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秦萬萬年->章節

79帝國大學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好了,我實在看不下去了!”秦王站了起來說道:“儒家先師,孔子、孟子無不是上馬武可安邦,下馬文可治國,堂堂射藝,傳到大家手中,竟成投壺。但傳二百年,恐怕要改耍繡花針了!”

李斯聽了秦王的話大喜,投壺他和眾人比,沒有半點優勢,但是騎射箭兒子李由卻是下了苦功夫的。李斯一家文盛武衰,總希望出一個名將為家族爭光,無奈幾個兒子都資質平平,好文不好武。只有小兒子李由自幼聰明好學,不僅文章出眾,而且喜歡騎馬、射箭。他便請了名師專門指導,李由也刻苦練習,射箭七十步內箭無虛發,被譽為咸陽四駿的文武雙全。

於是,李斯便站出來,建議道:“比拼殺畢竟刀劍無眼,且場地也受限,就比射箭吧!”

秦王冷冷答道:“可!就射人形靶,每人三箭,射得最遠,且射中頭、胸者為最!”

趙高立刻讓人置幾盞宮燈在五十至一百步外。命人拿來人形靶,放在遠處。眾多士子們大多沒有開過硬弓,紛紛表示棄權。

李由率先站出來,說道:“我先來,六石硬弓,七十步遠。”七十步,相當於現在的一百米遠。

一會兒,便有內侍拿來六石桑木硬弓,將靶移至七十步遠處。

李由彎弓搭箭,調整呼吸,連發三箭,果然連中三元。

眾人紛紛叫彩!不愧是四駿的文武雙全。黑山也有點佩服這個李由,書法、詩詞、音樂、射箭果然樣樣都拿得出手。

李由射完,王離站了出來,他號稱咸陽四駿的武第一。“七石弓,八十步遠!”王離說道。

王離地不愧他的稱號,三箭全中,成績此李由略好。

輪到黑山了,黑山自知箭法準頭比李由、王離稍差,但臂力卻超過他們,反正輸了也無所謂,便喊道:“十石弓,百步外!”

也許黑山名將的名聲太大,此言一出,便有士子建議道:“黑山將軍威震匈奴,早已經名滿天下。箭法必超群。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我們若能一睹孟夫子正宗的儒家射技,定不虛此行,望孟夫子成全。”說完向孟昭躬身行禮。其目的明知道黑山射藝不會太差,但孟夫子一個文人,就不一定有高超的射藝了。也是也間接告訴秦王,孟夫子的射技也不過如此!許多剛剛玩投壺士子馬上醒悟,紛紛附合道:“請孟夫子賜教。”

大家都看出這些人的心思,王綰厲聲喝道:“爾等無理!”還未罵完,卻見孟昭站起身說道:“無防,我數年未開弓,今晚剛剛好溫習一下,子曰‘溫故而知新,不亦樂乎’。”

孟昭來到場中,黑山剛好從內侍手中接過一張精鐵強弓,沉澱澱的,正是十石寶弓。黑山伸手連拉三下滿弓,這才雙手遞給老師。

眾人見黑山輕鬆拉滿百石強弓已經是十分佩服,又見他將十石強弓轉遞給孟夫子更是驚訝!沒有人會相信孟昭也能開十石強弓的。黑山親眼見過孟昭的射技,心裡當然有底的。

孟昭將上卿官服衣襟往腰間一系,單手接過精鐵強弓,抽出兩枝羽箭,一提氣拉滿弓,“嗖”一聲射出後,馬上又射一箭,一百二十步外的燈籠應聲而落,還未等落地,第二枝箭又正射中燈籠,餘勢未衰,又將燈籠帶出五步穩穩釘在樹上。這兩箭一氣呵成。看得所有人目瞪口呆。

“孟夫子神技,我們心服口服!”眾人無不起身向孟夫子行禮。

“以後不要再把投壺當作儒家的射技,徒增笑耳!”孟昭說道。

最後宣佈王離得射藝之最。這樣,咸陽四駿只有李由一無所獲。其餘三人和黑山各得一項第一。

孟昭卻向秦王說道:“李由雖然未得一最,但四項比試,在年輕的一輩中,樣樣都能排上前三,非常難得,亦可算一最也!”

秦王覺得有道理,當即宣佈四駿和黑山各得一最的獎勵。李斯父子的臉色這才好看起來!

宴會結束時,已經是子時了!黑山和孟昭告別秦王和其餘眾人。將老師用六尺傘蓋的青銅軺車接回府裡,師生二人這時才有時間單獨說一會兒話。黑山將幾個月來發生的事和老師詳細說了一遍!

孟昭聽了,哈哈大笑道:“難怪秦王把我也接進咸陽,他肯派人調查了你的底細,把我也給查出來了!不過你那個建學校的建議不錯,明天我們一起進宮,面見秦王時,再好好商議此事!”

師徒二人又商討了一些事後才各自休息。

第二天,秦王召孟昭和黑山入宮舉行小朝會。小朝會在偏殿舉行,除了九卿還有十多個重臣參加。孟昭的位置依舊在秦王的右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黑山首先將在秦國設立小學、中學、大學的建議提了出來。眾人聽了黑山的話,尤如晴天炸雷,立刻爭論不休。

李斯道先代表法家一派反對,道:“商君當年燒諸子百家之書,禁止秦人學法家、農家以外的書,禁止秦人到六國遊學,也遭到無數人反對!孝公也是心懷疑惑的堅持下來,結果秦國越來越強大。可見,此法商君是正確的。不可輕易更改。”

