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宋好官人->章節

第四百六十五章: 走私猖獗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宋朝的臣僚章疏,及士子策論,言朝廷得失,軍國利害,甚至市井之事,都透過書籍傳到了遼國。於是,洩密就難免了。怪不得宋朝一舉一動都在遼國的掌控之中,單單是這種走私,就足夠要了宋朝的命。

奈何宋朝的文人還特自戀,喜歡自費出版書籍,往往把自己對國家大事的看法都印了出來,遼國哪裡有不歡迎的道理?

甚至張正書還聽聞了,在私榷上,他的《京華報》已經讓遼國貴族競相爭看了。想到《京華報》上的各種科學推測,宋人卻不為所動,再看看遼國的如飢似渴,張正書覺得這事荒誕到不行。要是長久以往,遼國反倒學會了科學一道,反過來打宋朝,這就搞笑了。

好在,張正書說的那些,都是很平常的常識。比如三稜鏡的色散,大地是圓的,孔子與兩小兒辯日等等問題,也沒造成了多少禍患。然而,歷史會不會因為這樣而改變走勢,張正書心中也沒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宋人太自大了,對自己的文化太自信了。

也是,瞧瞧宋朝周圍的國家,哪一個不是以漢文化為基礎發展的?甚至像交趾、大理、西夏等國,全都以漢字作為官方文字,而遼國雖然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可貴族必須學習漢字漢語,上層都基本漢化了。有這個底氣在,宋人自信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用來形容大宋文化,再也合適不過。瞧瞧北宋這些年來,已經有點盛極而衰的味道了。文化進展,也出現了停滯。雖然勢頭不明顯,可有心人已經察覺到了。準確來說,儒家學說發展到大宋,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了。瞧瞧,宋朝的經濟比之前任何一個朝代都繁榮,可儒家呢?還是在維護地主利益。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宋朝沒有靖康恥,一直發展下去,儒家還能適應社會嗎?

張正書認為是不可能的,除非儒家繼續進化,發展,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只是那些儒士,願意嗎?

他們瞧得起商賈嗎?瞧得起工匠嗎?

就算這些儒士知道商賈也好,工匠也罷,國家離開了他們就運轉不了。可這些儒士還是像防賊一樣防著他們,生怕他們坐大了。為何呢?因為儒家不會忘記,呂不韋是支援商賈的。呂不韋是誰?那可是“雜家”,算是儒家的一個勁敵!還有工匠,那是墨家,也是儒家的死對頭!

“唯名與器不可假人”,不僅是政權,學派也一樣,失去了地位,那絕對是一件悲慘的事。

更為譏諷的是,宋朝這邊的文化有停滯發展的意思,遼國那邊卻蓬勃發展。因為這樣,邊境走私就更加猖獗了。原本很多在觀望的商賈,都紛紛參與了進來。甚至一些朝中官員,也眼紅走私的利潤,指使族人進行走私。

特別到了元符年間,走私更是猖獗成風。

張根富也是在三年前,才下定決心參與走私的。而他選擇的人,就是張家一直養著的周銘。

周銘也確實是個人才,僅僅三年時間,他的商隊已經在宋夏遼邊境闖出了名聲。單單是茶馬貿易,已經冠絕大宋。可以說,甚至都能趕上官方榷場的交易量了。因為是走私,周銘不知道養了多少個商業間諜,也在官府裡打點了不少人,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他也是最快知道訊息的。

“周哥,你現在可是大商賈了,不必如此的……”

張正書見他還是習慣性以主僕之禮相待,開個玩笑說道。

周銘認真地說道:“張家養育之恩,我終身難忘。更何況,小官人把最為重要的‘駭客’交與我,小官人就是我一生的主人!”

“我們只是上下屬關係而已……”張正書感覺在這個問題上沒辦法溝通,宋人之中,講義氣的還是不少的。比如周銘,就是一個極重義氣之人。“好吧,不說這個了。周哥此次來,是得到什麼訊息了嗎?”

“不錯,有關宋夏平夏城之戰的訊息……”

周銘壓低了聲音說道。

張正書一凜,端正了態度,低聲問道:“兩軍還在僵持嗎?”

“差不多要分出勝負了……”

周銘低聲說道,神色中居然有點得色。

“是要下大雪了嗎?”

張正書要松一口氣了,預料之中的事,總算是來了。

“不錯,小官人你果真料事如神!”周銘露出佩服的神色,差點頂禮膜拜了,“你是如何知曉,西北一定會下大雪的?”

“因為今年汴京城下雪遲了好多。”張正書胡亂扯道,“這說明了氣候肯定反常了,再看看前幾年,西北都是下小雪,不痛不癢的。開春之後,連冰雪融水都不能滿足灌溉要求。要不然你以為夏國願意和宋朝打仗?他們是沒有餘糧了啊!”

周銘若有所思地說道:“不錯,今年党項人都不願出售牛羊了,連馬匹都不大願意出售。甚至賣青、白鹽的時候,連錢都不要,寧願換糧食。前段時間,我還派人運了幾十車糧食過去,換了不少馬回來,還有幾百袋鹽。”

“以後莫做這等事了,這算是資敵!”張正書略微帶著嚴肅的語氣說道,“不過,換馬倒是可以,你把把關,非駿馬不要。要是用駑馬來糊弄,你直截了當就走人。”

周銘不明白,為什麼有利潤的事張正書都不做。張正書很難跟他解釋,鹽什麼的,他一點都不稀罕。因為他有最先進,最能批量生產的曬鹽法。鹽在張正書看來,真的是一件很廉價的商品,不值得大老遠用馱馬運了糧食去換幾袋鹽,太虧了。

如果未來他真的當一個島主,擁有海岸線的地方,還會缺鹽嗎?想想都不可能!

周銘雖然不太明白張正書的意思,但他也沒什麼牴觸的。運鹽回來還需要運力,可馬匹就不一樣了,它們會自己走啊!這樣一來,不知道省了多少運力。更何況,宋朝的馬匹價格極高,雖然党項人開價也高,可握住了他們的命脈,就能盡力壓低價格了,這樣一來,不知道能賺多少!(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穿成女主閨蜜怎麼辦鏡花緣九重天闕鏡花水月小姐,不兇大反派:開局當紂王,收服蘇妲己竊運仙途盛唐夜唱大宋金手指挽天傾盜墓:開局相親霍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