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秦鉅子->章節

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一座城,五千卒,剿滅匪患,安定地方。路人甲校尉鋪一登場,就為蒙恬獻上了一條難以言拒的戰策諫言。

這讓蒙恬的心裡頗為複雜。

李恪想去庫不齊剿匪的事不是秘密。昨日午後蒙恬先是收到戰報,緊隨其後便是直道保衛處的告請和李恪加速赴任的訊息。

李恪把自己的心思明明白白剖錄在北軍的將佐眼前,叫人連誤解的餘地也無。

這種張揚肆意的態度在北軍內部掀起了軒然大波,九原城中各有所執。

一系以王離與楊奉子為核心,切實懷疑李恪養匪自重,意在以匪患奪御令之期,眷留直道,不願從軍。

一系以蘇角和司馬欣為代表,覺得李恪單純只打算以剿匪立功,這才暗令直道指揮部在恰當的時機提出告請。

而在蒙恬看來,庫布齊是匪窠,直道又從中橫穿,北軍上下俱有耳聞,其實那些馬匪對工程的挑釁從未停過,只是江隅將兵出眾,這才沒有生出大的事端。

所以,這封突如其來的告請必定有李恪的心思在裡面的,甚至匪兵突增也可能出自江隅的有意引導,但就此說李恪養匪,卻顯然是王楊二人的個人情緒佔了上風。

直道是墨家立足大秦的第一項要務,整個墨家傾盡全力,李恪親自為之抓手,籌建總指,編纂國工,足可見墨家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李恪不會拿直道的安危開玩笑,也不會拋開直道,只為自身立功受勳。

所以蒙恬更傾向於李恪之意,在於借北軍之力清剿草原,更希望能將剿匪一事抓在手裡,謹防北軍不夠重視,敷衍了事。

可李恪之策一出口,蒙恬又疑惑了。

庫不齊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其原上遊牧繁雜,互不統屬,總人口怕不下五萬,便是二比一計,也足有控弦惡匪二萬五千。

他們平日或有嫌隙,攻伐不絕,可一但秦軍展開圍剿,他們必會放下恩怨,攜手以抗。

五千兵卒可以幹些什麼呢?

攻不備,守難持,灑開了會被對手蠶食吞盡,聚成團又尋不見馬匪的蹤影。

李恪年少時就與匈奴有過交鋒,難道真不明白遊牧之悍勇野蠻?

蒙恬百思難解。

他皺眉看著李恪:“五千兵卒,便能克敵?”

李恪輕鬆回答:“庫布齊諸部中,勢力最盛為月氏赫遲部,背倚其國,控弦四千,餘者皆不如他。將軍若予我五千強兵,據城而守,我不居弱,足以自保。”

蒙恬又問:“只是自保,何以能平靖草原?”

“自然是宣之以威,治之以法。”

“法治?”

蒙恬看著李恪認真的樣子,很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庫布齊若能行法治,秦軍又何需隔三差五跑去掃蕩?

他搖著頭環視過眾將,回過身再問李恪:“你欲如何行法治?”

李恪拱手一拜:“以朔方為基,布大秦仁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當可將逆匪化為順民。”

轟堂大笑!

楊奉子傲然掃了李恪一眼,起身向蒙恬請命:“將軍,一個讀經讀傻的小子,理他作甚!請發雄兵,擊不臣,末將願為先驅!”

涉間也忙站起來:“將軍,庫不齊地處三郡之交,與雁門並不接壤,若將軍有意剿匪,北地強軍才是首選!”

“上郡兵多將廣,足可以一戰而定!”王離在席上冷笑不已,“且此事因直道而起,直道又大半在上郡轄境,與北地全無瓜葛。將軍,末將請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用北地兵!”

“當用上郡兵!”

“將軍……”

“將軍!”

麾下眾將越爭越烈,蒙恬高據於上,只是靜觀。

他不信李恪的戰略如此兒戲,雁門、鉅野兩戰也足以證明李恪並非迂腐之人。

可他這麼說的目的在哪呢?

蒙恬咀嚼著李恪的話,突然發現,最好戰的蘇角居然不曾言語,最需要軍功立身的司馬欣也一言不發。

他們倆都是與李恪熟絡的,難道他們看出什麼了?

蒙恬試探著問:“角君,九原地處庫不齊之北,亦是兵精,你為何不請戰?”

蘇角愣了愣,老實作答:“尊上,我正在想,為何是朔方?”

蒙恬的眼睛登時亮了。

朔方!

在大秦,朔方有兩層意思,既是地名,又是城名。

作為地名時,它代表了河套源頭的一片草場,位置在杭錦草原極西之地,鄰河,毗山,範圍橫跨大河兩岸,包括了礦產豐沛的狼山山脈,漁業富饒的納林海子,整個河套水勢最緩,最適合渡船的渡口之一磴口,以及數千頃肥得流油的宜耕土地。

作為城名時,它又專指九原所屬,建立在磴口對岸,狼山山脈與納林海子正中原野上的那座三里土城。

那裡是整個庫不齊的精華所在,易守難攻,地產富饒,背風面澤,水源豐沛……便是尋便整個大秦,也難找到能夠與之媲美的天府寶地。

大秦自然不會忽視這樣的天賜之所。

自昭襄王與宣太後吞併義渠,盡佔內套,大秦便數度向此地遷民實邊,建城立寨。這當中最大規模的一次遷民便是在三年以前,始皇帝發民五萬戶實邊,在大河兩岸立起土城三十四座,朔方城也是在那時建立起來的。

遷民五千戶,立城為縣治,轄兩岸七城,為渡源縣!

然而,這座城卻沒有如秦廷所思那般興盛起來。

朔方城一建,杭錦諸部像瘋了似的輪番侵擾,冬春夏秋,一刻不歇,殘屍壘城,無所畏懼。

當時蘇角已經轉任九原將軍,他將兵數度靖邊,斬首萬計,先後屠滅部族十餘,也無法為朔方城爭得片刻的安寧。

此後蒙恬出塞,九原兵力銳減,蘇角不得已收縮退守至九原城,朔方就此失去大軍屏障,很快便被遊牧生生磨開了城防。

破城之後,城中居民被擄的被擄,將陽的將陽,一座數萬人口的大城還來不及興盛就迅速地衰亡了下去。

這是朔方的結局,也是三十四座土城的最終結局。

那些土城之中,真正毀於遊牧的並不多,但是逃民日盛,城垣破敗,始皇帝的實邊大計早隨著那些將陽的民冊化為河邊的殘址,在風霜的侵蝕下垮塌、倒伏……

這是大秦第一次遇到強兵和嚴法都無從解決的難題,以至於連始皇帝都歇下了心思,對遷民之事再不提及。

但李恪似乎是想重回朔方……

蒙恬的心中猛地生出個不可思議的念頭!

難道說,李恪的計劃是以朔方為餌,作守為攻,妄圖將整個庫不齊的遊牧殺滅殆盡不成?

相關推薦:帝龍決我在十萬遊戲世界無敵了至尊奇蹟我成了大佬們的團寵(穿書)江山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