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秦:公子丹,鎮守邊關八年->章節

第六百一十一章 控制權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比如百姓有了權力和自由,就意味著貴族的百姓的控制權就少了。

再比如二十軍功制的晉升和賞賜,就意味著百姓可能以軍功達到與貴族平起平座的地信,賞賜得到的土地也是來自貴族的封地。

但樓蘭貴族包括樓蘭王在內都無可奈何,因為若是不答應的話,只怕當場就要被軍民全盤推翻。

其中樓蘭王的利益可以說損失最少……這是他聽從贏丹建議先一步爭得百姓支援的結果,於是封地只象徵性的讓出一小部份,而貴族卻是大出血。

不過樓蘭王不知道的是,獲利最多的其實是贏丹首先,所有人都知道是贏丹來主持大局後才能達成和解。

於是大秦軍民就明白了若樓蘭王都要看贏丹的臉色,那他們還能不聽贏丹的命令?

其次,在二十軍功爵位制的刺激下,樓蘭騎兵的戰鬥力很快就會成級數的上升,這對秦軍顯然有利。

再次,更重要的還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貴族的利益同時又造成其內部矛盾。

若是在之前,樓蘭王與貴族的利益是捆綁在一起的,樓蘭王是貴族的一員,也可以說是最大的貴族。

這種利益關係很穩固輕易無法打破。

但是,在贏丹以樓蘭王為頭主動提出改革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因為這會形成一種搶先優勢的現像:

在貴族這個利益集團裡,誰最先站出來支援百姓推動改革誰受的損失就最小獲得的利益就最大。

不只樓蘭如此,西域其它三十五國都適用於是各國貴族便人心惶惶,都在擔心有什麼人搶先站出來支援改革,甚至自己也蠢蠢欲動但又患得患失。

其結果是什麼就不用說了,這會激化貴族內部的矛盾使它們互相猜疑,甚至有可能刺激各國主動實施改革實行秦軍的二十軍功爵位制。

因為各國的貴族都不是傻瓜,他們都知道秦軍這二十軍功爵位制是大勢所趨……有了樓蘭一個活生生的成功例子,其它國家的百姓受刺激之後自然不再願意一生為奴為僕,很快便會紛紛效仿。

到時貴族就只有兩條路可以走要麼武力鎮壓要麼按百姓訴求實施改革。

武力鎮壓幾乎不可能,因為這不只關係到基層百姓更關係到基層軍隊的利益……軍隊不可能自己反自己站在貴族一邊。

於是貴族其實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改革而一旦改革成功實施二十軍功制爵位制軍隊就會迫切希望戰爭。

戰爭最好的對像,很明顯就是他們共同的敵人……安息。贏丹在樓蘭停留了三天。

這三天主要是依照秦律為樓蘭制定一套法律並構建起法家系統。

第三天贏丹就急著趕回姑師了,因為王賁從姑師傳來訊息,說是姑師百姓也有了改革的苗頭……

其實不只是姑師,聽聞幾個距離樓蘭較近的國家聽到風聲也蠢蠢欲動。

這很正常奴隸制國家的百姓長期處於貴族的壓迫之下早就苦不堪言了,其想要推翻貴族統治的想法就像火山似的表面看起來沒什麼動靜,但內部熔岩卻暗潮湧動。

樓蘭的先例就像在火山上開了一個口,引發整個西域制度的改革浪潮。

騎在馬上正往姑師趕的贏丹聽到這訊息頗有些得意,因為這麼一來就距西域聯軍征討安息不遠了。

隨後贏丹便啟程前往了西域來到了埃及,埃及法老得知贏丹來的目的之後

埃及法老請贏丹在案前坐下後,便緩緩攤開案上的地圖,說道:我等先不談結盟一事若西域成功結盟,本王卻想知道大秦太子如何征討安息?”

埃及法老這話倒是一下就切到了重點有些人做事喜歡走一步是一步,但有些人卻喜歡全盤規劃如果只是一名兵士,或許更應該選擇前者。

但若是一名指揮官則應該是後者比如此時,秦軍沒有擊敗安息的計劃或者說就算秦軍和西域能組建聯軍也不可能擊敗安息那麼結盟組建聯軍就變成是毫無意義的無用功,那還不如不結盟而保持現狀。

不過對此贏丹自然早就成竹在胸,他指著地圖說道:“我軍應分為兩步展開攻勢第一步是以攻為主,以騎兵飛速穿插至安息國後方並佔領。”

埃及法老被贏丹這話嚇了一跳,“這是使者的意思,還是大秦太子的意思?”

贏丹回答:“自然是大秦太子的意思。”

如果說是“使者”的意思,只怕埃及法老第一時間就否決了。

但既然是“大秦太子”的意思……要知道贏丹已帶領秦軍完成了幾乎無法完成的勝利,於是埃及法老就覺得有必要接著討論。

法老皺眉說道:“大秦太子可知,在陸地上安息騎兵無人能敵?”

贏丹點了點頭,“自然知道,這也是秦軍不敢貿然進攻安息的原因之一。”

“因此才要組成西域聯軍。”

埃及法老搖了搖頭,“西域騎軍雖然也是騎射了得,然大多不成氣候。”

贏丹頗有同感的點了點頭。

如果從單兵素質來說,西域騎兵的確不比安息騎兵差,尤其西域騎兵是在沙漠綠洲這惡劣地形上成長起來的,騎兵和馬匹更耐旱更能吃苦,到了不用擔心水草的陸地上就會壓力驟減,馬匹的精力就會有所提升。

這就有些像在高原生活久了,到了平原跑起步來就更輕鬆,因此高原馬匹才是質量上佳的馬匹。

西域騎兵的問題在於沒見過大場面格局太小。

這是由綠洲文化決定的:一片綠洲一座城,一座城就是一國。

埃及作為西域第一大國還好些,其餘三十六國擁有幾千騎兵算是多的,還有幾百幾十的……

誠然,把這些兵聚在一起也不少。

尤其加上月氏騎兵和秦軍一直努力擴充的大秦軍和印度軍,到時全軍應該有七、八萬騎軍左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數量上一點都不比安息騎兵少。

但指揮作戰以及內部矛盾尤其是“明哲保身”這些問題如何解決?

三十六國就意味著至少有三十六支部隊,那就意味著一個決策可能要考慮到三十六個利益……

相關推薦:步步為贏勝券在手球在腳下我在大秦能上網從秦朝開始的長生之旅大秦之開局獻上長生不死藥僵約之他從秦朝來逆轉重生1990諸神主宰無界之牆