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宋好官人->章節

第兩百二十三章:庠序之教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李家村的技校,早就開始招收學生了。不僅免費學習,還包兩頓吃食。甚至還不管男女都收,不管多大年紀都能來聽課。於是,一到農閒時刻,不知道有多少李家村的村民到技校聽課。

授課的,自然是那些道士了。道士郭騫原本想著講授修道知識的,奈何不僅村民沒啥興趣,而且***也不準。後來被迫無奈,道士郭騫只能講授怎麼種田了。粗淺的種田術,被***編成了一本書,自費刊印放在"勤卷堂"售賣。這些天道士郭騫講的,就是這些粗淺的種田術,比如怎麼選種育種,怎麼精耕細作,怎麼提高糧食產量...結果一傳十,十傳百,技校來聽課的不僅有李家村的村民,甚至十裡八鄉的農戶,都跑來聽課了。

有鑑於此,***專門分開大人班和孩童班。孩童由道士們教認字,學基礎。而大人班因為人太多,課室裝不下,只能到操場上講課。看著道士郭騫拿著一個鐵皮大喇叭在講課,***就覺得好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好處是槓槓的,隨著種田術的推廣,***的經驗值開始瘋長了。特別是道士郭騫說到種一茬小麥或水稻可以接著種一茬大豆,因為種完大豆之後,再種植各種作物都能增產。因為大豆是豆科植物,根系入土較深,可以疏鬆土壤,而且在根上長有根瘤,能固定空氣中遊離的氮素,除滿足大豆的需要外,還遺留在土壤中一部分氮素,供給後茬作物利用,相當於天然的肥料了。不止如此,種大豆還能減少病蟲害,這是農戶們最喜聞樂見的事。

更何況,大豆還能榨油,榨完油之後的豆餅還能喂牲畜家禽,甚至還能餵養戰馬。種大豆是不會虧的,這一點農戶也心知肚明。因為大豆可謂是一身都是寶,就算是拿來食用,能直接煮了吃,也能生豆芽來吃,還能加工成豆腐、豆漿、腐竹、腐乳、臭豆腐、豆瓣醬、醬油、豆豉...反正大豆做豆腐是沒風險的,做幹了叫豆腐乾,再幹了叫豆粉,做稀了叫豆腐腦,再稀了叫豆漿,做厚了叫豆腐塊,做薄了叫豆腐皮,放臭了叫臭豆腐,連豆腐渣都能喂牲畜家禽。

中國的農民不傻,被點醒了之後,立馬回去種大豆了。至於能不能行,那得試過才知道。

恰好這會剛剛收割完麥子,田地丟荒也是丟荒,沒東西可種。立馬種上大豆,還能趕在冬天來臨前收穫。畢竟才是七月多,離滿天飛雪的十一月還有四月時間。如果太陽給力的話,勉勉強強還能趕得及收穫。

也許是傳授的種田術太過"新穎",而且實用,技校的名聲算是徹底打響了。李家村周圍十裡八鄉的農戶,都搶著把子女送來技校。以至於***回到技校的時候,差點沒嚇一跳,他才離開幾天啊,怎麼多了那麼多人了?特別是那些小孩子,***懷疑自己辦了個幼兒園了。

沒奈何,***只能出臺一個規定,只招收六歲以上的孩童,不論男女。

這一招,把很多孩童都篩選了下來,惹得很多農戶不滿。***卻說道:"若是不遵守,永久取消入學資格!"這一下,那些農戶就安靜了,乖乖照辦。其實,***也是為了孩子們好,沒到六七歲,加上營養不算充足,智力會跟不上的。別說學寫字了,就算是理解都難。而且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現在又沒有什麼專門針對蒙學的課本,一上手就是小學六年級初中的內容,沒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還真不行。

當然,打一個巴掌要給一個甜棗,***保證,這些農戶種出來的豆子,技校會第一時間收購。這樣一來,所有農戶都接受了,紛紛讚揚張小官人是個好人。"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這是鄉紳都會做的事情。只是宋朝很多地主怕建立私塾麻煩,所以捐獻錢物給縣學,其實也是出於這個思想。

***辦校,雖然花費不少,但張根富也沒說什麼,反倒覺得這是積陰德的事。倒是張根富續絃的妻子又開始亂嚼舌根,諷刺***是個敗家子。***當然無視這個名義上的姨娘了,反正任她說自己都不會掉一層皮。

鑄錢的作坊,就建在技校裡面。

當初買地的時候,***為了未來規劃,一下子買下了河邊的一大塊貧瘠的荒地,當時還被人嘲諷是傻子。現在,***卻覺得很賺。起碼想弄個試驗室,弄個作坊啥的都方便得很,反正地多啊,隨便蓋個房子就是了。鑄錢的作坊,就是這樣建起來的。

買地都是為了未來規劃,***可是要把這技校弄成培育科技的搖籃,少了地方怎麼施展?

別看***現在投入很大,但他卻知道,如果技校集教學、科研和產出為一體,那麼還缺少賺錢的東西嗎?隨隨便便拿出一個發明出來,都能賺得盆滿缽滿了。當然,技校最主要的還是培養合格的工人,畢竟紡織廠就要投產了,為了趕在明年冬天織成棉布,***不得不讓管家張通請來**那些懂得紡織棉布的人,簽了契約讓他們傳授紡織技術。當然,用的是***"發明"的水力紡織機。

"小官人,這就是技校麼?"

那些匠人有點發愣地看著技校裡的學生,不敢置信地問道。

要知道他們也不算是目不識丁的工匠,相反他們懂得看圖紙,也算得了算術,雖然不通經史,但說到專業技能,他們絕對不輸給誰。只是由於宋朝這時候的工匠,技術都是保密的。不客氣的說,就是吝惜自家的手藝,往往是摸索出一些高超的工藝手段之後,卻敝帚自珍不肯外洩,還創造出什麼傳男不傳女之類的"規矩"。當然,技術保密是對的,像這些工匠,最擔心的就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因為沒有專利或者類似的東西保障,別人紛紛效仿,你也無可奈何。

所以這些工匠對技校一事,顯得極為震撼,甚至感到害怕。因為這是官家的旨意,他們無法違背。進了技校,是不是也要貢獻出自己的技術?(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穿成女主閨蜜怎麼辦鏡花緣九重天闕鏡花水月小姐,不兇大反派:開局當紂王,收服蘇妲己竊運仙途盛唐夜唱大宋金手指挽天傾盜墓:開局相親霍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