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秦鉅子->章節

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火藥之始要倒推到始皇帝三十二年秋。

那時李恪才從不鹹下山,正在籌措學室敗考,坑害法家的陰謀詭計。

間或得閒,他回過一趟蒼居,正巧撞見徐非臣給少年營上公開課,課題名稱,煉丹之道。

仙家和歐冶家是墨家絕對的同盟,三家在外幾乎一體,可在谷內,三家卻是競爭關係,少年營正是競爭的根源。

故聽聞徐非臣上公開課,李恪二話不說就跑去觀瞧。

地霜、硫磺、丹砂、各種認識的不認識的雜草野花,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粘稠液體……

李恪看著煙熏火燎的徐非臣紅著眼往青銅鼎中丟些雜七雜八的東西,越丟,李恪的臉就越白。待聽到鼎中傳出噼啪一聲輕響,李恪再也忍不住,高喊一聲“疏散”,帶頭就跑!

那一天,徐非臣的公開課大敗虧輸。

早已貴為仙家蒼居一脈絕對領軍的徐非臣肯定把什麼仇什麼怨都算在了李恪頭上,李恪被他糾纏得無法,只能帶著他去了內谷一處沒有被利用起來的小谷,只帶三五親信,親手製作了大秦歷史上第一份火藥。

地霜,也就是硝石,七兩半,木炭一兩半,硫磺一兩,各自碾碎成末,充分混合,攪拌以雞蛋清製成藥面,充分篩搖使其成為相對均勻的圓形顆粒,李恪用徐非臣非常熟悉的煉丹材料簡簡單單製出一斤火藥,拿個竹筒填實,塞上捻子,點燃後隨手就丟了出去。

其結果……自然是地動山搖,整個蒼居都以為山南炸了旱地驚雷!

這次隱秘的實驗徹底斷絕了蒼居仙家的煉丹術傳承,取而代之,則是一個新啟用的小型內谷,命名驚雷谷。

驚雷谷是蒼居明令的禁地,三家凡入內之士,都需要發誓守口如瓶,而且除了少數幾個人,只有永生不出蒼居的人才被允許知曉和操作其中的實驗。

於是乎那年秋冬,蒼居的旱雷格外頻繁……

弄出了火藥,李恪肯定想試試熱兵器的革命性效果。根據歐冶家的冶鐵技巧,他先後搞定了燧發槍、鐵皮炸彈、魚皮炸藥包和一窩蜂火箭。

結果嘛……

燧發槍的射擊距離比大秦騎弩的百步射程略有超出;新手射速與步兵弩基本相當,熟練後可以略微超過騎弩;除此二點外,在操控性、安全性、準確性、便攜性以及價效比等方面,秦燧發槍都遠遠比不過騎弩……

李恪知道,這是因為製造燧發槍的鐵質量不過關。

歐冶家確實可以製造耐熱鋼,也可以鍛造百煉鋼,可是依照那兩種特種鋼材的產量和耗費,徐夫人告訴李恪,製造一把燧發槍的花費可能會超過等體積的實心黃金。

總而言之,就是屁用沒有……

這是李恪遭受的第一次打擊。

緊接著實驗的是鐵皮炸彈。

鐵皮炸彈的表現不錯,操作簡便,十步開外可以對戰馬和騎士造成重創,而且因為聲音響亮,猜測能夠附帶驚馬的效果。

然而,配置銅鐵槍頭的梭槍在這個距離可以擊斃輕裝的戰馬,還具備有反覆使用,價格便宜,製作簡單,適應性強等優勢。鐵皮炸彈最大的缺陷則是不耐水,只要淋一場雨,這些精貴的殺器就沒用了……

這是一項殺手鐧,除此之外,什麼都不是……

李恪熱兵器暢想的第三次打擊來自於一窩蜂火箭,轟隆隆五花三飛的一窩蜂轟出去,百步之內扇形殺傷。

面對如此壯觀的場面,徐非臣直接問了一句,何不用秦弩陣?

何不用秦弩陣?這是一個問題。

李恪一邊想著這個深奧的問題,一邊親手把一窩蜂射剩的空架子給砸了個粉碎。

再然後是第四次打擊,魚皮炸藥包。

不過這玩意並不是表現得不好,而是表現得太好了……

防水、易組裝、易攜帶、威力巨大。

墨者們臨時搭了一件空室,李恪隨手一個三斤重的炸藥包丟進去,響雷過後,一片廢墟。

李恪和徐非臣看得面白如雪!

如果……如果火藥的製作方式和炸藥包的組裝思路流傳出去,以後刺秦只需要一個內應,幾張魚皮,然後趁著送奏章或灑掃的時候往始皇帝的章臺書房那麼一丟……

他們能夠想到的,以始皇帝自小被人威脅大的陰暗心理,絕對也想到!

李恪慫了。

熱兵器只是他心血來潮的實驗,帶著濃濃的玩笑興致。可將黑火藥用於工業,卻是他自弄出黑火藥之後就一直在考慮的大事,實事,他絕不願意因噎廢食!