李斯的話是有依據的,商君書原文:“國之大臣諸大夫,博聞、辨慧、遊居之事,皆無得為,無得居遊於百縣,則農民無所聞變見方。農民無所聞變見方,則知農無從離其故事,而愚農不知,不好學問。愚農不知,不好學問,則務疾農。知農不離其故事,則草必墾矣。”大意是:“禁止士子們四處遊說,他們就無法獲得財富和官職,讀書無法獲得財富、百姓就不喜歡讀書,百姓不好讀書就會愚昧無知,百姓愚昧無知就會安心務農,百姓安心務農,那麼荒地就會被開墾出來了。”

因此,李斯的話,立刻得到許多人的響應!特別是公族大臣。

孟昭見秦王氣定神閒地坐著細聽,知道今天必須進行論戰了!他緩緩地說道:“商君曰‘三王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法家之要在於因時而變,因勢而變。’若昭襄王不因勢而變盡招舉國十五歲以上男丁入伍,豈能有長平大捷?若秦王不因時而變,八年前的災荒要餓死多少百姓,哪來的數百裡鄭國渠?

“商君之時,秦國弱小,地不過關西十數縣,民不過二百萬。國弱民窮時,定此法,穩定國內人口不外流,不四處走動,儲存僅有的生產力,努力發展生產,使秦國迅速強大起來。這一點商君是對的。但是現在商君變法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秦國的國土面積和人口都比以前大出七八倍,國強民富。山東各國之民舉家來投者後絡繹不絕。外逃之民幾乎沒有!再說未來三五年內,秦國必一統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士農工商無論走到哪裡皆王之臣民也。

“秦劍雖利可以橫掃天下,卻治不了天下啊!現在大秦最缺的不是糧食、也不是勇敢的士兵和能征善戰的良將。而是能拿起筆來治理天下的士子。望王上三思,提前為天下大一統做準備。”孟昭說完,眾人都陷入沉思!這席話有理

有據。

秦法規定,服役年齡是十七歲至五十五歲。又規定二丁抽一,四丁抽二。長平大戰時,昭襄王不得不下令徵召年齡擴大到十五至六十歲,河東郡和內史郡更是徵召了所有男丁,才保證前線的兵員充足,後方糧道可以源源不斷。八年前秦國關中大旱兩年,因為秦法不賑災,因為那是無功受賞,僅許民採野果自救。但是關中有兩百多萬百姓那裡採那麼多野果採摘?後來秦王下令開官倉,將兩百萬百姓編成士伍,開挖鄭國渠,既幫助百姓度過旱災,又修成鄭國渠。兩件事嚴格來說已經是變了法度了!

眾人沉思一會兒,丞相王綰說道:“現在已經急缺官員,不得不從軍隊中抽調大夫以上爵位的軍官,經過簡單培訓就派到各地任官。儘管如此,還是遠遠不夠,趙地許多縣,只能派去七八個人做為官史,不得不起用了許多舊趙官吏。致使秦法無法在這些地方推廣,許多政令根本無法到達農村,未來幾年這樣的情況還會更嚴重。臣同意開辦學校,為帝國培養優秀人才。”王綰的話立刻有許多官員贊同。

李斯做為秦朝的第一名臣,絕非迂腐之人。他說道:“呂不韋時的招賢館,當時三千士子有幾人為大秦所用?最後幾乎都成了扇風點火亂政之人。”李斯最大的心願便是丞相之位。見又來一個競爭對手心中實在是不快!他雖然是儒家荀子門下,在咸陽卻是法家一派的靈魂人物。時政利弊早就了然於胸,只所以將呂不韋三千門客和學宮相混談,主要目的是要秦王削減學宮的地位,以勉成為自己以後的競爭對手。雖然沒有明說孟昭,但是傻子都明白學宮祭酒之位非孟昭莫屬。

孟昭一眼便知李斯的心思,說道:“在下不才,自請領大學祭酒(校長),只負責教授學生,不參與任何政務。學生成績考核和官職任用全憑王上定奪。”

秦王又環視眾人,問道:“眾卿意下如何?”

王綰、李斯紛紛表示沒有異議。眾人最後商定,凡是左庶長以上爵位的公族、士族子弟,只需成績合格者便可入大學。平民子弟必須透過各郡縣舉行的考試,成績名列前矛者方可入大學!這個結果和現代的廳部級幹部子女可以直接保送清華北大一個樣。

秦國將在各郡縣鄉里建立大、中、小學,並將在咸陽招收首批大學新生的訊息詔告天下。

通告一出,黑山的家門口就被人山人海堵住了。許多人都想提前拿到入學的資格。後來只好又發出通告:凡是年齡二十五歲以下,十七歲以上的男子都可參加書、數的兩門考試,每個郡取成績最優秀的一部分參加大學的入學考試。按成績排名入學。

黑山又推薦了張蒼、王喜負責大學裡的數學科和法律科教學。

光陰似箭,轉眼就是秦王政二十年二月。北方依舊冰天雪地。王翦調齊三十萬大軍逼近易水,蒙田也率領十萬輕騎在雁門關外的大草原活動,對燕、代兩國形成自西向東的三面包圍。

大秦帝國大學也舉行了開學儀式,原文信侯府的大門被粉刷一新,大門口一塊“帝國大學”的大匾正是校長孟昭親筆。大學裡三座圖書館放滿了全國各地收來的兩百萬卷書籍。原來專供門客住宿的院子全部改成學生宿舍,數十間以前用來修書和處理政務的大殿全部改成教室,裡面的擺設和後世七八十年代一樣,有課桌椅和講臺、黑板、石膏做的粉筆等。為緩解各地官員的嚴重不足,第一屆大學生只教書、數、法。相當於後世的幹部速成班。

相關推薦:團寵六歲半:鯉兒超好運傻仙丹帝宋錦世家陰陽師神莫美女的星球從武俠開始無敵拿起武器封印成仙遠古封印不準影響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