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大時代1977->章節

第四十六章:北平大學生讀者協會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學習班就這麼開始了。

正如同會議上講的那樣,第一批學習的人,便是六個部門的部長,林曉光也不例外。

雖然不是封閉式學習,是在課餘時間,有心人想要與所在部門骨幹聯絡,也不是辦不到,但這個明顯有漏洞的學習會,還是這樣開始了。

趙子瑜對此還有些疑惑:“小光,這樣真的行嗎?你不去看著,青年文摘能搞好?”

在她看來,這其實是一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打法,因為學習班一開始,林曉光也要暫停職務,編輯部部長的所有職責,都由其他副部長接替,他不能履職,青年文摘怎麼辦?

“這就看你這個常務副社長了。”

林曉光面露笑意:“我把他們都拖住,青年文摘沒人干涉,你那邊才好操作。”

見她還有些不理解,他直截了當說道:“回去之後,誰向你靠攏,誰有能力,就讓誰負責部門業務,之前不是說了,能者上庸者下,潘社長也同意,要是幹不好,換人就是,樣稿已經出了,剩下就是印刷,還有什麼大問題?”

見此,趙子瑜只好同意。

之前,潘虹和趙子瑜兩人商量好,針對新空出來的組織部和讀者反饋部,把兩位部長幾位副部長,和眾多骨幹選拔出來,然後才開始學習會議精神。

這裡面也是大有文章的,並不簡單。

雖然決定對社團內部進行工作調整,但潘虹和趙子瑜,都不打算進行大清洗,將工農兵學員一掃而空,也沒有像周承輝說的那樣,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即便確實看不上有些工農兵學員,但團結還是要的,吃相不能太難看,不能寒了大多數工農兵學員的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是,空缺出的組織部部長,這個核心部門核心職位,便交給一個叫尚雪梅的76級工農兵學員,一個籍貫尚海的工廠工人,目前在化工系就讀。

讀者反饋部,其部長一職交予一位77級叫蔣學文的學生。

各部門調整完畢之後,學習班正式開始。

既然藉口要學習文聯會議精神,就不能作假,老老實實開展工作,好歹讓別人無處指責。

趙子瑜和潘虹,兩人都託關系,找參加會議的人,或者單位,找來會議記錄和達成的決議,再託人請來一位參加會議的文藝工作者,然後開始上課。

這位文藝工作者,姓郭,是學校聞名的人文系講師,教授外國文學欣賞。

被邀請來,對清華文學社部長級骨幹講課,看到有人這麼重視全國文聯會議精神,他無疑還是比較樂意的。

就這樣,郭老師開始上第一堂課。

“這次會議莊嚴宣佈,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作家協會、戲劇家協會、音樂家協會、電影工作者協會、舞蹈工作者協會正式恢復工作,《文藝報》立即復刊,中國美術家協會、曲藝工作者協會、民間文藝研究會和攝影學會積極籌備恢復……”

“中國文聯主席郭沫若同志因病未能出席會議,會議全體代表聽取了烏蘭夫同志的重要指示和張平華同志的重要講話,討論了黃振同志代表中宣部做出的重要講話……”

“會議認為,文學藝術必須為工農兵服務,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在今天就是為實現新時期的總任務服務……”

學習班無疑是枯燥的,不過對林曉光來說,他對這些東西還比較感興趣,有一種見證歷史的感覺。

他表示還好,對朱建軍來說,那就是一種折磨了。

可沒辦法,再折磨都必須忍下去,除非不想幹了,像周承輝一樣,直接辭職。

六個實權部長們,都在這裡學習,可《青年文摘》團隊卻沒閒著,他們按照林曉光的指示,由趙子瑜領導著,很快將五百份社刊印好,下一步就是對外發行。

這時,幾個學校也傳來訊息,讀者協會籌備好,在建立了。

清華文學社將林曉光停職學習,他無法履行編輯部部長的職責,可卻不能攔著他在課餘時間,去做別的事,比如創辦讀者協會。

在對祁明遠的行動之前,讀者協會就已經開始了。

就創辦讀者協會這件事而言,其實很簡單,首先是找一個,或者幾個創始人,基於共同的興趣和愛好,湊足人數,決定好開辦章程和經費來源管理辦法等,再去找一位專業指導老師,最後去學校社團團委註冊。

讀者協會並不需要多大的專業素養,這個是清華文學社的外圍讀者組織,只要愛好文學,都可以加入,幾乎沒有門檻,人數方面,多多益善,稍微控制一下不要太多就行。

於是,他把組建這個社團的任務,交給身邊親近的人。

按照六度空間理論,兩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透過六個人,任何一個人就能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所以,即便他身邊最親近的人,只在這幾個學校,但透過彼此的關系網,卻可以覆蓋整個北平各大高校。

比如,楊藍在北大,她們一宿舍都是北大的,梁振道老婆也在北大,再加上她們一寢室的人,即便不用林曉光出動他認識的北大中文系那一幫人,北大靠這些人就能去組建北大的讀者協會。

人大也是,林曉芸作為全校的學生會副主席,辦一個讀者協會,再容易不過。

上學期,她在北師大上課,認識不少北師大的學生,所以讀者協會這邊,也交給她們來,北師大便搞定了。

再加上上次坐車熟識的農大王為民,農大搞定,還有林曉光二爺家的一個堂兄,今年考到北理的林衛東,北理也搞定了。

這樣,清、北、人、師、理、農,未來的北平八所985搞定六個。

此外,還有在京唸書的長安籍的老鄉們,透過他們,差不多北平高校都齊了。

北平電影學院也不例外。

北影林曉光是親自率軍出擊,透過長安老鄉同學會,然後,認識未來的大導演張一謀,《貞觀長歌》的導演吳子汼,大攝影師顧長未,趙飛和侯泳,託他們才成立北影的讀者協會。

在一個電影學院搞讀者協會,聽起來有點搞笑,但還是成立了。

挨到九月下旬,當林曉光還沒從學習班畢業時,《青年文摘》第一刊正式發行。

透過編輯部下的發行處,以及文學社下的外聯部,兩個部門聯合起來,再加上由陳一鳴成立的清華讀者協會,以及北平大學生讀者協會,對北平各大高校大規模發行《青年文摘》。

500份,免費發行。

各大高校讀者協會是重中之重,300份交給他們,100份留給清華和北大內部消化,100份由外聯部交予其他高校文學社團。

如此,青年文摘的風暴正式來襲。

……

相關推薦:星辰戰艦將白將白世家子的紅樓生涯二次元之悠閒重生之俗人回檔女帝好凶重生之輝煌一生神豪的輝煌人生穿越財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