只有三十萬人左右。即便是這樣,長安城裡還是非常擁擠的。

遊玩了兩天,張正書在曾瑾菡的催促下,才登上四輪馬車,踏上了回汴梁城的路程。

再走了五天,才堪堪回到汴梁城。

沒辦法,這官道太過崎嶇,坐四輪馬車都覺得顛簸得慌。五天能回到,已經很不錯了。

正因為從漢朝起,歷朝歷代都不重視修路,所以越是到王朝末期,政令就越是難以下達到其他城市。這樣的行政效率,再加上日益臃腫的官僚機構,想不滅亡都難。路通才能政通人和,可惜這道理除了秦朝,就沒有一個朝代明白。但信奉法家的秦朝,因為種種原因,各種優秀的制度都不曾傳承下來,真的是太可惜了。

不過張正書也知道,這都是因為法家太超前了。

有道是領先半步是天才,領先太多那就是瘋子。而很不幸,法家都是瘋子,從申不害到商鞅,都是一群瘋子。也正是這一群瘋子,早就了先秦波瀾壯闊的歷史,中國才能有這麼多可以借鑑的事例。只是,歷史給人最大的教訓,就是從來不會從歷史汲取教訓。秦朝的滅亡,很多人只看到了不好的一面,好的東西,也都拋棄了。比如秦直道,秦馳道,那都是極好極好的,秦直道一直到正史上的清朝都還在使用,可見秦朝的工程有多厲害了。

還有標準化生產的作坊,各種黑科技……秦朝的精華,都沒有被繼承下來。

張正書嘆了口氣,如果是個人修路的話,怕是窮盡張家的財富,都未必能修得了從開封府到京兆府的水泥路。修路這東西,果然還是要國家出手才行。偏生宋朝,或者說那些自詡為精英的文官,並沒有這個認識。張正書覺得,如果道路暢通的話,宋朝的經濟肯定還能再上一個臺階的!

別的不說,單單是南北貨物的交流,都大大節約了時間。如果是京兆府到開封府修了水泥路,何須五天才到?怕是三天就能到了。

不過好消息是,御街的改造已經完成了,而且飽受好評。

沒辦法啊,這御街平日裡不止是皇帝走,畢竟宋朝皇帝也沒那麼霸道,官員也是經常走的。如今的官員都闊氣了,嫌騎馬礙事,都坐上了馬車。當然,他們不敢去購置四輪馬車,只是買了普通的馬車。

這普通的馬車,真的沒啥技術含量,除了能轉、能走之外,全身上下都是毛病。

只不過嘛,這坐馬車比騎馬好的地方在於,騎馬屁股硌得疼,而坐馬車能坐在厚厚的墊子上,倒也舒服了一點。但是,馬車走在汴梁城中的青石板街上,坑坑窪窪的,饒是墊子再厚,也不免被顛簸得有些心煩氣躁。

但是,一到這御街上,嘿,神了,這馬車立馬就平穩了起來,甚至好幾次因為太過平穩了,這兩里長的御道,已經讓不少文官給睡過去了。

這說起來也得怪這做官的睡眠不足,特別是趕上這上朝,四五更天就要起床了,能不在馬車上眯一會眼睛麼?要是別處也就罷了,這青石板街用久了,自然坑坑窪窪的,馬車走起來十分不順暢。再加上木頭的輪子磕在地上,一磕保管什麼睡意都給磕沒了。

可到了御街就不一樣了,這新造好的御街平平整整的,好像拿壓路機壓過,一點顛簸都沒有。

別說是四輪馬車了,就算是普通的木頭輪子馬車,那也是一點顛簸都沒有的,順滑得很!所以,再加上那些文官本來就迷迷糊糊的,睡過去那就很正常了。

而在御街上討生活,營生的小販,本來也是頗多怨言的。要知道,這御街一修就是一個月,哪怕是半封閉施工,也阻礙了這些人的生意。可這到底是御街,而且人家還是拿著聖旨施工的,也是敢怒不敢言。

但沒想到,因為這水泥路實在太過新奇,不是石頭比石頭還硬,也平平整整,半點不見坑窪。這樣的路,實在是讓人心神嚮往,導致很多人都不遠路程來御街看新奇。這不,這些小攤小販的生意,立馬好了不止十倍!

這一下,這些小攤小販沒了怨言,反而感激起修路的人了。

要是這路不新奇,豈會有人不遠路程來看新鮮,看熱鬧?再加上來的都是一些社會名流之人,那消費能力是槓槓的,要不是禁軍在皇宮前維護秩序,怕是都要發生踩踏事件了。這樣的盛況,堪比廟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且廟會也沒這麼持久,足足新奇了半個月,人流才逐漸少了。

這會兒,又有流言起來了,大體上是說這水泥路啊,其實不算貴。如果僅僅是修家門前那幾丈路的話,百來貫錢就行了。甚至,還能幫你把門口的大樹都圍成一個能坐人,還能養花的小花壇。

這宋人都是好臉面的,聽說了這事,紛紛出去打聽了。

這不,一打聽,還真的是這麼回事。這下不得了了,一看到同等階級的人,家門前都是水泥路,你的還是青石板街,或者是黃泥路,這怎麼體現身份?這不對比不知道,一對比,這差距就出來了。沒辦法,即便是青石板街和水泥路都有差距,更別說黃泥路了。張正書就瞅準了富人想顯擺的心理,給他們設了這麼一個套。

相關推薦:穿成女主閨蜜怎麼辦鏡花緣九重天闕鏡花水月小姐,不兇大反派:開局當紂王,收服蘇妲己竊運仙途盛唐夜唱大宋金手指挽天傾盜墓:開局相親霍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