不能讓始皇帝知道真實的火藥威力,可又必須讓他知悉火藥的存在,以及工業上的用途。

所以趙高才能恰巧撞見火藥開山的場面,所以《國工.工》部,才會有《開山》這樣的隱秘篇章存在。

《開山》其實早就寫完了,由徐非臣執筆,兩人共同構思。

徐非臣在書中模糊了三種關鍵原料的配比,不僅新增了好些稀奇古怪的助燃、發煙、增色佐料,還苦心孤詣設計了一整套極具仙家特色的巫卜儀式,全面涵蓋從原料採集到火藥使用的全部過程。

而在著書人一欄,徐非臣堂而皇之填上了【擎雷仙人】的大名。

依書配比出來的火藥不再有驚雷般的炸響,取而代之的是綿延不絕的轟鳴,而且爆炸的時候有煙有火,氣勢紛呈,鋪天蓋地。

可同時它的威力卻不小心變弱了,沒個三鬥五斗的量,想也不要想開山裂石,媽媽終於不用擔心有人把炸藥包丟進章臺了!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長嘆了一口氣,李恪迎著雨絲,收拾心情,順著總綱繼續分派書目。

《商》之一部,四篇。

《節流》主講機關工程與常規工程的耗費差異,《出納》主講工程的賬目記載,這兩篇是財務處的工作,秦浩領之。

《招標》主講招標工作的方式方法,作為白羽亭如今唯一的資訊釋出人,程鄭當仁不讓。

《集商》主講如何吸引商人為國效力,實現國盈商興,以商助國。這個全新的,近似為商人平反,且極容易引起法家反彈的篇章李恪請了行商一生的呂公來著。

呂氏已經徹底搭上李恪這條船了,李恪興則呂家興,呂公不懼為法家所忌,或也是這世上唯一不懼為法家所忌的商賈。

《法》之一部,五篇。

《明法》重在宣講,普法;《執刑》重在判決、典刑;《公允》重在提高民夫的律法地位,將之與官吏一同;《細觀》主講如何把握整個工程的相關人情況,在調查、懷疑的同時不影響工程的推進;《工典》則是完整的民夫及吏員管理章程。

這五篇,《明法》、《執刑》、《工典》三篇由執法處獨立完成,黃衝為之統籌;《公允》、《細觀》兩篇則是執法處與監察處共同完成,相互應證。

《輜重》一部,五篇,主講行政與後勤。

《總指》涵蓋了指揮部的功能與作用,書著張遷;《坊集》主講建造與修繕兩類工坊的排布和功用,由公輸嵐、邢三姑共同完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倉儲》重在倉庫區的規劃和管理;《工棚》重在民夫住所的規整與約束;《輸運》重在物料運輸的組織和各標段之間的交道。張遷是這三篇的統籌,但具體的書作卻會交給總指與分指的相關業務官完成。

最後,則是最體現墨家特色的《機械》一部,共十二篇。

其分為《水力》泛篇,《螺旋》、《獏行》兩個專篇,主著由養;《火力》泛篇,《獸蠍》、《兕蛛》兩個專篇,主著何玦;《人力》《畜力》兩個泛篇,《龍門》、《木牛》兩個專篇,主著者儒;除此十篇,還有《檢修》、《養護》兩個後勤篇,也交給何玦主持。

全四十四篇書目至此分配完畢,除徐非臣的《開山》已經在李恪的手裡,剩下的四十三篇,李恪皆定了四十日的撰寫期限。

這個時間相對於一生治學終成一書的鴻篇鉅製肯定是短的,可是《國工》是工具書,而且已經被李恪細分了方向,寫的全是他們這半年的實際操作,所以時間足夠寬裕。

更何況,李恪還給每篇安排了十個專注於文書的少年營學子,民夫三篇更是安排了整整百人。

四十日成稿,十日校稿,十日鐫寫!

會議的最末,李恪把教鞭重重敲打在被雨淋透了的總綱上。

“諸位,陛下的宣慰使五月初一自咸陽出發,最晚五日抵臨直道。來的是誰呢?是大秦的右丞,御史中丞去疾!《國工》應當在那個時候交託到他的手上,也只有似他那般的貴人,才能將我等的心血之作上呈於陛下。所以若是一切順利,陛下會看到諸位的言談和書稿。”

他微微一笑,聲透雨幕,擲地有聲。

“唯有得到陛下首肯,此書才可成為大秦機關工程之總綱;唯有得到陛下首肯,機關工程才可行遍大秦之土地;唯有得到陛下首肯,我等才可興盛大秦,萬世同芳!成鴻卷,立鴻業,恪在此,與諸君共勉!”

上百與會齊齊俯首:“唯!”

相關推薦:帝龍決我在十萬遊戲世界無敵了至尊奇蹟我成了大佬們的團寵(穿書)江山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