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宋好官人->章節

第八百九十九章:真的贏了嗎?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不到一刻鍾的軍事演習完畢後,對面的人形靶子早就滿目瘡痍。禁軍校尉們陣形不亂,緩緩退場。可留給各國使臣的,全都是他們在校場上的英姿。只可惜,這是除了大宋以外,其他國家都無法模仿的辦法。因為大宋的軍人可以是職業軍人,有朝廷的軍餉供養著,可其他國家不行啊,要是養兵的話,這些國家怕是能破產!

而且,他們有騎兵了,為何還要拖慢速度的步兵?

騎兵的好處是什麼?

我不想和你打的時候,你都找不到我人影。看看漢朝出擊匈奴,不還是以騎兵對騎兵獲勝的嗎?騎兵的靈活、機動,早就被遊牧民族掌握了。哪怕契丹是一個半農耕半遊牧的國家,可遊牧始終是大部分契丹人的選擇。西夏也是如此,女真亦是如此。

即便各國使臣看到了如此精兵,也只是暗暗戒備,卻沒有多麼上心。

“讓諸位貴客見笑了,不過是小小表演罷了。”

趙煦嘴上是這麼說,但臉上的得意神情卻暴露了他的內心。

各國使臣、文武百官紛紛稱讚,沒辦法,這是在一個非正式場合的外交,說錯話可能直接導致兩國關係迅速惡化的。

張正書看著他們爾虞我詐的場面,心中只是冷笑。這就是外交,都是以自己國家利益為上。但大宋就偏生例外,總是顧及臉面而不要實質。也難怪,宋朝的投降派那麼多,還沒打就自己先腿軟了。

有感於此,張正書對接下來的比射一點興趣都沒,因為這根本無傷大雅。

個別宋朝武臣的射技高超,代表不了大宋整體的軍事實力。即便在射箭場上贏了對手,也無法一時間改變宋朝軍事孱弱的現實。宋朝的軍事孱弱,是建立在軍事制度上的,單單靠個人完全無法扭轉。

興致缺缺的張正書,看著大宋射技最好的十個人在表演,確實很厲害。而且何灌也勇奪了第一,讓各國使臣都紛紛拜服。沒辦法,何灌此人太厲害了,身高足足有一米九,張正書目測比自己高了一個頭!要說是兩米,也是完全說得過去的。再加上他一身腱子肉,看樣子就知道是力大無窮之輩。也難怪他最多可以開三石硬弓。平常時,何灌都是用兩石五斗弓的,一箭射出,兩百步內都能穿甲。

這樣的神將,厲害嗎?

當然厲害,而且大宋還大吹特吹,文官們也從不過問。

為啥?因為往年輸得太多了,每次都是遼使,或者是西夏使臣獲勝,讓大宋倍感臉上無光。今年出了一個何灌,兩百步遠命中靶子,這絕對是一員神將!可惜的是,這樣神將若是生在宋朝之前,哪怕是唐初,都有點用處。但在宋朝,個人勇武已經沒有用武之地了,因為打仗根本不可能再來一出陣前鬥將。

宋朝打仗,講究的是兵卒間的配合,兵種的配合,說穿了就是大規模作戰,個人再勇武,因素也被縮到很小了。

擁有了“兵法精通”的張正書,早就明白了這一點,要想百戰百勝,還是得從士卒的訓練抓起。戰爭,說穿了拼的是人,而不是器。士卒的訓練跟不上,自然是要戰敗的。別看契丹人、党項人整天放牧打獵的,其實這是他們訓練的一種方法而已。這也難怪党項人和契丹人即便是臨時拉湊的軍隊,都比宋朝厲害了。人家幾乎是天天訓練,而禁軍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能練得出來才怪。

“就看趙煦那小子會不會用我的《步兵操典》了,要是不會用,說再多也白搭……”

張正書也知道,要想像他這麼不計成本練出精兵來,大宋財政怕是再翻一倍都有點吃緊。但如果做到三分一精兵,哪怕只有十萬人,這樣的軍隊也是能拿得出手了。最起碼,拱衛京畿是沒問題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比賽結束後,眾人擁著何灌,祝賀他喜得高升。張正書卻緩緩地離開了南御苑。

“小官人,你看到了罷,是咱們大宋贏了!”

四輪馬車在緩緩前進,這樣的人流量也無法加速的。

“是啊,贏了。”張正書嘆了口氣,不知道這有什麼好吹噓的。要知道參與射箭比賽的一共有數十人之多,除了何灌、曹評和王殊,其他伴射之人都沒有擠進前二十。即便是曹評和王殊,也只是在十幾名,沒能進入前十。要不是何灌天生神力,再加上射技高超,連中了兩百步外的靶子,怕是也拿不下這個第一來。

這麼一看,大宋其實並算不上第一,最起碼在張正書看來,大宋已經輸了。

瞧瞧第二名到第九名,都被夏遼包圓了,就知道宋朝贏得有多僥倖了。要是再來一項騎射,怕是大宋會輸得連臉面都不存的。這是贏了嗎?張正書並不覺得。要是戰場上相遇,怕是宋朝這邊已經吃大虧了。

“那之前小官人你買了遼國十貫錢……”馬車伕忍不住吹噓自己的眼光,“小的早就說了嘛,大宋必勝!”

真的是無知無畏啊,張正書看到的是士卒差距,而馬車伕只看到了輸贏。

“如果趙煦只看到了勝利,那他也是扶不上牆的爛泥罷了。”張正書心道,“也罷,此事不該是我操心的,現在我要好漢享受假期!”他的想法很簡單,那些禁軍校尉就是播下的種子,只要趙煦肯用金錢去砸,給種子澆水,遲早都能練出一支精兵來。更別說,張正書還把各種練兵之法寫進了《步兵操典》裡,只要按部就班,靈活運用,那麼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了。

要是這樣都打不贏,張正書也不覺得宋朝是有救的。

“小官人,你看看,都是奔走相告的人啊!”

馬車伕在前面感慨道,“人太多了,走不過去了,怎生是好?”

張正書也是無奈,不就是一場運動會嘛,至於這樣?那就只能證明,宋人真的很缺一場勝利來刺激民族自尊心了。要知道,在漢唐時,漢人都是鄙夷狄戎的;當然了,宋人也鄙夷狄戎,可這種鄙夷是建立在自身武力孱弱,純粹是覺得對方不過是一介莽夫的鄙夷,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自信。簡單來說,因為底氣不硬,所以宋朝的漢人在這些夷蠻面前,連腰都挺不直了。

相關推薦:穿成女主閨蜜怎麼辦鏡花緣九重天闕鏡花水月小姐,不兇大反派:開局當紂王,收服蘇妲己竊運仙途盛唐夜唱大宋金手指挽天傾盜墓:開局相親霍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