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宋好官人->章節

第五百三十一章: 華夷之辯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既然張老弟這麼豪氣,我也不說什麼了。”石可斕感慨一聲,他是做不到這麼豁達的。因為石家不是他說了算,還有很多族人在牽制著他。即便他有這個心思,也無法有這樣的魄力。不是石可斕不想做出成績,而是掣肘太多,他做不到如此豪賭的決定。

張正書笑道:“石兄能把有老船員找來,傳授經驗給我的船員,那我已經感激不盡了。”

大家都是聰明人,自然知道在海貿一途不是自己亂闖亂撞就行的了,而是要有

人帶入門的。張家與石家聯手做生意,這本來沒啥,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往。但石家肯把船員的經驗教授,這是一個不小的人情了。張正書這麼說,也確實是這麼想的。

“舉手之勞罷了,如果張老弟想,隨時也能找到幾個老船工來。”

石可斕這麼說也沒錯,有錢能使鬼推磨,有了錢什麼做不來?別說找幾個經常出海的老船工了,就是招募一些極有經驗的船工也是分分鐘的事。

張正書笑了笑,岔開話題說道:“那我靜候石兄佳音了。對了,炒茶和果酒一事,什麼時候能簽下契約?”

“此事……須得石家族人都同意才行。”

石可斕沉吟一番,才打算說實話:“不瞞張老弟,這石家之中也是人心不齊的,我雖然有點威望,但也不能左右事情成敗。當然,若真如張老弟你所言,這炒茶和果酒真的能賺錢,那此事已經有九成可能了。”

張正書點了點,他自然知道這世上沒有人會和錢過不去的,特別是像石家這樣的大家族。

“那有勞石兄為之說項了。”

兩人再客套一番,約好了明日石家送錢過來,換取那輛賓士牌豪華版四輪馬車,石可斕這才告辭離去。

等石可斕離去後,周銘才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酒杯,倒出了僅剩一點點的果酒,小心翼翼地嘗了一口。“小官人,這真是你釀的?”周銘才算明白,為什麼石可斕杯不離口了,連後來離去的時候都有點步履闌珊,實在是這果酒太過好喝了。嗯,怎麼說呢,就好像後世可口可樂第一次傳入中國的時候,一下就征服了不少人,碳酸飲料的酸酸甜甜,是最討好味蕾的。這“仙醁”果酒也是差不多,不過沒有那酸甜的味道,只剩下清甜而已。

“怎麼,好喝吧?”

張正書不太喜歡喝酒,哪怕是果酒也一樣。但他知道,加入了甘油的果酒,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如果這果酒走私到西夏、遼國,那豈不是……”

周銘還沒說完,張正書就好笑道:“那豈不是破產了?党項人和契丹人,哪裡會喝這個,高度白酒才適合他們。不過,我們的高度白酒拿來做香水都來不及,怎麼可能給他們?再說了,酒精是防止傷口感染的良藥,是萬萬不能資敵的。”

周銘嘆了一聲,也不知道是可惜這果酒賺不了党項人、契丹人的錢,還是嘆息那些党項人、契丹人不識貨。不過怎麼都好,這果酒是決計在西夏、遼國銷售不了的了。

“不過,香水卻是能走私的,那些党項人、契丹人的貴族女眷,會對香水很痴迷的。”

張正書知道,所謂党項人、契丹人,日後都會融入中國,成為中國人。所以,其實張正書對這些“異族”,並沒有多少歧視的意思。他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只是漢人自己不爭氣。如果漢人稍微團結一點,爭氣一點,又何懼党項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要知道,中國向來不以血統論為依據的,就好像韓愈在《原道》裡面說的那樣: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但韓愈可不知道的是,這些“諸侯”之前,也是夷狄,被華夏征服了之後,認同了華夏文化,束髮右衽,所以才為視為中國人。所以,才有那句話“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是故,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那時候,中國的文化是先進的,所以天底下的人都來學習。

但現在呢?周圍的人都學習了漢文化,但都發揮出了各自的特色。唯獨宋朝,死守著君子準則,肯定要吃大虧。華夷之辯,從一開始就不是血脈而論,而是文化而論。華夷之辨的標準是文化,強調的是保衛先進的華夏文化以求發展,反對的是屈從於夷狄習俗而倒退苟安,重點所在是“以夏變夷”,並以此確保以華夏文明教化夷狄文化,中國一統於華夏民族,傳承華夏文明。為了防止以夷“亂華”和夏“變於夷”,就必須在“大一統”的格局中存在“華夷大防”。

聽起來很拗口,但其實就是:我的文化最先進,你就得聽我的;要是聽你的,文明就倒退了。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五胡亂華就不說了,一次大倒退,差點漢人被滅絕;金滅北宋、元滅南宋,實質上是一樣的,都讓文明出現了倒退;清兵入關,更是讓中國直接停滯了發展。可見,老祖宗的智慧和遠見,是極為正確的。

所以,張正書也不會聖母到:既然党項人和契丹人他們日後都是漢人,那就不用打生打死了吧?

殊不知,老祖宗還說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春秋管仲說過:“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漢書》有云:“夷狄之人貪而好利,被發左衽,人而獸心,其與中國殊章服,異習俗,飲食不同,言語不通,闢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隨畜,射獵為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天地所以絕外內地……來則懲而御之,去則備而守之。其慕義而貢獻,則接之以禮讓,羈縻不絕,使曲在彼,蓋聖王制御蠻夷之常道也。”

可見,華夷之辯一直很緊張,用後世的話說,就是意識形態的不同。農耕經濟,天然就是遊牧經濟的掠奪物件,一個是文明的發展者,一個是文明的摧殘者,兩者本身就是不可調和的。(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穿成女主閨蜜怎麼辦鏡花緣九重天闕鏡花水月小姐,不兇大反派:開局當紂王,收服蘇妲己竊運仙途盛唐夜唱大宋金手指挽天傾盜墓:開局相親霍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